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29章 入岭南,受冲击,老薛真正成为了一名恪党!

“爹,你到底管不管老大!”

暖阁门外,李泰站着一脸埋怨叫嚷道:“我们工部是要做事情的,他凭什么卡我们脖子!”

“老大他不安好心,他倒好,自己跑去了岭南,户部那群孙子一个个的推来推去,算什么事情,要我说,这个户部尚书就该让皇兄去做,他们不是想要拿掉皇兄的吏部尚书职位嘛。”

“爹,除了老大,我们这些皇子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凭什么……”

……

正在暖阁中批阅折子的李世民听着李泰越说越没谱,气的抓起放在案牍一角的折子就朝李泰扔了过去。

哗啦。

李泰躲得倒是很快,在折子砸过来之际,就躲到门后面了。

露出头讪笑着看着李世民:“爹,你总得给句话呀,这都快三月份了,天气转暖,马上就能营建了,户部卡着我们工部的脖子,很多前期准备都没法做。”

李世民瞧着这个儿子的模样。

“学也学不到家!”李世民笑骂一句,指着扔过去的折子说道:“拿着这道折子自己马上滚。”

李泰嗖的伸手捡起折子,一看发现是皇帝老子亲自批示户部的折子,脸上马上露出笑容:“多谢爹。”说着,挣扎着起身,一溜烟就走。

“参见母后。”

外面有声音响起,不多久,长孙无垢噙着一抹笑容走了进来:“青雀又来烦你了?”

“他现在是把那混球的招数学歪了,死缠烂打,实在烦人的厉害。”李世民笑骂道。

长孙无垢看着心中高兴。

她可以看得出,丈夫是高兴的。

“青雀他们的确是只学到了恪儿的形,未学到他的心。”长孙无垢当然知道丈夫说的是什么:“不过不管是只学到了皮毛,还是他们这些行为中,夹杂了功利,我们都得感谢恪儿。”

“秘密立储建立之后,他们兄弟间剑拔弩张就大为缓和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移话题询问道:“治儿呢?这段时间没有去看你了吧?”

“他在忙吏部的事情。”长孙无垢拧了拧眉,面露一丝担忧:“听说在确定关中制度完善先行后,他与吏部的属官相处的不是很融洽。”

“以前没看出这孩子虚荣心这么强,他做事都是在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那块年终你奖赏吏部的勋章,被他招摇的摆放在一个放古董的架子上。”

长孙无垢无奈苦笑道。

李世民抓着妻子的手笑着安慰:“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那混球年后两个月了,躲在岭南不回来,你真以为他不知道吏部的情况?”

“就袁恕己和裴炎二人,会不跟他传递吏部的情况?”

闻言,长孙无垢不由微微皱眉:“那他?”

“恪儿是在让吏部属官和他们兄弟二人进行磨合?他这是要做离开吏部的打算!”以长孙无垢的聪慧,很快就看出了李恪这么做的安排。

李世民拿起一份密折,递给长孙无垢:“你看看吧,这是几天前,由他们那些兄弟秘密转交给朝廷的折子。”

“他提议,在适当的时候,将岭南道拆分。”

长孙无垢手不由的抖了一下,苦笑道:“他这是知道长安的谣言了,主动要拆解岭南道,可这样,会不会影响岭南道的发展?”

“你仔细看,细细看,长安城的谣言不过是他上这道密折的一个由头罢了。”

“省府县制度?恪儿这是要建议你全面废除郡县制?”片刻后,长孙无垢看完,面露惊愕之色:“这省府县制度,等于是将地方军政完全剥离清楚,建省重新切割原本各道,这会增加大量的职位。”

“同时原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权利,也会被分摊削弱。”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是一套契合了军政改革,地方郡县制改革的大方案,所以这道折子谁都没敢让看到。”

“这份折子施行是有条件的,出现大量的职位,就意味着朝廷的开支要增加,这就要求朝廷的财税收入足够担负。”

“其次还要寒门中能够有足够多的人才,让这些位置能够大量的落在寒门手中。”

“他的提议,是在重新划分岭南的时候,打着现有郡县制的名义,进行划分,秘密的做一个试验。”

“岭南化为四道,道下不设府,直接设郡县,管理层级的减少,有利于朝廷中枢权利的更加直接的深入到地方,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就更加大了。”

“而岭南四道在划分时,一些权利也要进行限制和剥离,不能比照现在的十八道进行赋权。”

“他们不是就想看到岭南道被限制吗?他就顺势满足他们的意愿,顺水推舟,把他真实的意图隐藏在其中。”

“这是恪儿的风格。”长孙无垢不由莞尔一笑,提醒道:“到时岭南的道一级,其实权利是介于刺史和郡守之间的。”

“权利比郡守大,却又小于我们现行的刺史权利。”

“马周等人不是已经在陇右担任郡守多年了吗?乘势提拔他们,为他们将来进入朝堂,辅佐恪儿做准备,权利虽小,可品级摆在那里,将来提拔进入朝廷担任重要职务,品级就不会成为阻碍了。”

李世民握着妻子的手,笑着说道:“我们的想法,总是这么不谋而合。”

……

成都府。

“长孙別驾呢?”李承乾看着站在躺下,恭恭敬敬的王崇基,询问道。

王崇基算是并州系的一员干将了。

益州如今是天下第四强,也仅次于关中。

这也是去岁岭南的突飞猛进,才把益州挤出前三的。

可关中之所以能够挤入前三,那是得益于关中作为李氏江山的基业之地,皇城根脚的缘故。

稠佣制很早就做完了,农田水利朝廷更是不留余力的年年在做。

人口更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州府。

加上又受益与陇右和益州的发展,所以才能保住前三的地位。

王崇基年纪轻轻担任益州刺史,又在朝中有并州系以为后盾,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王崇基看了眼一边平静喝茶的长孙无忌,心中无奈苦笑。

长孙冲为什么不在,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无外乎躲着其父长孙大人。

这长孙家的父子,政见不和,一个顽固的要确保士族的荣耀,一个却接受了吴王的理念。

如今这长安城内,父子不合,也不知长孙家。

窦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窦威甚至放出话,窦诞死后不准入窦氏祖坟。

“秦王,长孙別驾去地方督促春耕了,臣已经派人去通知了。”王崇基只能把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

长孙无忌笑了笑,放下手中茶盏:“不要让下面人无辜奔波了,就算通传了,他也不会回来的。”

他们父子已经好些年头没有见面了。

长孙无忌心中满是苦涩,他为了士族的荣耀,真的把自己活成了孤寡之人了。

王崇基不敢答话。

“刺史大人,陇右往岭南的考察队伍抵达成都,在府衙外面递上拜帖。”就在此时,外面有刺史府属官汇禀。

王崇基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笑着摆手道:“没想到与陇右的考察团碰到了,贤侄不必理会我们。”

王崇基连忙拜谢。

不多久,褚遂良、马周、上官仪、杜正伦等人在王崇基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拜见秦王。”

“拜见长孙大人!”

李承乾对这些恪党很不感冒,随意说道:“免了。”

长孙无忌则起身,笑着踱步走了过来,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

真年轻!

不到三十岁的郡守。

峥嵘勃发洋溢在面部。

他作为宰辅,吏部每年都要递交一份地方百官的政绩文卷。

年年这几人的名字都是排在最前面的。

长孙无忌很清楚,李恪执掌的吏部,没有给这些年轻人谎报政绩,没有放水。

相反对他们考察的十分严格。

即便如此,这些年轻人做出的政绩,依旧能够排在前面。

如果他们不是打着恪党的标签,就凭他们在陇右这七八年时间,怎么也应该挪一挪位置了。

李恪欲要让他们在地方锻炼,不提提拔之事。

他们也乐的装聋作哑,恪党无法大批走上重要的位置。

“不错,年轻人有朝气有干劲儿,你们在陇右的表现,朝廷都有一本帐,都记得清清楚楚。”

“朝廷没有提拔你们,不是没有看到你们的功绩,而是陇右需要你们,也是想要你们在繁琐的地方事务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褚遂良等人当即作揖拜道:“谢宰辅大人褒奖,我等一定再接再厉。”

在这一刻,长孙无忌仔细的观察着这些人。

重点是褚遂良、上官仪、马周、杜正伦。

相较于其三人的平静,杜正伦明显面露喜色。

长孙无忌着重看了眼杜正伦,唇角不由微微上扬,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不必如此。”紧接着,长孙无忌笑着亲自扶正褚遂良等人,继而说道:“我们也是要入岭南,一起在成都休息一日,明日我们一同去岭南。”

“一切听凭大人安排。”

……

数日后。

韶州境内一座不起眼的山脚树荫下。

长孙无忌一行人坐在官道旁边的茶摊品茶。

“啊……啊呀咿……”

山上不时有清脆的歌声传下来。

长孙无忌观察着周围人。

他们这一行人,都好奇的往山上张望,可其他客人似乎根本一点儿都不好奇,都低声笑谈议论着各自的事情。

长孙无忌笑着询问伺候在一边,再为他们斟茶的安静少年郎:“这山上的歌声……”

少年郎笑着用一口并不流利的官话说道:“客官一定是第一次来我们岭南吧?这是我们山越女子在采茶之余唱的山越民谣。”

“小哥你呢?你身上穿着的这身衣服很奇怪?”褚遂良笑着询问道。

少年自豪的挺了挺胸脯:“这是茶学学塾给我颁发的丙级衣服,意味着我现在的的茶艺已经达到了丙级。”

“刚刚前天岭南各地下达了通知,学会罗马语、波斯语,茶艺达到了甲级后,府衙会资助我们去罗马、波斯开设属于我们自己的茶馆,再过几天,我就要重新会学塾学习种茶、制茶、炒茶等茶艺以及罗马语和波斯语。”

“争取能够得到府衙出海的名额!”

在座的所有人面色都不由变了变。

长孙无忌追着询问:“你一个少年郎,独自出海,前往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难道就不会害怕吗?”

“怕什么,我们岭南人从不会害怕的,出海能够得到府衙的资助,开设茶馆,听说那些西域人十分喜欢喝我们岭南的炒茶……”

长孙无忌等人听着少年郎毫无畏惧,向往着乘坐海船出海的言论,神色不由渐渐凝重。

他们似乎隐约已经找到了岭南变化的原因了。

大海。

海上丝路出现后,波澜壮阔,凶险无比的大海,给岭南人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精神。

这种精神来自于大海中拼搏。

与中原内陆完全不同的一种精神。

随后一行人从茶摊离开后,行进中,长孙无忌笑着询问褚遂良等人:“作为陇右的代表,入岭南后,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精神。”马周激动说道:“就是岭南这种精神,这是完全不同于河西丝路的一种精神。”

“河西丝路的精神是一种默默的,含蓄的,坚韧的精神。”

“岭南从百姓到官府,同样有种坚韧,不过他们更多是一种十分迫切主动的迎难而上的精神。”

“这正是我们陇右现在缺少的一种风气。”

“如果朝廷能够调岭南的官员去陇右,或许可以把岭南的这种精神带到陇右。”上官仪提议道。

……

长孙无忌看着他只是提了一个话题由头,很快就让这群陇右来的年轻人积极热烈的议论起来。

再看看跟在他身后的崔知温等人,不由摇了摇头。

这就是差别。

李恪的变革,不只是变得制度、变得民间氛围。

变得更是人心!

人的思维!

崔知温等人与褚遂良等人,走在一起,都显得泾渭分明。

褚遂良等人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积极主动,热烈的态度,令人动容。

嗒嗒嗒……

马蹄声响起。

程处默领着数骑黑骑从远处冲略而来,靠近后,勒马顿足,作揖大声道:“秦王、长孙世叔,小侄奉了大哥的命令来迎接你们去雷州半岛的岭南造船工坊!”

李承乾皱了皱眉头。

这不是听他李恪的命令行事了吗?

长孙无忌抢先笑着说道:“恐怕吴王是准备让我们见识见识市面吧,好,就由处默你来给我们带路。”

程处默点了点头,随后汇入队伍中,与褚遂良等人走在一起,低声交谈起来。

雷州。

岭南海航学塾、造船学塾、造船工坊都集中在此。

一艘海船驶入港口,李恪在薛万彻的陪同下,从海船上下来。

薛万彻笑着询问道:“殿下,是想让宰辅们见识见识大海的辽阔,想要宰辅不在顽固?怕是殿下你的想法会落空。”

“老薛你现在说话可是越来越风趣了。”李恪笑着点了点薛万彻。

魏叔玉等人跟在后面。

也笑着打趣薛万彻:“老薛,听说你这次在朝堂上大放嘴炮,这次户部尚书以及宰辅来岭南,小心给你穿小鞋。”

“怕什么,这不是有个高的顶着吗,吴王还在呢。”

大家都熟悉了,薛万彻也乐的让这群少年人喊他老薛。

下船后,往造船工坊步行去的路上,魏叔玉等人主动落后数十步。

李恪和薛万彻并肩而行:“老薛,折子我已经递上去了,你要做好被削权的准备吧,虽然不会立刻施行。”

“不过等各方入局之后,岭南也会提上日程。”

薛万彻一点儿都不在乎,轻松摊手说道:“殿下,我在年前回去述职,满朝堂内当炮仗,其实就做好了准备,这都是咱们当初商量好的。”

“而且我这个身份,担着五府经略使的担子,以前还好,反正岭南穷的饭都吃不饱,可现在不同,现在岭南太耀眼了。”

“殿下你是不知道,去年拿住统计的财税总额后,我激动之余,心都在颤抖。”

李恪笑了笑,薛万彻所为的身份,其实就是隐太子一系罢了。

他安抚道:“你不要有负担,我父皇他不是个小心眼儿猜忌之人,如果他是的话,我恐怕比你还要害怕。”

薛万彻看着说完后,加快脚步往工坊方向走去的李恪。

神色不由有些恍惚。

从入岭南开始,把他推到五府经略使,再到今天主动肢解岭南道。

各方入局。

这只是他在岭南的布局,他还要给天下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正在入岭南道的老狐狸长孙宰辅,是否知道,这位已经开始主动肢解岭南了呢?

“老薛。”就在薛万彻出神之际,魏叔玉走到其身边。

薛万彻注意到,秦怀玉等人刻意慢了几步。

魏叔玉笑着说道:“我大哥呢,只想着改变天下,他自己经常都说过,任何事情都将第一次,开先河,树风气,而想要保证开先河,树风气恰如其分,不把一锅好粥煮成夹生饭,就需要有人能够从全局主导。”

“大哥这个人懒散,我们还得帮他,推着他,老薛你说呢?”

薛万彻哪里不知道魏叔玉在暗示什么,震惊之余,他略做沉思点了点头,笑道:“这话说的不错。”

“老薛!”魏叔玉笑着把手伸出。

薛万彻笑的啪的拍了一下,笑骂道:“没大没小,小兔崽子,你那个嘴上冒坏水的老爹跟我是一辈人!”

哈哈……

说着,二人压着笑笑了起来。

秦怀玉等人笑着走了上来。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