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42章 龌龊,阴暗面无限放大,中书省宰辅互生猜忌!

“无能!”

李恪还没有来,大理寺的消息率先传到了中书省宰辅们的耳中。

卢赤松冷冷说道:“辅机,这个窦静真是丢其父亲窦抗的脸!窦氏家族窦威之后,就尽是些无能之辈,亦或是离经叛道的叛徒。”

“窦静不具备担任大理寺寺卿,压制李恪的能力,我们必须换一个人。”

此言一出。

长孙无忌只是眼角微微跳了跳。

可李行密、温彦博二人的反应却十分明显。

崔宗伯瞥了眼卢赤松,心中暗道一句着急了。

卢赤松打什么目的,大家都是人精,岂能提不出来。

质疑窦静的能力,要求换掉窦静。

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希望提拔河北士族。

提拔他卢赤松的人。

崔宗伯也不算是关陇系的人,只是与关陇系一开始就合作,双方比较走得近,入中书省后,就成为了天然的盟友罢了。

在关陇系要大肆后退的关头,空出来的位置,皇帝固然要插手,可一定也会有他们这些刚入中书省宰辅们的好处。

卢赤松表现的太着急了。

或许是范阳卢氏被压得太久了的缘故吧。

李行密笑着说道:“赤松兄,还是先想一想怎么把这个提案挡回去吧,这个提案通过了,也就意味着李恪初步的掌控了大理寺。”

“谁去了大理寺,都不过是徒有其名的傀儡罢了。”

“只要选一个出众者,未必就没有可能与李恪掰手腕!”卢赤松当然知道李行密在暗示他什么,不过在这件事情上,卢赤松有自己的坚持。

与关陇系合作,就是为了关陇系大规模退出朝堂,可以让以卢氏为首的河北士族近水楼台先得月。

大理寺一个从二品大吏,值得他争取。

至于去了后,会不会被李恪架空。

这倒是未必。

只要有能力,学李恪的手段,重新拉拢大多数,把李恪打压下去也未必不可能。

就算傀儡也无碍,占住了从二品大员这个位置,进来才可以更进一步。

“嗯。”长孙无忌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赤松兄的提议有道理,这件事情之后,我们的确应该运作窦静离开,换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长孙无忌的话,让卢赤松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吴王来了。”崔宗伯忽然小声提醒道。

众人看去,只见李恪不紧不慢的往中书省这边走来。

“走吧,回去等着吧。”

众人纷纷转身往中书省走去。

温彦博跟在长孙无忌身边,二人可以落后半拍,温彦博瞥了眼进入官房的卢赤松,冷冷道:“卢赤松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真的以为我们关陇系好欺负不成!”

什么崤山以东士族,五姓七望。

经过隋朝、隋末的乱世,新朝之中他们也只能在民间有着清贵影响力,在朝中势力弱小的可怜。

“我们关陇系让他们进来,这才多久,竟然想要主动从我们手中抢夺权利!”

“无妨,先稳住卢赤松再说。”长孙无忌淡淡说道,快步进入官房。

杜如晦等人已经早一步回来了。

大家坐下,平静等待着,目光紧盯着官房门口。

李恪来到后,刚好看到所有人都盯着他。

他迈入官房内的脚有缩了回来,作揖痞笑道:“诸位宰辅大人这么看着我,我都不敢进来中书省官房了。”

“殿下,就不要拿我们这些老家伙开玩笑了,你还是跟宫内拿下小宫女们不正经吧。”长孙无忌爽朗笑着说道。

李恪讪讪一笑走了进来。

“拜见殿下。”众人立即起身参拜。

李恪连忙摆手道:“现在我是以下属的身份来拜见诸位宰辅的。”

太极宫暖阁。

李世民看着李恪进入中书省,手指敲击着桌面,笑骂道:“四两拨千斤,巧妙的利用了大理寺不满窦静者、有做事心者、有强烈权利欲者的人心,拨动人心,帮他实现了这份提案在大理寺的通过。”

“手段固然出彩,不过我跟欣赏恪儿说的那句话,唐律是道德的底线,是一个政权最后的护城河。”

“说得好听,可真要推行不容易啊。”李世民感慨一句,扭头透过窗户看着中书省。

“十三位宰辅,杨师道终于要在临走之前,决定扶他一程,房杜褚岑四人会支持他,他也不过只有五个人支持,郑善果……这件事情关乎士族未来,他保持沉默就不错了。”

“中书省有六个人是一定会坚决反对的,我很想知道,他怎么改变这种局面?”

“刚刚青雀不是找了王珪和唐俭吗?想来青雀一定是为了这个事情,或许他能够说服王珪和唐俭……”

“皇兄怎么样?”工部官房,李治急切的询问道。

李泰脸色阴沉道:“你看我的脸色,像是有好结果吗?皇兄他看似修订唐律是为了寺产,可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清楚,这修订唐律的口子一开,将来迟早要对准士族的。”

“他们怎么可能答应我!”

李治和李愔的神色不由变得沮丧。

李愔不甘心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李泰官房内一片沉默。

……

李恪在长孙无忌首先看完折子后,就推心置腹道:“舅舅,你觉得这份提案怎么样,就以天下为考量,值不值得朝廷去推动他,北魏时期的佛寺泛滥,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不警惕。”

“何况从玄奘大师取经回来后,整个天下出现了向佛热,我心中实在担心。”

“而且根据我们的调查,百姓投献、印子钱这些事情在天下佛寺中愈演愈烈。”

“百姓投献,损失的是朝廷利益,印子钱使百姓致贫,舅舅当初敢跟着父皇马背上打天下,就是希望创建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佛寺,应该是弘扬真善美之地。”

“可现在却充满了铜臭味,已经成为一颗不得不挖的毒瘤,任其发展下去,恐怕会再现北魏时期的祸患。”

“佛是好的,百姓需要,我们朝廷是应该满足百姓的需求,任何百姓的需求,都是朝廷需要支持的。”

“但是一群宣扬佛法的人,未必真的就各个都是得到高僧,还有鱼目混珠,夹在其中的敛财之人。”

“度牒问题更值得我们警惕,现如今是向佛刺史出于爱屋及乌颁发度牒,未来会不会演化成一种敛财手段呢?”

“各道刺史手中有兵权有人口,如果在给他们贩卖度牒敛财的手段,现在没有事情,未来呢?中枢权威衰落的时候,律法就成为最后的一道护城河了。”

……

长孙无忌看着这个年轻人,一脸真诚的于他述说。

从他的话语中,能听得到对未来的担忧。

长孙无忌不知道,李恪的担忧不是无的放矢,在原本的大唐历史上,唐玄宗之后,地方藩镇就是这么干的。

地方藩镇为了筹集军资,不惜以售卖度牒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毕竟要是败了,就输了一切。

饮鸩止渴,至少短时间内能活下来。

而宋朝更是将售卖度牒当做一种补贴财政的方式。

诚然李恪是要撕开修订唐律的口子,但他也是清楚这其中的危害,所以想要用律法来从开始堵住这些漏洞。

长孙无忌心中不由苦笑。

他很清楚,李恪一开始就找他述说,就是故意的。

堵他嘴!

让他根本无法从提案内容的本身去反对。

“诸位宰辅,你们以为呢?”李恪注意到杨师道最后一个看完放下折子后,李恪追问道:“你们以为,这份提案本身的内容有没有问题,此事是否应该未雨绸缪呢?”

“我知道,这个事情会有很多困难,不过希望诸位宰辅先就提案本身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又来了!

长孙无忌心中苦笑。

相同的手段。

他做事总是会很巧妙的选择一个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要么会让人放松戒备,要么就让人无法反对否决。

这份提案内容的本身有没有问题?

其中的担忧有没有问题。

没有!

绝对没有!

本身这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可只要大家承认这份提案没有问题,就等于是还未开始就矮三分。

“吴王就算这份提案的内容是好的,我也不同意!”卢赤松率先开口:“吴王想法是美好的,可做事有些太急切,不计后果。”

“吴王知道,这样会给朝廷带来什么样的震荡吗?”

“吴王你自己都说了,北魏事情的事情,一旦按照你的这份提案去做,很可能激化朝廷与佛寺之间的矛盾,引发动乱不安,北魏抗法事件,数年才平息。”

呵!

岑文本发出奇诡的声音,笑着反唇相讥道:“依着卢大人你的意思,这个事情因为担心出乱子就一直让这个毒瘤长在朝廷的枝干上不断扩大?”

“现在朝廷强盛,为什么不趁现在解决,拖延不决,将来朝廷衰弱,更没有解决的办法,卢大人当官的态度,就是能拖就拖?拖一时可以,拖一世可以吗?”

“你!”卢赤松怒而瞪着岑文本。

“好了好了,文本兄你不要一开口就放炮。”褚亮立刻抢在卢赤松前面说到。

他紧接着提议道:“听说大理寺就这件事情表态,采取了匿名表决,我觉得挺有意思,不如我们也来匿名表决如何?”

“这样大家省的说服对方,发生口角之争,伤了中书省的和气。”

“我同意!”杜如晦瞥了眼郑善果,然后开口说道。

“我也同意!”

……

很快就连王珪也笑着表示赞同。

长孙无忌不由微微皱眉,大多数同意的情况下,单凭他们否决是没有效用的。

“那我们就约定,赞同画勾,反对画叉,弃权画圆。”褚亮再次提议道。

他看了看李恪,心中无奈道:殿下,我们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李恪在大理寺的匿名表决,让褚亮看到了这种方式可以将人个体的私欲无限的放大。

明着表决,大家是盟友联盟,不随主流会遭到排斥敌视,私欲会因为种种顾虑被压制住。

可匿名表决就不同了。

没有了顾虑之下,人的私欲会被无限放大。

不但有私欲,还有相互之间的恩怨种种。

总之匿名表决,绝对是一个可以把各种阴暗释放到最大的方式。

反正无论如何,吴王都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不如如此搏一把。

长孙无忌拿起一页空白纸张,执笔之际,眼神余光瞥了眼褚亮。

他是第一次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个人。

以前长孙无忌也知道褚亮有才华。

但是褚亮这一招的刁钻,可以利用人私欲,内心阴暗面这一点,令人忌惮!

片刻后,宰辅们把折叠好的纸张递给秘书郎。

“殿下,你认为最后的结果会如何?”在等待之际,温彦博笑着询问道。

李恪摊手苦笑道:“不清楚,宰辅们反对,我也明白,你们的担心也却是有理由,但是我自认为这份提案的内容本身是正确的,我想宰辅们会做出于国家,于天下而言正确的选择。”

“殿下,诸位宰辅,结果出来了。”就在李恪话音刚落,一秘书郎拿着统计结果走了过来,脸色有些奇怪。

“快说!”卢赤松催促道。

“五赞成!”

呼!

温彦博等人松了口气的声音清晰可闻。

“五反对!”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惊的瞪大了眼睛。

“三弃权。”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温彦博最先回神,激动道:“你是不是统计错了!”

“宰辅绝无可能,这不是下官一个人统计的!”

“你下去吧。”长孙无忌摆了摆手。

秘书郎擦了擦汗脚底生风离开。

中书省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诡异。

五赞成好理解,房杜褚岑,再加一个要退了,不再顾虑,明确要扶吴王李恪一程的杨师道。

恰巧五人。

郑善果是所有人心中唯一弃权者。

剩下七人。

长孙无忌、温彦博、卢赤松、崔宗伯、李行密、唐俭、王珪都应该是反对的。

而现在只有五个人做出了反对的表决。

一时间,中书省宰辅们的面色十分诡异。

大家相互暗暗观察着彼此。

都在寻找,到底哪些人做出了弃权表决。

出乎意料的情况,证明有些人或许表面是盟友,可未必值得相信!

长孙无忌瞥了眼王珪。

王珪是本应该坚定反对的七人中,支持褚亮匿名表决的提议的。

当时他还没有太在意。

只是略微有些怀疑,可现在王珪适才的举措就值得深究了。

王珪就是想要眼下这种局面。

更准确的说,王珪是想要他们关陇系盟友内部产生相互间的猜忌!

只有这样并州系才能展开拉拢!

王珪和唐俭一定是一人弃权一人赞成。

短暂的分析后,长孙无忌基本确定了两个人,来自并州系的一票弃权,来自郑善果的一票弃权。

房杜褚岑杨五票赞同。

反对一票出自并州系。

己方五人中至少有一人投了弃权……不对,不对,不止这一种可能!

忽然间,长孙无忌的心情变得十分烦躁。

王珪和唐俭相视一眼,眉头轻轻紧皱,拧眉看着周围。

与他们的预料也完全不同。

他们没有想过要打成反对、赞成的平局。

只是认为反对票有坚定的七票,赞成票房杜褚岑杨五票。

一票弃权郑善果。

即便再增加一票,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而就算长孙无忌等人猜测到增加的一票既有可能来自他们并州系。

但他们真的敢否定内部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心生猜忌,他们的联盟不够稳固,就会给并州系拉拢的机会。

可很显然,事情超出了他二人的预料。

李恪此刻完全就是一个旁观者。

不过他也猜不透到底是那三个人投下了弃权票。

不过他心中特别想大笑,今天这件事情一出,关陇系的联盟中势必要产生猜忌了。

他觉得眼下的这一幕,特别好玩儿。

太极宫暖阁。

李世民受到消息,不由愣怔。

哈哈……

紧接着,他就爽朗大笑,赤脚跳到暖阁的地面上,开怀大笑道:“龌龊,龌龊!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龌龊!”

“一个匿名表决的举措,让那些龌龊小心思全都暴露出来了。”

“本质来说,褚亮也是效仿了这个混球的办法,这个混球,哈哈……”

长孙无垢看着丈夫高兴,也不由跟着高兴。

笑声平息后,长孙无垢拧眉道:“二哥你觉得,到底是那三个人投下了弃权?”

李世民也不由苦笑:“难啊!”

不过这个问题让中书省的众人揪心挠肺,他们夫妻也差不多。

如果能找到这三个人,加以利用。

可以很好做很多事情。

至少可以让皇权进一步在中书省得到加强。

“我们一起研究,一定要把这三个人给找出来!”

“这三个人对他们至关重要,对我们一样至关重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