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70章 对吐蕃态度,大清洗的开始!

“宣,吐蕃影子政权使节论钦陵!”

论钦陵向礼部递交使节函的翌日早朝,开朝君臣礼毕后,三宝站出来,尖细的声音响起。

只是三宝的话,让满朝文武都不由哗然。

“影子政权?”

“三宝狗胆好大!”

“什么三宝狗胆好大,三宝没有那玩意儿,要不是陛下的吩咐,三宝他敢吗!”

……

群臣相互嘀咕议论着,眼神余光暗暗看着坐在皇位上,明显有些睡意的皇帝。

也真是难为这位陛下了,群臣不由暗暗腹诽一句,先帝在位期间,这位还是当王爷的时候,若是没有事关他自己,或者他自己想要在朝堂上推动的事情。

这位绝对不会五更天来上朝。

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位什么时候君王不早朝呢。

也亏的魏征那个老东西现在还在天牢里面关着,若是魏征在朝堂上,就凭坐在上面那位睡意朦胧的姿态。

魏征就免不了要言辞激烈的谏言。

指着当今的鼻子骂一句:尔辜负先帝,先帝怕是死都不能瞑目!

声音从太极殿内传出,沿路的御林军一道道的将此传下去。

片刻后,论钦陵低着头,面色阴沉的沿阶往太极殿方向走去。

宣旨的论述,让论钦陵十分愤怒。

他当然知道,唐朝为何如此。

这位大唐帝国的新君,还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论钦陵在群臣注视之中走了进来,拱手作揖道:“吐蕃使臣,抗议大唐的论述,本使带着诚意来恭贺新君登基,却受到大唐如此无礼的对待,这还是礼仪之邦吗?”

“这是否证明了大唐乃鲜卑蛮夷之统,不过是披上了一层汉人的礼仪之皮,骨子里还是蛮夷血统在作怪!”

“放肆!”

“撮尔小国,竟敢污蔑圣君,找死!”

……

随即,大殿内忠心李恪的朝臣们怒而大骂。

当然还有部分人心中暗暗冷笑在看戏。

其实李氏血统是当之无愧的汉人血统,父系一直都是汉人血统。

陇西李氏这支始于李暠,公元前400年在敦煌建立西凉王朝,西凉二十二年被灭国

北方士族的传统,灭国不灭族。

当今是李暠的九世孙。

李暠之后是李虎,西魏府兵制设置中的八大国柱,十二大将军之一。

陇西李氏若说有鲜卑血统,也是先帝的祖母独孤氏。

汉末匈奴归顺曹操,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安置在并州各郡三据,分别是宇文、铁佛、贺兰、独孤。

独孤是鲜卑话的匈奴后裔,匈奴单于所出一脉在匈奴消亡过程中多改姓刘。

实为刘邦将宗室之女多嫁于冒顿单于,并与莫顿结为兄弟,所以茅盾的后代多改性刘。

先帝母亲窦氏一支发迹于西汉的窦太后窦漪房的弟弟窦广国。

所以陇西历史中的鲜卑血统少得可怜。

看李恪笑话的人对陇西李氏也十分了解。

说实话,这天下大族,就算是晋阳王家,同样在五胡统治时期与异族联姻,这是生存之道。

就算避世南方的世家大族,同样也与早期的百越部落进行联姻。

正式因为这种不断的联姻,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消亡了一个又一个的族群,华夏族裔有效统治的疆域才会不断的扩张。

族群认同才可以不断的凝聚。

只是他们被李恪的威势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李恪身上也没有先帝李世民一样的污点,让人无法攻击李恪。

他们不敢以此攻击李恪。

论钦陵说出来,他们自然乐意见得。

许多人暗暗看着李恪,都想看他如何化解。

哈哈……

李恪忽然朗声大笑,让朝堂的愤怒声瞬间止息,李恪看着论钦陵,爽朗说道:“这样的话,朕听说过很多,高祖皇帝,太宗皇帝也听说过很多。”

“论钦陵,这样的话,朕希望你可以在长安,在大唐天下的百姓中去说!”

牛进达瓮声嚷嚷道:“陛下,臣可以肯定,吐蕃使节一定不敢说,因为他怕我们的百姓锤死他!”

哈哈……

朝堂上不由一片哄笑。

原本看李恪笑话的人,也不得不挤出笑容来。

李恪没有去辩解这个问题,而是让论钦陵去大唐天下的百姓中征求答案。

这一招高明!

现在天下百姓,岂会接受这个观点。

这个观点本就是当初隋末诸侯争霸中,各诸侯之间相互抹黑对方提出来的。

如今大唐天下前所未有的富裕,百姓会接受这样一种说法?

他们可以肯定,论钦陵只要敢在长安街上大声嚷嚷一句当今是鲜卑出身,长安百姓就如牛进达所说,就会揍死论钦陵。

李恪在堂而皇之的向所有人展示他在百姓心中的认同!

展示李氏大唐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不光针对论钦陵,更是无声中狠狠的抽了所有等着看笑话之人的耳光。

隐晦却有大声的告诉所有人,李氏天下稳如泰山!

论钦陵心中憋屈。

那些看笑话之人心中更是压抑的难受。

李恪不顾论钦陵难堪的神色,严肃说道:“朝廷之所以如此论述吐蕃,非捏造杜撰,据闻朕的好兄弟松赞薨毙之后,禄东赞僭越君权,成立了类似曹操大丞相府的宣政院,架空朕的侄子?”

“这不是影子政权是什么?”

“朕与松赞不打不相识,惺惺相惜为兄弟,吐蕃亦是华夏族裔的一支,朕以及朕的朝廷,只认可松赞一支统御的吐蕃国,绝对不会认同将朕侄子架空的乃父宣政院影子政权!”

“朕规劝禄东赞大相,将权利交给朕的侄子,否则朕一定要为年幼的侄子讨回一个公道!”

朝臣中,房玄龄等人听着皇帝义正言辞的话暗笑。

那些对李恪当皇帝还有抵触的人则唇角抽搐,暗翻白眼。

李恪这一番话,打击面可真不小。

松赞本来与先帝是一辈人,现在却为这位陛下张了张嘴降辈分。

吐蕃现在的傀儡君主更是成了这位皇帝的侄子,这分明就是为插手吐蕃找借口。

论钦陵已经知道李恪的态度了。

他抬头一脸愤怒的冷哼一声:“唐皇,吐蕃不是任人揉捏的,唐皇若敢插手吐蕃内政,就要做好百万大唐青壮战死在吐蕃高原上的心理准备!”

“下臣告辞!”

话罢,论钦陵寒着脸转身离开,已经没有必要说什么了。

大唐新君李恪的论调,已经毫无悬念的表明大唐一定会插手吐蕃内政。

大唐君臣目视着论钦陵离开。

李恪目视着论钦陵离开。

其实他很想杀了此人的。

原本的历史上,此人可是打败过大唐的诸多猛将。

程知节、薛仁贵等等都栽在了此人的手中。

这也导致原本历史上武周时期,大唐曾今一度放弃安西。

就战功以及对吐蕃扩张的功劳,论钦陵是比其父禄东赞,乃至松赞都要大,吐蕃历史永远绕不开的一个人。

不过论钦陵作为吐蕃使节。

一些起码的规则他还是要遵守的。

否则就是对己方使节不负责任。

今日他可以杀别国使节,他日别国一样可以杀大唐使节。

“陛下,是否断绝与吐蕃的一切往来?”张成行颤颤巍巍走出来,就连说话都颤抖:“论钦陵提出吐蕃对本国与朝廷之间的商贸合法化,这有助于陇右的进一步发展。”

李恪看着这位老大人,真的是年纪大了。

他笑着说道:“怎么可以,朝廷只是断绝与吐蕃的政治来往,民间该怎么就怎么,依旧保持不变。”

“而且商贸还要加大力度,有钱怎么能不赚呢,我们作为执政者,要对我们的百姓负责。”

“何况频繁的商贸往来,有利于我们让吐蕃的百姓明白,他们的新君已经被架空了,有利于吐蕃百姓了解同气连枝华夏族裔现在的发展,民间交流一定要继续鼓励支持!”

张成行不由笑了笑,这完全是李恪风格。

他颤颤巍巍一拜:“臣遵旨,不过陛下这番话,还是要交代新的礼部尚书,臣乞怜陛下容许臣归老,安享晚年!”

张成行请辞,这并没有引起众人太多的惊讶。

甚至许多抵触李恪的人听闻后,忍不住在心中暗暗骂一句:这老东西终于舍得离开了!

大家都清楚,张成行当初眷恋不走,其实就是为了坐在上面的那位,为了革新在朝堂不至于被守旧彻底压到。

牢牢地占着礼部这个考核儒释道三教的位置!

李恪感念的看了眼张成行,沉吟片刻,才开口郑重说道:“老大人年事已高,朕若不准,倒是朕不近人情。”

“朕准许老大人年后请辞。”

所有人羡慕的看着张成行。

年后请辞看似很平淡一句话,可任谁都知道,上面那位这是要在年终论功之际,加封张成行。

恐怕一枚一等载文有道勋章是少不了的。

这是文臣最高的嘉奖了。

至今文臣中都没有人得到这样一枚勋章。

这一枚勋章,代表着死后可封王!

老东西身前身后名都有了!

张成行激动作揖道:“臣谢陛下!”浑浊的眼睛,在低头之际落泪。

他因当初眷恋不肯让位,导致风评不佳。

新君此举,算是让他这个将死之人,可以恢复名誉安安心心,不带任何遗憾的离开了。

李恪勉励几句后待张成行重新回到序列后,面色渐渐变冷。

“伪朝廷之事,朕本不欲过多追究,可有人将真的宽容当做了放肆的资本!”平静的声音中透露着丝丝寒意。

许多人听的心中直冒寒气,面色变白!

房玄龄等人不由叹了口气。

清洗开始了。

他们早有预料。

尤其是房玄龄。

他是亲眼见过,当今当初从太后寝宫出来后,对他说的那番酷烈赐御酒言论时的神情!

“王德,将各道刺史,将军送回朝廷的信件给诸位爱卿们看一看!”李恪冷冷吩咐道。

王德旋即一挥手,领着几个伺候在旁边的小太监,双手捧着厚厚的信件往朝堂走去。

……

ps:这章有点短,下一章会多写一点的,剩下不超过五十张,四十多张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