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81章 皇室暗示,求变图存大讨论!

“这是陛下今天之内,见得第几波地方封疆大吏了?”

中书省外,房玄龄看着于宁志、宇文节二人进入太极殿,与长孙无忌一边拢着袖子散步一边询问道。

寒冷的天气中,长孙无忌佝偻着身子,愈发显老,反应似乎都有些迟钝了,片刻后才开口:“好像是第五波了吧,总共见了二十几个刺史了。”

“这一次,陛下应该是想要用地方来制衡朝廷中枢。”

房玄龄点了点头。

正常的程序,皇帝应该先于中书省形成一致意见,由朝廷开始自上而下一级一级达成目的的。

这一次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舍弃中书省,直接与地方封疆大吏谈话。

这谈话的目的,其实大家都明白,是要让地方封疆大吏支持皇族大议院以及三五减租。

当今为何要一反常态如此做。

他们倒也猜测到了目的。

新皇登基,中枢内部基本已经捋顺了,现在朝堂上的各级官员,纵使心中对皇帝还有抵触,但也早无法违抗皇帝的命令了。

地方则不同。

新君登基自然要与地方封疆大吏见面。

通过见面交谈彼此进行了解,确立权威。

当然也要通过这件事情,让地方封疆大吏拥护三五减租以及皇族大议院,向天下,向中枢昭示其皇权的稳固性。

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做的事情。

无论是否真正有无必要,在登基之后,一定会通过各种办法,让地方封疆大吏进行表态的。

皇权权术房玄龄不关心,他征询道:“辅机以为,皇族大议院这个设想如何?”

他拿不定主意。

与他房玄龄一样拿不定主意的人还有很多。

朝中许多为国为民的忠臣,在这件事情上均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犹豫。

长孙无忌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招牌式,精明、狡猾的笑容,瞥了眼房玄龄。

房玄龄忽然觉得,仿佛先帝在位时期,那位被称之为老狐狸的家伙又重新回来了。

长孙无忌抬头看着明媚的眼光,自言自语道:“就争取民心而言,皇族大议院的制度设计可以说是令人叹为观止。”

“也就咱们这位陛下,才能想出这种办法。”

“把皇权摘出去,始终站在了百姓一边,未来皇帝控制着大议院,以大议院组织民间的工会农会团体,帮助底层百姓实现诉求。”

“牢牢地将代表着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之心掌握住。”

“千百年来,多少皇帝能够想到如此巧妙的制度设计办法?”

长孙无忌苦笑着摇头,遇上这么一位不出世的皇帝,是幸事,也是不幸!

“你们无外乎是担心将来皇族大议院的亲藩拥有了一定的权利之后,尤其是一旦某个人赢取了太大的民心,会出现亲藩野心勃勃图谋皇权的事情。”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大议院的制度设计,历任皇帝担任院长,宗正寺独立于大议院,正副职人选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帝王手中。”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已经在提防这种事情发生。”

“以咱们这位皇帝的缜密心思,难道没有其他防备措施,我看有,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他不愿意说罢了。”

“或者问题还没有暴露,他会在今后大议院的运行过程中,逐步进行完善。”

“我看岑杀神和褚亮二人似乎就比较倾向赞同,不出意外,朝堂和地方的革新系也是赞同的。”

“这倒不是因为革新系盲从圣名,而是革新系的理念决定的。”

房玄龄点了点头,革新系有着创新开拓精神。

革新系不会因噎废食,革新系面对新事物,在看到对天下有利的一面后,就不会瞻前顾后,会先做,遇到问题,在做事的过程中处理问题。

这也是革新系容易出现激进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们的核心理念、精神导致了他们在行为方式中,存在着缺陷。

世界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所以皇帝希望士族能够成为扯一把,防止革新系激进的一股力量。

房玄龄不难从长孙无忌的话中听出长孙无忌是赞同的。

但是他也不会完全信任长孙无忌。

‘看来有必要找老伙计好好谈谈此事了。’房玄龄想到了养病的杜如晦。

……

“拜见陛下!”就在房玄龄二人探讨之际,暖阁中,于宁志二人正郑重其事给李恪行礼。

李恪笑着抬了抬手:“两位爱卿不必拘礼。”

“三宝给两位刺史搬凳子。”

“谢陛下。”谢恩后,二人坐下,双手平展放于两腿上,上身笔直挺立。

“不用这么紧张郑重。”李恪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待二人放轻松后,他拿起一道折子,拍了拍,询问道:“早朝的消息,你二人已经听说了是吧?”

“是!”二人异口同声回答。

李恪手指轻轻敲击着折子,郑重说道:“朕希望你们能够在明日的早朝,助朕一臂之力推动此事成功。”

于宁志二人相互对视。

略作沉吟,于宁志直接开口说出了心中的担忧:“陛下,大议院成立的好处,臣等也看到了。”

“有利于天下百姓的民生福祉,臣等是很愿意看到百姓拥有一定的力量,弱势者能够被组织起来,不像以往一盘散沙被各个击破,有能力与其他阶层争取自身利益。”

“只是臣等担心,将来有野心勃勃的亲藩出现。”

……

李恪唇角含笑,边听边点头,似乎将于宁志为代表的许多忠心朝臣的担忧听了进去。

待于宁志说完后,李恪指了指二人面前的茶杯:“喝茶,喝茶。”

二人喝茶,他开始叙说:“你们的担忧,朕明白,不过因噎废食是我们造福天下苍生最忌讳的事情。”

“至于亲藩野心问题,除了明面你们看到的制度设计外,你们也要注意到,在未来,朝廷会通过科举的方式,扩充大议院在各地的执行机构。”

“而这些人会由革新系,或许还有未来的新兴士族系组成,大议院上有历任皇帝担任院长。”

“大议院中的亲藩有多大可能,凭一人,或者少数几人,将大议院的权柄全都攥在手中呢?”

“何况下面做事的还是其他人。”

皇帝的话尽管笼统,甚至有些雾里看花的朦胧,于宁志二人却瞬间恍然大悟。

大议院庞大的亲藩成员,首先极大减小某个亲藩掌控大议院的可能性。

而下面做事的人,却是大议院亲藩领导下的革新系以及其他派系,这其中派系政见的不合,就注定断绝了某个亲藩通过网络大议院底层做事官员的,继而掌控民间百姓的可能性。

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他们不知道,其实李恪还有其他布局,只是暂时时机不成熟罢了。

不过于宁志和宇文节也来不及考虑太深,他们心中已经泛起了惊涛骇浪。

皇帝适才看似在与他们讨论大议院。

同时也是在暗示他们!

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兴士族派系!

皇帝分明就是暗示他们,不介意,也不会阻止新兴士族派系的出现。

甚至在暗示他们,希望由他们二人来担起改造现有士族的重任!

怪不得长孙宰辅敢堂而皇之的进行这件事情,看来他是把眼前这位的心思揣摩准了。

“陛下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臣等自愧不如!”于宁志二人立即铿锵答道。

李恪点了点二人,笑骂道:“马屁就不要拍了,今后给朕拍马屁的人,不会少,不缺你们二人,朕希望你们能够帮朕说服更多地方刺史赞同此事。”

“臣等遵旨!”

随后君臣又寒暄片刻,李恪问了一下并州、辽东的事情,谈及了地方刺史军政分离出现的等等一系列问题。

李恪通过接触刺史,对地方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印象后,才放二人离开。

二人出来后。

便看到长孙无忌拢着袖子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

二人连忙加快步伐,靠近后行礼:“拜见宰辅。”

“嗯。”长孙无忌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你们二人是被陛下说服了。”

“今晚府中有一场宴会,你们去,借助陛下这件事情,去说服士族内部赞成此事。”

“这是士族改造的第一步,士族适应新形势,新常态必须做出的改变。”

长孙无忌说着转身往前面漫步走动,于宁志二人默默跟在身后听着。

“垂拱五年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士族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现在逐渐清晰了,我们的政治理念不能附同革新,这样我们永远只是革新系的俯从罢了,将来也一定会被革新系吞并。”

“但我们也不能保持现在这种不思进取,顽固腐朽的局面。”

“圣人说过,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我想这句话可以成为我们士族人未来的思想,我正在系统的,以此为中心的写一本未来士族人行为准则的指导思想类书籍。”

“希望能够给我们士族人寻找到一条未来出路。”

“以此改造士族,纯洁士族,增加士族的战斗力。”

“我知道你们二人感到绝望,心向革新,但是现在士族更需要你们……”

……

李恪在暖阁中,透过窗户看着外面踱步慢走的三人,不由露出高深的笑容。

士族的改造开始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竟然会想到写一本以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为中心思想,执导行为准则的理论纲领!

理论纲领。

这就是革新系眼下都没有想到的事情,革新系的理念是一种区域宽松认同的理念。

眼下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理论纲领对于一个政治团体的重要性。

历史的轨迹已经完全被颠覆。

一个绚烂的时代即将揭开。

天色见黑,朝廷一日忙碌结束之际。

长孙府外却车马如梭,格外的热闹。

一场由长孙无忌推动,也是时代环境迫切压力之下,士族内部求变图存的大讨论在长安,长孙府中开启。

不知多少人盯着长孙府。

等待着长孙府士族大讨论的结果。

是再次上演垂拱初年的无疾而终?

还是病树逢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