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中医世家 第二章 第一回

小说:中医世家  作者:荣俏  回目录  举报

兴州的习俗,正月十五闹完了元宵,看过了花灯,一年一度的旧历新年才算正式结束了,人们又开始忙碌一年的生计。

正月十六,裕兴堂开门营业,在磕磕绊绊中送走了旧年,新一年的希望开门大吉。

这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医馆,临街有三间门面,最北边那间最宽敞,用来做大堂用,靠北墙是一排高大的中药柜,里面分成上百个小格,柜前是半人多高的柜台,大堂南墙开了一个小门,向里依次是张紫萸和何山的诊室,靠东墙根摆着一长排凳,作为病人的候诊区,候诊区旁边开一小门,通向内院,内院有个不大的天井,穿过天井向北一拐,就是四间正房,张再景和张桂心的诊室就在那里,三间东厢房是用来存放药材仓库。

今天一大早,张桂心和何山就在医馆门前挂了几串长长的大红鞭炮,劈里啪啦放了好一阵子,期望今年裕兴堂生意能够顺顺当当。

鞭炮刚放完,就来了今年的第一位患者,来者是一位长相儒雅的青年男子,身边跟着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年妇女,看二人的举止,想是一对母子,说是来找张紫萸医生看病。

何山忙让二人就坐,说张紫萸医生有点事情,今天要晚来一会儿,如果二位不想等待的话,也可以找其他大夫诊治。

青年男子笑笑说:“不好意思,我们还是想找张紫萸大夫。”

“那好,请你们在候诊区等一会儿吧。“何山给他们端来茶水,青年男子连说:“谢谢。”

昨天晚上,赵玉树告诉张紫萸,姑姑张玉婵说她家儿媳小翠三个月没来月事,这些日子总是反胃,不爱吃东西,人也一天天的消瘦下去,从年初十又添了夜里燥热,烦躁失眠的毛病,去洋人的医院看了,大夫说她并不是怀孕。

姑姑生在中医世家,虽然没有学过医学,但从小耳濡目染,医学常识多少也懂一些,她问赵玉树:“女人不来月事,干哕不爱吃饭,又不是害喜,人也变得干巴巴的,难不成是干血痨?”

赵玉树告诉她:“闭经不都是干血痨,也许还有别的原因,要不你带她来家里,让再景给她看看。”

姑姑忙说:“小翠脸皮薄,哪好意思找舅舅看这种病,让我先问问紫萸。”

“有病不讳医,小翠人年轻,思想还这么保守,这样吧,明天我让紫萸过去看她。”

张紫萸去裕兴堂正好路过黄家油坊,便拐进黄家后院,去探望小翠。见了小翠,她不禁有些吃惊,几个月不见,小翠的变化有些让她始料不及。

去年秋天,她们一起逛兴山公园的时候,小翠新婚不久,丰盈的身材,圆润的脸蛋,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眼前的小翠就象变了一个人,身子瘦了一圈不说,脸色晦暗,长满了黄褐斑。难怪初四那天,姑姑带着表哥黄振和表妹黄莹来张家走亲戚,唯独不见表嫂小翠,张紫萸询问黄振,小翠怎么没来?黄振含含糊糊地说她身上不舒服,懒怠动弹,没想到情况这样严重。

张玉婵说:“我这儿媳妇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什么事都闷在心里,自打去年秋天回了趟娘家,回来后就懒洋洋的,不爱动弹,饭也吃不多,问她又不说哪里不舒服,身子一天比一天瘦,我还以为是害喜了,也没在意,这不,黄振也看出来不对劲了,叫我陪她去看大夫,大夫说她没怀孕,你给她瞧瞧,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

张紫萸把了她的脉,脉象细数略涩,又看她舌质紫暗,舌尖散在一些瘀点,舌苔白滑,便知一二,又问她夜里是否手脚心发热,心烦睡不着觉,小翠点头称是。

张紫萸笑道:“表嫂,我姑姑是有名的好脾气,表哥虽然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但也知冷知热,你又不用出去做事,看人脸色,是谁让你受了这么大的气?”

小翠听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起转来,连声说:“公公婆婆对我没得说,你表哥和我从没红过一次脸,只是……”她眼泪汪汪地看了张玉婵一眼,似有难言之隐。

张玉婵是个善解人意的婆婆,马上借口说还有事要忙,你们姐妹俩好好说说话,转身出去,掩上了房门。

小翠这才断断续续地跟张紫萸唠叨起来。

说来话长,原来,小翠娘家住在兴州城西的西郭庄,西郭庄全村百十户人家,大多姓郭,论起来都是同宗,唯有小翠家姓周,是外来户,当年小翠她爷爷来兴州做小买卖,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将家安在了西郭庄。

小翠家对面住着郭石头一家,他老婆和小翠娘同一年有了身孕,只是他家老婆比小翠娘早怀了两个月。

小翠家是外来户,在庄里备受歧视,郭石头性子有几分强悍,庄里大多数人都怕他,小翠爹就想跟他攀上亲家,庄里就没人敢欺负他家了,郭石头觉得小翠的爹娘老实忠厚,不管将来他家生的是男是女,跟周家作亲家,孩子都不会受气,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当着两个大肚子女人的面,指腹为婚,两个女人在家里都是说话不算数的主儿,也没敢反对。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郭石头的老婆先生了个儿子,取名大明,两月之后,小翠娘生下了小翠,两家的娃娃亲契约自然而然就诞生了。

大明十三岁上,在家里无所事事,郭石头怕他跟着坏孩子惹是生非,就把他送到城里的吕氏菜馆,跟着大厨当学徒。

这大明不但能说会道,还眼精手快,哄得师傅十分开心,几年下来就把看家的本领都教给了他。

精明能干、巧舌如簧的大明,很快又得到了吕老板的信任,将他倚为自己的心腹,从前跟他一起创业的老师傅们反而都被冷落了。

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大明是一朝技在手,便把令来行,整个后厨很快就成了他的天下,老师傅大多被他排挤走了。

这么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物,偏偏还出落得一表人才,老板的独生女儿秀儿年方十六,情窦初开,不好好在家里呆着,有事没事的,就喜欢在菜馆里转悠,明眼人都明白,她不是来看做菜的,是来看大明的。

大明欲擒故纵,故意对秀儿冷冷淡淡的,他越是这样,秀儿越是放不下他,今天给他送副手套,明天给他送双袜子,大明不但不收她的礼物,还劝她以后不要来后厨,免得人说闲话,秀儿哪里听得进去?越发疯狂地爱上了他,简直是一日不见大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吕老板虽然倚重大明,不过是看重他会招揽顾客,能给菜馆带来更多的利润,但是涉及到闺女儿的婚姻,他可绝对不会让步,他的闺女儿不可能嫁给一个厨子。

看到秀儿总是围着大明转,他不认为是自己闺女儿的问题,倒以为大明觊觎他的家产,主动勾引秀儿,自己的宝贝闺女一向惯坏了,说一不二的,他一句重话也不敢说她,只能把气撒在大明身上,时不时的拿话刺挠他几句。

大明的聪明之处在于会审时度势,他主动提出离开吕家菜馆,并暗示吕老板,他的竞争对手王家私房菜有意用他当后厨主管。

吕老板心想,大明不干不要紧,他总会招到别的厨师,只是他一旦投奔自己的对手王老板,自己家招牌菜的秘方就会被王老板所掌握,在以后的竞争中,自己自然是一败涂地。

想到这里,他拉着大明的手说:“咱们这个菜馆,离了谁都行,就是离不了你,吕家菜馆能有今天,有你大明一份功劳,留下来好好干吧,我绝不会亏待你。”

大明本就没真想离开,又故意推辞再三,才勉强留了下来。

自此,吕老板对大明不敢再有微词,只能对自己的闺女儿严加管教,将她关在家中不准出门,一边托媒人,赶紧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婆家。

正处于逆反时期的秀儿,根本不服管教,她先是在房间里又哭又闹,吕老板夫妇狠下心来,对她不理不睬,由着她闹;她又拿绝食吓唬爹娘,吕老板夫妻仍不为所动,结果肚子饿得实在太难受,她自己又要饭菜,要肉鱼,饱餐了一顿之后,决定养精蓄锐,好继续跟老俩口斗争。

一连折腾了数日,吕老板夫妇就是不放她出门,秀儿最后也看透了,爹娘是铁了心不让她去找大明,他们越是这样,她越是铁了心要找到大明,而且非他不嫁。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老俩口这些日子的确被折腾累了,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秀儿抓住窗帘,从二楼的窗子溜了下去,冒着风雨来到吕家菜馆的后院,找到大明的住处。

大明一开门,她便一头扎进他的怀里,死活也撵不走了。

大明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哪里受得了这份诱惑?再说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不如将错就错,反正是她自己找上门的,也怨不得我。

一个月后,吕老板只好对外宣布,招郭大明做上门女婿,郭家提前五天向周家提出了退亲。

位卑言微,周家夫妇虽然心里委屈,也不敢说别的,只能劝闺女认命,人家大明命中主贵,咱们家贫担不起人家的好命。

小翠是个老实孩子,无缘无故的被人家退了亲,出门还被人指指点点,心里别提有多窝囊了,渐渐的,她连大门都不想出了,一天天躲在家里,头不梳,脸不洗,好好的一个闺女儿,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话说小翠的姑姑嫁给了他家的小儿子,张玉婵嫁给了黄油坊老板的大儿子,她们成了妯娌。

小翠小时候到姑姑家玩,和黄振、黄莹都合得来,张玉婵见她摸样长得周正,脾气温和,吃饭的时候,别的孩子又争又抢的,只有她老老实实坐在一边,只吃面前的那盘菜,姑姑分给他们东西吃,小小的年纪,她就知道让别人先挑,自己只吃剩下的,张玉婵见了,啧啧称奇,开玩笑说,这孩子长大了准是位贤妻良母,给黄振娶来做媳妇多好。

小翠姑姑说,我哥早就给她定了娃娃亲,那男的是她家对门儿的郭大明。

小翠被郭家退亲之后,她娘又来央求她姑姑给小翠说门亲事,说离开西郭庄那个巴掌大的地方,也许小翠的心情就好了。

她姑姑听了,一拍巴掌,说:“这还不容易?有现成的人选,他老郭家还看不上小翠?是他们没那个好命,活该小翠嫁个好人家。”

她跑到张玉婵屋里,把周大明攀上吕老板的闺女,跟小翠退婚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玉婵。

张玉婵气得牙根痒痒,大骂郭大明是个没良心的狗东西。

小翠姑姑问:“大嫂,你敢不敢让小翠当你儿媳妇?”

张玉婵痛快地说:“这有什么不敢的,只要两个孩子愿意,我一百个愿意。”

小翠姑姑又去问黄振,这一两年,黄振他娘让媒婆给他说了不下十几个,他一个也不中意,小翠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的,虽然长相一般,但人老实厚道,将来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媳妇,他当然愿意娶她。

小翠姑姑几句话就把这门亲事给说成了,两个月后小翠就嫁到了黄家。

四个月前的一天,小翠想她娘了,想回娘家住几天,正是秋天榨油的日子,黄振在油坊里管着收钱,整天不得闲,小翠说到西郭庄一共没有多少路,既不翻山,也不过河的,她自己回去就行。

黄镇觉得她说的在理,也就没陪她一块回去,只是嘱咐家里的车夫路上小心,又吩咐小翠在娘家多住些日子,好好陪陪爹妈。

小翠到了娘家门口,看见大门紧锁,估计她爹娘又赶集卖芝麻糖去了,等集散了自然就会回来,她打发车夫回来,一个人坐在娘家门口的石头上等爹娘。

这时,对面的大门突然打开了,小翠慌忙低下了头,自从被退婚以后,她一直在躲避,就怕与这家人碰面。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郭大明昨天也刚从城里回来,睡到这个时候才起来,他爹娘和妹妹下地干活去了,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连一口早饭都没给他留,他想起庄头有一家卖油条的,已经多少年没吃过了,想过去买几根回来填饱肚子。

他打着呵欠打开大门,一眼就看见打扮得光鲜漂亮的小翠,正独自坐在石头上,低着头,一副慌张的样子。

他看了看四下里无人,一个罪恶的念头突地涌了上来。

他蹲下身,问道:“这不是小翠妹子吗?听说你嫁到了黄油坊家。”

小翠把头扭向一边,不想理他。

他轻蔑地一笑,说:“你和黄振可是拐着弯儿的亲戚,从小就认识,我家这边刚退了亲,你就嫁过去了,说不定背着我早就有了私情。”

小翠没想到郭大明无耻到这种地步,明明是他背弃了婚约,现在反而倒打一耙,她气得浑身哆嗦,眼泪扑簌簌落下来。

大明见她哭了,就想过来抱她,说:“外面冷,正好我家里没人,到我家暖和吧。”

一边说,一边连抱带拖,想把小翠弄到他家去。

小翠又咬又打,拼命反抗,无奈力气太小,被他拖到了郭家大门口儿。小翠不敢大声叫喊,因为她家是外来户,即时叫来了人,庄子里也没人会向着她,她死死地抓住门框,不让大明将她弄进门去。

打斗声惊动了邻居,见有人开门出来看热闹,大明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一把将小翠推了出去,骂道:“不要脸的臭女人,我已经成家,你也嫁人了,还来纠缠我,难怪我爹娘说你不正经,非让我退亲。大伙儿看看,我前脚刚从城里回来,她后脚就跟来纠缠我。”

小翠争辩道:“大明,明明是你欺负我,你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

邻居们都是大明家未出五服的本家,就算是有人相信小翠的话,也没人替她说话,更有几个无耻少年,跟着大明起哄,骂小翠不要脸,是个被人抛弃的烂货。

小翠旧病复发,捂着脸,向庄里的一口池塘跑去,后面有人喊道:“快跳吧,早跳了早干净。”

小翠对着家的方向磕了个头,说了声“爹娘,对不住了。”一头扎进了池塘,幸亏她爹娘赶集回来,正好路过池塘,远远看见她跳了进去,他将肩上的担子一扔,扎进水中,将闺女救了起来。

小翠正值月经第二天,经过这么一气,冷水一激,不光发起高烧,连月经也中断了。

她娘请了外庄的一个大夫给她看病,说是受了风寒,开了三副发汗的药,高烧是退了,就是不思饮食,口渴得厉害,她爹娘怕她在西郭庄再出什么意外,匆忙将她送回黄家。

回到婆家,小翠怕婆家人误会,也不敢说出在家受欺负的事,自此,她的月经再也没有来过,经常默默的一个人呆着,一坐就是一整天,随后,又添了干哕心烦,胸胀腹痛,夜间失眠的症状。

张玉婵和黄振虽然发现小翠的变化,总以为是害喜,也没大在意。

听完了小翠的遭遇,张紫萸愤怒地说:“这个郭大明简直欺人太甚,不能就这么放过他,我和黄振去找他算账。”

“紫萸妹妹,求你了,这事儿千万别让黄振知道,我不想给他添麻烦。”

“你呀,总是这么懦弱,所以郭大明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欺负你。”

小翠央求说:“我以后少回娘家就是了,妹妹,你给我开点药吃吧,我以后再也不做傻事了,这么好的婆家,这么好的丈夫,我要好好活着。”

张紫萸笑道:“这就对了,当日你正值月经期,受了寒湿,故而发热恶寒,胸胁胀满,本是柴胡汤证,当时大夫以为是普通的外感风寒发热,用了发汗药,伤了阴津,所以你口渴的厉害,发汗之后,腠理大开,邪气入里化热,热入血室,则经水中断。此时若是你胃气正常,上中二焦气机通畅,不用吃药便可自愈。可惜,你由于暴怒伤肝,肝火犯胃,干呕腹痛,不思饮食,气滞导致血瘀,淤血阻于胞宫,所以,你出现了闭经、假孕之象。”

小翠找来纸笔,递给张紫萸说:“妹妹你说的头头是道,可惜我是个大老粗,一句也听不懂,我就相信你能治好我的病,就给我开个方子吧,我今晚就开始服药,治好了病,赶紧给丈夫生个孩子,要不怎对得起这么好的婆婆、丈夫?”

张紫萸沉思了片刻,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失笑散以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兼安神定志,待淤血散去,方可补脾和胃。

张紫萸将药方交给小翠,又安慰了她几句,匆匆赶往裕兴堂。

刚进了裕兴堂的大门,何山就告诉她有人已经等她好久了,她一边问是谁啊?一边向待诊区张望,看见有个青年男子站了起来,她不禁惊喜地说了句:“原来是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中医世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