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13章 把最无价和昂贵的知识作成最廉价的东西!

元宵后。

城门处。

李恪告别了弟弟妹妹们,翻身上马,在他身后四千黑骑列阵而立。

崔宗伯正在与崔莺莺话叙离别。

李恪上马时,崔宗伯走了过来,作揖道:“殿下此一别,要离开长安三年,莺莺就拜托殿下照顾了。”

“三年岭南修身养性,希望能再见殿下之际,能见一个中正平和,改头换面,成熟全新的殿下。”

李恪郑重其事拱手道:“长者训导,一定牢记在心,吾日三省吾身。”

崔宗伯抚须笑着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其实眼前这位皇子的肚量很大,若不是他始终对士族人怀有成见和敌意,就凭其才能和肚量,即便崔家打破当初的不与皇室李姓联姻的誓言,崔宗伯也是十分乐意的。

“崔世叔,三年磨一剑,或许再见我大哥的时候,世叔会更加满意。”程处默笑着说道。

崔宗伯脸上的神色瞬间凝滞。

三年磨一剑,这不就是向他宣战吗!

程家这个土匪窝,果然没一个好东西,程咬金娶了崔家女,当初以为可以拉拢这个土匪出身的新勋贵。

可这些年,这个活土匪还不如侯君集呢。

侯君集还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主动的跟士族走的更近。

程咬金这活土匪,什么时候都许诺的天花乱坠。

可转头双手就拿着皇帝赐的刀子,只要是皇帝的命令,这活土匪一定表面笑呵呵,背后下刀子,最不手软。

程咬金如此,程家的崽子们也每一个好东西。

“处默不得无礼。”李恪板着脸训斥一句。

然后冲崔宗伯拱手作揖:“祖父,天色不早了,我们要启程了。”

“嗯,一路顺风。”崔宗伯恢复慈祥和善的神色,笑着点了点头。

“出发!”

嘟嘟嘟……

黑骑的号角声响起。

黑骑一分为二,两千人率先出发。

王府的大批随从就藩人员中间跟紧,最后两千人紧随其后。

“大哥保重!”秦怀玉郑重拱手。

“长安这边的工坊,还有丝路上的工坊就全都交给你们了。”李恪点了点头,最后叮嘱道。

秦怀玉咧嘴一笑:“大哥放心吧,我们得工坊,做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东西,每人能跟我们竞争,他们也不敢!”

李恪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与魏叔玉、程处默三人驾马冲出。

冲出百步外,李恪三人不约而同的勒马,扭头向后面看去。

长安城的轮廓落在眼中。

薛仁贵站在城头上,看着李恪长长的队伍驰骊前进,他注意到李恪三人停下来扭头看长安之际。

犹豫了一下,拱手大声喊道:“吴王保重,一路顺风!”

作为大将军李靖的弟子,他本不该开口的,可薛仁贵还是相当了当初土门关并肩作战的一幕幕。

想到了李恪做了这么多,却落得一个前往岭南的结果。

他看着吴王府这个长长的就藩队伍,胸中憋着一团气,一团火,只有喊出来才舒服些。

“吴王保重,一路顺风!”

“吴王保重,一路顺风!”

……

短暂的安静后,城门上值守的左武卫将士忽然跟着齐声大喊。

薛仁贵不由变色,他是因为曾今更这位殿下并肩作战的情谊,可他忘了现在还在领军值守,在岗位上。

“不要喊了!”薛仁贵扭头没好气的冲身边的陪戎副尉喝令道,这不是给殿下找麻烦吗?

薛仁贵后悔死了。

“校尉,兄弟们可不是因为你喊才跟着喊的。”陪戎副尉郑重其事说道。

薛仁贵不由错愕,不过紧接着就明白了。

左武卫这些将士,从来只有关中和陇地的府兵才能担任。

这两地的府兵都很清楚李恪兄弟们为伤残老兵持续不断做的事情。

大家都有老、有伤残退役的那天,心中自然也感念李恪。

“那也不要喊了,告诉兄弟们,我们喊了就喊了,可却让殿下的处境更不好了。”薛仁贵吩咐道。

他不由苦笑,他竟然做了这么一件鲁莽的事情。

远处。

程处默笑着说道:“大哥,公道自在人心,薛仁贵这么一个闷油子,死倔驴,还是大将军兵家弟子的家伙,竟然也能做出这种事情。”

魏叔玉跟着一笑。

李恪冲城墙挥了挥手,说道:“走吧。”

驾!

催马声响起,三人迅速向行进的队列追赶去。

初为人妇的崔莺莺撩开马车帘子,一样倾国倾城的俏面上,多了一丝不同的韵味,她看着渐渐远去的长安城。

她看着长安城不由一笑,城内那些相对她丈夫不利之人。

在崔莺莺眼中十分可爱。

包括她的祖父。

她觉得那些人根本就不是是想要毁掉丈夫,而是在助丈夫成事。

毁掉一个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办法。

打击、腐蚀。

长安城的那些人显然想到了前者,而忘记了后者,或许是那些人强势习惯了,习惯了用最凌厉的手段,正面摧毁对手。

而忘记了腐蚀这种更委婉、柔和的方式。

在李恪身边久了,尤其是大婚后,更亲密的相处,崔莺莺自问对李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丈夫的才华已经无需赘言,士族年轻俊杰中的最顶尖之人,也无法与她丈夫争锋。

皇子中,太子更是差远了。

可是人就会有弱点,人无完人,丈夫的弱点就是懒散、随性,这是没有野心,对自身人生没有太大功利性追求人的一种共有的特点。

崔莺莺看来,真的想要毁掉李恪,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李恪,与李恪成为朋友。

然后引导李恪温香软玉,美酒佳人。

一个被温柔腐蚀掉了意志的人杰,还可以称之为人杰吗?

“三年磨剑,剑从南边来,你们一定会后悔的捶胸顿足。”

自言自语中,崔莺莺晓得更加灿烂好看,一抹风情在俏面与光影融合,美眸格外的明亮,声音低低的响起,帘子缓缓放下。

城门处。

崔宗伯抬头看了眼城上的左武卫将士以及薛仁贵,面色变得格外凝重。

黑骑的号角声还在想着。

城内当黑骑开拔的号角声响起之际,所有百姓都扭头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所有人都知道,吴王李恪走了。

三年不准再回长安!

皇城上。

帝后二人站在城楼内,听着渐渐远去的号角声。

李世民脸上的神色有些黯然,叹了口气:“这一次,终究还是皇权输给了士族,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改变,盛世永远不可能实现。”

他对盛世的要求,因为李恪的缘故,已经不是文皇帝晚期时那种一小撮人的盛世了。

而是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百姓有恒产,在走向进程中,百姓能够缩小和士族的差距。

当有人提及大唐江山的盛世,也会想到,那是他李世民的儿子开创的!

“青雀这一次没有去城门送恪儿?”

闻言,李世民不由好笑道:“青雀暗戳戳的在准备着先斩后奏,又想跟着李恪那混球去岭南道看看有没有占便宜的机会,担心不带他,所以在王府中准备着,恐怕等混球到了剑门,青雀就还舔着脸追上去。”

“他把李义府视为心腹,李义府却把他卖的干干净净,对王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实长孙无垢知道李泰想要做什么,她故意提这件事情,就是想让丈夫高兴罢了。

“卖报卖报,最新一期恪报!”

“吴王亲口说知识是无价的、昂贵的,只有把知识做成廉价的,盛世才可期待!”

“吴王亲口承诺,要将无价、昂贵的知识,作成天下最廉价的东西!”

“名儒房彦藻先生高度肯定了吴王的想法,只有将知识作成天下最廉价的东西,才能实现圣人天下大同的目标!”

“姑臧李行之先生承诺,将会在雍州,配合雍州府衙,在河西丝路沿途新建不少于一千座学塾,姑臧李氏会派出所有族中饱读诗书子弟,奔赴各私塾担任先生。”

“雍州刺史、吐谷浑副节度使赫连铁男联合承诺,两地官府从丝路所赚取的赋税,除纾解国库外,留在地方的赋税,尽可能用在建设丝路,培养更多服务于丝路的人才上!”

“丝路商贾联合承诺,未来会不断捐助丝路学塾,助力丝路持续繁荣!”

……

帝后听着朱雀大街忽然出现的一群报童,挥着手中报纸,不停叫卖,不由错愕。

“王德,快,马上去买最新一期的恪报!”李世民面色潮红,激动催促道。

王德连忙答道:“陛下,老奴已经吩咐了,很快就会买回来了。”

“这混球,这混球,混球东西,干得好!”李世民激动的拍着城楼的窗沿,尽管没有看详细的内容。

可单是听皇城外传来的简要,他都已经知道,这绝对是大手笔!

“陛下,报纸来了。”王德小跑着把两张恪报递到帝后面前。

李世民迅速接过。

“把昂贵、无价的知识作成最廉价的东西!”

恪报第一版,硕大的墨黑标题映入眼帘。

李世民快速的浏览着,握着恪报的手都激动的在抖动。

长孙无垢一边看,一边会心笑着说道:“这条丝路为大唐江山带来的不光是财赋的增加,更是一种新气象,一股新的空气,冲入了千年一成不变,腐朽僵固的天下!”

李世民连连点头,说道:“去把皇叔请来!”

片刻后,李行之被搀扶着来到李世民面前。

“臣拜见陛下。”

“皇叔快快请起。”

李世民连忙扶住李行之,笑着说道:“皇叔,你们可是做了一件大事,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李行之摇了摇头:“岑大人说的一句话,臣十分赞同,是吴王做了一件大事,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附庸大势罢了。”

“皇叔能否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愿意放弃垄断知识?”长孙无垢好奇询问道。

“大势不可违,士族真的到了为下一个一千年革新改变的时候了。”李行之感慨道:“陛下、皇后如果有机会去丝路再看看,就会发现,现在的丝路多么的充满生机。”

“赶车的吆喝声、驼铃声、各种地方语言、沿途的谈笑声,火红火红的沙棘果成片成片……”

“越是生机勃勃,我们陇右士族身处其中,越是能够看得到,闻得着什么身上的陈腐气息。”

“就好像臣现在这幅皮囊一样,腐朽的气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

“郝瑷在吴王大婚后离开之时曾与老臣谈过,郝瑷说过一句话,老臣觉得这句话应该能够代表陇右所有士族做出这种决定的原因。”

长孙无垢郑重道:“皇叔但说无妨,这里都是自家人。”

李行之点了点头,说道:“郝瑷说,吴王的理念大家半推半就,半情愿半抵触的接受了,随着丝路的发展,持续的繁荣,我感到害怕,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做出改变,或许损失很大,可至少可以保住传承,保住底蕴,总好过彻底的被新生摧毁旧有的腐朽。”

“所以我们在知道吴王下一个目标后,我们快马加鞭商讨决定,做出这种改变。”

“放开对知识的垄断,做一个知识的引导者,结一份善缘,将来桃李满天下,得一份香火情,传承家族延续,在新世界做一尊泥菩萨。”

李行之说到最后不由苦笑。

他说的泥菩萨,就是对未来还心存顾虑,还有彷徨不安。

将来的士族,失去了垄断的一切,这份香火情能不能保住泥菩萨的金身,全都要看当权者的仁恕。

他当初一定要李恪一个承诺。

承诺将来不会对陇右士族赶尽杀绝,就是他更加觉得李恪会最终坐上天下共主这个位置。

“陛下,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做主,吴王并不知道这些事情,这副刊都是我们这些人花了钱购买的,是秦怀玉小公爷答应的,吴王绝对不知晓。”李行之连忙补充道,他担心给李恪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帝后二人相互对视一眼。

李世民笑着说道:“皇叔不要担心,这是好事,朕不会追究,朕不是那种猜忌小度量之人。”

李行之暗暗松了口气,他并不知道帝后本就在培养李恪。

他只是认为,他们这种选择,附和了皇帝的需要。

当初要不要直接随这一期恪报副刊发行这些消息,这些天他与陇右那边的士族、商贾、刺史府岑文本反复沟通。

最后还是岑文本做出决定的。

岑文本分析过,眼前这位皇帝刚刚在和关陇系的冷漠对峙中输了一筹,现在最希望看到这种事情。

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和魏叔玉、程处默、秦怀玉的目的一样。

试探皇帝对吴王李恪的容忍底线,试探吴王有没有可能克成大统。

李行之为首的陇右士族更相信李恪的承诺!

所以当李行之找上秦怀玉的时候,秦怀玉才会答应,双方默契的一拍即合。

“朕代天下百姓,谢皇叔,以及陇右士族的开明!朕保证,朕及后世子孙,绝对不会忘记现在陇右士族的牺牲!”

“陛下言重了!”

李行之颤颤巍巍的离开了。

李世民笑着说道:“陇右的商贾、士族是些有远见的人,不过却也要通知岑文本,朝廷可以容许他们有这么一份香火情,但是绝对不容许未来天下的话语权被他们通过学塾掌控,吃一堑长一智。”

“士族这个团体的出现,刚开始是被寄予厚望的,他们也起到了作用,可他们终究也变得如现在一般腐朽。”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长孙无垢略作沉吟,笑着说道:“二哥不如写一幅墨宝,作为今后天下学塾的校训,让所有进入学塾的士子牢记。”

李世民抚掌赞道:“好主意,观音婢以为,这训言该怎么提?”

长孙无垢微微皱眉,略作思索,莞尔一笑说道:“为国为民、精忠报国、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二哥以为如何?”

“为国为民,精忠报国是让士子报国以忠,天下大同则是朝廷追求盛世的理念,和而不同是告诫士子,和睦的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提醒他们君子之交,师生情谊,可和睦,但不可随意附和。”

“好!好,就这几个字!”

“皇叔不是邀请我们去看一看现在新生丝路的繁华吗?那就等各地学塾建好的时候,我们去一次,带着所有孩子,去看看大唐江山下,充满最光明的地方!”

“让他们以他们崇拜的那个混球兄长为榜样!”

……

中书省。

房玄龄放下恪报,感慨道:“把无价、昂贵的知识作成天下最廉价的东西,若真能实现,天下大同,盛世可期。”

“哼,这是有辱斯文!”温彦博冷哼一声,怒道。

王珪也点了点头:“圣人经义,竟然要作成最廉价的东西,简直就是侮辱圣人!”

……

东宫。

窦威等人放下恪报,脸色均都十分难堪。

虞世南沉声说道:“他这是走了都要恶心我们!”

“最可恨的是丝路那些走卒贩和陇右的叛徒!”窦威咬牙冷冷道:“他们在李恪大婚就向我们露出獠牙,现在竟然公然挑衅我们!”

“陇右那些人都疯了吗!”崔知温惊愕道。

“想要把无价的知识作成最廉价的东西,这句话听着是好听,可做起来可不容易,这件事情暂时倒是不必太多关注。”

崔宗伯罕见发言,郑重说道:“陇右那边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脓疮,我们都已经知道,这个脓疮是一定要挖出的,否则天下都会被这块脓疮牵累。”

当身体全都是脓疮,长出的新生肌肤,似乎看起来就是脓疮。

这正好恰合现在天下的形势。

“我们现在要格外警惕李恪在军中的影响力,发生在北城门的事情,让人不寒而栗,未来太子坐上大位,李恪要反,有多少军中将领会站在太子一边?”

“是不是李恪兵锋所指,都要倒戈相向?薛仁贵可是大将军的弟子!”

闻言,所有人的神色都不由凛然。

“快马加鞭通知裴承先,着重强调,一定要用益州盯死李恪,死死的看住他!”窦威咬牙有些说道。

“同时叮嘱裴承先,李恪经过蜀地,不要让他接触太多人,不能让他蛊惑更多人了!”虞世南补充道。

李承乾冰冷说道:“至于薛仁贵,孤会想办法的,总之薛仁贵不能继续留在左武卫了!”

他可不想自己做了皇帝,薛仁贵亲自放开城门,让李恪的大军兵入长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