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愿背负天下骂名?
建万世基业?
成万古一帝?
朱由检紧盯着朱慈煊的信件,脸色忽明忽暗,忽阴忽晴。
心跳犹在耳边,完全控制不住。
王承恩察言观色,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朝廷如今的情况,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甚至比皇帝朱由检了解的更多。
正因为明白,他才知道朱慈煊这封信到底有多大威力。
面对力挽狂澜,充实国库的机会,没有人能够拒绝。
至少,老爷朱由检绝对无法拒绝。
“二皇子殿下,绝非池中之物。”
相比起王承恩的洞悉一切,周奎依旧是满心愤怒。
虽然限于时间关系,被朱慈煊运走的金银财宝不多。但每一分银子都是他辛辛苦苦省下,是他的心头肉。
尤其朱慈煊临行前,分给手下万两黄金以及不少奇珍异宝。
一想到此,他不由得涕泪交加,再也坐不住。
他离坐而起。
扑倒在地。
失声痛哭。
“呜呜。”
“陛下,陛下,您一定要为老臣做主啊!”
周奎的哭声,终于将朱由检惊醒。
他深深的看了眼周奎,起身走过去。
双手扶起周奎。
“国丈深明大义,劳苦功高,朕绝不亏待。”
“深明大义?劳苦功高?”
周奎的耳朵动了动,边哭边思考这话到底几个意思。
什么深明大义?
什么劳苦功高?
怎么越听越不对劲。
“老二脾气急躁,冲撞了国丈,属实不应该。”
“不过他终究是一片拳拳报国之心,此可谓瑕不掩瑜。”
朱由检打量着周奎,郑重其事的道。
“传旨内阁,国丈周奎心系社稷,自愿散尽家财充盈国库,实为百官及皇亲国戚之表率,册封国丈周奎为太师,爵位晋升一级。”
“散尽家财充盈国库?”
周奎霍然抬头,完全蒙了。
“国丈,待朕平定了李闯和关外建奴,将来必定加倍奉还。”
朱由检终究是个重视亲情之人。
迎着周奎的目光,他再次补充了一句。
“老臣什么时候说过要散尽家财?”
周奎瞪大眼睛,哆里哆嗦的问。
“皇儿已经将事情经过讲清楚,国丈何必否认?”
事到如今,朱由检自然不可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最关键的是,朱慈烜已经自愿背黑锅。
“况且半年前,朕号召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捐钱抗敌,国丈口口声声说家无余财,今日却被搜出800万两银子的巨额财富,国丈莫非故意骗朕不成?”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还是欺君之罪?”
“国丈,究竟是欺君罔上,还是晋升太师,皆在你一念之间。”
朱由检一席话,听得周奎彻底变了脸色。
另一边。
王承恩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低头不语。
“老臣,我……,噗!”
过了半响,周奎张了张嘴,晕了过去。
气晕了。
“国丈?”
“来人,来人,快传御医。”
朱由检见状吓了一跳,赶忙招呼御医。
好在周奎只是急怒攻心,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看着御医救治周奎,朱由检转向王承恩问道:“承恩,老二还没有封王吧?”
“回老爷的话,尚未封王。”
王承恩好似想到什么,目中多了些异色。
“老二已经十四岁,又是田妃留下的唯一骨肉,着宗人府议议。”
“奴婢遵旨。”
“‘愿背负天下骂名,朕的好儿子啊!”
朱由检长长的叹了口气,又问了一句,“承恩,你觉得老二如何?”
王承恩慌忙跪地,“此乃陛下家事,奴婢不敢说。”
“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朱由检淡淡的道。
王承恩偷眼看着崇祯,想到这些年来,他几乎看着朱慈煊长大,不由得,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奴婢认为,二皇子殿下谦逊果敢,与老爷颇有相似之处。”
崇祯一愣,沉吟着点了点头。
“此言,深得吾心。”
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而来。
“启禀陛下,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张国维深夜入宫,说有八百里紧急军情。”
“宣。”
朱由检深深的吸了口气。
刚有些轻松的心情,再次变得无比沉重。
深夜入宫,又是紧急军情,明显不可能是好消息。
“承恩,去坤宁宫请皇后过来。”
“国丈身体不适,让皇后陪国丈说说话。”
“告诉皇后,形势如此,以江山社稷为重。”
“奴婢遵旨。”
朱由检回到养心殿不久,兵部尚书张国伟大踏步进门。
他明显有些着急,跑的气虚喘喘。
“陛下,八百里紧急军情。”
“说。”
“五个时辰前,逆贼李闯在长安誓师,集结兵马五十万,兵锋直指京城。”
张国维快速介绍。
“如今潼关失守,闯贼李友、白枕鹤部已经度过黄河,占据荣河一线,优势地形尽被贼寇所占。”
“微臣认为,闯逆必定先占平阳,后进攻重镇太原。”
“太原一旦落于贼手,则进可攻退可守,且太行以东直到京城一马平川,必将无法阻挡。”
张国维说到此,不由得跪倒在地。
“陛下,请选派良将抵挡闯逆,否则大明危矣,社稷危矣。”
朱由检闻言,静静的看着张国维,半响没有回答。
张国维心下焦急,“陛下,请尽快决断。”
“李闯抵达太原,需要多少时日?”朱由检终于问道。
“快则十天,慢则半月。”
“攻克太原需要多久?”
朱由检又问。
“这,微臣不知。”
张国维摇头。
“以你之见,谁可帅兵抵挡贼寇?”
“总兵左良玉,副总兵黄得功,可选其一。”
张国维作为兵部尚书,早已想好对策,当即道,“两人手下只有一万军士,足可抵挡一时。”
朱由检思索片刻,斩钉截铁的道:“诏令黄得功晋太原总兵,镇守太原,阻挡李自成。超过三个月,有功,少于三个月,有罪。”
“诏令京城周边卫所,除留下必要兵力外,进京勤王。”
顿了顿。
“诏令兵部,三个月内,编练五万敢战新军。”
“五万新军?”
张国维瞠目结舌。
“陛下,五万新军需要百万军饷,如今国库空虚,赋税已经提前收到崇祯二十年,如何编练新军?”
“军饷问题,朕已有对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