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20章 我们需要一个秦皇汉武,天下需要一个秦皇汉武

“陛下,喝茶。”

李世民回到暖阁坐下,王德就连忙招了招手,宫娥将茶端来之际,王德接过,亲自给皇帝奉上。

呸!

李世民黑着脸端起茶杯刚喝一口,就全都吐出来了,随手将茶杯砸在地上。

伺候在身边太极宫内的宫娥太监听到响动后,连忙吓得面色发白,战战兢兢跪下。

只见李世民脸色漆黑,带着一丝苍白,指着王德怒骂道:“你个该死的老货,你是不是想要烫死朕!”

啪啪啪!

李世民说着,手重重在案牍上拍了拍:“朕老了,也还是皇帝!碍眼你这个老货也没有资格,你竟然敢谋害朕,真当朕舍不得杀你是不是!”

“陛下息怒,只要陛下能消气,保护好龙体,想要怎么责罚老奴都可以。”王德跪倒,急忙恳切的哀求道。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面色变得更加躁动。

就在这时有脚步声响起,李世民看着妻子走了进来,一股怒火才堪堪控制住。

长孙无垢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德等人,无奈摇头,轻声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离开太极宫后,长孙无垢坐在丈夫身边,苦笑安抚道:“我知道你心中难受,你觉得恪儿不能明白你的苦心,你心里生气。”

“可这件事情,我们一样瞒着他。”

“他这一退,也是全你们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之情。”

丈夫为什么生气,作为枕边人,数十年的老夫老妻,又帮着丈夫从贞观十四年开始就谋划布局。

长孙无垢很清楚。

最看重的儿子,在这个时候选择急流勇退,全父子君臣之情,避免‘猜忌’的扩大加深。

尽管很清楚知道这是因为李恪不知情。

可儿子如此远离一个父亲,当父亲的心中不难受才怪呢。

何况是一个寄予厚望的儿子呢。

这就与寻常人家的父母与子女一样,越是溺爱、培养,要是这个儿子叛逆,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当父母的总是会生些闷气的。

李世民伸手拍了拍妻子的手,苦笑道:“我这算不算是自作自受呢?”

“这个混球,难道我这个当爹的,就这么让他害怕吗!他要迫不及待的主动远离朝堂!一点点态度的变化,他就如同惊弓之鸟,他这是把我这个当爹的当什么了!我在他心中就那么不堪吗!”

长孙无垢不由好笑又好气,这就是典型的钻牛角尖。

“行了,别钻牛角尖了,那孩子不是怕你,而是怕这天家脆弱,不伦不类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关系破裂,在他心中,他宁愿选择舍弃权利,抽身而去,也希望能够维护你们之间的父子之情。”

哼!

李世民哼了一声,漆黑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不过嘴上还不忘骂道:“狗改不了吃屎!权利在他眼中就这么轻,他将来怎么当好这个皇帝!”

“嘚,我也不劝你了,你还自己一个人生气吧。”长孙无垢无奈一笑,作势欲走:“怪不得恪儿在背后议论你,你就是老了老了,老小孩儿,总能挑出别人的不是,怪不得恪儿要躲开呢。”

李世民气的唇角抽抽,拉住作势欲走的妻子,瞪了眼。

……

中书省官房外。

下朝后,温彦博等人就没有进官房。

三三两两,各成派系,泾渭分明。

温彦博抱怨道:“辅机,你又不是看不清楚李恪的目的,为什么要答应这桩婚事?”

长孙无忌摊了摊手,无奈道:“今日朝堂之上,我们谁又反驳的机会呢?”

“这样也好。”长孙无忌紧接着感慨道:“至少,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真的是无意争储,他这是在为彻底离开朝堂做准备。”

崔宗伯点了点头。

李绩开口说道:“虽然是好,可是辅机你不要放松警惕,今日朝堂之上,我们被压得喘不过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种人太可怕了,一旦将来他有不臣之心,恐怕我们谁都拦不住他!”

“对!辅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温彦博眼中闪过一抹狠戾之色。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他很明显,李恪今日表现出的霸势,让许多人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长孙无忌的耐心也十分复杂。

若李恪只是一个争名夺利,想要争储的皇子,反而好办了。

他会像对待以往的任何一个政治对手一样,毫不留情的以绝后患。

可偏偏李恪不是。

这位皇子一直践行的理念虽然与他的政治理念是对立的,有着强烈冲突的。

可这个纯粹的人,很多时候,不由让长孙无忌能够看到昔日秦王府他们年轻时候的模样。

唔……

长孙无垢沉吟点了点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自顾自的往前面走了去。

温彦博与李绩相互对视一眼,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算是什么态度!”李绩有些不满道。

……

“玄龄兄、如晦兄,今日朝堂的精彩一幕如何呢?”岑文本和褚亮主动找上散步的房杜二人,笑着兴奋说道:“是不是看到了我们只能在史书文字中,借助想象才能看到的秦皇汉武风采?”

“人生成就形成的霸势面前,那些邪祟鬼魅,就像是照射在太阳光之下,无所遁形!”

“革新到了现在,天下盛世可期,但顽固腐朽依然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牢牢地爬在这已经生机勃勃的天下吸血。”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这样一个人,拔剑而天下莫敢不从,一剑斩破最后的腐朽!”

……

房杜二人看着岑文本这个炮仗一脸兴奋的模样,相互对视一眼,唇角不由微微上扬。

岑杀神虽然有些高兴过头了。

但是他说的没有错。

革新看似在天下开始全面推进了。

可是大家都能看得到,隐藏在深处的腐朽依旧顽固的坚持着。

不知为何,自从皇帝大病康复之后,虽然依旧支持革新。

可是力度明显不如从前了。

房杜二人觉得大病一场的皇帝,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心力去推动这件事情了。

而且诚如岑文本所说,想要彻底的扫除腐朽顽固,非得一个秦皇汉武一样,人生成就蓄积的霸势达到巅峰。

拔剑而天下莫敢不从!

以雷霆一击,彻底的击碎这顽固,死死爬在天下人身上吸食血液的百足疆虫身上才可。

房杜不会想到,皇帝之所以放缓了革新的力度。

最大的原因是棋局已经要到了最后落子收官之际,李世民要确保棋局的大势不会因为革新而变乱。

哼!

杜如晦冷哼一声,当头给岑文本泼了一盆凉水:“岑炮仗,你别高兴的太早,秦皇汉武的确令人敬畏,可如果不懂的如何用这股势,一味的大开大合,是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你也是熟读史书的,秦皇汉武之后发生了什么,你不该不清楚!”

话罢,杜如晦撇下岑文本二人与房玄龄快步走远。

似乎躲瘟神一样,避开岑褚。

“岑炮仗这是想要拉拢我们。”待走远后,杜如晦笑着说道。

房玄龄也不由笑了笑。

……

“吴王要走了!”

“什么,怎么回事?是朝廷有人逼吴王离开吗?”

“不是,这次是吴王自己要走。”

“哎,可惜了,可惜吴王的出身了,他要是皇后娘娘的嫡子,这皇位非吴王莫属。”

“可不是吗。”

……

朝堂之事很快就传到外面,长安的百姓听闻后,忍不住议论,纷纷为李恪惋惜。

大理寺。

崔玄暐、张柬之等人站在李恪的官房中。

“殿下真的非走不可吗?”尽管知道李恪这么做的目的,也知道李恪心意已决,可崔玄暐还是忍不住询问。

其他人也都看着李恪。

正在收拾自己东西的李恪抬头笑了笑,拿起他那把翠玉做的戒尺从书案后踱步来到崔玄暐面前,伸手将戒尺递去。

崔玄暐连忙抬高双手接住。

李恪郑重叮嘱道:“玄暐知道我为什么在升任大理寺卿之后,就命人做了一把戒尺吗?”

“殿下做这把戒尺,就象征着,大理寺执掌律令,在使用律法,赏罚之际,要用这戒尺来衡量,多一份不行,少一分也不行,戒尺象征着法度森严!”

崔玄暐郑重说道,这把戒尺的异议,他当然清楚。

李恪点了点头,略作沉吟说道:“我呢马上要走了,在送诸位同僚,尤其是玄暐你一句话。”

“请殿下训示!”所有人作揖齐声拜道。

李恪摆了摆手,继而郑重说道:“玄暐说的没有错,这把戒尺就是用来衡量律令赏罚分寸的,多一分,少一分都是不行的。”

“但是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句话,律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正义,守护正义的。”

“换句话说,就是法中有情,法非冰冷冷的东西,法维护最质朴的情感、最纯粹的情感,当有一天,或许会发生法与正义有冲突,法与情感有冲突的时候,才是最考验我们手中这戒尺分量的时候。”

“我不希望大家成为酷吏,不希望我们的律法成为先秦法家时期的没有温度的东西。”

“事实证明,单纯的法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为什么,秦汉之后的法家,可是逐渐容纳了百家思想。”

……

“法以维护正义,这是大理寺量刑的最核心依据。”

“臣等谨记殿下训示!”

随后,崔玄暐等整个大理寺属官亲自将李恪送出大理寺。

崔玄暐看着李恪翻身上马,双手树立持戒尺,郑重一拜,所有人跟着一拜。

“大理寺是道德的最后底线,大理寺是朝廷最后一道护城河,法以维护正义!”

……

随着崔玄暐开口,大理寺上下数十人齐齐大声肃穆道:“大理寺是道德的最后底线,大理寺是朝廷最后一道护城河,法以维护正义!”

李恪没有回头,为他牵马的管家扭头看了眼。

眼神余光又悄悄看了眼坐在马背上的自家王爷。

只见王爷虽然没有回头,明媚阳光照射在那张成熟了,却依旧棱角分明英俊的脸上。

王爷的唇角微微上扬,露出如同这阳光一样纯粹的笑容。

而大理寺发生的事情,也很快传遍朝堂各部。

李绩听闻后,略作沉吟,就对长孙无忌说道:“大理寺这群人,今后就是一群疯狗,军中那些弹劾吴王的人,还是尽快让他们偃旗息鼓吧。”

“对,辅机这群人一定憋足了劲儿,要给李恪报仇!这大理寺必须还得肢解,我们今日在朝堂上,为了让李恪安心的走,所以对他提议崔玄暐接管大理寺没有任何反对,否则凭崔玄暐,他有什么资格接管大理寺!”温彦博冷哼道。

崔宗伯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十分肯定道:“弹劾是该结束了,不过大理寺不会变成为报复没有下限的疯狗,那句大理寺是道德的最后底线,是朝廷最后一道护城河,发以维护正义。”

“这是吴王李恪留在大理寺最精华的东西。”

长孙无忌到一点儿都不担心大理寺疯狂报复。

若是大理寺真的如此,那李恪在大理寺的心血就彻底毁于一旦了。

反而是件好事。

他也不会改变大理寺的现状。

即便是外甥将来克成大统,也需要有着这样一种精神的大理寺。

大理寺的职责决定他无法参与到争储之中,他还是愿意保留这样一个大理寺。

……

御史台。

“魏大人当初递上那封检举吴王与段将军的匿名信,是想要试探陛下对吴王的容忍度吗?”魏征的官房中,高季辅一边将一封折子递给魏征,一边笑着说道。

魏征顿时如同一个扎刺的刺猬似的,指着高季辅骂道:“高季辅,你别害魏某!魏征只是防患于未然!”

“你高季辅站队吴王,你愿意怎么办怎么办,姓魏的绝对不上你的贼船!”

高季辅瞥了眼魏征桌上镇纸压着的纸张下面,写的那幅字。

‘大理寺是道德的底线,是……’

高季辅一笑说道:“原来魏大人也很喜欢这句话,巧了,我也喜欢,看来有些人,即便是离开了,他也依然存在着,魏大人你说是不是。”

“喜欢就送你了,姓高的,有多远滚多远,别在我面前说些高深莫测的话。”魏征抓起他写的这幅字,随意扔给高季辅,打发叫花子似的,不耐烦挥手赶人。

……

礼部。

张成行坐在安案牍后面,看着面前自己写的这幅字,摇了摇头:“徒有其表而无神采,真的是老了,老了!”

‘大理寺是道德的底线……’

柴立武站在前面,看着这幅字,唇角不由抽搐几下,低声说道:“大人似乎十分为吴王惋惜,这或许就是吴王以退为进,想要的结果呢?”

张成行微微愣怔。

哈哈……

紧接着张成行忍不住仰头大笑,伸手点了点柴立武:“立武啊,按理说你的身份尊贵,还轮不到我这个老家伙对你指手画脚。”

“不过我这个老家伙还是要送你一句话,有些人的胸怀和肚量,纵使作为对手,也值得敬佩。”

……

吴王府。

当李恪回来的时候,崔莺莺带着家眷已经在门口迎接了。

在看到李恪翻身下马后。

崔莺莺迎上来,笑着说道:“咱们家王爷终于功成身退了,王爷,要不要臣妾给你张罗纳妾的事情,今后咱们家王爷就能倚红偎绿,安安心心,安安稳稳的当个闲散王爷了。”

咯咯……

府中家眷们听闻后忍不住掩嘴娇笑。

家丁们也暗暗把头瞥到一边去。

李恪笑着瞪了眼妻子。

……

十一月。

关中天降瑞雪。

三王大婚之日临近。

皇宫中。

李世民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询问王德:“这一次各地商贾还没有动静是吗?”

他那个混球儿子要在三王大婚之后就走了。

可各地商贾却保持沉默平静。

李世民的心情十分不高兴。

“是,陛下!”

啪!

李世民将手中的折子狠狠拍在案牍上,怒骂道:“养不熟的狗东西!一句防患于未然,就让他们对那混球敬而远之了吗!”

话中,李世民眼中闪烁着寒芒。

继而命令道:“传旨吴王李恪,命其张罗他三个弟弟的婚事!”

“是!”

ps:抱歉晚了十几分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