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83章 新君表明执政时期的军事战略目标!进取!

呜呜呜……

机车发出轰鸣声驶入蓝田县府境内。

机车在蓝田停靠,车厢门打开,御林军率先从车厢内鱼贯涌出,迅速在周围建立严密的防御。

紧接着,李恪在朝中重臣,地方封疆大吏的簇拥下从车上下来。

他看了看车站周围除他们外,没有一人等待,满意笑着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均都明白皇帝满意什么。

忍不住在心中暗暗评价一句大将军李靖教出两个好弟子。

五万新军。

当今开始组建这支新军之初,就将苏定方、薛仁贵二人调回来。

可以预见,未来年轻一代将领中,必定以此二人执牛耳。

此二将与当今某种程度,还是名义上的师兄弟,又是大将军为朝廷未来五十年,精心培养的军中俊杰。

想不发达都不可能。

有人忍不住想到了已经化为一滩血泥的刘仁轨。

同样是才俊,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选择的不同,结局也完全不同了。

李恪转身看着众人,笑着说道:“苏薛两位将军没有来,看来我们大家要自行去蓝田大营了。”

闻言,众人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容,纷纷翻身上马。

蓝田大营。

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屯军之所。

此番皇帝重建蓝田大营,以训新军,其中的寓意,大家隐约都能明白。

等众人抵达蓝田大营后,就看到苏定方、薛仁贵领着蓝田大营的各级将领站在辕门口迎接。

“末将参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

……

随着苏定方率先单膝跪地参拜,辕门外的数十位军中各级将领纷纷叩首。

李恪与随行而来的重臣翻身下马,伸手将苏定方扶起,满意笑道:“诸位将领平身!”

“喏!”

苏定方起身后,汇禀道:“陛下,新军已经在营中列阵等待陛下点检。”

李恪点头看了眼苏定方和薛仁贵,严肃说道:“苏将军,此番随朕前来的,可有不少军中老将,他们的眼光可是尖的很,新君训练也接近半年之久了,都是从老卒转化的新军。”

“若是不能让诸位军中老将军不满意,朕这板子就不得不拍在你身上了。”

苏定方知道,他年纪轻轻统帅五万新军,其实军中许多人都有牢骚、怨言、不满。

也就是无人敢反对面前的皇帝。

若是此番突然的点检,他们的训练不够让人满意,必然会有军中将领提出异议。

到时候陛下就算是再信任他,也不可能让他来执掌五万新军了。

皇帝如此大的信任。

他苏定方就绝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更加不能堕了恩师的威名!

“末将敢立军令状!”苏定方大声铿锵道。

站在李恪身后的众人面色不由凛然,军令状可不是随便立的,一个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群臣从其中听到了强烈的从容自信!

“好!”李恪大赞一声。

他扭头看着文武两班重臣,说道:“苏将军立下军令状了,入营后,诸位爱卿要好好点检!”

“新军是大唐新式军队的第一支样板,如同陇右之余天下各州道,这个样板的标准陛下拔高,才能给后面要成立的新军提供参照!”

“臣等遵旨!”

随即,李恪等人翻身上马。

在苏定方的陪同带领下入营。

大营内,黑压压一片,一个个方阵横平竖直的排列着。

李恪一行人骑马从阵列中穿过之际,某刻,阵列中间突然响起铿锵呼喊声。

“威武!威武!威武!”

声音迅速化为惊雷般声浪,在整个大军中一浪一浪向外延伸,陪在李恪身后的众人面色不由变了变。

尽管只是喊话,可那种肃杀声却已经能够反映出这支新军的某种精锐气质。

“日月山河永在,大唐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唐江山永在!”

……

声浪中,李恪抖了抖马缰,身下宝马的速度加快几分,一行人骑马神色肃然,从速从大阵中间穿梭。

抵达点将太后,李恪一行人登上点将台。

苏定方骑马站在点将台下,拱手铿锵道:“陛下,一切准备就绪,请陛下下令!”

“可以开始了,一切有苏将军发布命令!”李恪神色肃穆喝令道。

“是!”

苏定方领命后,勒马转向,喝令道:“变阵!”

“前军大营冲垮敌军!进攻!”

随着苏定方命令下达,身边的传令兵迅速驾马疾驰而出,同时,站在旁边传令塔上的领兵挥舞三色旗帜。

嗒嗒嗒……

整齐的脚步声响起,只见大营数万新君同时列阵右转。

右面五里外有一个用稻草编织成草人的方阵。

李恪等人看着前营大军在压近假象敌军的过程中迅速在前进中改变阵列。

众人纷纷举起手中的望远镜。

砰砰砰!

接近百步的时候,第一列迅速蹲下射击。

砰砰……

紧接着,炒豆子般的声音接连不断的响起,三段射击眨眼间完成,前军大营第一波完成三段射击的将士或是蹲着,或是站立着,迅速装填弹药。

而前军剩余将士则迅速排列整齐从第一波三段将士人与人中间预留出来的一人宽间隙列阵走出。

同样三段,在前方列阵。

砰砰砰……

涉及继续响起。

烟雾弥漫整个战场。

“一二三……”

李恪能听到身边冯立、程咬金等老将们正在喃喃自语的数着数。

他知道这是老将们在计时。

对面的稻草人毕竟是稻草人,老将们需要通过计时以及他们的战场经验了判断,短兵相接的时间。

“冲!”

三轮射击之后,喊杀声响起,只见的所有的枪兵双手握着火铳,铳剑已将安插在火铳上,闪烁着阵阵寒芒。

冲向敌军的过程中,迅速排列成一个锥型攻击阵型。

在冲入稻草人的假想敌军后,箭尖一路向敌人阵列腹心施行凿穿战术之际。

以整个前军为锥型的大阵也在迅速分裂为一个个小的三角阵型,向凿穿两边进行攻击,扩大凿穿通道,同时阻挡敌军将他们合围的可能性。

许多人看着不由微微点头。

早在射击开始之际。

突利为首的塞北各部贵族首领面色则变得有些发白。

而此刻,他们的眼神不时的瞟一眼新军阵列中,差不多人数一万,尚未出动的骑兵。

这是传统骑兵与新式火枪结合的新式骑兵。

他们都在思考,火枪阵绵密的射击,配合新式骑兵,传统的骑兵还有几分优势?

“陛下,臣计算了,从接触进攻,到两军接战,如此绵密的射击,单纯的步卒对抗,百步之内,至少可以射击四轮,甚至五轮都有可能!”程咬金大声嚷嚷说道:“苏定方只射击三轮,便发起近身肉搏,看得出来,他的演练射击是做了保留的。”

“这个演练是合情合理的。”

“那种绵密射击,短时间内打出的弹丸,恐怕不亚于两万弓箭手两轮射击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射击,最少可以将一个万人阵列敌军打掉三成战力,火枪虽然较之弓箭还是有些不足,但整体上是优于弓箭的。”

“至少半年之内,无法培养出五万合格的弓箭手!”

“可也不是没有缺点,火枪兵防守太单薄,只能悍不畏死往前冲,根本不能防守!”

“……”

随着程咬金开口,诸将纷纷发表自己对这支新军的看法。

李恪点了点头。

他也是知兵之人,自然明白单纯火枪兵的弱点。

不过应该很快就能有所改善,他登基之后就让匠器营集中所有人力去攻克火炮制造技术。

来之前他就专门询问过匠器营的情况。

再给匠器营一个月时间,拿出成品火炮不成问题。

演练还在继续,新式骑兵如何运用,后续火枪兵如何远程支援等等。

对演练李恪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新君缺少火炮,在他看来,威力还是小了一些。

不过他能从身边重臣的神色以及言语看出,即便如此,新军也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两个时辰后,演练结束。

大军重新列阵。

李恪看着烟熏得满上黑乎乎的苏定方等将领从前面返回,笑着说道:“苏将军,程将军等老将对你们的新军训练还是比较满意的,你的脑袋保住了。”

苏定方咧嘴一笑,露出两行洁白的牙齿。

李恪继而严肃说道:“不过不要骄傲自满,新军还要继续训练。”

“朕对新军寄予了厚望,朕毫不隐晦的说,新军是朕提出的未来强军方向!”

“朕为先帝厚爱,克成大统,坐镇大唐帝国庞大的江山,练新军,目的就是为卫我大唐,护我社稷子民!”

所有人的神色渐渐凝重,大家隐约察觉到,皇帝继内政民生问题之后,要对军中提出他的军事目标了。

这将会成为这位皇帝主宰这个庞大帝国的军事战略!

“以朕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

“扫除四夷,立我大唐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

“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

“仙魔鬼神共听之!”

皇帝肃杀威严的声音落下,短暂的平静后,苏定方猛地举臂,铿锵高呼:“末将遵旨!”

“陛下威武,日月山河永在,大唐江山永在!”

“陛下威武!日月山河永在,大唐江山永在!”

“陛下威武!日月山河永在,大唐江山永在!”

……

随即,整个蓝田为激动澎湃肃杀的喊声笼罩。

李恪匆匆来,又在检点完新军匆匆离开。

而他在新军大营,就在位期间的军事战略的表态,也为各方有心人所探听到。

在他尚未回长安的途中,一只只信鸽,一份份密信向吐蕃、西突厥、罗马帝国分赴。

进攻!

任何人都能听得出,大唐新君未来的战略中,充满了浓浓的进取之意。

列车上。

武将们激动,摩拳擦掌。

文臣们忽然瞧着有些碍眼了。

某刻,正在看着折子的李恪忽然抬头,吩咐道:“舅舅,将朝廷容许民间组建武装团体的消息,回到长安后就放出去吧。”

长孙无忌唇角动了动,本想要劝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是!”

尽管他们早知道皇帝对极西之地如何布置的态度,可此刻,心中还是打鼓。

容许民间组建武装团体,随军征讨西突厥。

历朝历代,都没有如此放纵民间武力的。

这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侠,现在的民间武人完全不同。

单独的个体,以武犯禁也终究无法撼动天下统治。

可这组建武装团体就不同了!

房玄龄忍不住低声建言道:“陛下,是不是同时知会地方,所有组建的民间武装,必须在朝廷登记造册,一旦大军开拔,攻打西突厥,这个武装团体,但凡组建,必须跟随大军开拔?”

唔……

李恪略作沉吟,很快便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了。

把这些不稳定因素全都送出去,他点了点头,笑着答应:“宰辅这个建议不错,就按照补充的执行吧。”

皇帝答应,可并不能让重臣集团轻松,大家都紧张的观望,民间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