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十分重视情报工作,这其中既包括间谍也包括反间谍,由于太平军军情司还有大同党的情报机关调查的出色工作,太平军对固原形成了单方面透明的情报态势,固原城明军一举一动太平军很是清楚,明军却对对面的太平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仗还怎么打,更别说明军洪承畴所部是一支冷兵器为主的封建军队,太平军则是一支拥有火枪重炮还有数万骑兵掩护的强大战略合成战术兵团,太平军的兵力又比明军多不少,这仗在太平军看来只要自己不犯错,他们赢定了!
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太平军早就做好了即使明军不出城也用重炮轰垮固原城的打算.....明军这边也有了行动,皇命不敢违啊,洪承畴和孙传庭不得不出战,只听得固原城的北门吱呀呀响动,明军猛将曹变蛟率领五千骑兵出城了,曹变蛟打算充分利用自己骑兵的机动性冲击太平军的中军大营,这五千人马出城也得需要时间啊。
就在他们出城的时候,太平军的炮兵发言了,李磊为了对付防守严密的固原城,特地从朔方调来了十二门重型加农榴弹炮,并且使用了军工部门研发的使用栗色火药的新式开花弹,一起开火的还有神威炮和奔雷炮两种野战炮,这还是固原近百年之内第一次出现这么大规模的炮兵集群的一起开火,在太平军的战士们听来,奔雷炮和神威炮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那就跟洞房娇妻的呻吟一般,至于那十二门超级重炮的声音就跟自己的最高统帅的声音一样高亢有力,听着就过瘾!
都说洪承畴和孙传庭是文武双全,但是有一点得说明,他们的作战对象都是农民义军这样的乌合之众,就根本没见识过太平军这种大规模的炮战,太平军的炮兵一开火,明军的骑兵的马可惊了,这一下子可完了,他们的马没有跟太平军的马匹骆驼一样受过炮火的训练,曹变蛟这样的猛人也控制不了局面,李磊从千里镜里看到了明军阵势乱了,就传令炮兵把各种弹药各打一个基数,步兵和骑兵做好攻城准备......
洪承畴和孙传庭直接傻了,这还怎么打,人家有这样的作战利器,看着炮火蹂躏之下的明军将士们,洪承畴和孙传庭师徒两人是痛不欲生啊,孙传庭一看这一战自己这边是必败无疑,哎自己能死,可老师死不得,他赶忙吩咐自己的亲兵带自己的老师出城南逃,洪承畴那边已经疯魔了,“圣上啊,老臣无能,太平寇火炮极为犀利,我军将士血肉之躯,怎敌贼寇万千火药之威,呜呜呜,老臣这就去了!”
洪承畴说着就要拔剑自刎,结果被孙传庭还有几个亲兵救下,洪承畴红着眼睛给了孙传庭几个嘴巴:“还反了你了......”
孙传庭苦苦哀求,说自己断后,送老师出城,洪承畴不听,还想自尽,孙传庭无奈,命亲兵打晕了洪承畴并将其带出固原城.......安排好了自己的老师后路之后,他自己亲领一部明军大呼杀贼,冲向了已经杀入固原城的的太平军!
李磊其实也不是一直靠火器优势打仗的,他其实也很重视白刃格斗的,他的太平军把刺杀,射击和投弹列为步兵三大技术,在太平军看来射击不准、投弹欠远,无非少杀几个敌人而已;刺杀水平稀松,关键时刻却要自身难保,所以他们在杀入固原城之后,面对着几乎全部冷兵器的明军,除了太平军的骑兵占有极大优势之外,所有的火枪兵都上好了刺刀,打算跟顽抗到底的明军来个刺刀见红了!
毕竟太平军的素质远超过明军,再说了明军向来都是兵为将有,除了那些将校的家丁有一定战斗力之外,其他的士卒多是拉来的壮丁,他们的作战意志向来是很薄弱的,这也是大明往往集中了大量军队跟清军作战,结果好多时候只有那些家丁死战了,那些壮丁辅兵们经常大片大片的投降的事儿一点也不少见.....
一场混战,曹变蛟战死,太平军围住了孙传庭,丁启睿两个文人统领的一部分残兵败将,孙传庭大吼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准备自杀,结果太平军这边早就知道这家伙是孙传庭,都督给他们的命令是活捉此人,还是死命令,孙传庭要自杀,这可不成,呵呵还好太平军是火枪部队,太平军战士们见机不妙,开枪打伤了孙传庭拿刀的手,就这样孙传庭被俘了,至于那位丁启睿则是一块陪绑了!
这既然开打了,怎么打,什么时候停下可就不是大明这边说的算了,固原一战,大明在西北的唯一的支柱,洪承畴和孙传庭师徒一手打造的秦军全军覆没,主帅洪承畴仅以身免,曹变蛟等多位将官战死,孙传庭还有丁启睿等人被俘,贺人龙,高杰、高汝利、贺勇、董学礼等一些不在固原的秦军部将听闻固原惨败的消息之后迅速的南撤,算是保存了秦军的一丝元气,整个大明西北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消息传到了京师,崇祯大为惊惧,这这这是要亡国啊,不过已经这样了,必须有人要出来承担责任,可是崇祯这个人啊,你该怎么说他呢,可以说是驭下无能的一个君主,尽管历史上他自尽前说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不得不说这是有他自己的很大的性格方面的原因的。
他这个人和他哥哥一样不适合做皇帝,皇帝是应该多疑,但这个崇祯多疑的过了头,他不相信他的臣子,其实他还是有一大批能臣良将的,但是很悲哀的是崇祯不相信他们,孙承宗,卢象升都是在清军入侵的时候,力主抗清,还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崇祯的多疑病又犯了,结果孙承宗一家死在了高阳,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这好不容易熬走了清军,西北却又传来了噩耗,让他无比放心的洪承畴孙传庭兵败固原,太平寇大举入侵大明,据锦衣卫得来的消息,太平军起步马军八万之众,短时间之内就攻陷大明九边重镇的西三镇的甘肃镇,固原镇,宁夏镇,还抓住了了大明藩王庆王朱帅锌全家,在抄了明庆王府之后,太平军把这位藩王逐出了太平军控制区,这位庆王没办法只好悲悲戚戚的赶往了西安去投靠自己的族叔秦王朱存吉去了,还有在平凉的韩王朱亶塉吓得战战兢兢,给京师的皇帝连续上表哀求崇祯移藩。藩王失国,国土沦丧这可是大事儿啊,必须有人得负起责任来,嗯都是洪承畴孙传庭他们作战不利,皇帝不能犯错,都是臣子无能,于是乎崇祯指使自己的臣下参奏洪承畴,洪承畴就被下了大牢,至于孙传庭,在大明这边是认为孙传庭战死了,对孙传庭的处罚也就不了了之。
另外崇祯紧急任命陈奇瑜赶往西安做为新的三边总督,统领西北明军,担负起继续剿灭农民义军还有防备太平军的重任来。
太平军揪住了西北明军一顿猛揍,明军倒霉了,大同党不但扩大了自己的根据地,有了较大的战略纵深,更重要的是这次南征大同党收获颇丰,别的不说就光在三个边镇缴获的粮食等物资,数量之大简直难以想象。光是在庆王府一脉的的宗室统治集团,就缴获了数十万石粮食。这些明朝宗室们家家户户都占据了三镇最好的军田,每家粮食多得装都装不下,很多粮食因为囤积的时间太长都烂掉了。即便如此,他们每年还要享受大量的爵米,三边的本地的粮食已经不足以支付。只能从江南各地调拨。
这两年大明北方数省持续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可大明却拿不出多少钱粮来赈灾,却还要每年拿出海量的爵米来养活大明各地的宗室集团。朱元璋当初说好的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的宗室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庞大利益集团,他们依附在各地,拼命的吞噬大明的血肉,已经成为大明的一颗毒瘤。
更别提三镇的文官武将、镇守太监,以及军镇的各级兵头,家家户户都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眼下正值大明北方数省大旱,流民四起,他们还指望等着粮食炒成天价的时候,狠狠的捞一大笔那!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囤积的大批粮食等物资,全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因为粮食实在太多,指望用几天时间统计出来,明显不现实。
但是据保守估计,太平军有了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养活几十万人,足足吃上一年还要有余,除了难以计数的粮食之外,太平军还缴获了大批的盐巴、茶砖、铁器、布匹、沙糖、皮货、羊毛、牛马等物资,数量也都不少,所以只能运回河套再仔细清点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