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08章 你方唱罢我方登台,革新系才是最大的赢家!

“并报,并报,最新一期并报!并州別驾杜正伦撰文,论并州地方发展繁荣新举措!”

“杜別驾提出,并州没有河西丝路的便利地理优势,但并州有区域优势,并州北连塞北,沟通河北,南联关中,区域地里位置优良,并州将深挖区域优势……”

……

“关陇报,关陇报,最新一期关陇报,绥北道韦刺史向绥北道所有百姓再次重申承诺,公平公正对待绥北道突厥百姓与中原百姓。”

“在一个唐律的框架下,充分考虑双方百姓各自的习俗,制定契合地方和睦融洽的地方律法,为塞北与中原兄弟手足大团结,大融合提供最好的保障!”

……

当各地刺史陆陆续续回京之际,并州报、关陇报每日连篇累牍刊发有关各地刺史、別驾的文章、承诺、举措,让本就节日之际的陪都洛阳变得更加热闹了几分。

“这么多刺史做出承诺,这要是真的实现,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岂不是越来越好?”

“和塞北真正融合,咱们以后再也不要担心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打草谷了对吧?”

“现在的日子不就变得越来越好了吗,至少今年这个年节能过个好年了。”

……

整个朝廷迁移到了洛阳,洛阳忽然繁华,加上李恪担任洛阳令之后,开始在洛阳推动革新。

年关临近,家中有些余资的洛阳百姓,忽然觉得日子比去年好过了许多。

茶肆中。

魏叔玉、崔玄暐、张柬之凭窗而坐,听着街面上顽童卖报的呼喊声,在听着百姓的议论,三人不由相视一笑。

咚咚咚……

三人刚要说话,有敲门声响起。

扭头便见狄仁杰站在门外。

狄仁杰笑着说道:“年关临近,满朝文武都忙忙碌碌的,三位可倒是好雅兴。”

说着,狄仁杰一点儿都不见外,自己便走了进来,在旁边的空座上坐下。

魏叔玉摊手说道:“恰恰这个时节,别人忙,我们这些人清闲的很。”

狄仁杰笑了笑,心中当然明白原因了。

吴王走了。

在陛下的默许之下,关陇系和并州系开始联合给革新系使绊子。

当然这种绊子没有强烈的针对,只是冷落对待革新系,不让革新系插手朝堂之事。

整个革新系,除了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些作为之外。

在朝堂之上,难以伸张。

张柬之笑着举杯示意,询问道:“仁杰兄,现在并报和关报可是很热闹,连篇累牍的刊发各地刺史的新举措,相互配合无间,怎么不见你关于如何治理治下的文章呢?”

狄仁杰不由苦笑,瞥了眼外面的热闹,嘲讽笑道:“明天我的文章就要刊发了,不过是在炒吴王做过的事情罢了。”

“杜正伦所谓的深挖区域优势,吴王提出来的,在吴王整顿军务前往并州边军过程中,在并州刺史府停留期间与并州商贾、士族提起过的建议。”

“在此之后,已经有大量并州士族、商贾涌入定襄郡,我们已经就定襄道的特产,奶酪、奶酒效仿吴王的毛衣纺织,制定了标准,以家庭为小单位,做好之后,并州商贾收购,贩卖中原。”

“杜正伦不过是将吴王的举措,贴到了自己脸上罢了。”

说着,狄仁杰自嘲道:“当然,我与杜正伦也是半斤八两,明日我的文章,也不过是在炒吴王的饭罢了。”

狄仁杰本不愿如此高调。

可奈何并州系内部要这样做,魏王也极力要这样做。

他根本没办法拒绝。

至于原因,说白了就是要借助这种报道宣传,达到树立声望的目的。

为将来更进一步做准备。

同时也是为了让陛下高兴。

魏叔玉食指和中指并拢着,有节奏敲击着桌面,笑着说道:“仁杰兄,我大哥绝对不会计较这种小事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那位殿下的肚量他还是知道的。

而且关并两系,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也都是革新举措,别看外面热闹。

关并两系,心中别提多恶心了。

反对革新的,现在却不得不以革新来增加声望。

魏王和秦王二人这段时间,在报纸有合作,又有争斗,斗的不可开交,这宣传越来越热闹了。

他想到昨日魏王府,卢赤松、王珪、唐俭等人漆黑的脸色就不由觉得好笑。

“吴王当然高兴,关并双方拼命的给自己脸上贴金,可到头来,还是成全了吴王。”狄仁杰好笑道:“两都制的确立,经过这年关的热闹宣传之后,洛阳民间对革新就有了全面的认识了。”

“这种影响会从洛阳向崤山以东波及。”

“无论关并双方怎么做,最后始终吴王是赢家,你们革新系是赢家。”

哈哈……

魏叔玉三人听的,相视一眼,不由仰头爽朗大笑。

狄仁杰说的不错,最终大哥,他们革新系才是最大的赢家。

这也是大哥推动两都制原因之一。

新风会以朝廷中枢,从洛阳向中原天下扩散辐射。

崔玄暐寓意颇深说道:“我觉得仁杰兄你也是赢家。”

狄仁杰当然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暗示他也是革新系,他笑而不语。

转移话题询问道:“你们呢?岭南四恪党、陇右的郝刺史、民干兄、窦兄等人马上也要回来了吧,恪报这段时间可是有些低调。”

“是魏王想知道恪报为何低调,还是王老大人想知道?”魏叔玉大有深意询问道。

狄仁杰看着魏叔玉。

魏家这位的确是聪明人,一眼就看穿了他有此一问的原因。

“这有什么区别,你们恪报太安静了,大家心中都打鼓。”狄仁杰摊手说道,然后举起茶杯,抿着喝茶之际,眼神余光观察着革新系的三人。

魏叔玉回答道:“狄兄可以让老大人以及魏王放心,我们没有什么举动,现在这种时候,我们怎么敢有任何的举动呢。”

“我们现在是过街老鼠,装孙子还来不及,怎么敢出风头呢。”

狄仁杰点了点头,随意说道:“这样是好的,你们现在不与地方刺史有任何瓜葛是对的。”

“听说明日郝刺史、薛刺史等人就要抵京,你们也不准备迎接了对吗?”

魏叔玉摊了摊手。

……

翌日。

呜呜呜……

汽笛声中,一列机车停靠在洛阳车站。

郝瑷、薛万彻、褚遂良等人相继从一介车厢内走了下来。

五人回头看了眼,郝瑷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铁皮车厢,感慨道:“早听说来往陇右的商贾说了,这还是第一回坐,太神奇了!”

“不行,这机车对我们陇右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次回来,会什么我都得齐王、秦怀玉唠叨唠叨,建完这辽洛段之后,必须优先考虑我们陇右,就算让我们陇右官府出资都行。”

“他们要是不答应,我郝瑷就是舍了这张老脸,赖也赖上他们了,要不然陇右真的要被你们岭南反超了。”

“今年一年之内,益州、江南前往陇右的商贾明显在减少,说白了就是你们的海运便利。”

“如果能够打通整个中原与陇右之间的便利联系,用这些地方的商贾替代被你们抢走的商贾,我们陇右的地位还能保住。”

郝瑷说的直白,薛万彻等人也不生气。

让一个滑溜如泥鳅的人如此直白。

那是因为大家彼此都认为是自己人,所以无需小心翼翼顾忌什么。

“薛刺史,郝刺史……”就在薛万彻等人笑着要说话之际,惊讶的试探声从远处传来。

只见在人流中,并州刺史宇文节挥手走过来。

褚遂良三人看到了一个熟人。

杜正伦!

杜正伦跟在宇文节身后,面色有些难堪。

他本不想与这几人打招呼的,当初在关中乘坐列车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几人也在同一列车上。

当时宇文节也没有要去与这几人见一见的意思。

可下车之后,却做出这种举动。

现在褚遂良等人也看到他了,他如果走了,到显得好像是做贼心虚了一般。

“几位仁兄,没想到我们乘坐一列机车。”宇文节笑着熟络寒暄道。

郝瑷瞥了眼杜正伦,也跟着寒暄道:“是啊,早知道宇文兄也在这节机车上,我们早去找你了。”

“正伦兄恭喜高升。”

“恭喜高升。”

……

在郝瑷、薛万彻与宇文节寒暄之际,褚遂良三人也与杜正伦打招呼。

杜正伦唇角抽抽,勉强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三位仁兄好久不见了。”

高升?

看似恭喜,可杜正伦听的却觉得十分刺耳,倒像是讽刺。

宇文节三人瞥了眼杜正伦,眼底闪过一抹鄙夷之色。

杜正伦本无需回朝的,年关述职,只有刺史不能回朝,別驾才会回朝。

至于杜正伦为什么要回来,宇文节心中也清楚,无非就是想要在皇帝面前露脸。

同时在关陇系几位领袖面前表忠心,说他所谓的并州隆中对,围堵吴王势力罢了。

这小人事先写信给温彦博,让他想要拒绝带其一起回来都不能。

宇文节回神后,四下张望,除了插着秦王府小旗的马车之外,根本不见吴王府的车马。

甚至其他迎接的人也不见。

再联想这段时间,吴王李恪,革新系的处境,宇文节就明白了。

恐怕为了避嫌,没有人迎接眼前这几位同僚。

他作一请的手势,邀请道:“几位,不如做秦王府的车马一同入城如何?”

“不不不,秦王府的马车,我们可坐不得,坐不得。”郝瑷连忙摆手说道,说完,还不忘当着众人的面,仔细认真的擦了擦自己挂在胸脯衣服上的勋章。

宇文节翻了翻白眼,指着郝瑷笑道:“郝兄,你现在这个模样,可是招人恨呐!”

郝瑷飒然一笑:“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招人恨,虱子多了不怕咬。”

宇文节怔怔的看着面前的五人。

郝瑷这么一个圆滑如泥鳅的人,在涉及革新与守旧之间,看似滑稽的举动中,都处处透露着锋芒!

这让他不由想到了有数面之缘的那位王爷。

尤其是他整顿军务,途径并州的那番与并州士族之间的讲话。

革新系不做秦王马车,这就是在说,就算是吴王失势,革新系也不会背叛革新!

他们在革新系整个处于低潮的时候,堂而皇之的走入洛阳!

在用这种举动来捍卫革新成果!

杜正伦也是个聪明人,当然很明白眼前这些人,这番举动背后的深意。

他只觉得浑身不舒服。

站在这些曾经的革新系同仁面前,这些人仿佛就是炽热的阳光,而他就是阴暗角落里的臭虫鬼魅一般。

只要靠近这些人,就会浑身灼烧的厉害。

杜正伦恨不得马上离开。

宇文节郑重道:“五位高洁之志,宇文节心中佩服,做不了你们这样的人,是宇文节此生憾事。”

郑重作揖后,彼此双方没有多余的话,宇文节转身往等候在不远处的秦王府马车方向走去。

郝瑷看着秦王府马车离开,笑着说道:“这宇文节是个妙人。”

薛仁贵翻了翻白眼,低声提醒道:“郝兄,我劝你回京后,刚才擦拭勋章的行为还是少做点,免得你被人套麻袋揍了,那你这个刺史可就要丢人丢大了。”

哈哈……

几人不由爽朗大笑。

马车内。

温彦博瞧着开怀大笑的郝瑷等人,只觉得十分刺眼。

哼!

冷哼一声,甩手将车帘放下,他看着宇文节,声音有些尖锐道:“宇文,你似乎有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杜正伦提出并州针对李恪的策略,为什么没有让他去执行!”

杜正伦静静坐在一边,心中不由有些得意。

若是能让宇文节滚蛋,他来主管益州就最好了。

宇文节倒是一点儿都不怵温彦博,很随和的摊手说道:“宰辅,宇文节知道自己做不了他们那样的人,但是我从不否认,我的确佩服我们的高洁之志!”

温彦博不由皱了皱眉头。

想到了张成行,想到了长孙无忌对他说过的那番话。

人心中总会保留着一块干净的地方。

李恪厉行的理念,最契合人心最干净的那块地方。

“你能记住自己的身份就好,佩服我们的对手,这没什么。”温彦博提点一句,此事轻飘飘的揭过。

杜正伦不由傻眼了。

这就没事了?

宇文节瞥了眼杜正伦,不由笑了笑,阴暗邪祟的小人,是永远无法光明正大的。

他敢大张旗鼓的做出来,说出来,就有十足的底气。

“有没有打听到郝瑷等人此番回京有什么举动?”温彦博询问道。

革新系太安静了。

安静的大家都很担心。

“车上没有聊,下官也就是下车与他们几位简单聊了几句,倒是没有打听到什么。”宇文节摊手说道。

温彦博点了点头,吩咐道:“去宫中述职之后,晚上到秦王府。”

……

宫内。

侯君集跪在皇帝的软塌前,双手举着精致的盒子,哽咽道:“陛下,臣错了。”

“臣以前对陛下如此对臣这个老兄弟,心中有些怨气,此番听闻陛下病倒,大将军病逝,臣就知道臣错的离谱!”

“臣这些年削尖了脑袋争名夺利,错的多么的离谱,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为陛下守好西域!”

李世民手中拿着折子,李贤坐在他身边。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侯君集,把折子放下,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大将军的病逝,朕也伤心,咱们这些昔日的老兄弟,一个个都老了。”

“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不要着急,该你的,朕总是要安排好的,将来朕会成全你的。”

“你明白朕的意思吗?你要辅佐的,不是朕。”

侯君听闻后,心中不由顿时火热。

皇帝暗示将来,将来他能够位极人臣,不就是秦王登基吗!

这……这……

侯君集低着头,激动的唇角都在颤抖,折腰匍匐在地上,大声道:“臣谢陛下隆恩,臣的富贵荣华是大唐给的,臣愿意为大唐做任何事情。”

“这是臣从天竺搜找到的长生药,长生之说或许有些夸大,陛下,但此药可以延年益寿提神,臣曾亲自尝试过。”

李世民脸上露出笑容,笑着接过盒子,放在旁边后,这才下地,亲自扶起侯君集,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温和说道:“你的忠心,朕明白。”

“回去见见家人,你好些年没有回来了。”

“这几日少参加些宴会,留着肚子,年节的时候,好好陪朕好几杯。”

侯君集作揖道:“臣遵旨!”

待目送侯君集离开后,李世民瞥了眼桌上的精致盒子,吩咐道:“王德,那一刻去给孙神医,让孙神医帮忙查验。”

“老奴遵旨!”

李世民坐回软塌后,扭头笑问李贤:“皇孙,你觉得皇爷爷能信侯君集的话嘛?”

“孙儿不能判断,但孙儿知道,皇爷爷不信他,否则就不会让孙神医检查侯将军敬献的长生药了。”

哈哈……

李世民伸手摸了摸孙子的头,高兴道:“你要记住,永远不要去相信一个没有一丝初心,充满私欲者的忠心。”

“这种人的忠心,只会是你对他有利才会有,你能给他想要的,他才会对你忠心。”

“如果暂时不能杀他,就要稳住他,给他画一张大饼,让他高兴,通过他,让他背后的人高兴。”

“孙儿不明白,不过孙儿把皇爷爷的话记住了。”

闻言,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ps:还有一章,本来打算写个大章二合一的,可是十一点之前感觉写不完了,先发一张,另外一章一点之前,李恪低潮,革新系这段会比较详细描写的,这本书还剩三个大高潮,七十万字内肯定写完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