飞鹿言情小说网

越人歌-我们的年华 初中生活一二事(二)

然后说说住行。

镇上小学一共有九个年级,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三,一共有九个年级,除了走读的学生,其余学生都是吃住都在学校。

学校的宿舍、教室安排上也是按照低年纪的学生在底层,高年级的在高层的原则,五年级以下的学生是不住学校里的,也不上晚自自习,因为太小的孩子还没有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所以能在镇上的小学里,念一到五年级的小孩子,不是家住在镇上或附近的孩子,就是老师的孩子,但都只能走读。

其余从乡村里的孩子都是在自己村上的学校里念完小学,就是一到四年级,再到这里继续念书,从五年级开始,直到初三毕业,就像郭华。

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是住在学校后山前面一排的平房里,一个寝室住16个人,有4架可以上下架子床,一个床上,可以睡2-3个孩子,当然被子、棉絮需要自带,按季节更换薄厚,所以一张床一般会2个人合住,就可以分摊被絮,一个人带被子,另一个人带棉絮。

既然能住在一起,自然关系要比别人好些,很多友谊,就是从这里开始发展的。

寝室里是没有储物柜的,每个孩子都会自带一个可以落锁的木箱子,里面放自己的衣服、米粮及其他杂物。平时木箱子都是放在床底下,需要用时再拖出来。

郭华在这排平房的宿舍里住了两年,直到上初一,郭华才换了新的教室和宿舍楼,新的教室在四楼,宿舍楼则是五楼。

宿舍楼是新修的,一共就只有五层,因为郭华这一届学生是第一批开始使用的,所以刚搬进新的宿舍楼时,到处都还很干净,墙面刷的雪白,水泥台阶也是新的,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作为整个学校里建筑楼层最高的一栋,从外观来看,在一众有些老旧的建筑物中颇有些鹤立鸡群的神气感。

新的宿舍宽敞多了,而且一个宿舍里只摆放三张架子床,虽然还是保持2人合住的惯例,但一共只住12个人,不但同寝人数少了几个,而且笨重的木架子床已经换成了轻巧的铁架子床。

当然新的改变还不止这一处。

新的宿舍每一间都有窗户,因为有了透明的玻璃窗,整个宿舍里不仅光线明亮,视野也很开阔,还配备了室内蹲坑式单人的卫生间,当然热水还是没有的,还是不能洗澡。

但意外之喜是窗前还新增了一个水泥砌的,专门洗衣服的洗衣台,窗外和室内都拉起了专门晾衣服的铁丝架,有两个水龙头,每天八点-下午十八点之间会开放干净的自来水,虽然不是全天供应,但至少不用天天去井里提水了。

而且新的宿舍楼下还专门增添了一个小厨房,虽然还是要上上下下地抬饭筐,但距离上已经大大缩短了,而且就算下雨,也不用淋雨了。

虽然住宿条件已经提高很多,但是其他一些方面还是保持原样,比如说,上学的方式。

郭华所在的村子离镇上小学足足有十多公里,如果开车,需要二十多分钟,走路的话就需要一个多小时,虽然走路上学很费时间,但大部分学生都是选择走路上学。

虽然一方面是真的没有车可以坐,平常就只有大卡车来来往往运货,小汽车、面包车基本没有,所以那个时候,不论赶集还是走亲串友,就真的只是光靠两条腿走。

另一方面则是路面状况也真的是太差了,那时候,就只有一条村耕道能直通镇上,虽然大部分是泥土铺的,但路面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石块,很少有路段是平整的,坑坑洼洼不说,而且弯路多,转弯还特别急,若是有幸大卡车刚好顺路去镇上,而且后车厢没有运货,可以带一截,但坐在车上,也是非常颠簸,若是没有拉紧扶手,从车上被甩下来,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郭华倒不怕走路,但她最怕的是下雨天。

郭华至今都还记得,初中三年,应该是郭家父母最困难的三年。

自从郭老汉去世,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郭伟又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农活不免就更加忙碌,但少了一个人口,也就少了一份土地,又有孩子们每天在家里,还能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忙,云开嫂一个人也还能支撑过去。

而且两个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学费也不贵,又不用在学校吃饭,省了一笔伙食费,姐弟两一年算下来学费加起来才几百块钱,经济压力也不算特别重。

但自从郭华上了初中,郭实也开始上五年级,两个孩子都需要住校,家里不但少了两个小帮手,而且学费也涨了。

镇上上学的学费、每学期的住宿费、书本费、每个星期上学的米粮费用,还有孩子们在镇上读书,每个星期还得给点零花钱吧,两个娃儿又长得快,衣服鞋子也总要换吧?

这些零零碎碎地全部算下来,姐弟两每学期都得花出去几千元,这样一来,郭家父母的压力一下子就重了。

对于那个时候家里挣了多少钱,自己和弟弟又用了好多钱,郭华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她却知道那几年,全家都怕下雨。

在农村生活,只要一下雨,就不能出去做农活,就要耽误,因为打猪草、割牛草,都要顶着雨去,非常不方便,而且家里没有男人,屋顶的瓦也没有捡漏,虽然没有书里所说的,外面下大雨,里屋下小雨那么夸张,但凡一下雨,堂屋里、卧室里,厨房里,到处都漏水,所以家里能够接水的坛坛罐罐都要全部用上。

一下雨,地面就变得很泥泞,一般的鞋子都穿不了,只有穿专门的橡胶水靴,因为鞋筒高,一般都超过膝盖,所以也叫筒靴。

当时家里有6个人,水鞋倒有六双,但都是大号的,因为做农活都是大人,小孩子没有专门的水靴,毕竟孩子脚长的快,按家里的经济水平,做不到每年都换新的水靴,就干脆没买了。

而且就算大人的水靴,也只有几双是好的,日积月累,到处磕磕碰碰的,其余的不是鞋头子裂了,就是鞋帮开了口子,要是穿上这样的鞋子去走水路,一踩上去就得进水。

一裂口子就换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拿去扔了,洗干净拿到补鞋匠那里缝补一下,补三双鞋只需要几块钱,比买新的,可便宜多了!一双筒靴上有几层的补丁,那也是常事。

那时候,家里干活,经常用的是斗篷和斗笠,披上斗篷,戴上斗笠,或者干脆批一张塑料布上,干活也不会湿了头和上半身,但这套干农活可以,孩子上学总不能这个样子去吧?至少得打把伞吧?

但乡下人家,又岂会按着人头,每个人都准备一把伞?纵使家里有几把雨伞,也不是全部完整的、好的那种。

所以说,郭华很怕下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越人歌-我们的年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