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44章 前所未有强烈的打击,所有人都震惊了的结果

“听说了吗,吴王不喜欢佛门,要利用大理寺的便利,修改唐律,全面禁止天下佛门。”

“不是吧,我怎么听说是吴王提议朝廷想佛寺征收税赋?”

“就算是征收税赋也太过了吧,朝廷都拮据到了要跟菩萨佛陀抢香油钱的地步了吗?”

“不对,俺听说是玄奘大师得罪了吴王……”

……

一夜间,早朝都没有下,有关寺产的消息就在长安城内尘嚣喧上,说什么的都有。

日上三竿,退朝后,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的从太极殿内走出。

“今天这个早朝可是有点时间长啊。”

“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故意的。”

……

李泰紧追几步跟上李恪,瞧着周围大臣们纷纷一脸疲倦的捂着嘴打哈欠,贱嗖嗖笑着低声道:“皇帝老子今天肯定是故意的。”

李恪扭头瞥了眼李泰,好笑道:“你昨晚也没有睡好吧?”

李泰不由讪讪一笑,眼珠子滴溜溜扫视前面的几位宰辅,低声询问:“皇兄,你觉得三个弃权的人到底是谁,昨夜除了那些武将们,恐怕大家都没睡好,你也太坏了。”

“不知道,也没兴趣。”李恪根本不在乎这三个人是谁。

他很清楚,想了也白想,根本没办法确定。

匿名表决,将人心的阴暗面无限的放大,任何人都有可能,区别只是可能性的大小罢了。

李泰看着李恪加快步伐要走,着急追问:“皇兄你就不跟我说说,让我支持你?”

“你自己看着办。”

李泰瞧着李恪已经追上舅舅长孙无忌,不由纳闷嘀咕:“这算什么意思?信任我呢?还是觉得我没有争取的可能性?”

“舅舅,昨晚没睡好?”

闻声,长孙无忌扭头就看到李恪笑着接近,不由吹胡子瞪眼道:“殿下明知故问,真的很好玩吗?”

在李恪走近后,长孙无忌郑重的看了眼李恪,感慨道:“你的目的我明白了。”

略作停顿,不待李恪说话,长孙无忌笑而询问:“既然选择这么做,那你一定有把握对吗?”

温彦博等人好奇的看向李恪。

对于这位,他们从不敢放松警惕性。

李恪双手一摊,苦笑道:“哪有什么把握,这不是来找舅舅你,先试着说服舅舅你吗,说服舅舅你支持我,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

愕然!

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温彦博等人均都愕然的看着李恪。

傻了吧?

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哈哈……

爽朗的笑声响起,本来就关注这边的众人不由竖起了耳朵,好奇这对舅甥到底说了什么。

竟然让长孙宰辅如此开怀。

效果后,长孙无忌深深的看了眼李恪:“诸皇子中,没有一个像殿下一般聪慧的。”

“舅舅,你可别害我!”李恪夸张的往后退了一步,摆了摆手说道:“没法儿谈了,舅舅这是在害我!”

说着,李恪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样拔腿小跑着离开。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的背影,面色渐渐沉凝。

他感受周围同僚的目光,转身拱了拱手,往中书省方向快步走去。

“辅机,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温彦博快步跟上,拧眉询问道。

长孙无忌苦涩道:“谁都确定不了做出弃权表决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就不可以是我长孙无忌呢?”

温彦博愣怔。

等长孙无忌进入官房他才回神,扭头看着李恪走远的背影,咬牙狠戾道:“端不为人子!”

长孙无忌没有说透,可温彦博听明白了。

所有人都在猜忌做出弃权表决的三人是谁。

为什么不能是长孙无忌呢?

长孙无忌以往的形象就是结余皇权与士族之间,他一边在维护朝廷利益,一边在维护士族利益。

这一次匿名表决,长孙宰辅有没有可能左右为难,最后弃权呢?

有!

而李恪适才与长孙无忌之间的高兴谈话,就是在提醒朝臣,你们看,我们这对政见不合的舅甥,私下里也是很谈得来,关系很不错的。

这无疑会增加人们对长孙无忌弃权表决的怀疑度。

马上大家就要各自施展手段,说服各部衙门主官了。

各部主官对长孙无忌的这种猜忌,会不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选择?

温彦博恨得牙根痒痒。

却徒劳无奈,从李恪追上来搭讪,长孙无忌吹胡子瞪眼接住话茬儿,李恪就成功了。

长孙无忌虽然做出了挽救,故意大笑吸引众人目光,故意说了句‘诸皇子之中最聪慧的话。’

可这种效果有多少?

谁都说不清楚。

难道不会被认为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

礼部。

张成行刚刚回到官房,柴立武就跟了进来。

“大人,吴王在外面求见。”

咳咳……

张成行正在喝茶,听了柴立武的话,不由连连咳嗽。

“立武,你与殿下是亲戚,你去帮我找借口回绝殿下吧。”张成行连忙说道。

柴立武听闻后脸上不由露出笑容,刚要说话的时候,门外有声音传来:“张大人,我就这么不招人待见?”

只见李恪平和笑着站在张成行的官房门外。

站在李恪身边的礼部属官一脸无奈的低下头。

张成行心中苦笑,连忙起身迎接上去:“臣拜见殿下。”

“张大人,我是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来的,闯入礼部衙门,已经多有失礼了,是我应该给张大人道歉。”李恪顺势走了进去,把张成行扶起。

张成行满腹的无奈,做一请的手势:“殿下请!”

二人落座后,柴立武也跟着过来,站在一旁。

李恪笑着冲柴立武点了点头:“表哥,你不是一直想要做事吗,今天我来礼部,就是给礼部提点意见的。”

柴立武勉强笑着点了点头,看向张成行。

张成行知道李恪的来意,却也对他的话有些好奇,把茶杯放下,好奇询问道:“殿下想给我们礼部提什么意见尽管说,臣洗耳恭听。”

李恪却听出一种敬而远之的疏远。

他假装没有听出,搓了搓手,热络说道:“天下佛寺得朝廷认可,不是由礼部来登基造册吗?”

“佛寺僧尼的度牒以往都是随意派发,也没有一个标准,礼部是否可以就度牒一事,效仿科举,由礼部进行考核呢?”

“什么大乘佛经之类的,必须达到朝廷的要求,才有资格得到一张朝廷发放的度牒。”

“以此选拔一些真正的得道僧尼,把那些鱼目混珠,玷污佛门圣地的宵小之辈清理出去。”

……

柴立武听的眼睛不由一亮,不过紧接着就无奈黯然。

礼部想做这件事情,就得支持这位表弟的提案,抖着单凭礼部的力量,绝对不敢轻易提此事。

可这件事情,明显有着很大的权利。

僧尼考核,某种程度来说,与科举也差不多。

科举是的影响是在朝堂上。

而考核僧尼的影响是在整个朝野。

礼部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权利,礼部在朝廷中的地位就会大大的提升。

张成行也心动了,能给礼部争取到更大的权利,提升礼部的地位,即便将来退下去了。

他张成行也是礼部的功臣。

可柴立武看透了的事情,他同样看的十分透彻。

一个时辰后,张成行和柴立武亲自把李恪送出官衙。

二人看着李恪往御史台方向走去的背影,柴立武忽然询问道:“大人,我们礼部有没有可能自己做成这件事情?”

“不可能,我没有这位吴王的能力,就连中书省都阻止不了他的动议提案。”

“那大人你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没态度,胳膊拧不过大腿,礼部谁也得罪不起。”话罢,张成行转身背着手往官衙里面走去。

柴立武拧眉看着张成行的背影。

连续两日。

李恪和长孙无忌等人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与各衙门主官见面。

而在这段是时间内慈恩寺也发挥了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日晚上。

李恪下朝回到王府。

崔莺莺一边服侍他脱掉厚重繁琐的官服,一边浅笑提醒道:“王爷,你有没有把握,这段时间,就连程将军等武将家的女眷都登门,隐晦的让我劝你收手,慈恩寺在长安女眷中的影响力很大,这枕边风吹起来,威力也很大。”

李恪笑着握住崔莺莺的手,一把将其抱紧:“祖父那边就没有打探消息吗?”

哪怕彼此已经有了孩子,崔莺莺还是不由俏面微红,别样风韵,略带些许羞涩:“有,他们的压力也很大,想要知道你到底说服了那些人?”

……

于此同时。

太子府。

除了长孙无忌等人,兵部尚书李绩、礼部尚书张成行、刑部尚书崔仁师悉数到场。

李行密放下茶盏,神色轻松,笑着询问道:“李将军,听说吴王李恪晚上下朝之际也去游说你了,不知他与你说了什么?”

“他跟张大人说了许多,跟崔大人也说了许多,大家都知道了,现在唯独就不知道对你说了什么。”

李绩唇角微微上扬,泛起一丝嘲讽冷笑,不过下一秒就消失了,笑言道:“没什么,还是那些于国于天下的分析,都是老一套了。”

哼!

卢赤松冷哼道:“他那一套说辞大家都听出茧子了,无非就是想要对我们赶尽杀绝罢了。”

“现在佛寺纳粮,将来是不是我们士族也要向朝廷纳粮!”

“千百年来,士族就没有纳……”

咳咳……

崔宗伯咳嗽几声,打断了卢赤松的话:“总共二十一人,现在我们已经有十一人了。”

卢赤松暗暗瞥了眼坐在主位的李承乾。

他明白崔宗伯为什么忽然打断他的话。

长孙无忌敲击着桌面,仿佛对适才发生的事情没有察觉似的,他扭头询问:“承乾,治儿是什么态度?”

“他根本不见我。”李承乾黑着脸说道。

哎!

长孙无忌无奈叹了口气。

“王爷,王大人、唐大人在外求见!”就在此时,书房门外有声音响起。

温彦博冷哼一声,冷笑道:“他们着急了!如果不是他们,何至于现在这么麻烦!”

“这些话就不要说了,难得他们主动找我们。”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继而提议道:“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大家一起去迎一迎两位宰辅吧。”

“理应如此。”

“辅机此提议甚好!”

……

两拨人见面寒暄后,重新回到了书房。

王珪落座后,扫视一眼关陇系及其盟友,郑重其事,推心置腹说道:“魏王的态度很不明确,明日表决,我们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如果我们在做的十一人做出反对表决,提案一样不可能通过。”

“我们来是向诸位做个表态,希望那天发生在中书省的事情不要在上演了。”

哼!

温彦博和李行密发出微微冷哼。

不过二人只是发泄了心中不满,倒也知道眼下的形势需要大家团结,并没有冷嘲热讽。

长孙无忌盯着王珪与唐俭许久,才开怀一笑,做一请的手势:“借花献佛,东宫的茶,老大人请用茶。”

王珪浅笑点了点头,长孙无忌没有说什么,可大家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这句借花献佛代表的意思。

吴王李恪做的事情,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则是借花献佛!

……

翌日早朝结束后。

朝臣们看着各部主官以及中书省宰辅们往太极宫方向走去。

全都不约而同留下来,没有回各自官衙。

“你们说,今天的表决会是个什么结果?”

“吴王的提案能够通过吗?”

“怎么可能通过,二十人,吴王真正能够争取的只有九人,就算争取到郑善果,也不过才十人!”

“……”

袁恕己、裴炎、崔玄暐等人,李恪以前的老部下,现在的属下,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在朝臣中显得有些突兀显眼。

“崔兄,你们可是在做一件大事,你们这是再跟佛祖抢食。”

崔玄暐闻言扭头瞧着裴炎,好笑道:“裴兄,我们大理寺是在为佛祖精准布施救济,这征收的寺产赋税,可都要进入朝廷设立的赈灾抚养孤老的特别款项中的。”

袁恕己拧眉询问:“崔兄,你们和王爷有把握吗?”

“没有!”

崔玄暐说的十分肯定,惹得袁恕己二人不由翻白眼。

“不过王爷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了。”

外面数百朝臣议论等待着之际。

李恪一行人已经在太极宫暖阁了。

李世民扭头透过窗户看了眼外面,看到没有散去的朝臣,笑着说道:“辅机,你们这次闹得动静有些大,瞧瞧外面的朝臣,可都盯着你们呢。”

长孙无忌作揖苦笑,委屈道:“陛下,你这是冤枉臣,事情是吴王提出来的,您是君,又是父,您不能偏袒吴王,让臣背黑锅。”

哈哈……

李世民爽朗大笑,指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好你个辅机,在跟我抱怨了。”

笑过后,李世民变得严肃,说道:“既然你们决定扩大讨论做表决,朕这一次就做一个裁判。”

“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你们反对的要认,赞成的也要认!”

大家听闻后,眼神余光不约而同的看向李恪。

这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

两日内,相互说服对方,然后皇帝裁判。

在场的都是人精,都能明白,李恪推动这种方式的目的。

‘纵使是输了,也赢了,无非是两个目的,只达成一个罢了。’

许多人心中感叹一句。

“是!”

众人齐齐郑重其事作揖,很明显,陛下是赞成这种新的权利争斗生态尝试的。

“好了,那就不耽误时间了,王德笔墨纸砚!”李世民招了招手。

在王德给众人分发之际,李世民面色沉重的看了眼李恪。

大家在暖阁中散开,分别作出表决后,将纸张折叠好交给王德,然后又静静的站在一起。

王德在整理结果之际,暖阁中安静的没有一丝响动,落针可闻。

“啊!”

某刻,王德忽然惊呼一声。

数十双眼睛瞬间看向王德,王德根本顾不得理会,眼睛紧盯着统计的纸张,仔细的检查一遍。

“你个老货,一惊一乍的,什么结果?”李世民嘴上笑骂,可拢在袖子中的双手却不由攥紧了。

王德小跑着过来,把纸张递给李世民。

众人注意到李世民看到后,也是一脸错愕。

随后看向李恪。

温彦博等人已经面露喜色,皇帝的举止反应,很显然是李恪失败了。

“赞同十三,反对八!”

当李世民压抑着激动,沉凝声响起之际,温彦博、长孙无忌等人的脸色瞬间大变!

“陛下这怎么可能,会不会是弄错了?”温彦博急切询问,声音都有些颤抖。

长孙无忌也看向李世民,唇角蠕动,最终没有说出来。

他都怀疑,皇帝在偏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赞同竟然高达十三票!甚至连弃权都没有!

长孙无忌快疯了。

这个结果,要么是皇帝在偏袒,要么就是己方内部有问题!

这一次,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己方一定有问题!

为官这么多年,长孙无忌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恐惧!

“陛下,臣请求查验表决票!”李行密有些激动作揖请求。

……

外面。

刘祥道与窦静站在最前面张望着。

“大人,到底怎么样了,应该是您去太极宫代表大理寺的!”刘祥道一边张望一边说道。

窦静瞥了眼刘祥道,忽然有些厌恶这个心腹。

他去了又如何,就是因为大理寺形成一致意见,这份提案才走出大理寺的。

去太极宫丢人现眼吗?

窦静心情格外的烦躁,今天的结果,一旦反对失败,他就必须得递交辞呈,大理寺这从二品大员的位置,到底是吴王李恪坐,还是什么人做,就都与他没有关系了。

反正关陇系是绝对不会浪费一个名额在被架空的人身上!

“怎么样了,怎么这么久了?”

“是啊,都快一个时辰了。”

“一个匿名表决,用不了这么久吧。”

……

随着时间推移,朝臣们开始变得更加急躁了。

太极宫内,长孙无忌将一叠表决票双手放到李世民身边的案牍上,满嘴苦涩,甚至有些失魂落魄道:“陛下,大家都检验过了,没有问题。”

李世民看着妻兄的模样,心中甚至生出一丝不忍。

恐怕今天这份表决,对妻兄,这位辅佐他的老兄弟,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强烈吧。

他语气平缓说道:“那就对外宣布吧,外面也等了很久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