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朱棣命人牵来马匹,带着李景隆和徐增寿离开军营,进了凤阳城。
凤阳是大明中都,和应天府齐名的存在。
凤阳皇城更是比后来朱棣在燕京建的紫禁城还大,三人漫步期间,李景隆和徐增寿很疑惑,不知道来这干什么。
不多时,三人来到一座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殿宇之前。
只见正门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庆功阁。
李景隆说道:“凤阳也有庆功阁?跟应天那座一样吗?可惜没进去过。”
徐增寿说道:“我可知道,我爹的画像就在庆功阁里供着,但是我也没进去过。”
朱棣说道:“庆功阁乃是皇家重地,不允许随便进入,不过你们运气好,今天轮到孤洒扫。”
李景隆惊道:“打扫卫生都得是王爷之尊?”
朱棣说道:“只要有皇子在凤阳,就必须亲自洒扫,这是父皇的旨意,也是对功臣的礼遇。”
走进庆功阁,李景隆和徐增寿又变成了好奇宝宝,大明开国六公二十八侯的画像,全都在这里。
徐增寿指着徐达的画像,对李景隆说道:“看见没?这是我爹!”
李景隆撇撇嘴,指向李文忠的画像,说道:“嘚瑟什么,我爹也在。”
两人兴致勃勃的参观庆功阁,越看越兴奋,朱棣没管他们,拿起扫帚,开始洒扫。
俩孩子在庆功阁里转了一圈,不禁感慨,徐增寿说道:“将来我的画像,也要挂在这里,争取挂我爹前边。”
李景隆说道:“傻了吧,庆功阁里只挂开国功臣的画像,你本事再大,立功再多,画像也不能挂这。”
徐增寿一愣,不服气的说道:“那我将来就封王,超过我爹。”
李景隆说道:“你怎么又犯傻?陛下有旨意,喘气的异姓,不能封王。”
徐增寿更不服了,说道:“那我跟我爹一样当宰相,这总行了吧?”
李景隆看着自己的小伙伴,哈哈大笑,说道:“胡惟庸刚死,你又不是不知道,陛下已经把宰相这个官给撤了。”
徐增寿彻底郁闷了,说道:“功臣相不让挂,封王不行,宰相这个官也没了,陛下是明摆着跟我过不去啊。”
听见这句话,朱棣都气乐了,说道:“是你飘了,还是陛下拿不动刀了?”
“再胡言乱语,小心我揍你。”
徐增寿走过来,问道:“姐夫,你说,我未来能做什么?”
朱棣想了想,说道:“子承父业,当将军呗。”
徐增寿说道:“可是我永远也不能成为我爹那样的大英雄。”
李景隆说道:“是啊,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出路都没了,我怎么跟我爹比?”
朱棣被问懵了,有些遗憾的说道:“我也不能跟父皇比。”
三人同时陷入沉默,最后,还是朱棣打圆场,说道:“只要肯努力,未来总能建功立业,不用泄气。”
徐增寿说道:“那就说好了,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姐夫你得带我一个。”
李景隆说道:“还有我,咱们一起名扬天下!”
朱棣笑了,说道:“年轻真好。”
他环顾庆功阁中的六公二十八侯画像,心情有些低落,心想,人家这是建国之功,他们怎么比得了啊?
雏鹰欲展翅,幼虎下山林,雄心壮志胸中火,沸腾炽烈,野心勃勃!
可惜天下已定,这辈子只能做个戍边的王爷。
他都是如此,李景隆和徐增寿,如何超过他们惊才绝艳,勇冠三军的父亲?
朱棣不忍心打击他们,说道:“北元未灭,还有机会。”
徐增寿说道:“没错,李都督辅佐我爹灭了大元。”
“以后景隆你辅佐我,咱俩也去大漠草原,把北元灭了!”
李景隆说道:“凭什么是我辅佐你?你得辅佐我!”
朱棣哈哈大笑,说道:“你俩别争了,等孤就藩,便是真正的藩王,节制北疆。”
“你们辅佐我。”
李景隆和徐增寿对视一眼,同时整理衣衫,双手交叠于胸前,向着朱棣深深一鞠。
李景隆说道:“四舅舅,你对我们的好,我们知道。”
徐增寿说道:“姐夫请放心,灭北元的时候,我俩肯定不给你丢人。”
朱棣说道:“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打败北元!”
李景隆和徐增寿的眼睛都亮了,他们又想起了那场三千军士齐声呐喊的苍凉悲歌。
徐增寿兴奋的说道:“姐夫,你这是答应了?”
朱棣疑惑问道:“我答应什么了?”
李景隆说道:“让我们进燕山卫啊。”
徐增寿说道:“姐夫,带我们去燕京吧。”
朱棣更加疑惑,问道:“你们去那儿干什么?”
李景隆说道:“打北元啊,你方才说的。”
徐增寿说道:“对呀,让我们进燕山卫,成为袍泽,一起冲锋陷阵!”
朱棣愣了,这事不对,他挠了挠头,说道:“等一会儿,我懵住了,让我想一想。”
李景隆说道:“别想了,你都答应了,王爷说话不能不算数。”
朱棣说道:“可我没说让你们进燕山卫啊。”
徐增寿说道:“教我们武艺、兵法韬略,不就是让我们跟着你去打北元吗?姐夫,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呢?”
朱棣无奈了,说道:“我说的是以后有机会的话。”
朱棣没给俩人插嘴的机会,继续说道:“增寿,你明年就要入勋卫,再过几年就能进大都督府当将军。”
“景隆,你是曹国公的嫡长子,能继承曹国公爵位,将来还要入太子府当差,只要不犯错,未来的权势,必然在孤之上。”
“你们为什么非要加入燕山卫?”
朱棣几句话,把俩孩子说沉默了。
片刻之后,徐增寿扬起头,说道:“因为我还没打过你,这三个月的仇,还没报,你去了燕京,我就报不了了。”
李景隆低着头,说道:“耍诈赢不了你,我就努力练习武艺,总有一天,能堂堂正正的赢你。”
鸭子嘴硬,孩子心性。
嘴上说着要报仇,其实心里满是浓浓的不舍。
朱棣看着俩孩子,听着他们的话,知道那不是实话,亦师亦友亦袍泽,三个月的感情,他也不舍得。
这一刻,朱棣满心的温暖,三个月的辛苦,值得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