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华夏族士兵在鸿蒙的指挥下,长驱直入,一举攻进了三苗军营。飘着香气的米酒,堆积如山的火腿,美若天仙的歌姬侍女,让华夏族将士们垂涎欲滴。他们欢呼雀跃,开怀畅饮,通宵欢娱。第二天,当他们从温柔的梦乡醒来时,早已成了三苗的战俘。
第二日,一万多名换上了华夏族服饰的三苗军队,在鸿蒙、防风氏的率领下向北疾驶。他们越过白鹿山,直插淮水,追上了皋陶大将军。皋陶大惊,问鸿蒙:“先锋官何故率大队人马赶来?”
鸿蒙说:“末将有重要军情禀报!”
“有何军情?”
鸿蒙近前,举刀向皋陶砍去。
皋陶猝不及防,右臂被鸿蒙砍下。
“好匹夫!你反了不成?!”
鸿蒙哈哈大笑:“皋陶小儿,你有何本事?屡屡压在我的头上?今日我已投靠三苗,当上了浩淼大王的扫北大将军。你若知趣,趁早放下兵器,乖乖投降。看在你我多年并肩作战的份上,我会在浩淼大王面前保你不死;若说出半个‘不’字,定将你剁成肉酱!”
皋陶怒极,骂道:“无耻贼子!你背叛华夏,卖身求荣,乃猪狗不如!要杀便杀,我若皱一下眉头,便不是华夏族大将军!”
在一旁窥视的防风氏,一箭射中皋陶咽喉,高呼:“华夏军听着!我是三苗大将防风氏,如今皋陶已死,你等快快放下手中兵器!”
华夏士兵看主帅被杀,鸿蒙反叛,自己势单力薄,已被三苗重重包围,只好缴械投降。
坐落在淮水之滨的陵城,是上古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浩渺自北上以来,采纳防风氏之计,收降了鸿蒙,收复了白鹿山,一路抢关夺寨,直抵陵城。而此时的禹帝正在淮水沿岸巡察,对边关兵变毫不知情。这一日,当禹帝来到陵城时,开门迎接他的竟然是威武雄壮的三苗军队。
夜晚,陵城一片欢腾。浩淼在新落成的大王府开庆功宴席。他手举铜角,高声说道:“弟兄们!三苗托上天之福,战白鹿,扫淮水,俘获禹帝,重创华夏,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眼下,华夏族龟缩在九水一带,已经是江河日下,穷途末路了。中原大好河山,不日将悉数归我三苗所有。呜呼!壮哉!呜呼!伟哉!”
大王府一片欢腾。
浩渺挥挥手:“兵贵神速,我们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饮马九水,会师阳城!”
“一鼓作气!”
“乘势而上!”
“饮马九水!”
“会师阳城!”
宴席散后,浩淼正欲休息,侍卫近前禀报:“大王,鸿蒙大将军门外求见。”
浩淼疑惑:“刚刚散了酒宴,如何又来求见?”三苗此番连战连捷,特别是俘获了禹帝,鸿蒙功不可没。浩淼虽然不喜欢鸿蒙的傲慢自负,甚至从骨子里瞧不起他卖主求荣的嘴脸,但毕竟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
“传!”
“大王有令,传鸿蒙觐见!”
鸿蒙疾步走进王府:“大王,末将刚才听军中传说,明日要在陵城斩首禹帝?”
浩淼一怔。他感觉鸿蒙的嗓音与先前不同,问道:“鸿蒙,为何嗓音有异?”
“禀告大王,”鸿蒙说:“末将这几日得了风寒,刚才在宴席上又多吃了几杯酒,还请大王见谅。”
“既是得了风寒,回去休息便罢,为何又踅回大王府?”
鸿蒙说:“末将听大王要斩杀禹帝,感觉事关重大,特来问明详情。”
浩渺冷笑:“不错!本王正是此意。”
鸿蒙大叫:“不可!”
浩淼吃了一惊,眉头皱起:“有何不可?”
“大王息怒,且听末将述说。”鸿蒙不看浩淼脸色,高声陈述:“淮水一战,禹被蒙在鼓里,自己送上门做了俘虏,华夏族并未遭受毁灭性打击。我们争霸中原,不仅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城拔寨,还有善于攻心,借力打力,以此瓦解华夏族的斗志。如果此时杀了禹帝,必将燃起华夏族愤怒的烈火,同仇敌忾与我们拼死作战,到那时将会两败俱伤,玉石俱焚;反之,如果留着禹帝不杀,让敌军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出手,对我们把握战局大有益处。”
浩淼不以为然。“禹帝大贤,民心归之如百水流向大海,浩浩然不可阻拦;如囚之不杀,必会唤起天下响应者,冒死前来一搏。到那时只怕是引火烧身,弄巧成拙,酿成滔天大祸。如此浅显道理,你如何不明?”
鸿蒙还要辩解,浩淼拍案而起:“莫非你对禹帝旧情不断?如今你已经投靠三苗,当上了我的大将军,岂能三心二意?休要胡言乱语,退下!”
鸿蒙不敢再言,诺诺退出。离开大王府,鸿蒙径直来到大牢,令看押士兵带出禹帝,送到将军府夜审。士兵见大将军亲自到场,不敢怠慢,从大牢中押出禹帝。鸿蒙说:“你等且去,由我亲自解押要犯,万无一失!”
“诺!”士兵们发一声喊,散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