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瞧见王庸的身影,王桃便急匆匆地迎了上去,一边走,一边还不忘仔细打量他的脸色,想要从中窥得一二成败。
王庸的脸色,那叫一个复杂,像是调色盘上的颜色不小心混在了一起,悔恨、烦恼、羞涩,居然还夹杂着一丝欢喜。这表情,说多奇怪就有多奇怪,看上去甚至有点儿滑稽。
“喂,老王,怎么样?
老太太怎么决定的?”
王桃风风火火地走过来,好奇地打探。
王庸无奈地摆了摆手:
“唉,娘说了,屋子得给小弟,不过,给了我这个!”
一边说,一边递给王桃一个木盒,心里头还有点依依不舍。他虽不懂人参的好坏,但总觉得这盒子里的东西,应该是老娘珍藏的宝贝,如今为了曾孙的婚事,竟拿了出来。
“不是吧?
她能有什么好东西!”
王桃一听,脸上的表情立刻垮了下来,不屑一顾地接过木盒,随随便便地打开,借着微弱的光线一瞥,忍不住嘲笑起来: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原来就是根粗草根!
结婚礼物居然是这个!”
王桃心想,老太太哪能有什么值钱的玩意儿,还以为那些家当早就在分家时分光了呢(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所以压根儿没把盒子里头的东西当成人参之类的宝贝,只觉得是破烂货。
“你给我小声点儿!
那可是娘藏了多年的宝贝人参,她悄悄告诉我,这东西拿到收购站都能值两百多块,要是能找到识货的私人买家,说不定还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呢!
明天你帮我跟学校请个假,我得去镇上看看,兴许能找到个买主。”
王庸斜了一眼王桃,故作神秘地说道。
王桃眼珠子差点儿没掉出来,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不是吧?
你不会被娘给糊弄了吧?你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哪来的宝贝人参?你当娘是出身豪门的贵妇啊?别到时候去收购站,被人当作笑话给赶出来。”
穷苦日子里,王桃连普通草药都少见,更别提人参这类珍品了,她心里对王家的贫穷印象根深蒂固,压根儿不信她们家能拿出这么金贵的东西。
“你听见没,让你别吱声!
我小时候可是亲眼见过的,那人参就是这般模样。
明天到了收购站,一切自有分晓,你给我嘴巴严实点儿,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明白吗?”
王庸一心想要保密,语气不由得又严肃了几分。
“嘿,我倒要看看你娘能变出什么花样来……”
王桃嘴上还是有些挂不住。
话没说完,王庸赶紧截住她的话头:
“你听见没,再嘀咕我娘,小心我让你卷铺盖回娘家!”
王庸心里本就不好受,毕竟向自家老娘开口要这要那的,已经够让他脸红脖子粗了。王桃还在一旁喋喋不休,拿他娘说事儿,气得他肺都要炸了。但他硬是忍住了,拳头紧握,愣是没挥出去。
“你……”王桃瞧着他那铁青的脸,剩下的话生生咽回了肚子,气鼓鼓地转身,一阵风似地冲回了家。
王庸呢,也没追赶,沉着脸慢吞吞地回家,把东西归置好,锁上了门。然后,他这才安心地爬上了床,打算美美地睡上一觉。
他心里盘算着,百来块钱就能把房子好好收拾收拾。要是人参卖得出好价钱,手头就能松快不少。
那天,不仅王庸去了镇上,王曦也动了身。她住在偏远的地方,左右邻居不多,自然没人注意到她的行踪。她前一天可是忙活了一整天,硬是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一万字乡土文学。今天,她打算去邮局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哪家杂志报刊能相中她的作品。
她想着,自己总不能满大街贴寻人启事吧,这乡土文学刊登出来,说不准还能帮她和小儿子扬名立万。年纪都不小了,这时间紧迫,得抓紧机会,把文章发表了,将来寻人的事儿也就有着落了。
王曦在小镇上绕了几圈,才发现了邮局的踪影。哎呀,结果里头只有几份薄薄的官方报纸,心心念念的文学杂志却不见踪影。这小地方,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谁还有闲情逸致翻阅杂志呢?就算有报纸,也不过是那些官方必备的内容,什么领导讲话啦,政策通知啦。
王曦心里那个急啊,可也没辙,只能硬着头皮,迈开大步往县里赶。幸好,幸好吃了那绿色人参果,不然这长途跋涉,可真够她受的。
这乡下的路,别提火车了,连个公交影子都没有,最奢侈的就是驴车,但那也不是随时能遇到的。
终于,一脚深一脚浅地到了县城,太阳都升到头顶了。王曦胡乱吃了块面包,喝了盒牛奶,又忙不迭地去打探邮局的消息。嘿,这次可算找对了地方,杂志、文学报刊,样样齐全。王曦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哎呀,如果县里也没有,那我可真是没了办法,难道还让大队长给我开个介绍信,专门跑市里去购报纸杂志?”
“同志,问一下,这报刊得用票买吗?”王曦小心翼翼地询问。
“用不着,报纸五分,杂志一角!过期报纸更实惠,只要一分!你要是用来糊墙,我们这儿可就不划算了,回收站的东西便宜,一斤旧报纸才一分钱呢!”邮局的工作人员眼见是个上了年纪的大娘,以为她要报纸贴墙,便热心提醒。
“哎,谢谢啦!我其实是想买点文学类的杂志和报纸。”
王曦一边道谢,一边从报刊堆里挑选出几份她记得即便在停课时期也坚持出版的文学报刊。
“大娘,您识字啊?这年纪还识字的可不多见。您该不会是出自富贵人家吧?一共三角钱!”工作人员看着这位不同寻常的大娘,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却无半点讽刺之意。
“这位老太太,不就是以前扫盲班里的一员嘛!亏得政府给了这机会,才能认得几个字呢!”
王曦尽力融入这个新身份,但那几十年累积的优雅气质,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即使穿着朴素,那股子由内而外的韵味,依旧让人觉着她与众不同。
邮局的工作人员只是会心一笑,接过了她手中的三角钱。
王曦不慌不忙,又挑了个信封和邮票,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文章折好放入信封。然后,她拿起两份报纸、两份杂志,准备从中挑选一家投稿。
这挑选,可花了一个小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