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32章 手抄本,猜忌心,毁一个人如此简单

“老爷,你就让他们娘两进来吧。”

郑府内,郑善果被自己的老妻苦苦哀求着,心烦甩手道:“你以为我不想吗?可现在是个什么时节你又不是不清楚。”

“五姓七望十家集体向皇室输诚,这都是被那位吴王给逼得。”

“他们娘两现在回来,我能猜得出她们的目的,她们心中感念那位殿下,可……哎!”

郑善果说着不由叹了口气,无奈甩了甩手。

他也在朝堂上,自是清楚吴王李恪的种种所为。

可他现在已经是士族共推入中书省的人选之一。

他就不能不在乎士族同仁的感受。

“你……你个老糊涂!”郑善果的老妻气的指着郑善果:“这天下大势,不是你一个老糊涂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我们郑家能够对抗的。”

“今天你不让……”

郑善果瞧着老妻临老临了,又要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

不由苦笑,吩咐管家:“打开侧门,让他们娘两进来。”

“鬼鬼祟祟,自家女儿回来,凭什么走侧门,管家,打开正门,挂几串炮仗,光明正大的让小姐回来!闺女回娘家,我们有什么好心虚的!”

郑善果无奈摆了摆手,吩咐道:“去吧去吧,按照夫人说的做,不过挂爆竹就不用了。”

郑善果心中也有恻隐之心,那毕竟是自己女儿。

为郑氏一脉与当初的隐太子联姻,又糟了一辈子的罪,郑氏亏欠她的。

关陇系内部流传一则事。

崔莺莺为吴王妃,事成之后,吴王李恪落败,关陇系保崔莺莺母子平安显贵,崔莺莺要做半个关陇系领袖。

崔莺莺他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后辈,所有人见了崔莺莺都要称呼一声姑奶奶。

这件事情不知真假,郑善果来往于关陇系中,多少也听到过一些风声。

说起来,崔莺莺与他闺女郑观音一样。

不同的是,他女儿是为了郑氏。

崔莺莺是为了整个关陇系罢了。

关陇系可以对崔莺莺许下这么大的承诺,他郑善果见一见女儿难道都不成吗。

思及此,郑善果便不由释怀放开了。

纵使关陇系有人质疑,他也可以用相同的话来问一问对方。

郑观音、李婉娩走了进来。

“女儿……”郑善果尚未说话,他的老妻就泪目迎了上去。

“好了,这些年又不是没有见面,比以前好多了,你去吩咐下人准备吃食。”郑善果一直等老妻与闺女话叙片刻后,才摆出一家之主的威严,不耐烦的吩咐道。

男人嘛,分寸拿捏要恰如其分的准确。

母亲走后,郑观音带着女儿来到父亲面前,盈盈一拜:“这些年,让爹为女儿操心烦忧了。”

“祖父。”

郑善果瞧着这娘两,苦笑道:“闺女这是在戳爹的心呐,是郑氏对不起你,没有你对不起郑氏,你忍受的,郑氏感受不到,而你当初却给郑氏带来了好处,郑氏其他人可以忘记这些,我是你爹,我不能忘。”

说着,郑善果把郑观音扶起来。

“祖父,这是我最喜欢的,送给祖父。”李婉娩拿出一本翻皱了,磨出毛边,明显是一本手抄本的书籍递给郑善果。

郑善果笑着伸手摸了摸外孙女的头:“祖父收下来了。”

不过当他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脸上欣慰的笑容不由变为苦笑。

抬头瞧了眼面前的娘两。

这是一本手抄版西游记。

字迹很明显是吴王李恪的。

当初谁都不敢接近孀居的母女二人,也只有这位吴王曾今在离京的时候,送了一袋子东西到里面。

那件事情从宫内传出后,曾震惊了许多人。

不过大家都很隐晦的不敢宣扬。

这本西游记是吴王李恪的字迹,而且已经完结了。

恐怕天下也只有他这个外孙女第一个看完整个西游记。

“他是个有心人。”郑善果相通前因后果,不由叹了口气:“也就怪不得你们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来。”

哎!

郑善果把书还给外孙女:“祖父知道这本书对你的意义非凡,这份亲情在皇家来说也弥足珍贵,这书你收着吧,祖父知道你送这本书的目的。”

“这西游记祖父也看了,那位在书中描写的,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充满了一种昏聩、腐朽、顽固。”

“其实就是暗指讽刺我们这些人。”

“那只最后被降服同化了的猴子,或许就是他自己给自己的一种警示,所以他到现在都那么特立独行。”

……

这一日,没有人知晓郑善果这对父女、祖父孙女之间谈了什么。

有唐一代的正史对吴王恪的贤明进行了细致的撰述,然民间有士族人撰写的野史从充满了对吴王恪种种作为的各种污秽解读。

后世人对吴王恪,充满了两极分化的评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后世的评论有如此极端尖锐的两极分化评论。

直到考古发现唐归德县主李婉娩的墓穴,出土找到了陪葬其中的这本吴王手抄本西游记。

从归德县主李婉娩记录在书页空白处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吴王。

这本吴王手抄本西游记,归德县主对堂兄只言片语的描述,成为攻破野史抹黑杜撰吴王恪皇子时期种种所为的最好佐证!

皇宫。

“走吧,再去遭罪吧,第三次了,皇帝再折腾咱么一次,总该能够放咱们离开了吧?”戴胄几人从中书省走出来。

瞧了眼太极宫的方向,满嘴苦涩说道。

“臣等年迈,请陛下乞怜,恩准臣等辞官颐养天年。”

戴胄等人来到太极宫外,刻意跪在靠近暖阁窗户一侧,大声恳切乞怜,双手高高举起手中辞呈。

太极宫内没有动静。

几人只看到皇孙李贤婴儿肥的双手按在玻璃床上,黑豆似的眼睛好奇的看着他们。

这双眼睛,像极了吴王李恪。

年幼李贤皇孙吧砸着嘴,对未知事物露出的懵懂笑容,令几人看着,仿佛是李恪站在那里。

在嘲讽笑着,说着什么。

格外的刺眼,格外的令人感到愤怒。

戴胄几人索性直接闭上眼睛。

暖阁内。

李世民听着外面的动静,唇角露出一丝得意笑容,扭头看了眼露着光屁股蛋子的皇孙,无声笑的更加开怀。

“好好看看那些腐朽顽固们的样子,这可都是你那个狗德行爹的杰作。”

王德听得出皇帝心情很好,他笑着上前,低声询问道:“陛下,这一次让几位老大人跪多久呢?”

李世民抬头瞥了眼王德,笑骂道:“你这个老货也是不地道,体恤他们年老,跪一个时辰算了。”

说着,李世民把摆放在案牍的圣旨放到王德面前:“时间到了,待会你去宣旨。”

“是!”

王德讪笑着拿起圣旨,倒退站到门边,瞧着皇孙看了一会儿,便没有耐心,摇摇晃晃都在案牍旁边,拿起摆放整齐的折子胡乱的玩耍,皇帝都只是笑看着。

王德心中不由感叹一句:外界都言吴王是父凭子贵,可谁又真正知道这内幕,是子凭父贵。

王德约莫一个时辰到了之后,不打搅皇帝含饴弄孙的兴致,悄悄蹑手蹑脚走了出去。

听到动静的戴胄等人连忙睁开眼睛。

“王大监,陛下他……”

王德瞧着几位老家伙面色都变白了,不由暗笑,从袖口中取出圣旨,大声宣读:“陛下旨,朕实不愿几位爱卿离朕而去……”

呼!

王德等人听完圣旨后不由长长吁了一口气,安全退下来了。

“几位老大人,皇孙闹腾的厉害,本来陛下想要亲自召见几位老大人的,奈何……”王德走上去搀扶戴胄等人,替皇帝解释道。

戴胄几人嘴角不由狠狠抽搐。

是,他们老眼昏花了,可眼睛没瞎!

玻璃窗内,皇帝好衣服含饴弄孙的惬意,你王德怎么能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呢!

你这个老阉货无耻之尤!

王德等人心中气的大骂,嘴上却不得不连连说道:“陛下事物繁忙,我等就不打搅陛下了。”

中书省。

王珪等人站在窗边看着戴胄几人拿着圣旨搀扶着,颤颤巍巍从太极宫走来。

心中不由五味杂陈。

朝堂一家独大的关陇系,眼见着就要分崩析离了。

中书省的宰辅请辞只是开始。

接下来几年内,关陇系要识相的,有序的离开朝廷!

辉煌显耀,压得其他派系喘过不气来的关陇系,就这么被逼着,主动自行肢解。

王珪扭头瞥了眼杜如晦等人。

猜测他们此刻什么情绪。

总之王珪没有因为关陇系的肢解而心中喜悦。

外面卷起的革新大势,让他感到格外压抑。

来不及喜悦。

“岑大人,长孙宰辅和吴王也快回来了吧?”就在此时,唐俭忽然询问道。

岑文本翻了翻白眼,摊手道:“长孙宰辅的行程我们大家都知道,你唐俭干嘛问我?”

杜如晦几人瞧着岑文本一副耍无赖的模样不由一笑。

……

数日后。

“吴王回来了!”

“在哪里?消息准确吗?这些日子,已经好几次说吴王回来了。”

“千真万确,吴王正在入城!”

……

“什么,我皇兄回来了?”吏部,李治听闻消息后,激动的起身。

紧接着,就垂头丧气的坐下,摆了摆手道:“你出去吧,把门关上。”

等只剩下李治一人后。

李治气的骂道:“这群混蛋!王八蛋!现在世人都知道我李治臭不要脸,不顾兄弟手足捅刀子争位子。”

李治骂着骂着,就有些眼睛发红。

他不敢去见李恪。

自从月前从太极宫出来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吏部的官房中,等着皇兄李恪回来。

他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解释清楚。

可他发现,外面的流言,就是掉进裤裆的黄泥巴,他怎么解释也都没用。

……

城门处。

长孙无忌与李恪策马抵近停了下来,他扭头看着李恪,笑着说道:“殿下感受到从城内卷起的风声了吗?”

“舅舅说笑了,我只听到热闹的叫卖声,百姓对幸福生活,美好日子的向往诉求声。”李恪笑着平和说道。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忽然自言自语道:“这或许就是你能卷起这么大势头,把这天下搞得千疮百孔的原因。”

李恪笑了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舅舅,春天来了,万木逢春,腐朽总是要被春风吹得千疮百孔的。”

哈哈……

舅甥二人一笑驾马入城。

“最新关陇报,戴宰辅等多人乞怜请辞,陛下恩准!”

“陛下恩准几位宰辅请辞!”

“戴宰辅向本报表示,年纪大了,应该主动让贤,不能贪恋权位,霸占着位置。”

“……”

“戴宰辅这话什么意思?”

“还能有什么意思,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吗,分明就是在暗指吴王应该让贤给晋王!”

……

就在李恪与长孙无忌行走在入城的车马道之际,人行道有报童的声音响起,随着接近靠近皇城,各种议论声也传入了李恪的耳中。

直到抵近皇城,长孙无忌才开口说道:“殿下要不要与我一同入宫面见陛下?”

“舅舅先去,我还要会吏部去看看,离开几月,也不知吏部是否松懈了。”

“也好。”

与长孙无忌分别后,魏叔玉跟着李恪往吏部而去。

路上,魏叔玉笑着说道:“大哥,他们这不单单是要让你挪一挪位置,还想要离间你和晋王。”

李恪笑了笑,笑骂道:“遇到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李治那个家伙现怎么样。”

二人说话的功夫来到吏部。

吏部属官在袁恕己的带领下已经在外等候着了。

“拜见尚书。”

李恪翻身下马。

“行了,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总之记住,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我在一样,没我在也一样。”李恪摆了摆手吩咐道。

吏部属官,自上而下,不由轻松一笑,立即大声领命道:“尚书教诲,属下牢记于心。”

众人散去。

袁恕己陪着李恪入内。

他瞧着李恪入内就径直走向勋章的方向,苦笑解释道:“之前晋王只要在吏部,天天都要擦,可这段时间,晋王连王府也不回,也不擦了……”

李恪没有说话,走到落了尘土的勋章前面。

伸手用袖口衣襟仔细把上面的灰尘擦拭干净。

他扭头看向李治的官房房门,只见门缝后面有个人影在他看去的时候一闪消失。

……

中书省外。

唐俭扶着王珪在外散步,唐俭扭头看了眼太极宫方向,说道:“长孙宰辅进了太极宫,吴王听说回了吏部。”

“老大人以为,这一次他们能尽全功吗?让吴王挪一挪位置,还要离间手足之情,没想到我们没有做成的事情,怕是关陇系要先做成了。”

哼!

王珪微微冷哼,评价道:“长孙无忌大手笔,大魄力,主动肢解了整个关陇系的顶层,满足了吴王的胃口,满足了皇帝的胃口,也誓要给吴王那颗他自己坚守的初心上种下点猜忌。”

“不得不让人佩服。”

“我们不如长孙无忌。”

唐俭诧异道:“老大人你认为这一次能让吴王和晋王之间产生隔阂?”

“难说,不过长孙无忌只要在吴王心中种下猜忌他就赢了,你以为吴王能够走到现在是为什么?”

“因为他有一颗不偏不倚本心,人心这种东西,一旦种下了猜忌,今后他就会小心戒备任何一个人。”

“崔宗伯要入中书省这是吴王的岳父,晋王要接替吴王成为尚书。”

“接下来只要让吴王感觉身边每一个人都不值得信任,猜忌不断的放大,就足可以毁了他!”

“且看着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