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别怕,我是来修仙的 第017章:月娘上香,暗中观察

虽然前路漫漫,但这一次的“炸炉”经历,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仅是对丹药的追求,更是对《浊世度人经》那诡异特性的一次深入探索。这浊世度人之路,果然处处是“惊喜”,连失败,都显得别有滋味。而怀里的“焦糊丸”和脑海中增长的微弱内息,似乎也在预示着,他这条另类的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陆尘的生活规律而充实。白天,他依旧履行着藏经阁“管理员”的职责,借着洒扫整理的机会,更加仔细地搜寻可能被遗漏的“宝藏”,可惜再无所获。闲暇时,他便与了尘方丈品茗论法,凭借着他那套融合了现代心理学和考据学知识的“佛法新解”,愈发让老方丈觉得他慧根深种,见解独到,待他越发亲厚。而到了无人注意的傍晚,他则会溜去后山,继续他的“炼丹大业”。

当然,结果依旧是炸炉多于成功,焦糊丸的库存稳定增长。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失败,不仅让他对火候、药材配比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那失败瞬间产生的特殊“烟火气”总能被度人经吸纳,转化为一丝丝微弱但实实在在的修为增长。这让他产生了一种诡异的修炼逻辑——失败是成功之母,更是修为进步的阶梯。他甚至开始怀疑,这《浊世度人经》是不是某种“失败学”集大成的产物?

就在他几乎要沉迷于这种“炸炉修炼法”时,一个重要的日子到来了——初一。

根据他之前打探到的消息,西门庆的正室夫人吴月娘,每月初一、十五,雷打不动会来永福寺上香祈福。今天,就是他等待已久的目标首次登场之日!

一大早,陆尘便有些心不在焉。他仔细整理了身上那件勉强还算干净的青衫(冒充书生比冒充和尚方便行动),确保自己看起来像个偶遇的、略带落魄但气质尚可的读书人,而不是什么可疑分子。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藏经阁,而是揣着几本做样子的旧书,在寺院前殿、大殿以及通往客堂的廊庑之间看似随意地踱步,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增强的五感提升到极致,如同一个精密的人形雷达,扫描着进入寺院的每一位女眷。

辰时末(约上午九点),永福寺的香客逐渐多了起来。就在陆尘等得有些焦躁,怀疑消息有误或者吴月娘今日不来了的时候,寺院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只见一辆算不上极度奢华、但用料做工都显精致的青幔小车在寺门外停下。一名穿着体面的小厮上前放好脚凳,车帘掀开,先下来一个穿着淡绿比甲、梳着双丫髻、眉眼伶俐的小丫鬟。小丫鬟站稳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女子缓缓下车。

就是她!陆尘精神一振,目光瞬间锁定。

那女子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身穿一件月白色的绫缎长袄,衣襟和袖口处用银线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下系一条浅碧色的马面裙,裙裾摇曳,步履从容。一头乌黑浓密的青丝挽成一个端庄的圆髻,发间只簪着一支简单的白玉簪子和几朵新鲜的白色茉莉,耳上坠着小小的珍珠耳钉,除此之外并无过多饰物。她容貌算不得绝色,但肌肤白皙,五官端正柔和,柳眉细长,杏眼温润,自有一股大家闺秀的娴静气质和正室夫人的沉稳气度。

然而,在这份端庄娴静之下,陆尘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她的眉宇之间,仿佛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挥之不去的轻愁,如同江南烟雨,朦胧却持久。她的嘴唇习惯性地微微抿着,透着一股隐忍的坚韧。整个人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画,色调素雅,构图完美,但底色却染着一层淡淡的、化不开的灰霾。

陆尘悄然退到一根粗大的廊柱后面,屏住呼吸,眼中微不可察地闪过一丝淡金光芒,“观人术”悄然运转,投向正在丫鬟搀扶下,缓步走入寺门的吴月娘。

在他的特殊视野中,吴月娘周身的气息总体呈现一种较为平和的、偏向于“土”性的黄白色光芒,这符合她正妻的身份和沉稳的性格。但在这片黄白色光芒之上,确实如他肉眼所感,笼罩着一大片浓郁的、如同阴云般的深灰色气息!这灰色代表着“焦虑”、“忧愁”和“压抑”,几乎渗透了她整个气场,可见其心病之重。

陆尘将观人术的感知更加集中、细化。他注意到,那浓郁的深灰色焦虑气息,并非均匀分布,其中大部分都隐隐约约向着她的少腹部位汇聚、缠绕,使得那里气息的流动显得有些滞涩和紊乱。这印证了他之前听到的传闻——子嗣问题,是她最大的心结和痛苦来源。

紧接着,更细微的观察带来了新的发现。当吴月娘目光扫过大殿内供奉的送子观音像时,她周身那深灰色的焦虑气息会明显波动一下,颜色甚至加深几分,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祈求。而就在她上香祈福,闭目默念的某个瞬间,陆尘清晰地捕捉到,她脑海中似乎闪过了某个特定的人影或名字,导致她周身的气息猛地产生了一阵剧烈的、短暂的波动!

那波动并非单纯的灰色,而是夹杂了一丝极其淡薄、几乎难以察觉的……绿色?一种带着冰冷、尖锐意味的淡绿色,如同初春冻土中挣扎出的毒芽,代表着“嫉妒”、“不甘”与一丝隐晦的“怨恨”!

这目标指向……潘金莲!陆尘几乎可以肯定。虽然吴月娘可能从未与潘金莲正面冲突,甚至表面上维持着大度的主母风范,但那个凭借美貌和手段搅动西门府后宅、隐隐威胁到她地位的女人,早已在她心底种下了这根毒刺。只是她所受的教育和身份,让她无法像市井妇人般宣泄,只能将这复杂的负面情绪深深压抑,转化为更深沉的焦虑和内耗。

“果然如此……”陆尘心中了然。吴月娘的能量场画像清晰地展现在他面前:一个被“无子”的焦虑和“宠妾(即将)”的威胁双重折磨的深宅贵妇,表面贤良淑德,内心却饱受煎熬,急需一个情绪出口和精神支柱。

就在陆尘暗中观察分析的同时,吴月娘已经在丫鬟的陪同下,完成了在大雄宝殿的上香、跪拜、祈福等一系列仪式。她的动作标准而虔诚,但眉宇间的愁云并未散去多少。上完香,她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在丫鬟的引领下,向寺内提供休息的客堂方向走去,似乎是想稍作歇息,或者……如陆尘所料,想寻个清净地方静静心,甚至可能找寺中高僧聊几句,寻求些心灵慰藉。

陆尘知道,机会来了。他不能直接莽撞地冲上去,那样太刻意,容易引起警惕。他需要创造一个“自然”的相遇。

他快步绕到客堂附近的另一条回廊,假装边走边看书,同时耳朵竖得像天线,捕捉着客堂方向的动静。他还注意到,几个常来寺里、看起来颇有些八卦的老年香客,正坐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闲聊,目光时不时地瞟向客堂方向,显然也对这位西门大官人的夫人颇为关注。

陆尘不动声色地靠近了些,装作欣赏廊檐下的壁画,实则将他们压低声音的议论听了个一清二楚。

“……瞧见没,西门大官人家的娘子,每月这时候准来。”

“唉,也是个可怜人,模样好,家世好,就是这肚子……不争气啊。”

“可不是嘛!听说为这事儿,没少求神拜佛,药也不知吃了多少,就是不见动静。”

“家里头那个……紫石街那个卖炊饼的武大,新娶的那个婆娘,听说了没?生得那叫一个妖娆,前儿个好像还被西门大官人‘偶遇’了一回……这吴娘子心里能痛快?”

“嘘……小声点!这话可不敢乱说!不过啊,这正头娘子的日子,怕是越来越难喽……”

“……”

这些零碎的闲言碎语,与他之前的打听和刚才的观察相互印证,让陆尘对吴月娘的处境和心态把握得更加精准。情报收集完毕,行动计划也随之清晰。

突破口,无疑就是“子嗣”!这是吴月娘最核心的痛点和需求。直接说能帮她生孩子,那太假,容易被打成骗子。但可以从侧面入手,先用佛法哲理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她的焦虑,建立初步的信任和好感。然后,再适时地、看似不经意地展示一下“清心丹”的效果——平心静气,稳固神魂,这对于一个长期焦虑、心神不宁、甚至可能因此影响身体(比如内分泌失调)而难以受孕的女性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对付吴月娘这种受过良好教育、有身份、有矜持的大家闺秀,不能像忽悠小沙弥慧明那样用歪理邪说,也不能像对待市井百姓那样直接。必须走知性、高端、体贴的路线,扮演一个能理解她痛苦、能提供精神支持、并且似乎还有点“特殊本事”的“佛法研究者”或者说……“心理理疗师”?

陆尘迅速在脑中完善了接触策略和说辞。他整理了一下因为“匆忙赶路”而略显褶皱的衣袍,深吸一口气,将脸上因为“炸炉”和“熬夜研究”可能残留的一丝疲惫驱散,换上了一副沉静、温和、带着些许书卷气和超然物外神态的表情。

他估算着时间,感觉吴月娘在客堂应该已经坐下休息,可能刚喝完一盏茶,正是心神稍定,又或许因触景生情而愁绪再生的时候。他捧着书,沿着回廊,看似无意地向着客堂门口踱去。

果然,刚走到客堂门口附近,就听到里面传来吴月娘低低的、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疲惫和怅然的声音,是对她的丫鬟说的:“……玉箫,你去问问,了尘方丈今日可有空暇?若得空闲,我想再请教几个佛法上的疑惑……”

丫鬟玉箫应了一声,正要出来。

时机刚好!

陆尘适时地出现在客堂门口,仿佛是被里面的对话所吸引,又像是恰好路过。他的目光与正抬头望来的吴月娘有了一瞬间的交汇。

他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讶异,以及那深藏在讶异之下、几乎刻入骨髓的忧愁。

陆尘心中默念:“目标已锁定,接触程序启动。”脸上则露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歉意和善意的微笑,对着里面的吴月娘微微颔首,声音清朗温和:

“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可是要寻了尘方丈论法?方才贫……在下路过方丈禅院,听闻方丈正在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僧人,怕是暂时不得空。扰了施主清静,实在抱歉。”

他巧妙地顿住了差点顺口说出的“贫僧”,自然过渡到“在下”,同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信息(方丈没空),并为自己出现在这里找了个完美的借口(路过),还表达了歉意,显得彬彬有礼。

吴月娘显然没料到会突然冒出个陌生的年轻书生,微微一怔。她打量了陆尘一眼,见他虽然衣着朴素,但气质干净,眼神清明,不似奸邪之徒,而且言语得体,便也微微欠身还礼,声音温和却带着疏离:“原来如此,多谢先生告知。”

陆尘要的就是这个开口的机会。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仿佛被吴月娘眉宇间那化不开的愁绪所触动(演技上线),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带着一种悲悯而又洞悉世事的神色,望向客堂窗外的一株芭蕉,用一种仿佛自言自语,又恰好能让对方听到的、充满禅意的语气缓声道: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世间万般烦恼,犹如这芭蕉抽叶,旧愁未去,新忧又生。然则心若为境转,便是轮回;心若能转境,同于如来。施主眉宇深锁,似有重负,何不暂放尘虑,观想心如明月,虽乌云暂蔽,光明本体却不增不减?”

他这番话,引经据典(虽然是自己改编拼凑的),又暗合吴月娘此刻心境,既展现了“才华”,又表达了“关怀”,还蕴含了“佛法开解”,一下子就将自己与普通搭讪者区分开来。

吴月娘果然被这番话吸引了注意力。她再次看向陆尘,眼中的疏离感减少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般的微光。这书生,似乎真的有些不同?

她沉吟片刻,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先生……也精通佛法?”

陆尘心中暗喜,鱼儿上钩了!他保持着淡然超脱的姿态,微微颔首:“精通不敢当,只是闲来无事,喜读经卷,偶有所得罢了。方才见施主愁云满面,心有所感,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先生言重了。”吴月娘的语气明显软化了许多,“听先生一席话,倒是让我心绪稍宁。只是这世间烦恼,如影随形,又岂是几句佛法便能轻易化解的……”她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无奈和倦怠。

成了!初步接触建立,对方已经愿意交谈,并且流露出了倾诉的意愿。

陆尘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不能操之过急。他需要留下一个深刻的、正面的、并且引人探究的印象,然后适时抽身。

他露出一个理解的、温和的笑容,再次合十为礼(这个动作他做起来已经颇为自然):“佛法如药,对症则灵。施主心结深重,非一日之寒,化解亦需时日与契机。在下陆尘,暂居寺中读书,若施主不弃,他日有缘,或可再探讨这安心之法。今日就不多打扰施主清修了,告退。”

说完,他不等吴月娘再说什么,便优雅地转身,捧着书,沿着回廊缓步离去,背影挺拔而带着几分读书人的清傲,留下一个高深莫测的印象。

走出吴月娘的视线范围,陆尘才暗暗松了口气,感觉后背似乎出了一层薄汗。与这种深宅贵妇打交道,真是比跟了尘方丈论法还要耗费心神,每一步都得计算到位。

他回头望了一眼客堂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计划通的弧度。

“吴女士,您的专属‘心理理疗师’已上线。”他在心中默默说道,“接下来,就是让你主动来找我了。子嗣的焦虑,对潘金莲的忌惮……这些,都将成为我撬动西门府这块铁板的支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别怕,我是来修仙的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