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43章 黑天鹅事件,李恪的良苦用心,谁都没睡好!

哎!

忽然的叹气声,惊扰了正在心中反复排查弃权三人的宰辅们。

大家顺着声音,眼神落在吴王李恪身上。

李恪摊手,无奈苦笑道:“其实这个局面我本人是最不想看到的,无论成与不成,其实在中书省解决就好了。”

“现在中书省僵持不下,就势必要请奏父皇亦或是扩大讨论了。”

“几位宰辅们,不知有什么更好的意见。”

温彦博等人瞧着李恪无奈的表情,在看着李恪的行为举止,气的唇角忍不住抽搐几下。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现在的局面,对你吴王李恪是前所未有的好。

至少我们中书省阻拦你修订唐律失败了!

许多人心中暗暗恼火。

原本十成可以在中书省挡下的动议提案,一手的好牌,竟然被他们打的稀巴烂!

简直就是历届中书省最大的笑话!

将来史官记载这一幕,后人读到这里的时候,只要是动点权术政治的,都会嘲笑他们这些人精在这一刻,还不如猪呢!

“不如请陛下圣裁吧。”岑文本笑着说道:“扩大讨论势必迁延太久,消息传开,民间物议发酵,对朝廷是不利的。”

“无论是否定还是赞成,都要速战速决。”

“我赞成文本兄速战速决的提议。”褚亮笑着说道。

臭不要脸!

无耻之尤!

温彦博等人瞧着褚岑二人配合相得益彰,心中愤怒大骂。

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送到皇帝面前圣裁。

今日不同往日。

以前皇帝要顾忌中书省,顾忌朝臣的大面积反对。

现在在关陇系败势凸显的情况下,皇帝正处于一定的优势上风,一定会毫不顾忌的直接圣裁的。

“我看还是扩大讨论吧。”忽然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向王珪,王珪似乎没有察觉,平静说道:“扩大处理,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和意见,聆听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不也是殿下经常说的吗?”

“王大人,扩大,要扩多大?”岑文本立刻开口……

李恪笑着点了点头,截断了岑文本的话:“可以,不过岑大人的顾虑也应该考虑,扩大讨论势必迁延太久。”

“可也要听一听其他人的声音。”

“不如把范围下放到各部、御史台、大理寺一级如何,让朝中的从三品各部主官参与就可以,他们代表各部的意见。”

“我们在三天之内,论证这个事情,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如何?”

王珪不由皱了皱眉头。

就连岑文本也不由微微皱眉。

王珪不满意这个扩大的范围,应该更大才最好。

岑文本是不解李恪为什么明明可以让陛下圣裁,更直接简单,偏偏要赞同扩大讨论。

尽管未必能够促成圣裁。

但争一争未必没有可能吧?

许多人不解李恪,为什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

不过李恪也给所有人亮明了底线,给出了足够充足的理由,扩大讨论只能限于六部衙门、御史台、大理寺从三品各部主官。

“我赞同。”沉默中,杨师道第一个表决。

他不清楚这位王爷有什么目的,但是既然决定在临退下来之前扶他一程,杨师道就不愿意在多想什么。

郑善果略作沉吟,保守道:“这个扩大的提议似乎也不错。”

“赞同!”

“同意!”

……

很快宰辅们便不再犹豫了,或许大家心中多少都有些底气。

李恪起身平和笑着作揖谢道:“各位宰辅为朝廷中正平和,有节有序的处置态度,让我受益匪浅,我也足够相信,有各位宰辅坐镇李氏江山,这天下一定会越来越好。”

“殿下言重了。”

“是殿下给我们大家上了一课。”

……

在众人的寒暄之下,李恪转身离开。

中书省的宰辅们也坐不住,相继三五结伴走出去。

温彦博经过王珪身边的时候,冷哼一声,阴阳怪气道:“王宰辅,因为你,今天这件事情记载于史,后人每当读到此事件时,都会忍不住嘲讽我们这些人,这一届的宰辅,如猪一般蠢,本来毫无悬念的胜局,竟然诡异的打成了平局。”

“您老以为,将来后人会如何评论此事件?一群人精做出的蠢猪事件?”

也怪不得温彦博不顾体面直接找上王珪。

若不是匿名表决,大家可以在中书省直接把李恪的动议提案挡回去。

王珪事后才极力要求扩大讨论,分明就是情急之下的亡羊补牢。

温彦博没有猜错,这段历史在后世引起了政治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也被后人称之为贞观十九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而主导这起黑天鹅事件的李恪,则为学术界反复研究,抽丝剥茧,想要找到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位皇子开始有意识,潜移默化的改变千百年传统的权利争斗生态。

唐俭抢在王珪之前,不咸不淡的说道:“彦博兄,我们也没有想到,还会多出一票弃权,真是奇怪,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小心思。”

温彦博的眼睛瞬间眯起。

唐俭的话直戳关陇系及其盟友的痛处。

唐俭扶着王珪离开。

温彦博面色格外难堪。

远处,房玄龄与杜如晦踱步走动着。

房玄龄苦笑道:“老伙计,你今天可是在弄险,你投下弃权,你就不担心直接在中书省把吴王的动议提案给否决了?”

“不是没有吗?”杜如晦笼着袖子,笑着说道:“你说吴王他没有考虑在中书省被挡下来的情况吗?”

“他监国,我辅佐,一年半的相处,我知道他可定还有其他策略。”

“或许是下策,乃至下下策,但是绝对不会影响他的事情。”

“你怎么就肯定郑善果一定会选择赞同?”房玄龄好奇道。

杜如晦得意笑道:“从郑善果让隐太子妃进门我就知道,郑善果一定被隐太子妃说动了,但是此老毕竟身后还有许多人,他不可能明着支持吴王,可匿名表决不存在。”

“当然,最主要原因我还是相信咱们这位王爷一定有后手。”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造成关陇系内部的猜忌呢?”

“不能让他们达成一个新的坚固联盟关系了。”

房玄龄无奈摇头,这位老伙计是太相信那位王爷了,此番把一切的赌本都压在了他们欣赏的这位王爷身上。

“老伙计,这是在弄险,以后决不能在做了。”

杜如晦点了点头,房谋杜断,在这件事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杜如晦冷笑道:“出乎意料,关陇系及其盟友内部,竟然真的有小人。”

房玄龄也不由一笑:“辅机不知要推算多久,去确定这个人是谁了。”

“这一次,辅机的心应该乱了吧?”于此同时,岑文本与褚亮一同走在一起,幸灾乐祸道:“你褚亮这颗墙头草,一战成名了。”

褚亮没好气的瞥了眼岑文本:“岑杀神你少放屁!我们配合,难道没有你的事情!”

岑文本不由一笑付之。

紧接着拧眉看向太极宫。

李恪的身影恰巧消失在太极宫门口:“殿下为什么要退让?圣裁的机会是小,可未必没有争一争的可能。”

“不清楚,这位做事情,想来是走一步看三步的,年纪轻轻,狡智如狐,看不透,看不透。”褚亮盯着太极宫的方向,摇头感慨。

暖阁。

李世民冷笑道:“说说吧,为什么在要到爹这里圣裁的时候,你主动放弃,怎么,认为我会对你的提案不利?”

李恪瞧着皇帝老子故作冷硬的模样,不由讪笑道:“爹,争到最后,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在中书省打成平局,我已经十分高兴了,圣裁是不会通过的。”

“而且我也不能因为这一个提案,激化中书省的矛盾。”

“得不偿失,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寒门大量的入仕之后,朝内朝野会发生一场寒门与士族之间的较量。”

“现在开始,就应该尽可能的维持朝廷的斗争是可控制的,一种比较缓和的斗争,养成一种良好的政治氛围。”

“否则这种斗争,一定会提前激化寒门和士族之间的争斗。”

这并非李恪危言耸听。

历史上,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

除了私利之外,本身就涉及两个派别的争斗,牛党代表了科举选士的庶族寒门,李党代表当时已经开始衰落的士族。

“儿臣以为,我们应该培养朝臣一种良好的争斗氛围,这种风气、氛围要提前布局,以免后面两方发生党争,皇权被夹在中间骑虎难下。”

“其实无论是寒门还是士族,没有完全的坏也没有完全的好。”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坏,完全否定对他们对天下有利的一面,也不能因为某个团体对天下好的一面,就忽略他们本身固有的缺陷。”

“清洗掉士族这个阶层,会让很多传统的优良东西出现断层,比如君子六艺……”

帝后二人耐心听着。

“爹明白了。”直到李恪停下来很长时间后,李世民才回神,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没猜错,你要去六部衙门走动了,去吧。”

“儿臣谢父皇包容和支持。”李恪从软塌上滑到地上,郑重作揖后,抬头痞笑道。

“滚!马上滚得远远的,看着你这样脸,我就心烦!”李世民笑骂道。

夫妻二人看着李恪像只螃蟹一样,一溜烟消失,不由笑了笑。

长孙无垢感慨道:“恪儿比我们想的都要深远,他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一种朝廷的良好风气。”

“他在吏部开始培养吏部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的习惯。”

“现在把这种传统和惯例带到了大理寺,听说青雀在工部也开始效仿他这种办法。”

“将来从吏部、工部、大理寺调任其他各部、各级衙门的人,会把这种惯例传统带到这些地方。”

“今天他固然知道,强争胜利的结果很渺茫,可他没有争,选择扩大讨论的形式。”

“三天时间,他要努力尝试说服各部主官更多人去赞同他的提案。”

“他是要用行动给所有人上一堂课,政治目的是可以这么来达成的,并不是一定要双方斗的造成朝堂撕裂,相互没有下限,不择手段。”

李世民透过窗户,看着混球儿子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自言自语说道:“希望那些人能够明白他这番苦心。”

“会明白的,满朝的文武,那个不是人精。”长孙无垢莞尔一笑,很有信心的说道。

是夜。

东宫。

“辅机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扩大讨论,我们有没有十足的把握?”卢赤松面露担忧询问道:“会不会再出现今天的事情?”

温彦博隐晦的瞥了眼卢赤松。

五个人中。

他和长孙无忌绝对不可能,李行密也是孤家寡人一个,陇右的士族与李行密早已经分道扬镳。

李行密没有什么太大私利。

卢赤松和崔宗伯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温彦博冷冷说道:“无碍,经过今天中书省的结果后,下一次表决,即便陛下用匿名表决,唐俭和王珪也不会再做蠢事了。”

“我们现在需要拉拢六部、御史台、大理寺……”

“彦博兄,大理寺已经是赞成这份提案的。”卢赤松提醒道。

……

几个人分析许久后,长孙无忌总结道:“接下来三天时间,吴王一定会争取其他六部以及御史台,御史台是魏征,这一票我们努力争取吧。”

“工部王珪他们会争取,户部承乾坐镇无碍,吏部……承乾你亲自去找治儿,说服他。”

咯噔!

提及说服,长孙无忌心中顿时恍然大悟,他明白李恪在中书省没有强争的原因了。

‘年纪轻轻就有这样一番良苦用心。’长孙无忌心中暗道,一时间不知该是欣赏佩服,还是更加警惕忌惮,他没有提及此事,继续说道。

“兵部我去,兵部这一票应该属于我们。”

“刑部崔仁师这一票绝对没有问题。”崔宗伯保证道。

……

“中书省十三人,我们有七人,六部、御史台、大理寺八人,兵部、刑部、户部、可以确保。”

“二十一票,我们已经确保十票。”

“剩下的十一人中,一定还会有弃权者,不过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工部青雀的态度不要管,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王珪身上。”

“一定要得到礼部张成行的支持,确保我们可以得到十一人赞同。”

崔宗伯拧眉补充道:“秦王也一定要尽力说服晋王,如果有十二人,我们就稳操胜券了。”

“孤会的。”李承乾点了点头。

卢赤松有提议道:“我们不但要说服其他人,最好还要利用其佛寺,让佛门鼓噪舆情,城内乱了,更有利于让六部的主官知道一旦通过了这份提案,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最好让慈恩寺的人也发动起来,来长安城多走动走动,他们在各家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家谁还不是慈恩寺的信众呢,尤其是各家女眷!”

……

商议完毕后,崔宗伯和卢赤松离开。

出了东宫。

卢赤松临上马车之际,淡淡说道:“崔老,我们并没有被信任。”

崔宗伯点了点头,面色平静,毫无波澜的上了马车。

“辅机,崔宗伯和卢赤松两人,一定有人是叛徒!”书房中,李行密十分肯定道。

温彦博点头表示赞同:“必须揪出这个人,否则对我们十分不利。”

长孙无忌的眉头皱的很深。

手指轻轻转动着茶杯盖子,脑海中一遍遍的闪现着今日中书省每一个人的细微举动。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没能睡好觉。

翌日。

五更天早朝前。

李世民一边任由妻子帮他整理衣服,一边打哈欠骂道:“这个混球!让多少人这一夜没能睡个好觉!”

长孙无垢不由无奈一笑。

瞥了眼床榻上的纸张。

昨天他们夫妻几乎是彻夜未眠,想要确定三个弃权的宰辅。

可还是失败了。

中书省的匿名表决太诡异了。

长孙无垢笑着说道:“恐怕今天满朝文武许多人像你这样子,要不就免了今日的早朝吧?”

“那不能,朕还要去看他们的笑话呢!”

“王德,给朕准备提神茶!”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