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我重制过去,惹朱棣泪崩 第6章 不成功的暗算

等李景隆和徐增寿恢复过来,已经是酉时末,也就是晚上19点,天都黑了,晚饭的时间也过了。

俩人离开卧室,快步走向饭堂,进门一看,还有剩饭。

只不过......

徐增寿说道:“青菜豆腐糙米饭,我家下人都不吃。”

李景隆吐出一口沙子,说道:“饭里怎么还有沙子?”

徐增寿愣了,说道:“你真吃的进去?”

李景隆说道:“吃不下也得吃,否则明天哪有力气跟四舅舅干?”

徐增寿恍然大悟,说道:“对,你说的没错。”

两个孩子狼吞虎咽起来,吃着饭,就听见校场处,传来歌声,两人捧着饭碗跑出饭堂,隔着营门,看向校武场。

校武场上燃起数堆篝火,燕山卫的军兵们,围着火堆坐着,手里拿着酒壶,捧着海碗。

徐增寿说道:“军营里还让饮酒?”

李景隆说道:“我听我爹说过,这叫犒设,也就是奖赏,应该是燕山卫的某种规矩。”

校场正中,篝火之旁,忽然站起十多人,各个手持钢刀,然后战鼓响了。

钢刀在手,这些人开始跳舞。

动作粗鲁,力量很大,举手投足之间,彰显阳刚之美,尤其是钢刀交击时,甚至有火花迸射而出。

李景隆说道:“宫廷舞蹈见得多了,没见过这么使力气的。”

徐增寿说道:“这是战舞,屯兵、出征的时候,才会跳的舞蹈。”

李景隆问道:“你怎么知道?”

徐增寿说道:“咱俩的爹,当年出征漠北,攻打北元王保保的时候,我亲眼见过,那时候你才3岁。”

战舞越来越激烈,动作大开大合,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

紧接着军鼓韵律变得沉重缓慢,校场上的军兵,同时嘶吼起来,声震四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兵甲,与子偕行!”

这首秦风无衣,并不难理解,李景隆和徐增寿都听得懂,听傻了。

三千人同唱一首歌,没有过多的韵律,也不用过多的乐器,就是一面鼓,不管跑不跑调,输出全靠吼。

越唱声音越大,越唱音调越高,越唱感情越激烈!

三千人的袍泽之情,逐渐凝聚在一起,化作百炼精钢,铸就成锋利无匹的大明钢刀!

随着这首苍凉悲壮的古曲,直冲九霄!

仿佛能把苍天斩开!

李景隆和徐增寿已经忘了吃饭。

他们听着歌,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挠着他们的心,顶着他们肺,想要喷涌而出!

这或许,就是华中所说的信念吧。

徐增寿激动的说道:“我好想成为他们的一员。”

李景隆说道:“我也是,但在此之前,我们得报仇!”

徐增寿说道:“没错,报仇!”

天光大亮,忙碌到深夜的朱棣,刚起床,就听见门外有细微的响动。

朱棣立刻警觉起来,纵身而起,三步并做两步,跑到门边,蛮力发动,一脚将门踹开。

只听噗通、哗啦数声,再看门外,李景隆和徐增寿一身的胡椒水,还被网在渔网里。

朱棣都愣了,问道:“你们从哪搞来的渔网?”

李景隆吼道:“别废话,快,我要洗澡,辣死我啦。”

这一天,李景隆和徐增寿徒步三十里,腿都要走折了。

第二天,朱棣刚醒,他留了个心眼,先开窗户,看了眼门外,然后才走出卧房。

没走几步,就听搜的一声,朱棣就地翻滚,再抬眼看,发现地上躺着一支去了箭头的弩箭。

朱棣二话不说,捡起石子掷了出去,就听哎呀一声,有人从树上掉落,然后就传来李景隆的声音。

“增寿!增寿!怎么出血了,哎呀,你的眼睛!”

朱棣大惊,连忙跑到墙边,刚要翻墙出去救徐增寿,心说,不会那么巧吧,石子而已,打眼睛上了?

他把院子里防火用的水缸,硬生生扛了起来,冲着墙外就倒。

哗啦啦,瀑布一般的流水落下,李景隆和徐增寿全都哀嚎起来。

“姐夫,你赖皮!”

“四舅,你做个人吧!”

朱棣攀上墙头一看,问道:“你俩用了饭堂的面粉?”

李景隆吼道:“是石灰!快,烫死我啦。”

得亏朱棣的卧房距离饭堂不远,李景隆和徐增寿成功享受到了菜籽油泡澡的感觉。

但还是被烫的全身通红。

这一天,他们学摔跤,被燕山卫的军兵,在校场上摔的死去活来。

第三天,朱棣顺利离开卧室,一路都没遇到埋伏,去饭堂吃早饭。

朱棣有些疑惑,心说,人呢?认怂了?

他刚要坐下,忽然发现,他的凳子上,有一条不显眼的痕迹,朱棣明白了。

于是暗自运气,稳扎马步,然后向下一坐,只听咔嚓一声,条凳断成两截,徐增寿和李景隆一左一右冲了出来。

徐增寿拿着麻袋,李景隆手里拎着马桶。

朱棣马步扎的稳当,愣是没倒,徐增寿和李景隆立刻停了下来,同时叹息一声。

这时候不能上,再上屎盆子就扣自己脑袋上啦。

朱棣微微一笑,说道:“不错,知道失败了就不能硬上,比前两天强得多。”

这一天,李景隆和徐增寿拎着三十斤的铁盾,跟着军兵们演练军阵,手都累哆嗦了,晚上吃完还特么是炒豆!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转眼三个月。

李景隆和徐增寿从未放弃过报仇,每天都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收拾朱棣。

但是他们从未成功过。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浮云。

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两个男孩成长。

他们学会了行阵,能够熟练使用横刀,还能在马上射箭,就是准头差了点。

除此以外,兵法韬略,行军布阵,只要是朱棣会的,绝不藏私,倾囊相授。

三个月,徐增寿能单挑朱棣,十招之内,不落下风,就连燕山卫的军兵都为他鼓掌喝彩。

三个月,李景隆在战术推演,行军布阵方面,连胜两位千户,被所有人交口称赞。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我重制过去,惹朱棣泪崩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