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素图会战之后,太平军大本营得知明军准备进剿的消息,对于洪承畴的来袭,太平军早有防范,对于大明,太平军上下一致认为大明就是个泥足巨人,笑死人了,他们的使团走了一年多了大明才集合起不到四万人来讨伐逆贼太平寇,有这个时间,太平军东边逼走了林丹汗,进占了归化城,并且成功的挡住了八旗铁骑和科尔沁等部的西进,归化城下连莽古尔泰也死无全尸,正蓝旗更是全军覆没,也就是皇太极没有跟原本历史上一样亲征归化城,要不有他好看的.....
大青果在归化城碰了个头破血流,这消息传到了盛京,在听说莽古尔泰战死,正蓝旗全军覆没之后,皇太极放声大哭,他总算知道太平寇不好惹了,这损失也太大了,八旗一共才多少人,一下就去了一个旗,损失大了,得止损啊,怎么办,好办南边还有个大明,于是乎皇太极亲自率领八旗中的六旗就去打崇祯去了,打不过你太平军,还打不过大明,看来这大青果也是欺软怕硬啊,皇太极听从了大汉奸宁完我我的计策,跟太平军求和,集中兵力打大明,想办法吃掉大明,最后跟太平军决一死战。
大青果都兵临城下了,可是这样大明还是准备要攻打河套,不得不说这大明官僚的奇怪逻辑,也难怪他们的后代在原来的历史上清军进关了南明竟然要联合清军剿灭大顺军和大西军,这也是一种宁与外人不予家奴的表现吧!
既然你们执意要消灭太平军,那李磊他们也不能干等着防御,由于东边打疼了大青果,皇太极一时半会儿不敢西进,所以太平军有了充足的时间和兵力来做调整,李磊亲自统领太平军主力南下固原,直接堵住洪承畴的北上道路。
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镇,太子太保挂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陕西、三边总督兼摄河南等五省军事的洪承畴,默默的站在城楼的上面,打量着城外的动静。洪承畴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出身,登第时年岁很轻,从此步步青云直上,一帆风顺,几年前就做了陕西、三边总督,挂兵部尚书衔,实际上也只有五十出头年纪。多年的戎马生活使他的丰满而白皙的脸孔染上了风尘颜色,显得有些苍老。
这位洪亨九他一方面统率军队镇压农民起义,纵兵杀良冒功,一方面却保持高级文官生涯所养成的服饰整洁和伪装的儒雅风度。这么多年征战下来老小子磨去棱角,将心中的狠毒与奸诈深藏不露,也算明廷里少有的儒帅了,能够遇事不骄不躁,深谋远虑。
老狐狸一样的洪亨九在明末的官场上如鱼得水,不仅手下将领都愿意为他效力,就连兵部尚书梁廷栋、张凤翼等人对他毫不嫉妒,而多忌多疑的崇祯皇帝也对他十分倚重。而围剿高李义军的战争中,这位洪亨九可是总帅,就连卢象升,熊文灿这样的人都给他打下手,孙传庭这样的名将是他的徒弟.....
洪亨九眼看就要剿灭李自成了,都把这位李闯王逼入商洛山了,他觉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擒杀李闯王了,可没想到李磊那个蝴蝶的翅膀扇动的有点大,大青果的清军正蓝旗在归化城下全军覆没,这边路不通,那就去打大明啊。
崇祯皇帝一看哎呀这可不行,急忙召回卢象升去抵抗清军入侵,洪亨九本来想嗯就是卢象升走了也没事,我还有其他的力量足以剿灭李自成,哪知道崇祯皇帝整个二愣子,为了自己的面子严令洪承畴洪亨九北上出击李磊的太平军,这让洪亨九万份苦恼,对于太平军的实力,洪亨九也是知道一些的,自己手里不过三万五千人马,去打人家兵强马壮的太平军怎么看不是好主意,但这是皇帝的命令,他不得不遵从,再怎么无奈,他也只能前往,君有命臣子只能遵命!
他率领自己和孙传庭一手打造的秦军不得已北上固原,打算从这里出塞征讨河套之上的太平军,哪知道人家太平军好像早就知道他们要从此出塞,人家直接把他们堵在了固原,洪承畴看着城下太平军连绵不绝的营帐,心里不由得哀叹:“太平军果然名不虚传,光看这营帐就知道太平军是少有的天下精锐,这仗可怎么打......”
背后脚步声响,却是孙传庭来了。孙传庭要比洪承畴年轻一些,看起来很干练,不像是文官出身。此人不论是在“四正六隅”的联合围剿中,还是在“汛守要隘”的单独行动中,他都以其独有的狡黠、多谋、果断,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境艰险,成为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
“恩师,这太平军不能小视啊,从他们南下把我们堵在了固原城,仅仅是他们这行军扎寨就可以知道,我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更何况这太平军并非一般的北鞑军伍.........”孙传庭看看洪承畴说道。
“伯雅,这太平军你了解多少,这次咱们北上乃是犯了兵家大忌,孙子有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太平军我知之甚少,这仗打个甚,但皇上逼迫甚急,言再不出战,就以畏战处之,还问我是不是怕了?”洪承畴手里的太平军的情报实在有限,他想和孙传庭这位自己的爱徒好好交流下怎么打对面的太平军,这情报交流还是必须的,跟自己的徒弟交流也不丢人是不是?
“恩师,据伯雅所知,这太平军起于大同镇鸦角山,后北上占据河套,不提隐藏在太平军之后的大同党,就单拿太平军来说,这太平军的兵制仿自周制,与我大明兵制不同,听闻太平军设军事旅团营连排班,皆以三三制进阶.......更加之太平军据河套,良马骆驼比我大明甚多......再看太平军之步军,甚为凶悍......有重炮辅之,恩师我等危矣!”孙传庭把自己所知道的悉数告知自己的恩师。
“伯雅,我也知此战凶险......哎,传令一会升帐商讨军务!”洪承畴说道。
“是,我这就传令下去!”孙传庭当即传令下去。
大堂之中洪承畴身着二品锦鸡补子大红红丝蟒服,头上戴着乌纱帽,腰上系着玉带,孙传庭站在他的一侧,文官武将分左右肃立恭候,院里也站着两排重甲武士,但是这么多人没有一人发出一丝的声音,真可谓是鸦雀无声。
洪承畴看了下堂中的兵备道和总兵以下的文武官员们,他最终还是开口说话了,他首先称赞了一年多来各位将领的辛劳和战功,一再称赞孙传庭“娴于韬略”,半年来“屡建殊勋”,又说跟随自己的文官筹措粮草有功,说完了这些鼓励话,他又说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流贼愈剿而愈多,灾变愈演而愈烈。
还说这是大明三百年未有之危局,民穷财尽,势如累卵。又说李磊和大青果乃是大明的两大外患,大青果三次入塞,就连北面的太平寇也南下,这正是大明存亡之际,说着说着洪承畴越说越激动,他的脸色也变得通红,从蒙着虎皮的太师椅上站起来,语气激昂的说到:“明日无论如何,也要出固原,与敌决死一战,但凭孙伯雅临阵指挥,本督也会亲自督阵,众位将官......十七禁令五十四斩的军法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误了军机定斩不饶!”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人还能说啥,孙传庭看了看自己的恩师在看到洪承畴点了点头之后,他说道:“督师大人的训示,请诸位牢记心中,今上为一代雄主,天威难测。倘若诸君作战不力,致使逆贼漏网,则不惟诸君将为军法所不容,就是我孙伯雅也难逃一死,总之,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明日一定要奋勇向前,拼死杀敌”
听到了孙传庭这杀气腾腾的话语,众将官只能硬着头皮齐声答道:“谨遵钧命!”孙传庭这才发布作战命令,明日开城门迎战,按照师徒二人的想法,以曹变蛟统帅五千骑兵为先锋,若是攻击顺利,则步兵跟上,若不顺则退回固原,孙传庭部署完了洪承畴看看这些将校之后说奋勇杀贼有赏,后退乱军者杀无赦!
他们在这里准备出城迎战的时候,城下的太平军也在开会,与明军不同的是,太平军可没有孙传庭这样的军事大能也没有曹变蛟这样的猛将,不过他们是一支近代化职业火器化军队,而且他们还建立了参谋制度,明军那边师徒俩一言而决,太平军这边就不一样了,一群参谋就把明军的动向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然后写成了一份作战计划交与大都督李磊,李磊看后就批准了这份被参谋们称之为雷霆行动的作战计划,这份作战计划的核心就是紧抓洪承畴被崇祯逼迫出战的有利态势,利用太平军这边强大的军力击破明军,太平军参战各部必须做好作战协同,尽力发扬太平军的长处,用火枪重炮还有铁骑击垮洪承畴所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