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31章 吴王抵京,隐太子妃登娘家门!

“关陇报,最新一期关陇报,三月之内,晋王李治主导吏部,完成关中十五县府胥吏考核任用。”

“淘汰庸吏七百名,招募新人,十五县府风气为之一新。”

……

“并州报,大儒崔宗伯老先生予以晋王极高评价。”

“晋王主导此事,不但没有让地方生出抵触,晋王以其独有的风格和气度让人折服。”

……

进入四月除,长安城内,关陇报、并州报忽然开始连篇累牍的报道吏部,主要是在吹捧夸赞李治种种功绩。

“吏部卓有成效,不知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长安呢。”

“吏部尚书不是吴王吗?怎么这些时日,尽在说晋王呢?”

“晋王主导了关中考核,说晋王也没什么。”

“听说这是晋王在幕后安排的。”

“这是真的?我也听说了,晋王似乎想要抢吴王的尚书位置。”

……

关中百姓在两份报纸的引导之下,闲暇之余,热闹议论着此事。

于此同时。

太极宫暖阁内。

李治耷拉着脑袋,站在李世民对面。

“握笔要这样,对。”

“来,皇祖父先教你写一个稳字,做人要踏实,要稳,人这一辈子,脚下轻飘飘,踩不稳,走不踏实,一定是要栽大跟头的,这一点你就得多跟你那个狗德行的爹学习。”

李世民则看都不看李治,握着三岁皇孙李贤的小手,在一张空白的折子上写字。

李治实在是被皇帝老子冷漠对待心中慌了,他小心翼翼的凑过去,一边磨研,也不敢跟亲爹说话,反而舔着脸笑着对李贤说道:“侄子,皇叔给你亲自研墨,你能不能给皇叔求个情,就你面子最大了。”

三岁的李贤,懂得还很少,听了皇叔的话,扭头看着皇祖父。

李世民抬头瞪了眼李治。

抱着李贤说道:“你长大了可别学眼前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虚荣心作祟,尾巴恨不得长到天上去!”

“做事情重要在做,而不是要做的大张旗鼓,让人人都知道。”

“好大喜功,吃一堆狗屎,都恨不得抹在嘴唇上,让别人知道……”

“父皇……爹,您就别难为我这个侄子了。”李治苦笑,一脸委屈说道:“您要想骂我,您就直接骂吧,我怎么能想到,关陇报和并州报这么不要脸,而且这些报纸还是要在爹你掌控的审核处审核的,怎么就给他们通过了呢。”

“你说皇兄回来后,我怎么见皇兄,现在满世界都以为我急不可耐的盯上了皇兄那个尚书的位置了。”

“爹你给我出个主意行不?”

哼!

李世民轻微冷哼一声:“你回来,你六哥李愔怎么跟你说的?”

“他让我不要理会,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行。”李治老老实实答道,不等李世民开口,就无奈道:“六哥他说的好听,反正这事不管他,现在这些报纸都在吹捧我。”

“全天下人都说我要抢皇兄尚书的位置,皇兄怎么想?”

“在这件事情上他比你看得清楚。”李世民冷冷说道:“你皇兄是个什么狗德行你不清楚?你急急忙忙从关中回到长安,别人怎么看你,只会以为你是急急忙忙回来准备争抢。”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你会心虚,担心你皇兄误会你?”

“因为你做这件事情,你就是为了虚荣心,你只是为了自己的成就感!”

“你丝毫没有想过,俯身默默做这件事情,为天下带来什么?虽然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这件事情的策略对,所以你为了成就感做,目的是好的。”

“如果策略是错的,你为了你的成就感,虚荣心,想过会犯多么大的错误吗?”

李治的脸色变白。

亲爹是直指他的内心。

“回吏部好好反思,用不了太久,最多个把月,你皇兄就会回来了。考核的事情,就交给袁恕己他们去做。”

李治垂头丧气的离开。

李治刚走,长孙无垢走了进来:“教训治儿了?我看他垂头丧气的。”

“嗯,他的警觉还算敏锐,知道人家这是在挑拨他和那混球的手足之情,被外面的声势吓到了。”李世民笑着说道。

长孙无垢也不由笑了笑。

李世民转手拿起摆放在案牍上的折子:“看看吧,戴胄等人的请辞折子。”

“这是兄长的行事风格,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拖泥带水。”长孙无垢看着折子,说道:“他这次去岭南,除了想看一看岭南士族为什么变化如此大。”

“另外一个原因,怕是想要让恪儿回来,他们这一拳拳打出去,恪儿却不在,他们也很难受。”

李世民不由笑了,刚准备说话,王德出现在暖阁门外,说道:“陛下,戴胄等几位宰辅跪在宫门外,又递上了折子,乞怜陛下准许他们辞官隐退。”

李世民挥了挥手,王德连忙小碎步入内把折子递上。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冷笑道:“这几个老混账,朕怎么能让他们就这么走了呢。”

“让他们跪半个时辰,然后王德你出去告诉他们,就说朕说的,江山社稷需要他们,朕还需要他们。”

“是。”王德应了一声,低着头后退,暗暗一笑。

皇帝这分明就是故意折腾戴胄几人。

谁让戴胄几人入中书省,屡屡做些阻碍皇帝施政的事情呢。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嗔怪的看了眼丈夫,提醒道:“要适可而止,戴胄这些人都有年岁了,要是在你们君臣的三辞三拒中出了点事情,他们或许会借机给你扣一顶苛刻老臣的帽子。”

李世民不由开怀笑了:“放心,不会让他们出事的,御医都备着呢。”

长孙无垢不由无奈笑着摇头。

也怪戴胄这几个老糊涂蛋当初做宰辅的时候让丈夫不好受,现在好了,他们想走也得吃点苦头。

半个时辰后。

戴胄几人得到圣旨,搀扶着往中书省官房走去。

温彦博在官房外等着。

待几人靠近后,他说道:“陛下这是要做足了三辞三拒的戏码,表现出他对臣子的厚爱,再过些天,老大人再去请辞吧,辅机从岭南回来后,你们这个事情要尘埃落定。”

戴胄气的吹胡子瞪眼道:“彦博,你说陛下是不是故意的!每次都要让我们跪足半个时辰,他既要名声,还要折腾我们几个老家伙,可真狠!”

“心里明白就好了,传到陛下耳中,下一次你们就得跪一个时辰了。”温彦博瞧着戴胄等人狼狈的模样,心中不由好笑。

不过他也十分赞同皇帝就是在乘机敲打。

现在是关陇系要迫切退让。

皇帝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敲打他们,他们也只有挨着的份儿!

哼!

杨宏礼微微冷哼,低声怒道:“辅机去岭南请那竖子回来,我们在这里又要受皇帝的折腾,我等着看五姓七望的人进入中书省,他们这对父子还能不能这么揉捏!”

尽管长孙无忌打着去岭南看看变化的名义。

可朝堂所有人都明白,是去请吴王李恪回朝。

……

是夜。

广州城外的海面上。

一艘五牙战舰远远的驶来。

长孙无忌站在舰首,指着前面发出亮光的地方,询问道:“那就是恪报介绍岭南是说的为海船指引方向的灯塔吧?”

“舅舅只是看了寥寥几句文字描述,便能一眼认出,不愧是父皇依赖的肱骨之臣。”李恪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不由哑然失笑,继而爽朗道:“没想到,你还有如此一面,这马屁拍的让人舒心,舅舅受着了。”

李承乾站在一边,瞧着舅舅和李恪谈笑轻松,都有些嫉妒。

要不是知道二人在理念上,有着天然的不可弥合,他甚至都要怀疑,支持他的舅舅是不是要离他而去,改换门庭。

号角声响起。

战舰在指引下进入停泊位。

李恪领着众人登上码头。

“秦王、宰辅大人一路辛苦了。”早在长孙无忌等人抵达雷州就刻意离开的薛万彻等候在码头上。

长孙无忌摇头道:“不辛苦,此番出海,让我真正明白了岭南变化的原因,万彻你的功劳也很大。”

“不敢,我最多只是一个执行者罢了。”

“宰辅,请!”

一路入城。

长孙无忌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城池虽然比不上长安。

可城内却如长安一般,没有宵禁,灯光照射下,穿着各种民族依附的山越在街头或是跳着部族传统的舞蹈,或是唱着部族的歌谣,吸引客人的同时,兜售着他们的货品。

穿梭其中的,还明显有来自西域的商人。

夜晚热闹不输于长安。

“吴王!”

“是王爷!”

……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与周围的摊贩们笑着打招呼,不由好奇询问薛万彻:“万彻,似乎吴王与这里的人都很熟悉?”

“宰辅忘了当初吴王是怎么促成岭南各方的和解吗?”薛万彻笑着说道:“这些人中,很多人就参加了广州城外的篝火宴会。”

薛万彻提及此事,脸上不由露出感慨之色。

那一夜,他都为李恪捏了一把汗。

也正是那一夜之后,开启了岭南各方,朝廷与宗部、士族与宗部、宗部与宗部之间的和解。

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岭南就无法有现在的祥和繁荣。

是夜。

长孙无忌与李承乾舅甥二人默默坐于房舍内。

“承乾,记得多看看,看一看吴王李恪是怎么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月成为继陇右之后的又一颗明珠。”

“明天舅舅就要与吴王回去了,这其实也是舅舅入岭南的目的。”

“我是来请他的,他不回去,我们就是在唱独角戏,十分被动。”

“不要觉得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是一件丢人耻辱的事情,如果这都算是耻辱,那么人就别想进步。”

……

李承乾只记得,这一夜,舅舅一夜与他唠唠叨叨说了很多话。

刚开始,还比较有条理。

可后面,明显没有了条理。

李承乾明白,舅舅的心乱了,他并不像一路表现的那么风轻云淡。

岭南的变化。

出海百舸争流,渔网拉起后的丰收、猎鲲的热血刺激、大海的辽阔无边、海尽头是什么?

凡此种种,就连舅舅都被震得心境不稳了!

他又何尝不是,一路的沉默,只是他压制内心恐惧、震惊、不安的手段罢了。

翌日。

“宰辅大人不多停留几日吗?”薛万彻带着五府经略使的人在城门处送行。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等我退隐,我就来你们岭南终老于此,看一看岭南的新气象,能不能冲散我身上的腐朽,哈哈……”

薛万彻知道长孙无忌话中有话,他笑着拱手道:“只要宰辅大人愿意,岭南绝对欢迎宰辅大人。”

“好,这算是我与岭南的约定,希望等那个时候,你们能找到大海的尽头!”

“有宰辅大人的期许和教诲,岭南上下一定加倍努力。”

……

双方打机锋作别后,长孙无忌看向李恪:“殿下,是不是可以启程了?”

李恪笑着点了点头,这位舅舅这次是放低了姿态,给足了他面子。

他扭头对程处默吩咐道:“处默,准备启程吧。”

“启程!”

黑骑的号角声响起。

吴王返程队伍开始缓缓启动。

张君政与薛万彻一直目送到看不到人影,李承乾已经不在,张君政感叹道:“这次回去,长安怕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长孙宰辅亲自来岭南请王爷回去。”

“拒绝与皇族通婚的五姓七望十家竟然主动送家中女子入宫。”

“如今,谁也不再是局外人了!”

……

数日后。

当李恪返京队伍离开成都府后。

长孙冲站在城头目视着。

王崇基笑着出现在其身边:“吴王和宰辅同时回到长安,长安有的热闹了,五姓七望入局,天下再也没有独善其身的局外人了。”

“你们这群醉仙楼结义的兄弟做到了。”

“这一次你没有见吴王,也没有见长孙宰辅,怎么还是夹杂中间难以面对?”

长孙冲气的哼了一声,扭头瞥了眼自己这个搭档:“刺史大人,你的煎熬不会比我少吧?”

“益州的繁荣,你可积极踊跃的推进了,这都是在革新。”

“你暗戳戳的放开恪报在益州限制发行的这条地方禁令,我大哥关于整理逃籍的报刊,就是在你的推动下才在益州泛滥的。”

“一边是太原王氏的荣耀,一边是内心真实的想法,我认为你的煎熬、挣扎、犹豫、徘徊比我要难受,我至少已经做出了选择。”

话罢,长孙冲拍了拍王崇基的肩膀,得意洋洋的离开。

长孙冲戳人,专捡最痛的地方。

王崇基瞧着长孙冲的背影,唇角抽搐几下,苦笑骂道:“你们长孙家老的是个狐狸,小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李恪越来越靠近长安的时候。

他不日抵京的消息便在长安传开。

“晋王要抢吴王尚书的位子,现在吴王要回来了。”

“怕不是又要发生一场震动吧?”

……

郑善果府邸。

郑观音带着幼女李婉娩在李恪抵京消息传来之后,出现在郑善果府门外。

如果李恪在这里,一定认不出,那这就是当初那个站在门口,面色苍白的少女。

李婉娩抬头看着母亲,询问道:“娘,真的能帮上忙吗?”

“你不是一直想要感谢你皇兄吗?我们姑且试一试吧。”郑观音柔和笑了笑,站在门外静静等待着。

郑府府门紧闭着。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