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幻姬传 苍鹰折翼 四

小说:幻姬传  作者:灯火阑珊处  回目录  举报

纵马下了丘陵,谭无忌被亲信的三十六鬼骑簇拥着走进自己的中军,原本谭无忌的枪术高明,并不喜欢这样的保护,可是两年多前,火凰们的杀手就是趁着鬼骑冲阵之时,化装成亲兵的模样,将他刺成重伤,若非谭无忌武功高超,再加上亲兵舍命相护,只怕谭无忌已经命丧战场,从那以后,谭无忌就时刻留心自己的安危,三十六鬼骑若不上阵厮杀,就终日和谭无忌形影不离,他们都和谭无忌穿着相似的衣甲,再加上都是带着同样的青铜面具,除了亲信之外,根本无法迅速有效地分辨他们的身份。

若是鬼骑冲锋之时,谭无忌若是没有一马当先地领着他们冲锋,就是以鬼骑的候补人选为近卫,其他人根本不能接近谭无忌身侧,这样一来,要想刺杀谭无忌,没有宗师级别的本领,根本就是难以登天,费事贪生畏死,只是在谭无忌看来,就是死,也应该有足够的亡魂陪葬。

谭无忌其实很明白荆北川对自己的观感,对于他这样敏感的人来说,荆北川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出来,可是那种隐隐的厌恶和排斥,其实谭无忌心底了若指掌,可是他从来却不怨恨,因为是荆北川亲自传授过兵法给他,也是荆北川请了名师传授给他武功的,也知道荆北川是看中了他的残狠和冷静,,他只是荆北川手中的利器,甚至有一天,荆北川会在无法忍受他的作为之后将他弃如敝履,可是谭无忌却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做法,他明明知道,只要他肯约束自己的行径,不要超过众人忍耐的限度,就可以得到荆北川的真心信赖和众将的接受。

可是对于谭无忌来说,他的人生早就在家族尽毁的那一刻就已经死去,他看着自己的妻儿躺在血泊之中,当他看着白发的父母被生生钉在门板之上,他就没有了任何的对人生的眷恋。

他的心中的怨恨是如此的深重,让他即便看着仇敌死在雍国军的马蹄之下也仍然不能消解,所以他选择了从军,将手中的屠刀挥向曾经的乡亲,他很那屠杀自己族人的商国军队,很他那些为了保全自己财产性命全力支持商军的泽州百姓,只有血与火才能让他心中的悲痛暂时消解缓和,紧握手中的长枪,谭无忌眼中闪过冰凉的杀机,就让手中的这把长枪沾染更多敌人的鲜血,用来祭奠父母亲族的亡灵吧。

十月十五日,在急行军之后修整了一夜的商国军队从秦泽南面进入了战场,距离今年春季的那一次双方都很克制的交战之后,改变整个战场局势的秦泽会战终于开始了,这一战,十五万商国军和九万雍国军,在方圆百里的秦泽战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而在同时,带着万余精兵的鬼面将军谭无忌顺着沁水而下,直奔庙坡,所过之处,因为商国军依然坚壁清野,并无人迹,但谭无忌仍然下令哨探齐出,若遇生人,尽皆斩之。就在十一月二日,谭无忌已经遥遥望着庙坡辎重大营,开始筹划如何歼敌取胜了。而这时,秦泽之上,两军经过初期的试探布阵之后,战局开始展开。

策马站在高坡之上,“稚凤郡主”叶幻的背后的紫衫天军和银龙铁骑的将旗在寒风中狂舞,紫红色的铁骑将中军护得水泄不通。将旗之下,在叶幻的身边,立着商国名将汪海山和张鑫,他们均是严阵以待,和叶幻一起俯视着千军万马,尤其是远处敌军中那一片黑色的潮水一样的骑兵之中,那一个纵然在千军万马之中也是卓然不群的挺拔身影。

这时,荆北川在指挥作战的同时,也在留心敌军的中军大营,那商国皇室的旗帜下面,那和自己敌对了数年,越战越顽强的敌人,还有那位在敌军将旗下面,英气绝美的“稚凤郡主”叶幻﹑传闻中与她师傅独孤珏一起围杀了火凰门主阴寒玉的叶幻。

这就是他的敌人么?

他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斗志,可是转瞬他又冷静了下来,他的目标不是全歼敌军,而是尽量消耗敌军的主力,在谭无忌的配合下,吞食鲸吞商国军的实力,只有这样,他才能让雍国军越战越强,甚至可能让商国军再无力取胜。

而在巨石关,这里原是商国皇室中的凌王容翰的驻地,今日,他们将举行一场隆重的婚宴。

新郎就是容翰的儿子容斌,容翰最疼爱,也最看重的儿子,同时也是商国主容胤的表弟,而新娘便是孤月城那位野人队里的金娜,彪悍又美丽的野人女子。

容翰早就听说了自家儿子和金娜之间的故事,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他的那位姓汤的外家兄弟,可谁叫自己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呢?儿子那么不舍得那位野人女子,他又怎么忍心拆散呢?

不过,为了弥补汤家的损失,他还特意送去了几大军丰厚的赔礼,更是邀请了对方来参加儿子的婚礼,算是表达自己的谢意,当然他也没多大期待对方会接受自己的好意而来。

只是,他还是没有想到,汤凯居然来了,还带着孤月城里的一干人马和私兵。

而容胤本来也要来的,可惜在临行前被皇宫里的杂事绊住了行程,无奈之下,他让自己的亲信送去了更为庞大和精致的,价格不菲的贺礼。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幻姬传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