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穿越之有明 第一百二十一章:命运之轮常无常

命运之轮常无常,如今寄身胶州,为寻常差使,其余差遣皆已安排妥当。闻吴文颂大人新临胶州,即心生愧疚,故特来拜访,并备了微薄之物,欲表一时之意。

吴文颂大人,年过四旬有二,敢以贤弟自称。即使如此,仍愿谦称程大人为贤弟,可见吴文颂大人之和谦之风。今日一会,虽是初次见面,却已感受到程大人之胸怀豁达。

卑职乃胶州之知州,久闻程大人之德行。今日相识,实属荣幸。如今之事,其情形颇为玄妙。卑职虽有领悟,亦需慎之又慎,免生不测之变。

程大人所在之地,俨然是腥风血雨之处,锦衣卫欲索人情,司礼监送来书札,皆为奇事。刘福来秉笔司礼监之名,盖实一位胸藏机智之人。昔日落魄之时,今朝如此显耀,人生变幻莫测,岂不令人叹息。

阁下之来信,内书“恩公”二字,字迹工整,令人感叹不已。卑职略窥一二,已知阁下之意。刘福来大人身负司礼监之名,传信而来,不啻是大事将至之兆。京师消息风声鹤唳,阁下之来函,自有隐语之意。

想当初刘福来大人尚未归京,罐装老青盐之事已为京中传颂,宫中贵妃嫔妃,皆知其事。盛赞之声,如潮水般涌来。因供需不平,宫中之漱口盐,亦成一大难题。太监前往市面购买,却难觅踪影。盖在胶州时,已成您之珍藏。幸而刘福来大人回京,将正牌青盐呈上,掀起一股欢欣鼓舞之势。

程大人之义举,令人感佩。欣闻大人光临胶州,为贤弟送来之特产,乃是金银财宝,然我之接受,更多源自于大人的仁德。余者细节,后有机会细述。

不胜谢意之情,今日初会,诚如见故人。刘福来大人赠与之银票,愈加充实了我司礼监之库,备感荣幸。且切勿忧虑银子过多,待刘福来大人回京,亦能悉数如数奉还。

余者遗留,日后再详述。如大人有意前往京师,恩公定然款待有加。天下之事,莫不无常,愿大人慎之又慎,事事皆能得心满意。

尔后,刘福来之名,又在王承恩心头烙下印迹,其才干俨然犹在。闻闻其内塾之经历,其文化素养昭然可见,因而安排为书办,为内廷宦官带来一片清新之风。内塾之养,莫非一代大宦官之良策乎?不过书办之职,多属青壮之辈,刘福来五十之龄,实属不凡。

内廷书办,事务繁杂,勤劳恪守者,多获颂赞。其辅佐,如翼手之帮,文事政务皆得以井然有序。幸逢崇祯七年,局势多变,陕西、河南、山西、四川之官军,与八大营之闯军,斗志未衰,公文如雨,各地消息不断涌至,内阁、司礼监,日以继夜,从容处置。

刘福来勤恳苦劳,匡时助政,日夜兼程,秉笔而为,行文如飞,事务有序不乱。内阁紧急,司礼监繁忙,一切尽在掌握,始终如一,井井有条。

然而月晦之际,一夜之间,曾担任秉笔太监之辅佐者因病倒下,无法理事。而此事,未曾耽搁,仍旧运转如常。由此,王承恩大感惊讶,欣然询问原由,始得知刘福来之作为,尽心尽力,顶天立地,处理事务不辞辛苦。

於是,王承恩声誉愈显,声名远播,不仅乃天子钦点之内廷权臣,更是力主青盐之扶正。遂将刘福来之名深刻铭记,刘福来之事迹,得以传颂,轻取崇祯皇帝之宠遇。

刘福来之地位,渐步上升,从书办,飞黄腾达至司礼监秉笔太监,虽不为正位,实已居要职。然地位之高,非一朝之功,刘福来之辛勤,用心,皆展露无遗。

始初之际,刘福来不过为一负命之人,欲求赴死,及至内廷之中,一时之间,逆转命运,蜕变莫测。亦当感念古道热肠之年轻人,正是因其患难之交,才有今日之辉煌。然则天命亦在,局势如棋,善者居其势,达者致其位。

刘福来之晋升,更是注定风云际会。虽彼时程正与吴文颂不知内情,然刘福来快速晋升之事,实为谋之事无不在矣。若论命运之变幻,实足令人叹息。不胜思考,犹如昨日之事。

继为秉笔太监,不惑之年,尚能勇于为官,才干出众,用心苦勤,使内廷事务有章可循。与青盐之事相得益彰,不胜荣幸。然事事皆有定数,命运千变万化,如今所展,亦为命中之机。而转机得力,皆缘於刘福来之切实,以及胸怀中古道热肠之情。

刘福来之名,终将载入史册,见证历史之巨变。大典飘飞,岁月如梭,谁能预测未来?江山如画,一笔一划,皆因人而异,岂不奇妙?

文中流转,追溯岁月,如今之人,莫不回首历史,不胜唏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穿越之有明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