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在他身后投下细碎的光斑,仿佛为他这条“浊世度人”之路,点亮了又一盏指向明确的灯火。前路未知,但他已携带着独特的“知识武器”,准备在这佛门清净地,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陆尘整了整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努力将连日在市井摆摊沾染的些许尘嚣之气压下,换上一副略带落拓却不失风骨的文人神态,抬脚踏入了永福寺那略显斑驳的门槛。寺内香火气息浓郁,混杂着信众的低声絮语和远处大殿传来的梵唱,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他没有像普通香客那样直奔大雄宝殿,而是看似随意地踱步,目光却精准地扫视着环境,寻找着可能的目标——负责接待安排俗务的知客僧。
很快,他在天王殿侧后方的一处廊檐下,看到了一个穿着褐色僧衣、体型微胖、面色红润的中年僧人。这僧人正坐在一张小桌后,桌上放着功德簿和笔墨,偶尔有香客上前询问或捐赠,他便提笔记录,态度说不上热情,倒也还算周到。根据陆尘之前的观察和推测,这位大概率就是永福寺的知客僧之一。
就是他了。陆尘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让自己看起来更诚恳,更带点“有故事”的忧郁,然后缓步上前,对着那中年僧人施了一礼,声音平和清朗:“这位师父,叨扰了。”
中年僧人抬起头,打量了陆尘一眼。见他虽然衣着朴素,但气质干净,举止有度,不像寻常泼皮或无赖,脸色便也还算平和,单手立掌还了半礼:“阿弥陀佛,施主有何事?”
“在下姓陆,单名一个尘字,乃一游学书生。”陆尘按照打好的腹稿,开始表演,“只因家中突生变故,盘缠用尽,在此地又无亲无故,听闻宝刹慈悲为怀,常有接纳四方行脚僧侣及落魄学子暂居之所,不知……可否行个方便,容在下在寺中借住些时日?只需一席栖身之地,粗茶淡饭即可,平日里亦可帮忙洒扫庭院、抄写经文,以抵食宿。”他语气恳切,姿态放得颇低,将一个落魄书生的窘迫与无奈演绎得恰到好处。
然而,那知客僧闻言,原本还算平和的眼神立刻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不耐烦。他再次上下扫了陆尘一遍,目光在他那虽然干净但明显廉价的衣衫和空空如也的双手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皮笑肉不笑地摇了摇头:“阿弥陀佛,这位陆施主,非是贫僧不肯行方便。只是我永福寺乃佛门清净之地,香火供奉皆有定数,主要用以维持寺院日常、供奉三宝、济贫扶弱,实在没有余力再供养闲杂人等。施主若要求个前程,还是该去寻亲访友,或是找些营生才是正理。”
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滴水不漏,直接把陆尘归类为了“闲杂人等”。尤其是那“闲杂人等”四个字,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离感,仿佛在说:你这样的穷酸,我们见多了,别来添乱。
陆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叫不妙。这开场和他预想的不太一样啊!剧本不应该是对方看他气度不凡(自认为),然后客气地引入内堂详谈吗?怎么直接就把路给堵死了?这和尚的态度,比他前世大学里那些看人下菜碟的保安还横!至少保安还会听他编个理由(比如忘带学生证),这和尚连编理由的机会都不给,直接一顶“闲杂人等”的大帽子扣下来。
“师父,在下并非白吃白住,愿以劳力或笔墨相抵……”陆尘还想再争取一下,试图展现自己的“使用价值”。
“施主!”知客僧打断了他,语气加重了几分,脸上那点伪装的和气也快挂不住了,“寺有寺规!若是挂单的行脚僧,自有知客院安排。若是寻常香客,捐些香油钱,求个平安符,本寺欢迎之至。似施主这般……恕难从命!还请莫要为难贫僧,后面还有香客等着呢。”他说着,目光已经越过陆尘,看向他身后刚走过来的几个衣着光鲜的香客,脸上瞬间又堆起了职业化的笑容。
得,这是彻底被嫌弃了。陆尘心里一阵无语。看来光是装落魄书生还不够,在这现实无比的寺庙里,没有点真材实料或者特殊门路,连个临时床位都混不到。硬闯或者纠缠肯定不行,那不符合他的人设,也容易引起反效果。
他只好再次施了一礼,说了声“打扰”,便默默退到一旁,看着那知客僧热情地招呼着后来的富态香客,嘴里说着“张员外您来了”、“李夫人这边请”,与刚才对待自己的态度判若两人。
“啧,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连和尚都嫌弃。”陆尘一边暗自吐槽,一边快速思考着对策。直接找方丈?恐怕连方丈的面都见不到。展示“佛法”?对着一个明显更关心功德钱的知客僧高谈阔论《金刚经》,怕不是会被当成疯子直接赶出去。
他需要找一个突破口,一个能接触到更高层级僧人的机会。陆尘开始在寺内更加仔细地观察起来,目光掠过一个个僧人、沙弥。大部分僧人要么在忙碌,要么在念经,要么就是像那知客僧一样,围着香客转。
就在他有些一筹莫展,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动用最后那点可怜的积蓄去附近找间最破的客栈先应付一晚时,增强的五感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动静和……气味?
在寺院后方靠近厨房和杂役房区域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一棵大槐树的阴影下,一个穿着灰色僧衣、年纪约莫十四五岁的小沙弥,正鬼鬼祟祟地蹲在那里,背对着外面。而在陆尘的感知中,那小沙弥头顶上空,正隐隐约约缭绕着一圈淡淡的,代表着“贪欲”与“满足”的红色光晕,同时还夹杂着一丝“心虚”的灰色。
更重要的是,空气中隐隐飘来一股……肉香?虽然很淡,还被寺院浓郁的檀香味掩盖着,但陆尘敏锐的嗅觉还是捕捉到了那一丝与佛门清净地格格不入的油腻气息。
陆尘心中一动,悄悄靠近了几步,借着树木和廊柱的掩护,看清了那小沙弥在做什么——他手里正捧着一个油光锃亮的鸡腿,啃得满嘴流油,一边吃还一边紧张地左右张望,那副又馋又怕的模样,着实有些滑稽。
破戒僧?而且还是个偷荤的小沙弥!陆尘眼睛一亮,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突破口!一个心中有鬼、破了戒律的小和尚,其心理防线必然比那些一本正经的老和尚要脆弱得多。
他整理了一下情绪,没有立刻上前揭穿,而是等那小沙弥又啃了两口,似乎稍稍放松警惕时,才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用一种不高不低,带着几分了然和戏谑的语气,轻轻开口:
“小师傅,这鸡腿……味道可还鲜美?”
“噗——咳咳咳!”小沙弥吓得浑身一哆嗦,手里的鸡腿差点掉在地上,猛地转过头,看到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个陌生的青衫书生,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顿时脸都白了,噎得直咳嗽,手忙脚乱地想将鸡腿藏到身后,却弄得满手是油,狼狈不堪。
“你、你你是谁?!你、你看到什么了?!”小沙弥声音发颤,眼神里充满了惊恐。
陆尘微微一笑,示意他稍安勿躁,压低声音道:“小师傅莫慌,在下只是个过路的读书人,并非寺中执事僧。只是……见小师傅在此独享美味,忽然想起《楞严经》中有一段,谈及‘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小沙弥一脸茫然,显然没听懂这文绉绉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楞严经”三个字还是让他更加紧张了,那是讲戒律很严的经典!
陆尘看他反应,知道跟他说太高深了没用,立刻切换成更通俗易懂的模式,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说道:“简单说,就是佛法是圆融的,戒律是表,心地是里。小师傅你偷吃荤腥,自然是犯了戒,心中惶恐,这便是‘着相’了,被这鸡腿的‘相’给困住了。”
小沙弥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这书生说的话好像有点道理,又好像哪里不对。
陆尘继续忽悠,语气带着一种“我懂你”的蛊惑:“其实,贪恋口腹之欲,乃人之常情。强行压制,反而容易滋生心魔。我有一法,名曰‘精神满足法’,或可解小师傅之困。”
“精……精神满足法?”小沙弥眨巴着眼睛,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连害怕都暂时忘了。
“正是。”陆尘一本正经地胡诌,“此法关键在于‘观想’。当你心生食肉之念时,不必真个去破戒偷吃。你可静坐观想,想象自己正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珍馐,想象那肉质的鲜美、汤汁的浓郁……将此想象臻至极致,如同亲口尝到一般。待到观想完毕,你会发现,内心的渴望已然得到满足,而戒律亦未曾触犯。此所谓‘以心代口’,既全了口腹之欲,又不违佛门清规,岂不两全其美?”
他这套说辞,其实是糅合了心理学上的“暗示疗法”和佛教本身的“观想法”,再掺入一点歪理邪说,听起来似模似样,实则漏洞百出。但用来忽悠一个没什么文化、又正处在破戒后心虚状态的小沙弥,却是绰绰有余。
小沙弥听得眼睛都直了,只觉得这书生说的办法简直闻所未闻,却又好像……很有道理?不用真吃,光靠想就能解馋,还不用犯戒?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真、真的可以吗?”小沙弥将信将疑,但眼神里的渴望已经出卖了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