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以后,郭华不仅在年龄上增长了,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但她也理解自己的学业生活给家里带来的压力,所以已经非常懂事的尽力去体贴父母的经济水平,不但从没有主动要求父母一定要给自己买新的的筒靴和雨伞,甚至也没有对此抱怨过一句。
但是她也想出了一些笨法子,就是每次不得不穿裂口的筒靴前,都会先给自己脚包一层塑料袋,脚腕处再用皮筋扎紧,这样,至少袜子不会被打湿和弄脏了。
可实验过一两次后才发现,这根本没用,因为脚在不停地走,所以塑料袋也是会移动的,到最后袜子还是会又脏又湿,她干脆在包里多背一双鞋,快到学校的时候,再捡个干净的地方,提前把袜子和鞋子都换了,至于湿脏的袜子和脏了的筒靴就另外拿袋子装着,提到寝室里,等到无人的时候再偷偷地洗干净放床底下晾干。
至于雨伞,更是一到寝室楼下,就赶忙提前塞进书包里,这样,雨伞上的破洞、弯曲的龙骨,就不必展示在旁人眼前了。
虽然当时物质条件有些艰苦,但郭华至今想起那段岁月,都仍然甘之如饴。
另一方面还是说郭华在初中三年里,接触了看过了听说了的许多书。
如果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郭华的兴趣一方面,成就了她对文学的绝对痴迷,另一方面也无意中把她推到一个危险的境界。
和徐老师预料的一摸一样,从小数学一直很好的郭华,刚开始到镇上念书时,对数学老师并没有不适应,成绩也没有落后。她刚开始只是喜欢看书而已,不论上课下课,借到的书都会马上看完,除了班主任会抓的严格一点外,其余带了好几个班的科任老师,就放松得多了。
比如说数学张老师吧,除了初一的数学,他还要带初二和初三的数学,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在课堂之外,就算在课堂上,也没有怎么管过,上课说话啦、搞小动作啦.......他也不怎么会抓同学,在数学课上完全可以想干嘛就干嘛的,所以经常能够看到,讲台上老师讲的唾沫横飞,底下一堆得学生昏昏欲睡。
每想到那个时候,郭华都觉得一个好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啊,虽然觉得什么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的话,是有些虚无甚至夸张,但的确,当初如果有人肯拉她一把的话,那个人一定只能是老师。
所以,这也是她立志将来要成为一位老师的原因。
那个时候,她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好好的玩,可以看书,可以随心所欲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是多么自由的岁月.....也是多么如黄金一般宝贵的日子,就被不懂事的她白白的浪费到了。
徐老师说,如果郭华能够到外面上学,英语和数学完全可以学得很好,她的性格和为人处事也会不同,她的人生就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
如果她早知道,英语和数学这两科,会在将来一个重要的时期里,把她的人生弄得乱七八糟。她当初一定就会更加努力地让自己优秀起来。
但是都说过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没有假设。
郭华直到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已经是晚起步了很多,底子并不好,所以她学的很是吃力,成绩只是中等而已。
而她学习生涯中最大的拦路虎,却是数学,到初二的时候已经有点觉得跟不上进度了。
云开嫂子一直很担心也很自责,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坚持把她送到更好的地方去读书,但是既然已经无法改变的现实,就只有千方百计的补救。
他姐姐的儿子是已经念到大学的大学生了,在农村人眼里,这种文化程度就已经是老师了,她就逼着女儿一连几个暑假都在大姨家里,补数学物理和化学。
对郭华来说,她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她心里却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安排,她又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就说不行,我不想去,我不喜欢。
自从弟弟石头也开始念书后,爸妈总是喜欢拿两姐弟的成绩来做比较,有人到家里坐,明明都不关她们的事,也没有花过她家一分钱,却都会长舌地问,你家里男娃娃念得书些哦,还是女娃娃念得书些,以后要送哪个继续念哦。
郭华在这方面很敏感,或者是从爷爷去世以后时候,她愈加清晰认识到,爷爷婆婆不喜欢自己,就是因为自己是个女娃娃。
她虽然不懂为什么大人们都喜欢男娃,村子里面也多的是,为了家里的哥哥或者弟弟,妹妹或者姐姐辍学打工的案例,但是她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她从小就非常在乎,父母对自己和对弟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也经常比较自己和弟弟的待遇有什么不同,既然在性别上无法改变,她很小就发誓一定要做父母心中最听话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话,她只有顺从的,即使不愿意也不会说出来,慢慢的,她养成了什么事都闷在心里的习惯。
所以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她学不好数学,所以需要补习,但是她心里非常讨厌一个男性哥哥给她补习,感觉到更多压力的她只会更讨厌数学,然后她的数学,就越来越差。
所以别的小孩子都欢天喜地的想放假了,郭华却是怕得要死,因为她一到暑假就要去大姨家补课,而且是补数学化学物理三科。
况且又是那么一位严厉的老师,他的表哥念的是师范,将来注定也一定当老师的,所以顺便拿小表妹来试验一下,提前当了一把老师。
他的性格本来也就严厉,可能又是特别疼爱这个妹妹,也可能是碍于小姨的面子,所以更加严格的对她,也不管她是不是喜欢这样。
很多的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无论要得到的过程是多么的难,都会千方百计的拿来再捧给自己的孩子,以为这就是对孩子好了,想要孩子学很多东西,其实这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占几分,真正为孩子好又占几分?好的父母,真的会事事都为孩子好吗?
从来没有人告诉郭华一个标准答案,或许连父母本身,都无法说清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