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23章 大哥不在长安,长安就能绕的开大哥吗?

“吏部这些天很忙碌嘛。”

中书省官房。

褚亮正在透过窗户看着匆匆从太极宫出来的晋王李治与裴炎之际,戴胄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边,笑着评价一句。

戴胄的声音不高,也不太低,恰让中书省忙碌的其他人也能听得到。

杜如晦等人不由抬头,眉头轻轻的拧了拧。

戴胄这个老糊涂蛋,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忽然夸赞吏部,让人心生警惕。

在众人注视下,杨宏礼起身,笑着说道:“自从晋王和蜀王去了吏部,吏部的变化很大啊。”

戴胄竟然没有生气,笑着说道:“年轻人,新气象嘛,晋王和蜀王有冲劲儿,有干劲儿,吏部有两位王爷的加入,自然带入了新气息。”

李恪呢?

吏部的变化,难道没有吴王李恪的功劳?

可以说,吏部的一切变化,都是那位王爷缔造的。

现在这两个老糊涂蛋,竟然直接忽略了吴王李恪?

谈论吏部能避得开一个人?

吴王李恪吗!

就是今后史书上来谈论大唐贞观年间的吏部,又岂能避开吴王李恪这个名字?

不能!

科举改革、吏部主导的地方制度改革、清查天下吏治等等桩桩件件的事情。

谁能避过!

就算是史官用春秋笔法来描述这段历史,也避无可避。

偏偏这二人恬不知耻,竟然老年中风脑瘫似的,提都不提李恪?

岑文本拧眉,并没有立刻开口反击。

越是反常,就意味着有事情要发生,他不着急,不妨先看看。

众人凑到窗户边,看着步履匆匆离开的李治和裴炎。

不多久,李治和李愔二人返回。

又过了片刻,王德出现在中书省官房外,笑着传达皇帝的口谕:“几位宰辅,陛下请几位去太极宫。”

怀着狐疑不解的心情,众人到了太极宫。

只见两位皇子小心翼翼的站在皇帝面前。

李世民压了压手,王德李恪吩咐小太监把搬来小凳子,长孙无忌等人坐下。

“你们两个继续说说,现在宰辅们也在,大家一起听一听吏部呈交的这份晋阳、咸阳两地年终总结分析。”

“你们两个开始吧。”

李愔点了点头:“禀父皇,晋阳根据年终的统计,一旦按照新的制度,新的地方与中枢分配方案,吏部统计,在天下全面推行后,朝廷的财税保守估计至少要减少两成。”

“甚至三成。”

“咸阳方面的整理逃籍,第一年也会由朝廷直接支出,没有助益。”李治接过话题看着折子说道:“今年咸阳整理逃籍,总计额外的人力物力成本支出大约占了咸阳总粮赋的一成。”

“我们统计过,一旦天下推行,粮赋的额外支出会达到至少一成半,而第二年的收益,如果第一年能够整理逃籍五十万人口,则可以弥补第一年的亏损,以及第二年的支出,所以得出结论,朝廷整理逃籍事务,第一年要单纯的支出,第二年形成收支平衡,第三个年头才能有补益。”

……

“我们做过一个推论,如果制度完善的改革和整理逃籍同时进行,第一年对朝廷国库的压力比较大,粮赋至少会减少四成,按照朝廷今年一年的消耗,四成的减少,会严重影响朝廷的施政。”

“吏部经过精确的核算之后,得出两个方案。”

“先整理逃籍,第一年、第二年,逃籍整理达到收支平衡后,朝廷可以继续在该地进行制度完善改革,这样每年粮赋的损失可以控制在两成以内,不会对朝廷产生太大影响。”

“其次,先对制度进行改革,制度完善一地,再进行整理逃籍,让两件事情进行错开,这个方案至少会使未来五年内,朝廷粮赋连年减少至少三成。”

“第一个方案,在整个天下完成逃籍整理后,民间的人力得到极大的释放,逃籍整理后,形成的强大补益效果出现。”

“朝廷就可以从容不迫的进行制度完善的建设。”

“不过这种办法有一个坏处,地方的不作为。”

“如果地方对整理逃籍抵触,耗时太长,制度完善的推行,就会无限期的推迟,某种程度,也正是地方依靠底层胥吏,底层胥吏利用手中的权利对朝廷的政策进行抵触。”

“第一个方案,朝廷压力小,耗时不确定,或许会因为地方的阻碍,迁延不可预估。”

“第二个方案,先解决完善地方制度,没有了来自地方底层胥吏的作梗和百官的抵触,整理逃籍速度快,可朝廷的压力比较大。”

“……”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和李愔轮流汇报介绍分析,心中不由感慨。

他可以肯定,这是李恪的主意!

这种分析利弊,运筹全局的方式方法,有着太强烈明显的李恪风格了。

李治和李愔不过是在执行李恪的吩咐罢了。

而且两个年幼的皇子,在皇帝面前很谨慎,少了吴王李恪在皇帝面前那份从容自信。

那是一种对自身所做之事,有着强烈信心,才能表现出的从容自信。

相反,无论是李治,亦或是李愔,多少有点不自信。

所以才陛下面前才会紧张。

李世民则十分欣慰满意。

这两个小混账的长进十分的明显,心情不错,李世民语气都轻快了不少,笑着询问道:“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吏部提供的两个方案怎么样,朝廷应该选择哪一个方案呢?”

“晋王和蜀王年少有为。”戴胄立即开口,赞美道:“两位皇子能够想到这么多,臣都自惭形秽了。”

“臣以为第一个方案好,稳妥。”

“第二个方案风险比较大,一旦出现不可预估的风险,会让朝廷陷入严重的亏空。”

戴胄的提议让李世民的好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两个儿子已经把第一个方案的弊端分析表明了。

而且就以他对地方德行的了解,担忧一定会出现。

关中可以逼着承乾自己动手,关陇系会配合。

其他地方呢?

就算是他把自己的儿子都派出去,恐怕也无济于事。

该抵触的,还是会抵触。

整理逃籍这个事情,迁延个三五年,乃至七八年都有可能。

难道制度完善的事情就一直空等着不成。

“戴老大人老成谋国。”温彦博紧接着急不可待的说道:“两位皇子能力出众,令人欣慰。”

“陛下,戴大人这番话是老成谋国的金玉良言,晋王年纪轻轻,就如此出色,实在难得。”

……

六位宰辅支持第一个方案,李世民就明白,这个事情还需要好好谋划。

不过这些人混淆在话中的另一些话语,引起了他的注意。

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到他那个混球儿子李恪。

温彦博等人把所有的功劳都说成了李治和李愔的。

他瞥了眼李治和李愔,看着这两没良心的小白眼狼,眼睛明亮,露着傻笑,气的恨不得狠狠揍一顿。

两个混账东西,很显然没有听出这些人赞美之外隐藏的诡异。

这不就是两个李佑嘛!

把他们放出去,独当一面,还不得重演李佑事件!

当然李世民也能理解。

‘看来还得在那个混球身边多学一段时间。’李世民打定主意,绝对不会轻易让两个小混蛋独当一面。

至少现在他们根本不够资格,或许下面的逢迎拍马,小小的挑拨离间,就能让两个混账误入歧途。

做皇子锦衣玉食,高高在上。

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杂音,如果没有能力明辨,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力。

一定会出事的。

想到这里,蒙在李世民心上的阴影更加厚了几分。

他有些意兴阑珊道:“这件事情留待年后讨论,你们大家先认真仔细论证琢磨琢磨。”

“是!”众人明显感到皇帝的情绪变化,心中不解,应了一句要走。

李世民吩咐道:“李治、李愔你们两个人留下来。”

“辅机,怎么回事?陛下怎么突然……”刚出太极宫,温彦博就迫不及待低声询问道。

哎!

长孙无忌无奈叹了口气,扭头看了眼太极宫内:“我们太心急了!”

长孙无忌已经惊醒皇帝为什么忽然意兴阑珊,兴致缺缺了。

他看着几个盟友不解,解释道:“还是李佑事件的后遗症,我们急切的要推晋王,虽然陛下未必看出我们的目的。”

“可是陛下对晋王以及蜀王的反应不满意。”

“他们被我们的称赞声包围,表现的十分高兴兴奋,一定让陛下想到了齐王李佑事件。”

“陛下担心再次发生齐王李佑事件。”

温彦博等人的脸色瞬间变了变。

戴胄一脸苦涩:“这算不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刚才宰辅们对你们的夸赞,让你们很得意忘形是吧?”李世民寒着脸恨铁不成钢教训道:“你们有没有想一想,这是你们做出来的,可是谁提点你们的?”

“你们皇兄当然不会跟你们争功,他不屑这点功劳,可你们就没有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选择性的忘记了你们皇兄李恪的功劳?”

“你们身为皇子,身边会无时无刻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杂音,这就要求你们,时时刻刻的警惕,有分别这些杂音好坏的能力。”

“这次你们做的很好,表现的却不好,父皇满意也不满意,回到吏部好好反思反思。”

……

李世民看着两个儿子耷拉着脑袋悻悻离开,不由伸手拍了拍额头。

自言自语苦笑道:“都能像那个混球就好了……”

“世界哪有那么多顺人心易的事情呢。”柔和的声音响起,李世民扭头看去,就见着长孙无垢带着李贤出现在暖阁门口。

长孙无垢笑着说道:“如果皇子皇女们都像恪儿那么优秀,天都要嫉妒的。”

“也对。”李世民笑着接过李贤,笑骂道:“那混球家的,离京去岭南,偷偷把李佑那个混账也带走了,长安城知道的人多吗?”

王德知道这是在问他。

他连忙说道:“启禀陛下,这件事情只有王妃、秦怀玉小公爷知道,老奴按照陛下的吩咐,让圈禁齐王的人配合,没有人知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让李佑那个混账,跟那个混球一起去岭南过个年吧,好几年了,过年他也只能在齐王府冷冷清清的过年,也就那个混球每年出宫后去看他。”

“做的漂亮点,不要让人知道了,不要传扬出去。”

“喏!”

……

于此同时。

成都。

“大嫂,早知道你们要来了,所以早给你们准备好下榻之地,你们先在成都休息一段时间。”长孙冲笑着对崔莺莺说道。

崔莺莺点了点头,询问道:“今年你还不回去?”

“大哥要来,我才不回去,对了,薛经略使也在成都。”长孙冲说着,刻意压低了声音:“老薛今年可是要回去给大哥张脸去了,可惜了,今年大哥却不在长安。”

秦怀玉一路护送崔莺莺入岭南,听着长孙冲的话,他笑着说道:“大哥就算不在长安,长安绕的开大哥吗?”

闻言,出来迎接的兄弟们都不由笑了。

李佑坐在后面一辆车中。

面前放着一堆各种数术书籍。

洗尽铅华,脸上多了沉稳,少了当初的轻浮和毛躁。

不过此刻也手捧着书,不时的看一看外面,听到外面的动静,犹豫很久,还是忍不住询问道:“长孙冲,皇兄什么时候到成都?”

长孙冲不由愣怔一下。

秦怀玉在其耳边私语几句,长孙冲恍然大悟,回答道:“大哥不会来成都,我们在成都休息几日后,在岭南与大哥汇合。”

车内沉默,没有声音传来。

长孙冲不由好奇,低声道:“这可不像这位王爷的风格。”

“变了很多,现在更像是一个书呆子,不过也好,人的精气神总算是没废。”秦怀玉感叹一声。

要说辽东事件,李佑是最无辜的。

可那又能如何,人人都要李佑死,大哥能左右腾挪帮助李佑一条命就不错了。

秦怀玉提醒道:“除了老薛之外,成都府的其他人一概不见,免得人多嘴杂。”

长孙冲自是明白,点了点头。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