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第一间谍 第4章 长安迷雾

货船在渭水河面静静漂荡,舱内的血腥气尚未散去。四具尸体横陈在地,烛火摇曳,在李琰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

唐紫苏盯着他手中的玉符,心绪翻涌。这枚雕刻着龙纹的羊脂白玉符,她只在父亲的书房中见过图样——这是“针眼”最高首领的信物,据说能调动组织在全国的一切力量。

“你既然是‘针眼’的首领,为何要带人查抄锦绣坊?”她声音冰冷,指尖已扣住三根浸毒的银针。

李琰将玉符收回怀中,长剑归鞘:“因为锦绣坊内,确实有叛徒。”

他走向船窗,望着远处长安城的轮廓:“三个月前,我们截获一份密报,西域‘血刃’已经渗透进‘针眼’高层。所有证据都指向江南分舵,而锦绣坊是江南最重要的情报枢纽。”

“所以你宁可错杀一百?”

“那晚的行动,本是为了引出内奸。”李琰转身,目光复杂地看着她,“但我没想到,他们会下杀手。”

唐紫苏想起那夜冲天火光,心如刀绞:“林远是你的人?”

“曾经是。”李琰眼神一暗,“他父亲林海的死,让他对组织产生了怨恨。血刃利用这一点,策反了他。”

“那你为何不阻止他?”

“因为我要借他,找出他背后的真正主使。”李琰走近一步,“紫苏,你父亲唐明远是我的挚友,他的死,我比你更痛心。”

这句话击中了唐紫苏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她想起父亲生前确实常提起一位“李兄”,说他是朝中难得的正直之士。

“证明给我看。”她仍不放松警惕。

李琰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这是你父亲留给我的亲笔信,约定若他遭遇不测,由我照顾你。”

信上的字迹确实是父亲的,日期是三个月前。所以父亲早就预感到了危险?

就在这时,船身突然剧烈震动!

“怎么回事?”李琰神色一凛,快步走向舱门。

只见河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艘快船,呈合围之势向他们逼近。每艘船上都站着蒙面黑衣人,手持弓弩,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血刃的追兵。”李琰冷笑,“来得正好。”

他话音刚落,箭雨已至!密集的箭矢钉入船板,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李琰一把将唐紫苏拉至身后,长剑舞动,格开飞来的箭矢:“进内舱!”

两人退入船舱,李琰迅速关上舱门:“船底有逃生小舟,我掩护你离开。”

“你呢?”

“他们的目标是我。”李琰从怀中取出一枚信号弹,“记住,进城后去西市的胡玉楼,找老板娘胡姬,说是‘李相公’让你来的。”

唐紫苏抓住他的手臂:“一起走!”

李琰深深看她一眼,忽然笑了:“紫苏,你父亲说得对,你果然和他一样倔强。”

外面传来敌人登船的脚步声,打斗声激烈响起。李琰推开她:“快走!再犹豫就来不及了!”

唐紫苏咬咬牙,掀开床板下的暗格,果然看见一艘折叠小舟。在她钻入暗格的前一刻,回头看见李琰持剑迎向冲进来的黑衣人,玄色身影在刀光剑影中显得格外决绝。

---

小舟在夜色掩护下悄然离船。唐紫苏奋力划桨,向着长安城的方向驶去。

身后货船上的打斗声渐渐远去,最终被渭水的波涛声淹没。她的心却如同这暗流涌动的河水,再难平静。

李琰的话如果是真的,那么父亲的死就更加蹊跷。三个月前就预感到危险,为何不提前撤离?除非...他在暗中进行着比保全性命更重要的事。

《江山万里图》、传国玉玺、大明宫密道...这些碎片在她脑中旋转,却始终拼不出完整的图案。

天光微亮时,她终于抵达长安城外。这座当世最繁华的都城在晨曦中展现出宏伟的轮廓,城墙绵延如龙,城楼高耸入云。

混在清晨入城的人流中,她顺利通过城门。守城士兵只是简单检查了她的行李——一套粗布衣裳和几件绣品,便放行了。

长安城的繁华让她有一瞬间的恍惚。宽阔的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两侧商铺林立,胡商汉贾云集,各色人等穿梭往来。这与苏州的婉约秀美截然不同,处处彰显着帝国都城的磅礴气势。

按照李琰的指示,她来到西市的胡玉楼。这是一座三层高的胡式建筑,装饰华丽,尚未开门营业。

敲响侧门,一个身着胡服的侍女开门打量她:“姑娘找谁?”

“我找胡姬老板娘,是李相公让我来的。”

侍女眼神微变,侧身让她进入:“请随我来。”

胡玉楼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奢华,波斯地毯铺地,金银器皿陈列,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料气味。

在顶楼的雅间内,唐紫苏见到了胡姬——一个约莫三十岁的艳丽女子,身着锦绣胡服,眉目间既有胡人的深邃,又有汉人的婉约。

“李琰让你来的?”胡姬慵懒地靠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支金簪,“他倒是会给我找麻烦。”

唐紫苏警惕地看着她:“你也是‘针眼’的人?”

胡姬轻笑:“不,我是察事厅的人。”

唐紫苏脸色顿变,袖中银针已捏在指尖。

“别紧张。”胡姬起身,缓步走近,“李琰没告诉你吗?察事厅里,也有我们的人。”

“我们?”

胡姬从妆匣中取出一枚熟悉的鱼符:“和你一样,都是唐明远培养的‘绣娘’。”

唐紫苏震惊地看着她。父亲从未提过在察事厅也安插了人手。

“坐吧,小师妹。”胡姬示意侍女上茶,“让我猜猜,李琰一定告诉你,他是‘针眼’的首领,你父亲的挚友,正在调查组织内部的叛徒。”

“难道不是?”

“半真半假。”胡姬抿了口茶,“他确实是‘针眼’的创始人之一,也确实在调查叛徒。但他没告诉你,你父亲的死,他脱不了干系。”

唐紫苏的心沉了下去:“什么意思?”

“那晚血洗锦绣坊的命令,确实来自察事厅高层。但提议将计就计、以锦绣坊为饵引出内奸的人,正是李琰。”

茶杯在唐紫苏手中微微颤抖:“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在他眼中,组织的安危重于个人性命。”胡姬目光锐利,“包括他自己的性命,更不用说别人的。”

雅间内陷入沉默。唐紫苏想起李琰在货船上决绝的身影,那个毫不犹豫为她断后的男子,真的会如此冷血吗?

“那你呢?”她抬头看向胡姬,“你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我?”胡姬轻笑,“我是你父亲安排在察事厅的暗棋,任务是监视李琰。”

她起身走向窗边,掀开窗帘一角:“看见对面那家绸缎庄了吗?那是察事厅的暗桩,从三天前就开始监视这里。”

唐紫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发现对面二楼有人影闪动。

“李琰让你来我这里,是因为只有在我这里,你才是安全的。”胡姬放下窗帘,“察事厅内部现在分成两派,一派要杀你灭口,另一派要活捉你逼问绣图下落。而我,是第三派。”

“第三派?”

“保护你完成你父亲遗愿的一派。”胡姬转身,神色严肃,“你父亲和我的真实身份,是前朝旧臣之后。我们的使命,是确保传国玉玺不落入奸佞之手。”

又一个前朝旧臣?唐紫苏忽然觉得无比疲惫。每个人都在诉说真相,但每个人的真相都各不相同。

“我该如何相信你?”

“你不需要相信我。”胡姬从怀中取出一半烧焦的信笺,“这是你父亲遇难前寄给我的密信,看看吧。”

信上是父亲熟悉的笔迹:“...若我不测,紫苏可托付胡姬。玉玺之事,关系社稷,望你助她完成...”

后面的话已被烧毁,但字迹确实出自父亲之手。

“你父亲早就料到李琰会牺牲锦绣坊,所以提前做了安排。”胡姬轻声道,“他知道,唯有如此,才能让你真正独立,担起这份重任。”

唐紫苏跌坐在椅子上,所有坚强在这一刻土崩瓦解。原来父亲什么都知道,原来她一直活在精心的安排之中。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胡姬看着她,“一是离开长安,我可以安排你去江南,隐姓埋名度过余生。二是继续你父亲的使命,但这条路,九死一生。”

唐紫苏沉默良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银针。她想起父亲教导她刺绣时的耐心,想起他说的那句话:

“紫苏,刺绣如做人,每一针都要落在该落的地方,错一针,满盘皆输。”

如今她站在人生的绣架前,手中的丝线牵连着无数人的命运。这一针,该如何落下?

她抬起头,眼中已没了迷茫:“我要完成父亲的遗愿。”

胡姬欣慰地笑了:“很好,不愧是唐明远的女儿。”

她击掌三声,一个侍女端着托盘进来,上面放着一套胡服和一枚令牌。

“换上衣服,从现在起,你是从西域来的绣娘阿史那苏,胡玉楼新聘的刺绣师傅。”胡姬将令牌递给她,“这是进出宫的凭证,三日后,宫中要为贵妃新制一批绣品,这是你的机会。”

唐紫苏接过令牌,触手冰凉。

“记住,皇宫比任何地方都危险。”胡姬郑重告诫,“尤其是净影寺的慧明师太,千万不要接触。”

唐紫苏心中一震——周明临死前,要她去找的正是慧明师太!

“为何?”

“她是察事厅厅主的义妹,专门负责审讯女犯。”胡姬冷笑,“多少密探折在她手中,包括你父亲的副手。”

又一个矛盾的线索。周明和胡姬,谁在说谎?

换上胡服,戴上面纱,镜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西域女子。唐紫苏望着镜中的自己,忽然明白,从这一刻起,她必须学会在谎言中辨别真相,在阴谋中寻找生机。

窗外,长安城华灯初上,繁华似锦。而在这片繁华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胡姬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准备好了吗,小师妹?游戏,才刚刚开始。”

唐紫苏转身,面纱下的嘴角微扬:

“随时恭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第一间谍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