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京城太和殿。
“陛下,山陕已有半年滴雨未下,田地荒芜,颗粒无收,恳请陛下拨款救灾。”
“启禀陛下,川蜀巡抚八百里急报,逆贼张献忠占据汉中,图谋川蜀,请朝廷速发大兵。”
“陛下,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上书,建奴连日异动,恐再次发动袭击。另,关宁军已经欠饷半年,兵心不稳,恳请陛下拨发白银三百万两,以抗衡建奴。”
“逆贼李自成于昨日誓师东征,兵锋直指京城,请陛下早做决断。”
早朝刚开始,大臣们好像打了鸡血,纷纷上书。
所有消息,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坏消息。
所有消息可以用一句话表示:缺钱。
严重缺钱。
只要有钱,就能充盈国库,抗旱救灾。
只要有钱,就能派遣援军,抵挡张献忠。
只要有钱,关宁军军心稳定,即使打不过建奴也能挡住他们。
朱由检高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静静听着诸位大臣和各部尚书汇报。
待兵部尚书张国维说完,他终于问道:“倪尚书,国库还有多少存银?”
“启禀陛下,不足……不足十万两。”
户部尚书倪元璐出班回道。
“不足十万?”
朱由检陡然提高嗓音,脸色几乎难看到极点。
作为一个人口过亿,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国库却只要了了十万两,实在无法想象。
倪元璐见状,咬牙说道:“陛下,如今西有闯逆,北有建奴,局势已然难以挽回,微臣建议修理南直隶宫殿,以备南巡。”
“住口!倪尚书,你想逃跑吗?”
“陛下,微臣认为倪尚书言之有理。”
“微臣要参户部尚书倪元璐临阵脱逃,乱我军心。”
倪元璐刚说完,众多大臣迅速跳了出来。
尤其是御史台的言官。
他们怒视着倪元璐,你一句,我一句,恨不得吃了他。
原本庄严的朝堂,在这一刻几乎变成菜市场。
朱由检看见这一幕,只觉得心底无限悲凉。
尚书想着逃跑。
言官只想找茬,丝毫不顾及场合。
朕非亡国之君,他们却都是亡国之臣!
一念到此,朱由检拍案而起,断然道:“大明自太祖开江山立社稷,成祖迁都京城以镇天下,只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绝无南巡之理。”
顿了顿。
“传旨,拨款八十万两赈灾,有户部和工部负责,大理寺和刑部派人监督。”
“为关宁军先期拨发饷银百万两。”
“命黄州总兵左良玉入川作战。”
“拨发饷银100万两,以京营为核心组建五万新军,抵挡李自成。”
朱由检满脸严肃,迅速下达各种命令。
话音落下,所有议论声戛然而至。
太和殿内变得鸦雀无声。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他们又转向朱由检,充满疑问。
国库空虚到不足十万两,几乎能跑老鼠的地步。陛下却张口下发三百多万两,莫非吓傻了不成?
毕竟银子不是其他东西,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朱由检注意到群臣的眼神,心头迅速闪过一抹快意。
近年被大臣们牵着鼻子走,这回总算是扬眉吐气。
不由得,他又想到儿子朱慈烜。
一个念头再也抑制不住。
“众位爱卿,可有异议?”
“陛下,微臣之前说过,国库没有银子。”
倪元璐硬着头皮解释。
“国库没有,朕有。”
朱由检露出几分高深莫测的笑容。
“吴孟明。”
“微臣在。”
“把银子抬上来。”
“微臣遵旨。”
吴孟明快步出门。
片刻后,在大臣们不解的目光中,一口口大箱子被锦衣卫抬进大殿。
不到一炷香时间,赫然超过三十箱。
“陛下,这是什么?”
内阁首辅陈演出班问道。
“打开。”
朱由检直接命令。
下一刻,打开箱子。
里面装满了黄金白银和奇珍异宝。
“嘶!这么多?”
“陛下,这些从何而来?”
“难道来自陛下的内帑?”
“不可能。内帑根本没有那么多钱。”
看到数量百万的金银财宝,满朝大臣彻底懵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陈演察言观色,顿时满脸欣喜。
“有此大钱,必能灭闯逆平建奴,再造大明江山。”
朱由检瞥了眼陈演,含笑问道:“陈爱卿可知道,这笔钱来自何处?数量多少?”
“微臣不知。”
朱由检环视群臣,“众卿可有人知道?”
问完见无人回答。
他叹了口气,感慨的道:“昨日,朕给皇儿朱慈烜下旨,命他巡视南直隶。”
“临行前,皇儿特意拜访国丈周奎,言及国难当头,国库空虚。周国丈感动之下,毅然决定捐出全部身家,合计七百万两,以助国家稳社稷。”
“其拳拳报国之心,当为古今之表率。”
“朕决定,册封朱慈烜为靖王,晋国丈周奎嘉定伯为嘉定侯,封太师。”
朱由检终究是重视亲情之人,最终给周奎留下了一个零头。
若非如此,他相当担心国丈大人再也醒不过来。
此言一出,全场陷入诡异的宁静中。
众位大臣压根没听见朱由检后面几句话。
他们的脑海中一直转悠着四个字——全部身家。
捐出全部身家?
去年,朱由检号召皇亲国戚,高官勋臣捐款。
包括周奎在内。
大家只拿出千两左右,甚至几百两。
到的现在,国丈周奎竟然捐出全部身家,在众人心里绝对不是好事。
而是赤果果的打脸。
最关键的是,万一也让他们捐出身家,又当如何?
想明白其中关键,诸多大臣同时选择了低头沉默。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沉默不语,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朱由检起初有些不明所以。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原本的喜悦瞬间消失。
“陈爱卿,你作为内阁首辅,觉得如何?”
陈演一哆嗦,毫不犹豫的道:“周国丈深明大义,理当如此。”
“周国丈实乃我辈楷模。”
“臣赞成。”
“陛下,二皇子即将成年,又是田妃独子,早该册封为王。”
没有一人反对。
没有一人敢反对。
否则只要问一句,你敢不敢捐出全部身家?
一句话搞定所有。
朱由检好似早有预料,闻言起身道:“既如此,国丈所捐充入国库,着礼部和宗人府办理封王以及晋升太师事宜。”
“退朝!”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