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12章 一个团结在李恪身边的新兴阶层露出的獠牙!

年节过后。

筹备吴王婚礼的事情就提上日程。

太极宫。

暖阁。

长孙无垢说道:“现在朝廷国库充盈,内帑也有些结余了,是不是风风光光的给恪儿办这个大婚典礼?”

闻言,李世民摇了摇头,握住妻子的手说道:“不行,我知道你觉得对那混球有亏欠,我又何尝不是呢?”

“可亏欠不能用这件事情来弥补,这只会让有心人提前察觉你我的布局。”

“这不是弥补他,反而是害了他。”

哎!

长孙无垢无奈的叹了口气:“可让他以庶出皇子,低于承乾和青雀的规格完婚,十一完婚,元宵就要离开,我总觉得亏欠这孩子太多了。”

“民间有句老话不是说吗,儿子就是讨债鬼转世,反正我们上辈子都欠着这混球了,债多不压身,虱子多了不怕咬,欠着吧,下辈子还他。”李世民笑着说道。

长孙无垢听闻后,不由嗔怪瞪了眼丈夫,随即也莞尔笑了。

……

随后,吴王大婚一切从简,规格低于太子、魏王的口谕传到礼部,皇帝着礼部开始筹备。

而这个消息也不胫而走。

“哎,吴王什么都好,就是不会投胎。”

“可不是吗,丝路每年给朝廷创造百万贯财税,刚刚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就因为是庶出的皇子,规格就必须比太子和魏王第一等级。”

“这也更能体现吴王说的,朝廷是有强烈意愿为百姓谋福祉的,如果每个皇子大婚都从简,可以节省多少钱。”

……

百姓为李恪感到不值,又同时认为这是朝廷意愿的一种体现。

聚在东宫的人则为此弹冠相庆。

崔知温拱手恭贺道:“太子,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在陛下和皇后心中,嫡庶始终是有分别的,当日陛下与皇后闭门不见,是有其他原因的。”

其实大家都更相信当日之事,正是崔知温口中的其他原因。

帝后不是针对太子。

冷漠、对峙是针对站在太子身后的关陇系。

不过当初关陇系多少还是有些怀疑的。

现在李恪大婚的规模,无疑让那很轻微的一丝怀疑解除了。

李承乾也一脸的得意,听闻这个消息,他在东宫无人处大笑三声。

父皇母后,始终都是他的父皇母后!

父爱母爱,诸多皇子中,无人能够跟他分享!

这是独属于他的!

“太子,您当初的大婚规格就已经太简单了,现在吴王的规格更低,这大婚可是寒酸的厉害,恐怕也就是一般士族人家的规格了。”有人笑着说道。

哈哈……

一时间,响起一片哄笑声。

似乎李恪寒酸的婚礼,是一件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

笑过后,裴承先试探着询问道:“两位世叔,对待吴王大婚之事,我们关陇世家应该准备一份什么规格的贺礼呢?”

“不看僧面看佛面,崔家小妹毕竟是我们关陇系的才女,而且为关陇系付出这么多。”

虞世南瞥了眼裴承先,这个年轻人越来越有老伙计裴寂的老滑奸诈了。

他才不相信裴承先会好心好意给李恪祝贺。

其实不过是变相的询问他们对待李恪大婚,关陇系持什么态度罢了。

虞世南和窦威相互对视一眼。

李承乾期颐的看着虞世南和窦威,他想要两个人否决,可作为长兄,这种话他还不好明说。

笃笃笃……

窦威食指敲击着桌面,略作沉吟后,手指敲击的动作停下,斩钉截铁的说道:“经过此事,大家已经彻底的撕破脸皮了,就没有必要搞什么一团和气,和光同尘的样子了,正好也乘此机会,教一教吴王怎么做人!”

“让这冷冷清清的大婚告诉他一个道理,这天下缺什么人都可以,但是缺了我们士族,他这独角戏注定是要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承乾不由微微皱眉,这话听得不知为何,总觉得很不舒服。

不过很快他就被窦威后面的话而吸引了注意力,感到高兴。

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听世叔的,让他感受感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世叔说的太好了,是时候让李恪知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受了!”

……

窦威的话,受到了在场许多人的附和。

裴承先笑着拱手道:“小侄很想留下来一看,可惜要马上返回益州了,可惜了。”

哈哈……

在场许多人又是一阵畅快大笑。

笑声落下,虞世南提醒道:“贤侄你要记住,接下来你的担子很重,你提前回益州的决定是对的,益州担负着围堵李恪的重要关卡。”

“他的才能全都在商贾之道,商贾在于流通,没有流通二字,他纵有点金之手,也只能自怜自叹,叹苍天不公!”

虞世南说着唇角微微上扬,泛起一丝冷笑:“所以你回去要做好准备,确保益州境内不会有人成为他的附庸。”

“他那些兄弟无所谓,他们改变不了围堵的局势,主要是那些益州本土派!”

裴承先起身,笑着十分自信的说道:“请世叔放心,承先一定不会让诸位同仁失望!”

他已经与益州本土派的士族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那些人都要仰仗他裴承先吃饭,他裴承先就是益州的土皇帝!

裴承先的自信让虞世南放心了不少,叮嘱道:“那就早先准备动身吧。”

“是,世叔!”

时间转瞬即逝。

正月十一。

李恪大婚当天。

是日的早朝免了。

房玄龄、杜如晦依旧保持着习惯,天色未亮,就骑马不紧不慢的往皇城方向赶去。

一路上。

房玄龄大量四周,惊讶道:“今年长安的百姓元宵还没有来,就已经开始张灯结彩了?”

“未必。”杜如晦打量着四周,朱雀街沿街的店铺挂上了各色彩灯,周围一条条小巷中,家家户户门外也都一夜间挂起了彩色的灯笼。

上朝都不需要挑灯了。

杜如晦说道:“玄龄,你可别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们的百姓还没有富裕到如此铺张。”

“去岁年节当天,元宵当天后,百姓就将灯笼收起来了,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家中为数不多的值钱东西了。”

“公道自在人心。”房玄龄感叹一句,这些时日,吴王大婚临近,可长安城内,关中的士族没有任何一点动静,大家都能闻到味儿:“有些人自以为高高在上,都说百姓愚昧,可其实百姓才是最淳朴善良的,他们绝大多数心中都有一杆秤。”

“愚昧用吴王的话来讲,不过是因为百姓获取消息的困难,消息闭塞不对称造成的罢了。”杜如晦说道。

“说到底归结为一个原因,知识对于百姓来说太昂贵了。”到底是当朝宰辅,说着说着,两人的话题就不知不觉,由点及面,涉及到了教化问题:“不久前,我父亲都还问我,开科举,朝廷为什么不能普及教化。”

“有那种拼音的识字方式,普及教化就十分简单了。”

“我当时对家父说,哪有那么简单,且不说普及教化的支出都可以拖垮国家,就是其中的阻力恐怕也大的吓人。”

杜如晦则似乎充满了乐观,笑着说道:“说道教化的困难,我倒是十分乐观。”

“噢?”房玄龄不解的看着老伙计。

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士族之所以牢不可破,其实说白了,就是士族利用知识的无价和昂贵,进行垄断罢了。

说白了,这种垄断和商贾上的垄断都一样。

涉及最核心的根本还是读书人嗤之以鼻的铜臭!

钱财被读书人百般唾弃。

可最终决定能不能学知识,接受圣人经义教化的,竟然还是钱财。

如房杜等看透了这其中逻辑和关系的人,对某些刻意杜撰出来,约束百姓,愚昧百姓的教条东西充满了嘲讽。

杜如晦乐观笑着说道:“我府中一年轻家丁,从小就不通文墨,可又一次,我无意间却发现这小子拿着一张恪报在看西游记。”

“这怎么可能,他不通文墨,如何能看得懂?”房玄龄诧异不解道。

“我同样也好奇这个问题,我就问他,怎么能看得懂?”

“这家丁告诉我,他拿着恪报,一边听街边说书人反复说同一段故事,西游记写的太好了,那些说书人都是一个字都不变的讲述,那家丁一边听,一边对照上面的字看。”

“久而久之,他竟然勉强能够粗粗读西游记,虽然字还认不全,甚至只认识能读出来,却不会写。”

“可难道这不是一种好的变化吗?”

“说白了,制约学东西知识的因素,还是缺少一种能够让普罗大众都接触的媒介,如果没有恪报,那个家丁就不会有接触知识的机会。”

“也就不会有好奇心去研究。”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文字,是知识,传播知识、圣人经义不再单单依靠书籍。”

“彼时百姓将不再愚昧。”

房玄龄陷入了沉默,一则小事,杜如晦看到了其中门道,他当然也看清楚了。

隐约仿佛有一扇门出现在他们面前。

有一条门缝,透着光亮。

那就是他们这种人雄心壮志,心心念念追求的东西。

总有那么一些人,活着不是为了蝇营狗苟的私欲。

……

天色渐亮。

礼部已经开始带李恪和崔莺莺祭告祖庙之类的事情。

李世民坐在暖阁中,参加儿子大婚的冕服已经换好,长孙无垢一边为他整理,他一边询问:“王德,长安城那些人还是没有一点动静吗?”

“没有。”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冷笑道:“看来朕这个儿子还真是不招人待见,他们连捧个场都不愿意了。”

就在这时,有小太监匆匆走进来,将一张小纸条塞到王德手中,然后低着头匆匆退出去。

王德看完纸条上的消息后,笑着说道:“陛下,有好消息,大批的丝路商贾,还有西域人抵达老兵工坊,希望能为吴王送上贺礼。”

“吐谷浑方面的贵族也已经抵达长安三十里外。”

“雍州那边,岑文本大人派出郝瑷郡守,代表雍州全体,为陛下献礼,在跟秦怀玉小公爷打招呼后,已经在入宫的途中。”

“雍州百姓亲自酿制的沙棘果果汁,拖姑臧李氏李行之老先生带来。”

“塞北那边也有消息,阿史那氏家的明珠带上万匹优良战马抵达,阿史那飞燕已经在老兵工坊,而战马正在三十里外。”

……

李世民听着这些消息,脸上总算露出笑容,笑骂道:“岑文本这个老滑头,什么给朕献礼,这老滑头现在是越来越奸猾了,不过念他雍州上下也是不想给那混球再惹麻烦,就算了。”

“阿史那氏的这个明珠,看来是看上恪儿了。”长孙无垢笑着说道:“上万匹战马,突利那个想着左右通吃,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怎么会这么大方,还大张旗鼓的做?”

……

东宫。

“什么!”

李承乾同样也收到了消息。

他怒而起身,看着面前突利派来的解释之人:“突利是想要投靠李恪是吗!”

“太子殿下,突利汗绝对没有此意,这都是公主自己背着突利汗做的,突利汗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派遣下臣前来解释。”

哼!

李承乾怒而冷哼,什么解释,突利分明就是想要两头下注!

李恪一边全都推到了阿史那飞燕的身上。

可他还不能跟突利翻脸。

翻脸就意味着要把突利给逼到对面!

“准备孤的仪驾,孤要出去!”

等李承乾来到北城,登上城楼才发现,李泰早站在那里了。

“大哥,你也是来看热闹的?”李承乾想要避开这个混账亲弟弟的时候已经晚了,李泰满脸笑容,十分的灿烂。

“大哥,你看看,皇兄祝贺的人,少了一些人,可现在更加热闹。”

李承乾黑着脸不说话,目光所及,乌泱泱的队列正在缓缓向城门行进。

城门附近,魏叔玉带着兄弟们在等着,李恪因为还在跟着礼部的官员进行繁琐的礼节,故而不能亲自来。

“丝路曹氏染坊,献上顶级绸缎五十匹,祝殿下大婚!”当队列靠近后,远远就有骑在马上的人自报家门。

曹富贵骑马而来,距离魏叔玉等人五十步左右勒马顿足,翻身下马,小跑着过来。

“刘氏茶铺,送上岭南道茶山一座!祝殿下大婚!”

……

“姑臧李氏,李行之老先生,送上李氏陇右庄园一座,上好良田九千九百九十九亩,祝殿下大婚!”

“武威郝氏……”

……

“吐谷浑赫连部羊万只,战马两千匹,牛两千头……”

“吐谷浑慕容氏送上……”

……

“塞北阿史那氏,阿史那公主,送战马万匹,祝吴王大婚!”

……

“太壮观了!实在是太壮观了,大哥是吧?”李泰看着浩浩荡荡入城的祝贺队伍,故意对李承乾说道:“有些人想让皇兄冷冷清清的成婚,可这些暗戳戳的小人,绝对想不到,皇兄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

李承乾脸色冷冷的,咬牙道:“李泰,你别忘了,我们才是亲兄弟!”

哼!

话罢冷哼一声,李承乾转身离开。

因为是庶出,大婚晚宴的宴席是没有资格在皇宫的太极殿进行的,只能在吴王王府中。

除了并州系外,士族也只有陇右士族全都到了。

关陇系以及其他士族,除了长孙无忌、温彦博外,全都选择冷眼旁观。

可李恪的大婚并没有他们预见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相反格外的轰动。

军中以李靖、程咬金、秦琼等为代表的将领大部分都来了。

加上塞北、西路上来的朋友。

吴王府格外的热闹。

厅内。

李世民带着后宫和子女们在其中。

李行之坐在厅内左侧首位。

李世民坐在高处,举杯对李行之笑着说道:“皇叔能离开姑臧来长安,朕十分高兴。”

“陛下言重了,吴王对陇右这片土地有大恩。”李行之连忙举杯作揖。

陇右姑臧李氏与陇西的狄道鄠县李氏,说起来也都是一个祖先。

只是两个李氏这个祖先有些遥远了。

就如同崔氏一般。

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追根究底,一千年前同出自齐国贵族崔氏。

李行之陪着皇帝一饮而尽,然后请示道:“陛下,我们这些从各方来为吴王祝贺的朋友,还给吴王带了一件礼物,他们托臣向陛下请示,请求陛下的恩准。”

“准了!”李世民想都没想,也没有问到底是什么礼物,大手一挥就准了。

“且容臣离开片刻。”

李行之起身倒退着出了大厅,拿出一个信号爆竹点燃后,嗖的一声,一道紫红亮光在空中炸开。

砰砰砰……

“烟火!”

“好多,好漂亮的烟火!”

……

整个长安城瞬间都被烟火笼罩,照的一片通明。

绚烂的烟花,吸引了所有人,城内的百姓都纷纷出屋观看。

李世民也带着后宫嫔妃走出来。

“皇叔,你们不会是把关中用来元宵节用的烟火爆竹都给卖光了吧?”李世民看着也暗暗震惊。

这规模,就是元宵节,朝廷与民同乐,也没有这声势。

李行之笑了笑,作揖请罪:“请陛下恕罪。”

嘚,还真是!

李世民不由苦笑。

这群来给儿子祝贺的人,分明就是要跟关陇系的人对着干!

绚烂的烟火映照在长孙无忌、温彦博、李承乾等人的脸上,这些人的脸色均都不是很好看。

烟火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窦府。

虞世南脸色铁青道:“这些卑贱的狗东西!他们什么身份,身份最高的也就李行之那个老不死的东西,他们竟然敢跟我们对着干!”

虞世南两代三朝历练出来的老狐狸,城府之深,等闲事情,绝对不可能让其如此失态。

“窦兄,你感觉到没有,丝路那些卑贱的走卒贩,现在敢为李恪这么暗暗跟我们对着干,将来他们就敢名正言顺的挑战我们士族的权威!”

不愧是老狐狸,从一件小事上,就看到了一个新兴阶层崛起过程中露出的獠牙!

窦威点了点头,这场他们想给李恪施以颜色,凄凄惨惨戚戚的大婚,非但没有如愿,反而展露出了某些让士族人不安的苗头。

吴王府。

长孙无忌与温彦博对视一眼,他们也感受到了一种隐藏在绚烂烟火中的挑衅,还有露出的獠牙。

有新兴的丝路商贾阶层。

也有陇右这种接受了服务型官府的士族叛徒!

两个团体,团结在李恪的身边,借助这场大婚,向他们龇牙,露出了向传统士族发起挑衅的獠牙!

这种举动,或许就像是稚虎玩闹中无意识的行为。

但他却是千百年来,除皇权外,首次出现,挑战传统士族的第二股力量!

李恪!

一切都应这个人而起!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相视一笑,曾今李恪对他们说过的话,在这灿烂的烟火背后,已经逐渐显露真容!

“李老,阿史那公主,多谢多谢,谢谢你们,以及其他朋友的盛情。”李恪被礼部的人摆布了一天累得如狗,终于在烟火结束后,在一帮兄弟的拱卫下,带着崔莺莺赶回来。

“恪殿下,你不守诚信,你说过,你要到并州的!”阿史那飞燕看到李恪火辣开口抱怨,话锋一转又邀请道:“我知道你是身不由己,如果将来这里没有你的容身之所,塞北草原永远欢迎你,阿史那飞燕永远欢迎你到塞北!”

哈哈……

谁都没想到塞北的明珠,胭脂烈马竟然这么热辣,在人家的大婚上说出这样一番话。

短暂的惊愕后,哄堂大笑,几乎所有人都发出善意的笑容。

这一夜,注定不平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