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79章 冲出潼关的新风,预料有些偏差!

呜呜呜……

“那是什么东西!”

“快看,那是什么东西!”

“冒着白烟……往我们的方向跑过来了。”

……

洛阳城郊外,日落时分,一天辛劳结束,带着自家黄脸婆和孩子要回家的百姓,忽然被远处传来的响动声吸引。

纷纷在田野两边停下来,指着冒白烟黑乎乎物体冲来的方向,惊讶议论着。

“一定是之前说的轨道机车!”

“你们看,他沿着我们之前铺设的轨道跑来了!”

……

嗒嗒嗒……

机械清脆节奏声音,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当机车风驰电掣,以这个时代人难以理解的速度冲过去的时候,有人才回过神激动的大喊大叫起来。

“这轨道俺参与修建了!”

“俺家男人参加修建两个月,争了一石好粮食呢,今年春夏青黄不接,俺家自己娃子再也没有喊肚子饿了。”

“听说以后俺们想要出远门,也可以乘坐。”

……

大人们激动议论之际,小孩子已经从刚开始的害怕中回过神,撒丫子追着车尾奔跑。

很快回过神的百姓也对这个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喊着追着。

车厢顶部。

崔民干等人已经随着御林军的将领从车厢内到了车顶上。

御林军的将领要观察四周情况。

窦诞等人出了潼关后,想看一看机车驶入中原大地之后,会引起什么样强烈的反响。

风从身边呼啸而过,崔民干和窦诞眼中露出激动的神色。

“成了!窦兄成了!”崔民干也都过了而立之年,奔四的人,此刻一只手静静地握住车顶的铁桩,另一只手冲后面的百姓不停招手,面色潮红激动大喊着。

窦诞也好不了多少,也是一片面色潮红,连连点头。

无疑,他们是最清楚吴王李恪对机车冲出潼关、虎牢关寄予的厚望和期许。

最怕百姓对待新事物都是冷漠、麻木的。

现在这种情况,无疑证明他们做对了!

这条铁道,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是他们帮着李佑统筹协助建设成的。

眼前这一幕,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狄仁杰笑看着二人,心中忍不住感慨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些人,做某些事情,总是会在他砥砺前行的过程中,为其所折服,不断默默的从四面八方汇入他的身后。

独自前行,一个、两个、三个……最后成千上万,跟在他脚步后面的人流,就会形成黑压压的人海。

像一个箭头一样,撕裂这僵固、腐朽、麻木,散发着陈腐气味的世界。

杜正伦羡慕的看着激动的窦诞和崔民干,眼底深处充满了浓浓的后悔,绝望、挣扎。

面色苍白极为难堪。

这份激动和喜悦,本来应该有他一份子的。

可现在他仿若一个局外人,只有满腹快要溢出来的苦涩。

后面追逐的顽童停了下来,他看着那些渐渐远去的身影,还不停的激动招手。

距离很远。

杜正伦似乎还能看到那些孩子红扑扑的脸蛋,明亮的眼睛,刺的人浑身发烫。

让他坐立难安。

他猜到了吴王李恪推动这条关洛铁道的目的,而他没有猜到,反响会这么热烈。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李世民站在窗前,听着车顶御林军将士唱起秦王破阵乐,看着沿途百姓的反应,激动的脸色仿佛酒憨一般微红,嘴唇隐隐间在抖动。

呜呜呜……

汽笛声响起,车速在缓缓减慢。

李佑走来,低声道:“父皇,到了,儿臣在父皇抵达潼关之前派人通知了洛阳方面,他们应该已经准备。”

“快快快!”

洛阳城,洛阳令来恒听着不远处传来的声音,撒腿跑着不忘催促洛阳上下官员。

边跑,来恒边苦笑抱怨道:“太任性了,陛下和皇后怎么能这么任性呢!”

跟在后面的属官不由翻了翻白眼。

不过他们也能明白主官的心思,他们也无奈腹诽帝后二人这回可真的是太任性了。

前段时间,吴王抵达洛阳,吩咐洛阳行宫留守修缮打扫洛阳行宫,大家还不以为意。

可后面长安传来两都制的消息后,他们就不敢懈怠了,抓紧时间配合行宫留守处的人整理行宫。

两都制,关中不欢迎,可他们欢迎啊!

一旦施行两都制,洛阳府的品级也自然要拔高到与长安府一个等级。

只是大家人微言轻,在这种事情上,纵使是高兴也不敢有任何表态

毕竟关陇系不欢迎。

中原的士族们也不欢迎。

只是谁都没想到,两都制还没有定论呢,帝后二人就来洛阳了。

大家久在官场,都是人精了。

收到潼关的消息后,很快就猜到,帝后这是要造成既定事实。

说白了,可不就是任性嘛!

来恒在洛阳城外的简易站台布置好守卫兵马,还没等松口气,黑乎乎的机车就缓缓驶入。

“嘶!这就是轨道机车吗?”

“齐王潼关的消息传来还不到半日,陛下就到了,这速度也太快了。”

……

来恒扭头呵斥道:“别叨叨了,都打起精神来,准备迎接圣驾!”

众人顿时息声,神色凛然。

机车停下,御林军、陇右精锐先行下车,迅速在周围建立起严密防控之后,皇帝专属车厢打开。

“恭迎陛下、娘娘驾临洛阳!”

来恒等人连忙参拜。

李世民走到来恒面前,笑着说道:“来爱卿不必太过紧张,朕知道,这次让你们难做了,朕和皇后检讨。”

来恒等人不由暗暗苦笑。

腹诽道:感情陛下您也知道这次太任性了?

“陛下、娘娘能驾临洛阳,是臣等荣幸。”来恒等人连忙大声回道。

李世民看了看周围观望的百姓,吩咐道:“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站着了,百姓想要就近观看机车,不要阻拦。”

“遵旨!”

……

吴王府。

会客厅。

崔莺莺陪着一群宰辅们坐着。

李承乾也在其中,脸色黑乎乎的。

长孙无忌轻轻叹了口气,委婉说道:“王妃,吴王应该现身了,这件事情不是小事情,帝后失踪,去向不知,吴王作为唯一的知情人,他不能不露面了。”

“王妃,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有理由怀疑吴王谋害帝后!”卢赤松阴冷说道,同时起身:“如此情况下,我们中书省也有足够的权利,调兵围剿吴王府。”

崔莺莺浅笑看着卢赤松:“我们家王爷的去向,本妃一个妇道人家的确不知。”

“宰辅如果要动兵围剿王府,大可以现在就下命令,只是不知道宰辅能不能承受的住,黑骑再次驾临范阳卢府的后果。”

“你!”卢赤松面色顿时变得极为难堪。

黑骑驾临范阳卢府,这就是卢氏自立族以来,最大的耻辱!

“好了。”长孙无忌察觉到崔莺莺的眼神看向他,声音略微提高一些,崔莺莺这些年也没少给关陇系传递消息,而且卢赤松说的的确太过了些,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吴王李恪现身。

他们要知道,帝后是不是去了洛阳,吴王李恪会不会有什么动作。

“世叔,长孙世叔……”就在此时,崔知温急匆匆的赶来,面色有些发白道:“左武卫大营的兵马动了,向老卒县方向开拔!”

蹭!

所有人不约而同全都站起来。

长孙无忌微微拧眉,无奈道:“不要惊慌,左武卫去老卒县,最大的可能是做轨道机车前往洛阳,陛下和皇后应该去了洛阳。”

“舅舅猜得不错。”就在此时,李恪满脸苦笑的进来,摊手说道:“今天父皇和母后太任性了,我送他们蹬车之后,他们才给我下了皇命。”

“让我去左武卫调兵去洛阳,这一下午,我就是在左武卫的大营中说服程将军,让诸位宰辅着急,小子心中十分不安。”

“吴王,这恐怕是你的注意,是你唆使陛下去洛阳的吧,吴王调陛下离开长安,你想要做什么!”卢赤松阴阳怪气的冷冷质问。

李恪的面色瞬间变冷:“卢宰辅,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说,你是想说本王预谋造反吗?”

“青雀呢?”

李恪找了找,没有找到人影后,继续说道:“父皇与母后去洛阳的事情他也知道,是不是我们兄弟都要造反?”

“殿下,卢宰辅也是担心陛下与皇后的安危。”长孙无忌安抚李恪,旋即询问道:“陛下对中书省有什么交代吗?”

“还有陛下何时才会返回关中?”

“三十六道刺史的人选尚未全部确定,各地刺史如何调动也尚未布置好,这些都是要紧事情。”

李恪看向长孙无忌,摊手苦笑道:“父皇只是吩咐宰辅们替他管理好朝廷,陛下说了,他对宰辅们绝对的信任,相信即便没有他坐镇,以宰辅们的能力,也可以稳定朝局。”

“至于父皇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真的不知,舅舅不如你亲自去洛阳问一问。”

长孙无忌胡子抽搐几下,狠狠瞪了眼离开。

现在情势已经很明白了。

皇帝就是想要造成两都制的既成事实。

他是绝对不会上当的,现在去了洛阳,恐怕就要给皇帝落下来,到时候杜如晦等人接到皇命,一定会启程前往洛阳。

大家对两都制就连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了。

两都制不单单损害了关陇系的利益,也是严重损害天下士族的利益。

长孙无忌满嘴苦涩,说道:“既然陛下和娘娘的行踪我们知道了,我们就担负起这个责任。”

“暂时稳住朝堂,等圣驾回来。”

长孙无忌这句话就是在表明,这一次,必须陛下回来,绝对不能服从。

“在没有收到陛下和皇后安全抵达洛阳的消息前,我以为应该对吴王施行必要的限制。”卢赤松忽然提议道。

李恪的脸色瞬间变冷。

“不同意!”岑文本怒道:“卢宰辅,你想要干什么?我们做臣子的,公然限制一位皇子,你这是挑衅皇权!”

“岑大人,吴王他还代表不了皇权!”李行密阴阳怪气提醒道。

“我反对。”

“我也反对。”

……

杜如晦等人先后开口反对,杜如晦看向长孙无忌,绝对不能让卢赤松等人派兵限制吴王府。

否则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不如我们中书省表决吧。”李绩平静说道:“陛下安全抵达洛阳的消息没有传来之前,吴王作为此事最大的干系人,我认为暂时对吴王限制也是必要的。”

“我不同意!”郑善果直接表态。

温彦博、卢赤松急切的看向王珪和唐俭。

现在只要这两个人站出来赞同,杜如晦他们就无法阻挡这件事情。

“我反对。”王珪平静说道,眼神余光瞥了眼李恪,注意到李恪唇角微微上扬,他心中就大恨。

他之所以反对限制李恪的自由。

是因为这件事情把李泰也牵扯进去了。

现在似乎温彦博等人选择性忘记了魏王李泰,可就怕这个口子开了之后,又想到李泰。

他现在同意限制李恪,彼时怎么反对限制李泰?

他不能不防备,关陇系借助这件事情,把吴王、魏王一网打尽。

到时可真得哭都没有地方哭了。

政争不是耍无赖,有些口子一旦开了,那就堵不住。

就好似此番帝后任性去洛阳。

唐俭紧跟着反对:“我也不赞同。”

温彦博等人脸上不由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长孙无忌一直没有发言,他需要缓冲双方的矛盾,在大局已定,无法对李恪做什么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对李恪没好气说道:“殿下,你作为当事人,今天晚上,你就别休息了,陪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去中书省熬夜吧。”

李恪讪笑道:“一切听舅舅的,父皇不在朝中,舅舅就是定海神针。”

长孙无忌瞧着李恪这幅模样,胡子狠狠地抖了抖。

他可以肯定,帝后的任性行为,一定和眼前这位行为乖张的皇子脱不了干系。

李恪略微交代一番,就随宰辅们入宫。

中书省官房外。

李承乾、长孙无忌等人在灯下散步。

李行密焦急道:“辅机,现在怎么办,陛下肯定不会轻易回来的,这分明就是冲着两都制。”

话中,李行密往中书省官房窗口方向看了一眼。

能清晰看到,李恪站在窗户前,手中捧着一杯茶,静静站着:“而且这件事情一定是李恪搞出来的!”

不等长孙无忌开口,温彦博便建议道:“把消息放出去,让百姓发声,现在只有关中的事态闹大,陛下或许才会坐不住回来。”

长孙无忌沉凝许久,才默默点了点头。

两都制,对大家的打击太大了。

不远处。

李泰被王珪等人围着。

卢赤松有些激动质问道:“魏王!关于陛下去洛阳和两都制,你背着我们到底做了多少事情!”

李泰心中不由大恨。

姓卢的狗奴才在质问他一个皇子!

找死!

李泰眼神余光瞥了眼卢赤松,心中暗暗下定主意,一旦他成功,一定让卢赤松这个狗奴才知道谁是主子!

随即,李泰苦笑道:“卢宰辅,本王被皇兄坑了你知道吗?我去了的时候,父皇和母后都已经走了。”

王珪瞥了眼李泰,李泰说的虽然不假。

可也不完全对。

至少李泰知道的第一时间选择隐瞒,配合皇帝和皇后!

这位王爷一边利用他们的支持,一边小动作不断,王珪是知道的。

“好了,这件事情就此打住。”王珪开口结束这个话题,叮嘱道:“殿下,两都制大家都不赞同,我们会一边防着关陇系,也要一边与关陇系合作,让陛下尽快回关中。”

“你作为皇子,不能参与进来,臣等理解,但请殿下从现在开始,能够保持沉默。”

“其实本王也不赞同两都制,只是做儿子的,总不能跟做父亲的拧巴着干,你们想怎么做都不管的事情。”

“你们就当本王不存在。”

李泰摆了摆手,就离开。

“吴王。”李恪观察着外面两伙人之际,身后有声音传来,杜如晦一如他似的,双手捧着茶杯,无奈笑着走近,低声说道:“这次太……”

他想说太任性了,可话到嘴边,无奈摇了摇头,提醒道:“陛下的打算怕是不会轻易办成,接下来这几日,吴王准备怎么办?”

李恪凑近了,低声耳语几句。

杜如晦一脸错愕,张了张嘴,嘴角又抽抽,他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李绩一直看着李恪和杜如晦。

当看到杜如晦此刻这幅表情的时候,他心中不由有些不安。

今天他提议限制吴王李恪,原以为卢赤松表态赞同,王珪和唐俭也会跟进。

却没有想到,二人反对。

让他的举措功亏一篑。

他在琢磨,恐怕今天的所为,已经得罪了这位吴王。

……

“陛下和皇后昨夜没有回来,你们知道去哪里了吗?”

“哪里?”

“洛阳!”

“陛下要逼着宰辅们答应两都制,要是不答应,陛下和皇后就不回关中!”

“什么,那长安以后的地位不就会下降了吗?”

“这不行,我们必须去请朝中的大人们劝说陛下放弃两都制的念头。”

……

翌日,当街面上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之际,帝后去洛阳的消息,以及背后的原因,就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迅速传开。

很快,百姓开始自发的往皇城方向而去。

皇城城楼上。

温彦博看着不断聚集来的百姓,唇角泛起一抹冷笑,心中冷冷道:“陛下,这一回合我们不会认输!”

哼!

微微冷哼,温彦博甩手下城楼,往中书省方向走去。

他要杜如晦等人看一看长安城外的局势!

到底是迁就陛下任性,还是阻止陛下任性!

……

洛阳。

李世民舒坦的伸了个懒腰,在妻子的服侍下,站在一面镜子前面穿衣。

他笑着说道:“怪不得当初那个混球说当皇帝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一点儿都不舒服。”

“还真是,我都想当个不早朝的昏君了。”

“这洛阳行宫哪儿都好,就是没有电灯,到了晚上实在是难受的很。”

“等两都制确定下来,来恒外放做个一道別驾吧,洛阳令让那混球暂代,好好整饬整饬洛阳,最好能像长安一样。”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抬头嗔怪白了眼丈夫,提醒道:“你是睡好了,恐怕长安现在也不安生吧。”

“我担心兄长他们不会轻易妥协,就算是那道任命圣旨也很难。”

……

“反对两都制!”

“请宰辅们请陛下回长安!”

……

皇城上,李恪等人站在其上,听着下面广场百姓在一些人的带领下,喊出的请愿声音。

“各位宰辅。”就在这时,李义府急匆匆赶来,着急道:“长安的所有粮油米店铺今天全部涨了五成!”

李义府急的满头大汗,他倒是想帮皇帝平息长安的声势,这样他就能得皇帝欢心,增加最后一个刺史名额的机会。

可这长安粮油暴涨背后,根本就是面前这些宰辅们推动的。

到时候百姓一定怨声载道。

请陛下回长安的声浪就会更加大。

他想在这件事情发力,也做不成,眼前这些人他李义府不敢得罪。

这个消息,让杜如晦等人的面色不由变了变。

“我介意立刻以朝廷命令平息粮价!”岑文本冷冷说道:“这种乘机哄抬物价,巧取豪夺,绝对不容许!”

“我反对!”

“我反对!”

……

一刹那,王珪等人、温彦博等人全都站出来反对。

温彦博冷冷说道:“现在的根本原因是两都制造成的,如果我们事先能够商量好,达成一致,做好准备,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民间都不愿意两都制成行,如今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强行压制,只会激起更大的反对。”

温彦博看似在解释民间行为,实则是在暗示岑文本等人。

你们压得越狠,我们反抗的就会越激烈!

李恪不由皱了皱眉头。

温彦博等人的反抗激烈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料。

看来他真的是预估错了这些人对两都制的抵制程度了。

杜如晦张口想要说什么,最后也忍住了,李恪昨夜已经说了计划,可是现在关陇系的反抗激烈性,让他觉得还是再等等。

他不能表态,免得加剧这种激烈对抗,最后让陛下下不了台。

“八百里急报!”

“潼关八百里急报!”

“让开,让开,潼关八百里急报!”

就在此时,一骑入城,远远就大声呼喊。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