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24章 科学、技术、臭狗屎、搅屎棍,这一次舅舅跟着你的意思做

岭南,韶州城外三十里处。

李恪入岭南的队伍与崔莺莺等人从益州来的王府队伍相遇。

“皇兄。”

李佑见了李恪后,站在李恪面前,叫了李恪一声。

眼泪就控制不住往下流。

李恪还如往常一样,笑着在李佑的头上敲了一下,笑骂道:“都束冠两年多了,还哭也不怕人笑话。”

呜呜……

李佑反而不在忍着了,摸着眼泪,哭出声音来。

李恪叹了口气,拍了拍李佑的肩膀,说道:“在岭南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这里认识你的人,薛万彻都带着回京了,你只要不自称自己是李佑,是大唐的皇子就行。”

“嗯。”

……

崔莺莺一行人在远处看着兄弟二人说话。

随后了李恪和众人打了招呼后,崔莺莺说道:“你去皇弟的车里吧,他应该有很多话要跟你说的。”

李恪点了点头,上了李佑的车。

宽大的车内,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图稿。

他坐下后,看到李佑偷偷的低头擦泪,不由笑道:“刚才在外面都哭的那么大声,现在知道尴尬了。”

闻言,李佑讪讪一笑。

“皇兄,谢谢你。”

李恪听闻后,沉默片刻,语重心长说道:“你应该谢父皇,你真以为,没有父皇的默许配合,我能把你从齐王府带出长安?”

“一直没对你讲,父皇好几次都欲言又止,暗示我去看你。”

“他心里是挂念你的,但你要知道,他不但是我们的父亲,他还是皇帝,不要以为当皇帝就可以一言九鼎,当皇帝也有很多无奈。”

李佑眼睛不由有些发红,点了点头,咧嘴一笑,拿起一张图稿递给李恪:“皇兄,你看看这个,这是我这一年多研究的。”

“我用你送入王府中的上好战马,实验了你送给我的那台蒸汽机的力量,大约相当于一百匹上好战马爆发出的拉力。”

“我把蒸汽机产生的力量称之为马力。”

“……”

“我已经想到了如何让蒸汽机按上轮子跑动起来了,这个图纸上的这个机括是我设计的……”

“我们在长安城外的电力工坊,不是一直要保持两组备用吗?经常性发生机械的损坏,在确定马力之后,我就找到了原因。”

“这是因为我们的精铁有一个承受力量的最大限制,我这段时间就在实验我们现有的精铁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限额。”

“同时也在完善皇兄设计的蒸汽机,我认为,如果能够控制蒸汽机的力量输出大小,人为的进行限制,确保力量始终维持在我们现有精铁的承受范围之内,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使用寿命。”

“将来真的把蒸汽机作为运力来使用的话,总不能也备用两三个机组……”

李恪一直认真听着。

李佑兴致勃勃的讲着。

就像一个小孩子炫耀自己对世界的新认识,新发现一样,激动、高兴,配合着说话,手舞足蹈。

当然李恪明白,李佑也是太久没有与人这么说话了。

所以他一直耐心听着。

让这个傻弟弟说个痛快!

“皇兄,我对你设计的蒸汽机做了很大改变,你不会不高兴吧?”李佑兴致冲冲的说完后,忐忑不安的询问。

李恪不由拍了一下李佑的脑袋:“说什么屁话呢。”

“当初设计这东西的时候,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你能认真钻研,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这个傻弟弟现在也有出息了。”李恪抖了抖手中的纸张,说道:“你如果能把这些东西搞明白,搞清楚,将来一定能够造福天下所有人的。”

“到时候什么千古一帝,百姓会忘记,但独独不会忘记我这个傻弟弟。”

李恪真的很高兴欣慰。

李佑的研究中,涉及了匀速状态中,速度和路程的问题,明确确定了机械力量问题,研究了双连杆装置。

并且开始研究物质极限承受力的问题。

这其中有小物件方面的技术性发明,也有一些基础的理论研究,比如匀速状态速度和路程的问题。

以他一个后世人的眼界来看,似乎根本不算什么。

可现在不同。

科学和技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学在哲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寻找到了最普遍真理。

科学理论基础可以成为很多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而技术不行。

就好比指南针的发明,这个实用性东西的发现运用,对人类生活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但是却没有继续深入探寻,没有掌握地磁场理论。

“皇兄你真的不生气?”李佑咧嘴乐着询问。

李恪伸手揉了揉这个傻弟弟的脑袋:“皇兄在你心中就这么小肚鸡肠吗!”

“相信皇兄,你就不要有任何负担,继续钻研,就算蒸汽车搁置也无所谓,你可以研究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你也可以研究树上的果子为什么总是掉在地上,没有飞到天上,研究……”

李恪说了很多,不过他没有告诉李佑答案。

他说出来的,很难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力量。

某些东西,是要靠发现、研究、得出结论。

对抗固有的世俗理念,用真理去击碎顽固,在一次次碰撞中,才能够得到认同,才能变得稳如泰山,不可被颠覆和摧毁。

西方历史上,科学的发展,也是冲破了神学重重封锁和围堵才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在此期间,多少相信科学的人,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

用一个又一个人鲜血堆砌的,经历一次次磨难形成的,才是最难推翻的。

由他说出来的东西,只会让人把他当做神一样看待,这种不会牢固,一个人可以被捧成神,也可以被打入地狱变成鬼。

而当初捧为神所推行的东西,在由神变鬼之后,也会被推翻。

哪怕那些推行的东西是切切实实存在的真理。

当然他不会让自己这个傻弟弟被活活烧死。

他更希望有一天,由他这个毛毛躁躁的傻弟弟,站在长安城内,最高的皇城城墙上,扔下轻重不一,大小不一的两个铁球。

向世人展示两个物体为什么会同时落地,发现重力加速度!

李恪拍了拍李佑的肩膀,郑重其事说道:“父皇做皇帝治理好天下,只是现在的天下,而你做的事情,是可以受益于现在,也会受益于未来更久远的百姓。”

“所以不要由犹豫,只要你喜欢做,只管埋头去做,皇兄希望有一天看到,你站在皇城上,向百姓讲述,为什么苹果会往地上掉。”

“辽东皇兄只能保住你的性命,是皇兄对不起你,只教你做事,没有来得及教你处事。”

“今后你做成这些事情后,皇兄可以保证,人们提到你,不再说你是父皇的儿子,而会说你有一个当皇帝的父亲,提到皇兄我,也会说,李佑有一个哥哥叫李恪,提到李氏皇族,世人也会先想到,李佑,然后想到李氏皇族。”

……

呜呜……哇……

李佑呜呜哽咽,紧接着把头杵在李恪的膝盖上放声哭了起来。

是不加遮掩,不在压抑的宣泄心中苦闷。

长孙冲、魏叔玉等人扭头看了眼。

“哭出来好!”

众人会心一笑,心中不约而同如是想到。

嗒嗒嗒……

阵阵马蹄声从前面传来,一骑冲来,远远大声恭敬询问:“前方可是吴王入岭南的队伍?”

程处默大声回应:“正是!”

骑马之人策马而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说道:“卑职岭南五府经略使属官,奉五府经略使府別驾张君政大人致命特来迎接吴王。”

“张大人已经随同岭南地方名宿人士在韶州城外恭迎吴王!”

这时听到动静的李恪从车内走出,站在车辕上,说道:“本王知道了,有劳诸位了。”

“王爷能回岭南,是岭南上下的荣幸,卑职为王爷带路!”

“好!”

三炷香时间后,李恪的车队抵达韶州城外。

“臣张君政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

……

城门外,乌泱泱一片人。

李恪已经换乘战马,他翻身下马,走到张君政面前,亲自扶起张君政:“张別驾以及诸位都不必多礼了。”

张君政派出范阳,系张良后代,五代十国南迁岭南。

遂成一派。

因张君政这一支定居曲江,又被称之为曲江派,堂号‘清河堂’。

张君政或许不闻达于世。

不过李恪知道,张君政的玄孙了不得,在历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

张九龄!

岭南清河堂,曲江派也正是在张九龄时期,显耀达到了巅峰。

张君政原为韶州別驾,因为积极响应他在岭南的革新,当初被他调入岭南五府经略使府。

薛万彻接替他之后,进一步重用了张君政。

张君政知道眼前这位王爷的习惯,他苦笑解释道:“王爷,大家知道你来,都要来,臣知道你最不喜迎来送往这些繁复无用的礼节,所以只选了地方名宿以及一些强宗骁帅作为代表来韶州迎接,王爷千万不要怪臣不懂您的规矩。”

哈哈……

李恪爽朗大笑,指着张君政笑道:“张大人,几年不见,你现在说话也风趣了。”

“大家都别在城门处堵着了,我们先入城。”

“一切听从王爷安排。”

……

长安。

薛万彻抵京后,再去户部交接之后,被皇帝叫到了太极宫。

直到天色渐黑,他才从太极宫出来。

刚好碰到了要下朝的中书省宰辅们。

“薛大人,恭喜恭喜,圣眷日隆,陛下可很少与臣子一谈几乎一个下午。”温彦博拱手笑着恭喜道。

薛万彻心中存着戒备,拱了拱手道:“宰辅大人说笑了,陛下只是询问了一些岭南的事情。”

“薛大人,我们也想多了解一些岭南的事物,岭南的炒茶,如今已经名扬天下。”

“听说近一年,来年地方士族嚷嚷着要继岭南茶文化之后,让更多岭南的东西走出去,不过距离太远,我们知道的并不清楚,不如薛大人到我府中一聚,与我们好好讲一讲岭南的变化。”戴胄抚须笑盈盈说道。

薛万彻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这种宴会,多半是鸿门宴。

啪啪……

鼓掌声响起,岑文本大声附和道:“好,戴老大人这个提议好,我也着实好奇岭南现在的发展,大家就不要去戴老大人府中了。”

“咱们就去朱雀街路边小摊,点几样热食,喝几杯就,于闹市聊岭南,一定别有一番风趣。”

温彦博厌恶的瞥了眼岑文本。

这就是块臭狗屎!搅屎棍!

入中书省后,总是破坏他们的事情。

“辅机兄,你说呢?”岑文本笑着反问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唇角露着笑意,点了点头,赞同道:“文本兄此提议甚佳,自从这长安取消宵禁,下朝后,在街边小憩吃点东西,倒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了。”

“辅机,这你得感谢吴王。”杜如晦笼着袖子笑着故意说道。

温彦博等人顿时感觉像吃了只苍蝇似的难受。

一个岑文本,一个杜如晦,一个搅屎棍,臭狗屎,一个天天喊着没几年活头了,偏偏病恹恹就是死不了,两个人十分碍眼!

……

入夜。

长孙无忌等人与薛万彻在路边小摊作别之后,相继来到东宫。

“舅舅,怎么样,打听清楚了吗?”李承乾在长孙无忌进来后,李恪追问道。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温彦博询问道:“殿下,你是户部尚书,您就没有收到消息。”

李承乾略有烦躁说道:“你们又不是不知,现在父皇把整个户部都搬到了太极宫,户部的人吃都在太极宫内,孤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无妨,总之不过是早晚知道罢了,无论早知晚知,我们都改变不了存在的事实。”长孙无忌安抚道。

继而称赞说:“承乾你这一年做的也一点都不差,咸阳整理逃籍按照吴王给的名单已经全部完成,这就是大功劳。”

“有我们帮你运作,至少一枚三等勋章跑不了。”

“吏部呢?”李承乾迫切询问道。

长孙无忌等人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作答。

众人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后,温彦博等人相继离开,只留长孙无忌一人时,李承乾面色严肃询问道:“舅舅,你们在扶持李治对吗?”

长孙无忌的眼角微不可察的跳斗一下,点头承认:“对。”

在李承乾发怒之前,长孙无忌又说道:“李治毕竟是你的亲弟弟。”

“李泰还是孤的亲弟弟呢!”

“这不一样,治儿和青雀不一样。”

“吏部在吴王的缔造之下,已经成为一个战斗力十分强悍的衙门,而且掌管了太多的要害事物。”

“李治掌控,总比吴王掌控对你有利吧,而且让给弟弟,陛下会同意,吴王会愿意。”

“其他人至少就要与吴王志同道合,要么他不会同意,而且换个我们关陇系的人,也没有人再能掌控现在的吏部了,这一点你是知道的。”

“思来想去,李治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承乾拧眉沉吟许久,又问道:“李恪呢?”

“舅舅会让他动一动的,到时候会告诉你的。”

哼!

李承乾不由微微冷哼,表达心中不满,提醒道:“舅舅,你就不担心扶持李治,将来成为李恪的帮手吗?”

“承乾,你还是治儿的嫡亲兄长,你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吗?”

李承乾顿时被问的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长孙无忌无奈叹了口气说道:“承乾,在这方面你要向吴王学习,为什么治儿去找你要咸阳的总结文卷你不愿意给。”

“他是你的嫡亲弟弟!他还许诺户部与吏部同时署名,这你都不愿意给他,你让他怎么亲近你这个兄长?”

“那是李恪的主意!”

气恼说完后,李承乾垂头丧气把头低下:“舅舅,我知道错了。”

“承乾你要明白,现在朝堂之上,关陇系还能够占据主导,可是这种时间还能够持续多久?”

“整理逃籍先从关中开始,一旦陛下抽调了关陇系手中民力这张最大的牌,陛下还能容忍我们霸占朝堂绝大多数吗?”

“恐怕不能!”

“你要学会依靠除关陇系之外的力量,李治你要依靠,青雀你也要想办法依靠。”

“不要让青雀那天配合吴王,套麻袋把棍子抽在你的身上。”

李承乾顿时羞怒交加,很显然舅舅知道了塞北的事情。

“你好好想一想舅舅今天的话,明天朝堂之上,如何做,由你来定,舅舅这一次跟着你的意思去做!”

话罢,长孙无忌缓缓起身离开。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