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69章 李恪一石二鸟,清算开始,荣耀时代的终结!

啪!

“是谁让你在报纸上胡咧咧的!”

“你以为你是谁!要不要我把这个皇位让给你来坐!”

……

房玄龄等人刚刚靠近太极宫就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愤怒声。

三宝站在门口拦住众人,一脸战战兢兢苦笑道:“几位宰辅,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还是晚一点进去吧。”

“来人,给几位宰辅搬凳子。”

三宝吩咐一句,宫娥们很快搬来五个小凳子。

长孙无忌等人坐下,静静听着里面的训斥声。

大家都微微皱着眉头,面有所思。

片刻后,内里的躁怒声渐渐止息,三宝匆匆出来,低声道:“陛下请几位宰辅入内。”

长孙无忌等人这才连忙起身。

等他们进去的时候,就看到唐王李贤跪在地上,一脸的委屈。

“臣等拜见陛下。”

李恪抬了抬手,伸手狠狠的点了点李贤,苦笑道:“宰辅们来,是为了这个混账东西在恪报上发表的那片狗屁不通的文章对吧?”

房玄龄五人相互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你们不会以为,我们父子,是在效仿先帝与朕当时糊弄朝臣的举措吧?”李恪反问道。

听闻,五人的唇角不由抽抽。

心中不约而同嘀咕:陛下您自己都说了,让我们说什么。

他们的确是有此怀疑。

太像了。

革新二十年,他们可没少被先帝和眼前这位当今相互配合糊弄。

“诸位宰辅,朕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李恪苦笑无奈道:“天下人都以为恪报是朕的咽喉,恐怕都向你们一样这么认为对吧?”

“陛下,事情既然已经出了,还是需要拿出一个对策的。”房玄龄委婉的提醒道:“可以预见,随着恪报发声之后,天下百姓一定备受鼓舞。”

“民间本来就已经是干柴烈火,臣担心百姓在鼓舞之下,做出更加不理智的行动。”

唔……

李恪沉吟点头道:“房宰辅的预料很有可能发声。”

手指轻轻敲击着案牍,李恪沉默片刻,继而分析道:“现在想要熄灭这股火势,就要安抚民心。”

“朕担心,百姓的怒火,会对准士族,到时候天下大乱,士族阶层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引导下,成为百姓发泄怒火的宣泄目标。”

“这与朝廷稳定治国的策略是严重冲突的。”

“而如今弹压百姓怕是不成了。”

李恪拿出一份折子摆了摆:“这是辽东大都督于宁志上奏的折子,折子中提到,这股风浪已经席卷到了辽东。”

“就连辽东都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所以一味弹压百姓,恐怕会适得其反,朕需要士族做出一定的牺牲。”

“舅舅。”李恪转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满嘴苦涩,他基本已经明白眼前这位想要做什么了。

“臣在!”

李恪语重心长道:“士族人不纳粮赋、凭功入仕、商税偷漏等等系列事情,现如今已经成了百姓怒火的焦点,朕想着,为了朝廷的稳定,士族阶层的安全平稳过渡,是不是可以让大家放弃这部分特权呢?”

“只要士族愿意让步,百姓的要求取得了极大的满足,眼下民间躁动不安的灼热就会很快冷却的。”

图穷匕见!

当今这番话,已经图穷匕见了。

他首先利用恪报,尤其是小唐王李贤的文章,将民间百姓的愤怒不满完全引导在了士族阶层上。

之前百姓要求士族放弃特权,朝廷久久没有动作。

其实百姓对朝廷已经颇有微词了。

现在小唐王的一片文章,将朝廷给摘出去了。

朝廷成为士族阶层与百姓对峙的旁观者。

这火无论怎么少,朝廷都不会失去人心了。

反观士族,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失败时间点,如今民间躁动的火势,眼看着就要烧到他们身上。

天下士族恐怕都处于心惊肉跳中吧!

以往士族将民间的怨气引导到朝廷身上。

脏水泼在朝廷身上,百姓的怨气骂声对准了朝廷,出现一次次改朝换代。

现在恰恰相反。

天下半数州道至今没有送来贺裱,在这种压力下,还能保持沉默吗?

何况还有逐渐成军的十万左右武位精锐!

民间声音,朝廷武力。

双管齐下压在了政治颓势的士族阶层身上!

长孙无忌满嘴苦涩,士族人的最后一点荣耀,终于要全部被剥夺了!

皇帝的意见,其实就是小唐王那篇文章中所要体现的纳粮公平,机遇公平罢了。

“臣同意陛下的提议。”长孙无忌有些艰难的折腰!

这一折腰,代表着士族的折腰!

整个士族,从今而后,在普通百姓面前,再也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特权了。

特权是彰显荣耀和地位的重要途径。

也是维护士族高高在上的重要依据。

房玄龄暗暗松了口气,他也意识到,现在这种情况下,士族妥协让步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有些话,他不得不提醒这位取得胜利的皇帝。

这次的事情就是在弄险。

“陛下,商贾阶层的举动,已经出格了,臣以为朝廷应该对这个阶层产生警惕和防范了。”房玄龄郑重其事说道。

这一次,皇帝利用了商贾阶层搅起的风浪。

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却没有满足商贾阶层。

商贾阶层是妄图想要将整个士族阶层毁灭,由本阶层取代士族阶层。

而皇帝的意思很明白,士族这个阶层是绝对不会毁灭的,只是要剥离其特权罢了。

商贾阶层筹谋这么久,没有得到最大的获益满足,反倒是百姓和朝廷受益,商贾阶层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恪笑着点头,继而郑重说道:“宰辅提醒的不错,这个阶层的诉求的确有些超出朝廷的容许。”

“不过事情还是一件件解决的好,先解决紧要之事,次要的可以等天下进一步稳定之后着手解决。”

“既然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便由中书省拟旨,向外公布朝廷的举措,安抚天下百姓!”

“臣等遵旨!”

五位宰辅齐声领命,可心中却十分不安,皇帝最后答应要约束商贾阶层,可并没有明确的行动。

让他们觉得皇帝是在堵大家的嘴。

新君对商贾阶层的重用,让他们感到深深不安。

……

于此同时。

温彦博等人则早没有了李恪刚回来恪报刊载军制改革时候的激动。

许多人愤怒,惊恐的议论着。

“无耻!李氏皇族的人无耻!”

“他李氏的天下都是我们这些人帮扶打下的,现在这是要卸磨杀驴!”

“李贤这篇文章,把所有的矛盾都推到了我们身上,一旦那些贱民闹起来,是不是首先就要冲击我们!”

“真的乱起来,李氏天下或许完不了,可是我们士族人就全完了!”

“现在好了,地方与我们遥相呼应的那些人还敢真的武力逼迫吗?他们要敢,李恪就可以将民间的怒火引导在他们身上!”

“能够毁灭王朝的民间怒火,已经衰落的士族能够挡得住吗?”

……

温彦博和卢赤松面色发白,他们很清楚的意识到,在这几篇文章传开之后,一直没有上贺裱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所行动了。

李恪终于图穷匕见了!

“不好了,不好了!”就在此时,外面有人冲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布告,慌张说道:“中书省刚刚通过决议。”

“从即日起,士族人与百姓一样,公平纳粮。”

“士族不得凭功入仕,与百姓公平参加科举,全面废除察举制!”

“士族……”

哗啦!

所有人听着一条条的政令,愤怒起身,捶胸顿足咒骂道。

“拼了!”

“对,我们跟他拼了,他这是要把我们最后一点荣耀也剥离掉!”

“他才刚刚坐上皇位,天下半数州道还没有表态,他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

……

温彦博和卢赤松听着愤怒的叫骂声,只能在心中不断的安抚自己,或许这会逼着整个士族阶层起来反对!

就如同当初隋末的乱世一样。

杨广不就是被他们给玩死的吗!

……

哎!

王珪府中。

王珪重重叹了口气,两只手一手拿着一封恪报,一手拿着刚刚送来的恪报,干枯的手剧烈的颤抖着。

两张纸,好像有千钧之重一般,压得王珪喘不过气来。

“如今不同隋末啊!”王珪自言自语说道:“隋末首先是百姓反杨广,士族在背后推波助澜。”

“而现在是百姓反士族,当今在背后推波助澜。”

“而士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失败,就好像杨广征讨高句丽失败一样,内忧外患啊!”

“当今不愧是以为对弈高手!不愧是以为对弈高手,他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商贾阶层替他做了嫁衣,呵呵……高手啊!”

唐俭听着王珪的分析,面色十分的难堪,他知道老大人分析的不错。

“罢了!”唐俭满嘴苦涩道:“魏王是了解这位的,一如魏王所说,现在我们应该满足他的要求。”

“就连长孙老狐狸都彻底放弃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唐俭拟一份折子,写一份书信,一份交给朝廷,代表并州士族响应朝廷的政令,书信送回并州,让并州士族同仁主动配合宇文节推行新政,秋收马上要来临,并州带个头,少一点无谓的损失吧。”

说着,王珪浑浊的老眼泪目,悲凉自语道:“一个时代要结束了,士族的荣耀时代要结束了!”

两行清泪从王珪眼中流出,滚落在脸上深深的褶子里面。

这依恋不想掉落的泪珠,就宛若这个时代的士族,不舍他们仅剩的一点荣耀,试图抓住,却终要流失。

当天,王珪的折子送到中书省。

长孙无忌等人听了后,叹了口气,心中也不由轻松,晋阳王家带头,推行的阻力就更小了。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玄龄,还是尽快将这个好消息给陛下呈送去吧。”

“岑杀神,这折子还是你送去的合适。”房玄龄笑着将折子交给岑文本。

岑文本知道,房玄龄是希望他这个革新系的成员,去劝说当今要提防商贾阶层。

其实他对商贾阶层也产生了强烈的警惕。

他作为革新系,来说这个事情合适。

也可以向皇帝表明,就连革新系现在都对昔日的政治盟友商贾阶层产生了警惕。

以此引起皇帝的重视!

“好,你们老胳膊老腿,我年轻一些,我去合适。”岑文本打趣一句,在房玄龄等人的笑骂中,将折子塞到衣袖中,拢着双手离开。

……

于此同时。

王珪为首并州系的抉择也被温彦博等人知晓。

“王珪你个老不死的没用东西!”温彦博听闻消息后,再也无法保持镇静了,面容狰狞大声咆哮。

卢赤松则愤怒之余,惶惶不可终日。

王珪代表并州系做出臣服。

将推行新政令的阻力降到了最低,直接在士族阶层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恐怕无人敢反对这个政令。

就连对李恪登基保持冷漠的半数封疆大吏也坐不住了!

地方不愿意顺从,是他们最后的本钱了!

一旦连那保持冷漠的半数封疆大吏都低头,他们真的就一点儿与李恪抗衡保命的本钱都没有了!

死期将近!

……

在长安的商贾阶层也被这一天发生的事情震惊了。

运来客栈。

一群商贾聚在一个最大的房间内,安静的没有一丝声音。

许久,才有人低声开口说道:“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屁!我们做了嫁衣!是陛下的嫁衣!”

“可不是吗,陛下利用我们推动的波澜,解决了士族的特权,可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

“或许唯一的好处就是从此以后,士族没办法借助权利来对付我们了,他们的特权都被削干净了。”

“我们难道就不争了吗?”

“争,为什么不争!这次不行,以后还有机会,但是可以预见,陛下已经不是当初的吴王了!”

……

这话一出,所有人息声,不敢再说了。

数日后。

早朝。

“启禀陛下,河南刺史上奏恭贺陛下登基,河南道将遵从朝廷政令,借助秋收,尽快将新政推行下去,绝对不打半分折扣!”

“陛下,淮北道別驾上折,淮北道恭贺陛下登基……”

“河朔三道上折,恭贺陛下登基……”

……

一道道恭贺折子,由房玄龄等五位宰辅相继当着满朝文武宣读出来。

就连最南边,距离最远的州道也将贺裱送抵朝廷,这些州道的早已派出使节隐藏在河南附近,观望关中局势发展,做着两手准备。

皇帝一石二鸟。

不断推行了新政,更是瓦解了士族最后的荣耀。

自此,天下大定!

而接下来恐怕就要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

长安城内。

一处茶摊。

论钦陵穿着唐服坐在茶摊上喝茶看报,许久后叹了口气:“这个人还真是我吐蕃的大敌!”

“好手段!我爹要失望了!”

说着,论钦陵起身将几枚铜钱拍在桌子上,看着旁边一群大唐百姓凑在贴在墙壁上的布告高兴议论,眼神斗志昂扬的盯着皇城:“赞普熬死了李世民也未能如愿以偿,反而让你这个吐蕃最大的敌人上位,接下来是我论钦陵与你的时代!”

论钦陵往皇城方向而去。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