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14章 冤家路窄,李恪是我们的死敌!

吐蕃高原。

一座城池在沼泽荒芜中渐渐出现轮廓。

密密麻麻的高原百姓牵着牛马,驮着石头入城,带着泥土出城。

填埋城池附近的小沼泽。

松赞在吐蕃中枢的官员陪同下,来到一座正在建造的寺庙山下。

牧民喊着号子,驱赶着羊行走在陡立的山上,羊背上驮着建造寺庙的各种材料。

“建造的进度如何,年内王都是否可以搬迁?”松赞询问道。

一青年吐蕃官员走出来,郑重保证道:“请赞普放心,年内一定建成新的王都逻些城!”

“惹萨寺在最迟在六月天能够建成。”

这青年叫论钦陵。

十分有才干,是禄东赞的儿子,因为对禄东赞的信任,所以松赞对论钦陵也十分信任。

迁都,新建都城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全都交给了这个年轻人来做。

松赞满意的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论钦陵的肩膀:“论钦陵,你是我们吐蕃年轻人杰中最杰出的人才。”

“我们吐蕃与大唐势必不会永久的和平下去,要么大唐打上高原,要么我们吐蕃人的军队走下高原,占领他们的平原地区,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

“原本我与你父亲议定,与大唐联姻,保证我吐蕃初期崛起过程中的和平,当年我与你父去大唐的时候,正式大唐刚刚平定突厥不久之后,他们的国力还很虚弱,我们都以为能够乘此机会,达成和亲。”

“可没想到,却被大唐的皇子李恪破坏,而他训练的一营士兵,掌握了克制我们的方式。”

“第一次和亲被破坏。”

论钦陵点了点头,在松赞出神之际,接住话茬说道:“第二次是土门关一役,赞普与父亲想要乘机拿下吐谷浑,同时让大唐知道我们吐蕃的势力,我们威胁他们的河西地区,进而逼迫大唐与我方和亲。”

“是啊,可惜我们又败在了李恪手中,而且还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来。”松赞感慨道:“此人是我们吐蕃的大敌。”

“两次在同一人手中失败,吐蕃失去了和亲的机会,我们与大唐的关系始终得不到保障。”

“没有这层和亲关系,我们想要保证拥有足够的时间壮大国力就无法实现。”

“迁都之事就迫在眉睫,我们吐蕃需要尽快的集中全部的力量,向西北沿泥婆罗进攻大小勃律,向西南,南下洱海六诏,占领占城,只有掌控了大小勃律以及占城,我们吐蕃才有足够宽的疆域和足够的粮食人口对抗大唐。”

“将来兵入关中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只是可惜了,吐谷浑我们永久的失去了,如今的吐谷浑富的流油,就是一只肥美的羔羊,我们吐蕃却只能看着不能享用。”

“不得不说,吴王李恪是一个绝顶人才,丝路一直都存在,可只有他将丝路打造成一个能为大唐贡献百万贯财税的明珠!”

跟在松赞身边的慕容孝隽脸色不由的黯然。

故国已成昨日。

而他只能流亡吐蕃,成为寄人篱下的丧家之犬。

松赞迁都以及种种举措,慕容孝隽精通中原文化看的十分清楚。

与隋朝杨广想要迁都洛阳是一个道理,都是想要摆脱旧有王都,根深蒂固旧有的贵族,在新都达到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力。

禄东赞注意到慕容孝隽的失落,笑着开口安慰道:“慕容大人,将来不是没有机会恢复故国的,据我们所知,李恪已经被调出丝路,吐谷浑也不是他的封地了,没有李恪的丝路,能否继续繁荣下去就未必了。”

“何况只要我们吐蕃强大了,也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帮助你复国。”

慕容孝隽感受着周围投来的目光,心中满是苦涩,恐怕那个时候,吐谷浑的百姓只记得自己是唐人,而忘记了他们曾经吐谷浑的身份了。

李恪在吐谷浑执行的那些策略,慕容孝隽只要想一想,就恨得咬牙切齿。

松赞也准备要开口安慰慕容孝隽,这是个人才,最主要这个人才不是吐蕃旧有的贵族,在吐蕃没有任何的依靠,只能依靠他这个君主。

用中原的话说,慕容孝隽只能做一个孤臣。

一个完全效忠于他的孤臣。

这恰是松赞需要的。

可就在他要说话的时候,一骑急匆匆冲来:“报,启禀赞普,吐谷浑最新一期恪报!”

松赞在传送恪报的士卒将报纸递上来,他就连忙接过。

恪报。

每一期他都要看,而且一定要八百里加急从吐谷浑由细作买到后,送抵高原。

这个新奇的东西上,充满了独属于李恪的智慧。

他需要用李恪的智慧来武装自己。

同样他也在了解李恪的一举一动,李恪为大唐带来的变化。

“把无价、昂贵的知识作成最廉价的东西!”

当松赞读出这个标题的时候,周围的贵族官员纷纷议论嘲讽。

“中原的知识,是最神圣的东西,这位大唐皇子竟然要将中原最神圣的东西作成最廉价的!”

“这是对圣人的一种侮辱!”

……

吐蕃的贵族都会从小学习中原文化,周边任何小国最顶层的贵族,都是如此。

中原就像一颗明珠,让他们敬畏、羡慕、嫉妒、同时贪婪的想要将这颗明珠据为己有。

实力弱者想要做中原王朝的附庸。

实力强一些,有野心的,则暗戳戳准备着,等待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

吐蕃无疑就是后者。

慕容孝隽摇头道:“这不是对圣人的亵渎,而是李恪的野心,他的野心很大,如果真的让他实现,中原的实力会变得更强。”

松赞一边看一边点头。

片刻后他合上报纸,说道:“这份报纸有两个消息,其一李恪在继打造丝路繁荣之后,提出要将无价的知识作成天下最廉价的东西,而一旦达到这个目标,就如同其中大唐著名大儒房彦谦所说,就实现了天下大同,大唐将出现一个千古绝响的盛世,而我们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兵入关中。”

“其二……”

松赞不由苦笑:“李恪离开了丝路,却要到岭南就藩,担任岭南五府经略使!”

“李恪到了岭南,恐怕会严重影响我们侵吞六诏,占领占城的计划。”

“我们向西南扩充变得前途飘渺,李恪还真是我们吐蕃的大敌!他绝了我们向西北进入陇右的路,现在又要去岭南!”

论钦陵意气风发的说道:“赞普无需担心,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是唐人内部的一次内讧,李恪是又一次被贬封。”

“他在吐谷浑可以利用丝路做成一番事业,可去了岭南那种荒芜之地,他能做什么?在岭南的群山峻岭中发展商贾之事吗?”

“而且他去了岭南,很明显要受到益州刺史裴承先的敌视,岭南就是一处绝地!”

“傲慢自大!”禄东赞冷哼呵斥:“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了李恪!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吃过轻视他的亏了!”

“轻视敌人,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禄东赞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正是他这个儿子带兵占领了吐谷浑,打败了薛仁贵、郭孝恪等一批大唐名将。

乘着安史之乱,更是将整个陇右占领,后期甚至还带兵攻入长安城。

论钦陵更是成为研究吐蕃和高原地方历史,避不开的一个名字。

吐蕃的版图就是在论钦陵辅政时期达到了巅峰,吐蕃也处于最强盛的时期。

“孩儿知错。”论钦陵立刻老老实实的认错。

松赞沉吟道:“大相,六诏之中,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些势力,马上准备动手吧,而且希望李恪进入岭南的时候,与李恪见一面,给他送一份大礼!”

禄东赞知道大唐李恪就是赞普松赞的一个心病,他想了想,虽然松赞有些急切,不过李恪马上要进入岭南,再不行动,怕是以后会没有机会。

“赞普给臣一个月的时间,臣来布置,让洱海北面河蛮人的三诏臣服吐蕃。”禄东赞十分肯定的说道。

“赞普,臣有一个提议。”慕容孝隽忽然开口。

“但说无妨,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松赞十分大度的说道。

慕容孝隽郑重道:“不妨将靠近益州的施浪诏送给益州別驾裴承先!”

“放肆!”

“赞普,慕容孝隽这个吐谷浑的丧家之犬,从来就与我们吐蕃不是一条心的。”

“他不会成为一条好藏獒,他只是一条养不熟的高原狼!”

……

松赞身边的吐蕃官员顿时大怒,指着慕容孝隽开始弹劾。

其实真实的目的松赞很清楚,也很简单,这些旧有贵族出身的官员,看着慕容孝隽这样一个外来户,丧家之犬,在短短数年之内,被他屡次提拔,嫉妒眼红。

慕容孝隽当了很多人的路。

“安静。”禄东赞主动替松赞喝止同僚,询问道:“慕容孝隽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慕容孝隽冲松赞一拜说道:“臣对大唐内部的派系比较了解,李恪为士族系,尤其是关陇系所不容,这一次也是因为关陇系的针对,才被再次贬封到岭南道的端州和广州。”

“裴承先年纪轻轻就担任益州別驾,而且益州刺史始终空悬,恐怕这个位置是给裴承先空着的。”

“裴承先很有可能是关陇系培养的未来中枢宰相。”

“裴承先现在需要功劳来晋升刺史,否则就算关陇系能够使力让刺史的位置空着,可空着始终都有可能被其他人占据。”

“李恪去了岭南道,裴承先就是关陇系压制李恪的急先锋。”

“我们送裴承先一份天下的功劳,交好裴承先,双方联合打击李恪,施浪诏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有河蛮人的其他两诏,就可以继续进行南侵战略了。”

论钦陵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赞普,这的确是个好计谋,一点点土地,相比未来更大的收益完全值得!敢于投入,才能有打的回报!臣以为裴承先一定不会拒绝我们的好意!”

松赞看向禄东赞,他喜欢读中原人的史记,觉得禄东赞就是他的周公、诸葛孔明之类的辅臣,所以很多事情他都愿意先听一听禄东赞的意见。

君臣配合无间,早已熟悉彼此,当松赞看来的时候,禄东赞就知道赞普的意思,点头赞同道:“赞普,慕容大人的计策臣赞同,没有任何损失,裴承先绝对不会放过能够帮他尽快坐上刺史位置的机会!”

“那好,论钦陵你亲自去一趟益州!”松赞吩咐道。

“是赞普!这一次如果有机会,臣要好好见识见识唐国皇子,吴王李恪!”土门关一役,论钦陵就已经开始主导迁都前期的事情,是故当时不在土门关。

松赞拍着论钦陵的肩膀说道:“提前见一见也好,他如果不能死在唐国权利的内争之中,将来就是你的劲敌。”

“是!”

……

益州。

绵阳。

“皇兄,高不高兴,惊不惊喜!”从绵阳出发的队伍中,李泰一脸谄笑,骑马在李恪的身边晃荡。

李恪无奈翻了翻白眼。

“你来做什么?我告诉你,岭南道的蚊子很多很大很凶,就你这一身肥肉,去了就是喂蚊子。”李恪没好气吓唬道。

“不怕,我是来送皇兄你的,顺便也想去岭南道看看,毕竟是大唐的疆土,我还从未去看过一眼呢。”李泰拍着胸脯咧嘴笑着说道。

后面的马车内。

武媚娘小丫头撩开马车帘子,看着李泰的背影,嘟着嘴气呼呼说道:“魏王舔着脸跟来,又是想看看跟着王爷有没有便宜占,丝路上就有不少他的产业,当初吐谷浑的商铺,王爷给了他一间店铺,可是他为了多要一间店铺,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去王爷门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装可怜,王爷被他折磨的是在没办法,就又答应卖给他一间。”

“王爷走路碰到一堆狗屎,只要王爷指着狗屎说这值钱,魏王也会抓一把回去收藏起来的!”

崔莺莺和苏婵儿听着这个丫头埋汰李泰的话,不由莞尔笑了起来。

苏婵儿说道:“魏王跟王爷走得近也没什么坏处,一点银钱的事情,算不了什么。”

“你一个小丫头,别调到钱眼儿立,到现在攒了也有百十贯了吧。”

“让你存在王爷的票号你偏不,每次出门都用包袱带着,你不嫌累吗?”

崔莺莺看着害羞了的武媚娘,不由笑了笑。

当初她刚入长安,为了了解李恪,刻意的接触武媚娘,对于这个小丫头的身世了解。

喜欢攒钱的原因,她也明白。

崔莺莺转移话题说道:“入蜀这一路,冷冷清清的,看来我们关陇系这位俊杰,真的是严防死守的很厉害。”

“要我说,益州都是一群白眼狼,当初要不是殿下,益州得死多少人!现在一个迎接的百姓都没有。”小丫头愤愤不平的说道。

苏婵儿伸手戳了一下武媚娘:“性子不要这么刻薄,你当初不还跟我说,王爷愿意付出真心真情感,所以能够得到无数人的拥护吗?”

“益州的百姓只是不知道王爷入蜀的情况,沿途遇到很多百姓,知道是王爷的队伍,不都是激动的流泪感恩吗?”

“裴承先故意压着消息,再加上裴承先入蜀之后,用写卑鄙手段禁止了恪报在益州的发行,益州知道王爷入蜀的,也只有那些官员了。”

小丫头媚娘羞涩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我有学王爷,只是对益州的情况有些不忿罢了。”

……

成都府。

裴承先放下一份从关中送来的恪报,冷哼道:“把最无价昂贵的知识作成最廉价的东西,好大的口气,倒也是咱们这位吴王能够说出的话!”

许敬宗冷笑说道:“所以说,他是全天下士族的死敌,当今在位,咱们不好杀他,只要太子登基,第一个就收拾他。”

“太子未必会真的下杀手。”裴承先摇了摇头:“太子可始终记得李恪当初为他求情的事情。”

“到时候可由不得太子,这一次又如何,皇权不一样输给了士族吗?”许敬宗信誓旦旦的说道。

“太子难不成还能有当今的魄力和杀伐果断?当今是马上打天下的皇帝,太子终究是个继承者,只要我们发动起来,他不想杀也得杀!”

“不染点兄弟血的皇帝,怎么能称之为皇帝呢。”

裴承先瞥了眼许敬宗,惊讶于这个人的胆大和狠辣。

不过这都是大家私下里说说的话,说了就说了,私下里,士族中没什么不能议论商讨的。

“许前辈,益州本土派如今都没有动静,想来是会对李恪敬而远之,依你之见,有无必要在暗示他们一下?”裴承先请教道。

许敬宗笑着摇头说:“没有必要,他们现在吃的是別驾你的饭,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他们不敢吃着你的饭,砸你的碗!”

“裴承先呢!我要见裴承先!”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愤怒的大喊声。

“长孙小公爷?”许敬宗不由皱了皱眉头:“他是不是因为我们冷落李恪来闹事的?”

吱呀!

门打开,衙役冲进来,汇报道:“刺史大人,长孙大人带着孙神医闯进来了,小的们拦不住。”

裴承先立即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摆了摆手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衙役下去,他等着长孙冲的时候,对许敬宗说道:“长孙冲一定又是来给孙思邈索要医学学塾的费用,孙思邈这个人是个神医,还不能得罪,可那个医学学塾,各种要钱,孙思邈上次来,做了一个帐,一年竟然要三万贯!这是李恪答应他的,不是我裴承先,我是绝对不会给他的,益州刺史府没有这个钱!”

许敬宗知道,有着三万贯,裴承先宁愿纾解国库作为政绩,也绝对不会交给孙思邈,培养一些看不到任何政绩的郎中。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