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94章 太极殿内,母子对答,李恪的真正用意!

朝臣们看着跪在地上高高举着手中折子的吴王李恪。

有幸灾乐祸者,也有同情惋惜心疼者。

温彦博、卢赤松等人相互对视一眼,眼底闪过一抹得意的神色,眼前的这一幕,不就是他们想要的吗?

陛下心生厌恶!

现在与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两都制的确立,你吴王李恪在陛下心中的作用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还想要动军方?

那可是任何一个皇帝的命根子。

何况那些陛下的老兄弟们已经认错了。

他们就是算准了,陛下那些老兄弟一定会第一时间认错,而李恪绝对不会这么罢休的。

因为大家知道,吴王李恪知道,军中这种陋习,他并非陛下惩罚一下一个两个老兄弟就能遏制的。

这是从北周、北魏时期就开始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

在南北对峙,北周北魏时期,朝廷中枢大量允许地方将领开府建牙。

八大国柱更是权柄显赫一时。

就是因为早期的拓跋氏,以及最后的宇文氏,他们在开国时期,因为混乱的战争局势,为了需求,借助了北方士族、将门豪族的力量,允许这些人开府建牙,自筹经费,自行募兵。

而士族为了节省开支,利用依附自己的百姓开始建立军队。

农闲操练,农忙归田为高门耕作。

府兵本身就是当时将领的一种私产,让府兵为权贵服务,也是一种老传统。

虽然前朝一统天下之后,武将的价值丧失,朝廷的权威鼎盛之际,通过稠佣制朝廷为将士配置田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府兵制,改变了兵为将有的格局。

可一些顽疾是绝对不容易那么消失的。

前朝剥离了武将最大的权利,对于一些小事情自然会放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朝统一天下之后,通过对府兵制和稠佣制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府兵制度。

进一步削弱了武将专横跋扈的资本。

可同样对一些小事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顽疾谁都知道存在,可谁都不愿意轻易触碰。

因为得罪人!

长孙无忌深深看了眼李恪,走过去,心中叹了口气,说道:“殿下,起来吧,陛下不会答应的。”

他不相信,眼前跪着这个年轻人不知道这是一个局,可明知道是局,还敢一步踩进来。

这只有两种可能,他从始至终都没有争储之心,在察觉陛下开始冷落对待的时候,在借助这件事情急流勇退。

另一种可能,他要借助这件事情,完成军制改革。

长孙无忌猜测,两者都有。

虽然是对手,长孙无忌还是挺佩服这位年轻皇子的。

他在李恪的身上,看到了大家年轻时候的影子,胸怀天下,满腔热血。

这么多年过去了,血冷了。

杜如晦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转身离开。

二人都没有选择开口劝说李恪。

他们担心,他们的劝说,只会让陛下更加猜忌这位殿下。

李恪抬头一笑:“舅舅,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不是吗?我做,大家都能满意。”

郑善果听的不由叹了口气,默默离开。

李绩扫了眼李恪,快步离开。

李恪身上似乎有种无形的光芒,照耀之下,能够消融所有的阴暗肮脏,丑陋。

站在李恪身边,有种浑身灼烧,坐立难安的错觉。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停顿,转身离开,走出太极殿之际,忽然仰头大笑。

哈哈……

笑声有些诡异。

众人听的侧目,,庆祝谋划成功?

算成功吗?

李恪已经把整个士族阶层弄得分崩离析。

从李恪身上,看到了曾今的自己而笑?

无人知晓长孙宰辅到底在想什么,就连长孙无忌自己都不知道。

李泰犹豫一下,悄悄离开。

李治、李愔对视一眼,李愔摇了摇头,二人默默退出。

最后只剩下岑文本与褚亮堂而皇之的陪李恪站着。

反正他们是革新系,是恪党。

天下人知道。

皇帝也知道。

皇帝真的要逐步清理朝中的恪党,他们避也避不开。

李恪察觉到二人,扭头看着,苦笑道:“两位宰辅是要站在这里,看我的笑话吗?”

“两位宰辅应该鼎力朝堂之上,维护朝廷纲纪,督促地方推进朝廷政令。”

岑文本和褚亮都明白李恪这番话的意思。

这是希望他们,在其彻底失势之后,能够在朝堂上,起到革新系的力量,让革新能够有序推进下去。

同时也是在暗示他们,他相信陛下不会断送革新的成果,依然会倚重他们二人,让朝堂之上,始终存在革新的力量。

闻言,二人恍然大悟。

自从定襄郡的消息传来后,他们把太多精力和心思放在如何帮李恪脱困上面。

反而没有认真的思考其他事情。

的确,陛下即便是要防止吴王的声望越来越大,威胁皇权。

但对革新的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果绝对不会下手。

这本就是陛下在幕后一手推动的。

也就意味着,他们还能够站稳朝堂的位置。

只要他们在朝堂中掌控一定的势力,吴王将来未必就没有机会。

李恪是希望他们能够守住革新的成果。

而在他们心中,除了守住革新成果外,还要为李恪将来克成大统谋划。

“臣等受教了。”岑褚二人郑重一拜,然后转身离开。

吴王不准备收手,要硬顶撞陛下,他们如果跟着卷入其中,陛下或许会拿他们开刀,警示吴王。

不如暂时明哲保身,留待以后。

一时间,太极殿只剩下李恪一人。

不过离开太极殿的朝臣们,即便回到班房,也全都紧盯着太极殿和太极宫。

看着这对父子接下来会有什么举措。

太极宫。

“王德,那混球还跪着是吗?”李世民有些烦躁询问道。

王德小心翼翼回答:“是,陛下。”

啪!

李世民猛地一手拍在案牍上,怒而骂道:“混账!这个混账东西!”

“王德,你去告诉他,纵使他跪死在太极殿,也休想碰这件事情,告诉他,让他明白,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掂量清楚自己的力量,明白自己的身份!”

王德面色变了变,心中苦笑,应了一声,转身悄悄离开。

王德走后不久,长孙无垢走了进来,她挥了挥手,把太极宫内伺候的宫娥太监打发走。

李世民看着妻子走进来,指着太极殿的方向,苦笑骂道:“那个混球,他知不知道他在碰什么问题!”

“他这么做,会得罪多少人!”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走过去,轻轻握住丈夫的手:“你怎么就不想一想恪儿为什么这么做呢?”

“他是要完成这件事情,急流勇退了。”

“就算是普通百姓家的儿子,在父母年老之后,也会惦记父母的遗产,何况是我们天家呢。”

“恪儿恰恰是因为对我们无欲无求,所以当他察觉到你的态度变化之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你应该为有这么一个儿子高兴、欣慰。”

长孙无垢一番话,柔和的没有一丝力度,可却让李世民慢慢冷静下来。

李世民苦笑:“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他这么做的后果,你难道不清楚嘛?”

长孙无垢沉默。

“陛下,吴王不听老奴的劝说。”就在此时,王德返回,小声汇禀道。

他看着皇后来了,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那就让他跪着!”李世民黑着脸怒道。

这一等,天色渐渐变黑。

吴王府。

崔莺莺带着王府家眷站在府门等着。

下朝时间早过了。

丈夫还没有回来,崔莺莺叹了口气,说道:“大家都回去吧,咱们王爷今晚不会回来了,都散了吧。”

回去的路上,武媚娘低声提议道:“是不是可以向宫内传个口信,让咱们家小唐王帮忙求情,陛下对……”

苏婵儿摇了摇头道:“不能这么做,向宫内传消息,陛下岂能不知,恐怕只会让陛下更愤怒。”

崔莺莺镇定自若道:“放心吧,咱们王爷最多就是遭点罪,性命之忧不会有。”

……

程府。

“活土匪,你这屁股蛋子怎么样了?”牛进达等一群老兄弟坐在程咬金的窗边,说话的时候,还不忘对着爬在床榻上的程咬金皮股重重的拍一下。

嘶!

程咬金倒吸一口凉气,怒骂道:“你们这群该死的杀才,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你们这些祸害怎么就没死在疆场,留着祸害老程!”

哈哈……

轰然大笑声旋即响起。

尉迟敬德冷哼瓮声道:“要死也该你程知节先死,你程知节倒是鬼精,大张旗鼓张罗此事,本来是我想好的!”

“你家崽子,魏家崽子,秦家崽子挡下郭孝恪的时候,我就准备着了,好事情全都让你姓程的抢走了。”

嗨嗨……

程咬金得意笑了:“尉迟黑子,俺老程跟着去定襄郡,在定襄郡看着陛下对待吴王的态度时候,俺老程就开始琢磨了。”

“回来后,听说了郭孝恪那个家伙的事情,老程一拍脑门,干了!你想跟老程抢,门儿都没有!”

“听说吴王还在太极殿跪着呢。”牛进达一句话,让众人的哄笑声瞬间止息。

秦叔宝叹了口气:“看来吴王是不动这一刀,是决不罢休。”

“动一动也好。”程咬金狡诈一笑。

尉迟敬德看着来气,蒲扇的巴掌啪的一声重重拍在程咬金受伤的皮股上:“活土匪,你他娘的这回赚大了,将来吴王得加倍感谢你,从打天下开始,凡事好事情,就算是遇到一堆热狗屎,你姓程的都能抢先吃一口!”

程咬金疼的脸都扭曲了。

就在一群武将嬉笑怒骂,根本没有将今天的事情当回事之际。

李贤出现在太极殿,来到父亲李恪身边,默默的跪下,然后用清脆的声音喊道:“皇祖父,父皇知错了。”

李恪扭头伸手揉了揉儿子的头,笑着支招:“你应该求你皇祖父,就说你爹我做的事情是正事,没有错,让他答应。”

“这混球……”太极殿后门,李世民听到后,气的大骂就要往里面走去。

长孙无垢伸手拉住丈夫,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让我去问一问恪儿,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我去劝劝。”

长孙无垢说着,带着王德走了进去。

脚步声响起,李恪看去,很快就看到长孙无垢出来。

他立即参拜:“拜见母后。”

“拜见皇祖母。”

长孙无垢走到李恪面前,低头看着,轻声说道:“贤儿还小,你就忍心让他陪着你跪在这里?”

“母后,他心疼我这个父亲,陪跪着我心中很高兴。”

“他是皇孙,李氏皇族子弟,又因父皇喜爱,加封唐王王爵,这个王爵是皇祖父高祖皇帝曾今的王爵。”

“高祖皇帝化家为国,开国立业,才有李氏江山的现在,他受封唐王封号,他就更加有义务、有责任来这里跪着。”

长孙无垢不由沉默,片刻后,才说道:“听母后一句话,别让你母妃担心,也别跟你父皇拧巴了,回去吧,这件事情可以慢慢从长计议。”

李恪跪着不动。

李贤还不懂这些,懵懂的看了看皇祖母长孙无垢,又看着自己父亲。

“你父皇不在,能跟母后说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是因为你父皇的态度?”

李恪摇了摇头:“不是。”

沉默中,李恪又继续说道:“母后,很多时候,我们的双眼可以看到锦绣河山,繁荣盛世,却无法看到民间底层最悲惨的世界。”

“在繁华和喧嚣背后,有太多我们看不见的阴暗角落,有太多如草芥般的人生。”

“军队是一个暴力机构,今天将领、权贵可以将将士们当做免费的家丁仆人、牛马来使用,占朝廷的便宜,损害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这还只是其次,母后可曾想过,上层这种行为,会使军中将士有什么感受?”

不等长孙无垢回答,李恪就继续说道:“这种行为会让军中将士觉得军法如儿戏,没有军纪军法的约束,将士们心中有怨气,很多时候,他们不敢向上反抗,就会将这种报复心理对准比他们弱小的百姓。”

“他们的破坏力,会给民间底层造成更多悲惨,会让更多人如草芥一般。”

“而且发展之最后,士卒对掌权者会失去敬畏,从军没有荣誉,不再是保家卫国,会成为他们谋生的一种方式。”

“会变成一群有奶便是娘,无奶便咬人的野兽。”

……

李恪太清楚失去军纪军法约束的军队,会变成什么样子。

大唐历史后期,军纪的废弛,让大批的边军精锐丧失了本就可怜的一点荣誉感,当兵变成讨生活的途径。

就算是节度使,只要不能在钱粮方面满足他们,他们随时可以一哄而散、反叛等等。

甚至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还出现过底层将士杀节度使,由士兵推举节度使的事例。

究其根本原因,在李恪看来,还是因为现在这些顽疾。

权贵可以将士卒当做免费的仆人家丁,让士卒当泥瓦匠修缮房舍,拿起锄头替军中将领耕作。

久而久之,士卒还会把自己真正当做一个受军纪军法约束的军人看待吗?

不会!

……

“一支朝廷掌控的军队,他的使命只有一个,保家卫国,可以是在朝廷的命令下征战疆场,也可以在朝廷的命令下抗险救灾,但是他绝对不能成为上层权贵随意呼来喝去使唤的奴仆。”

李恪听了下来。

长孙无垢露出动容之色。

他们夫妻二人想了许多眼前这个孩子一定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但是绝对没有想得这么深刻。

长孙无垢看着李贤懵懂认真听着的模样,心中不由欣慰,唇角泛起一丝笑意。

或许李贤现在不懂这些,但今天他们父子这一幕,应该会记住的,长大了就会明白了。

“母后知道了。”长孙无垢没有再试图劝说李恪,转身离开。

等她走到后门之际,就看到丈夫抬头凝视着漆黑的夜空出神。

“很好!”李世民只是淡淡说了两个字,态度不明,径直往太极宫方向走去。

太极殿内,李恪与长孙无垢的对话很快就传开。

长孙府。

哎!

长孙无忌听闻后叹了口气。

他瞥了眼面色难堪的李绩,他知道,李绩心中一定不好受,李恪的这番话,就好像刀子剥皮一样,将李绩剥开,将其内心的阴暗暴晒在太阳之下。

温彦博冷笑着说道:“是令人敬佩,不过他越是如此,对我们越是有利。”

“陛下如果答应,对我们更加有利。”

“军中将士都会知道,李恪为了针对他们,做了多么大的苦功!”

李绩唇角抽搐几下,起身说道:“时间不早了,辅机,我先回去了。”

温彦博脸色不由变冷,李绩这不是扫兴嘛!

长孙无忌倒是明白李绩此时的心情,郑重说道:“懋公,承乾现在在忙着泰山封禅之事,不在洛阳,如果他今天在,他应该郑重一拜感谢你。”

李绩的心情略微好了些许。

这就是长孙无忌的一句承诺暗示。

……

翌日五更天。

众人站在殿门外。

殿门关着,可大家都知道,吴王李恪以及小唐王、皇孙李贤父子二人就在里面跪着。

“吴王跪了差不多一天了吧?”

“要说吴王还真是不知深浅,陛下这些年就是太顺着吴王了,现在陛下不顺着了,吴王就受不了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看着吧,把陛下逼急了,恐怕吴王他还承受不起!”

“或许陛下现在需要这么一个机会呢?”

……

杜如晦听着后面同僚的低声议论,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些话已经不只是厚颜无耻,更是没有一点良心!

丧尽天良!与猪狗畜生无异!

他不相信,这些人看不到吴王李恪甘愿失去帝心都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价值。

昨夜,他也受到了太极殿内,那番吴王与皇后之间的对答内容。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