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78章 大哥,你再不回去,吴王府就要被宰辅们掀翻了!

嗒嗒嗒……

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传入车厢内。

侍女们安静的或站或坐在一边。

帝后二人手中拿着一封随行带上来的恪报。

“细分深化各行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恪儿这些年做的就是这件事情,以前我们只是觉得民间活跃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前所未有的繁荣。”

“但是始终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长孙无垢边说边放下恪报,感慨道:“今天他这篇文章才真正阐述清楚了民间繁荣的原因。”

李世民接住话茬说道:“这轨道机车、造船业、畜牧养殖业、茶文化产业……”

“只有不断挖掘深化创造出一个个细分的行业,才能真正的实现民间的高度活跃。”

说着,他起身来到车门口,从大玻璃窗看着长安的轮廓渐渐消失,继续说道:“不断创新发现的新行业,也可以为天下人提供各种上升通道。”

“天下已经不是学而优则仕的老传统了。”

……

李世民说着,面色渐变潮红,明显十分激动。

开放式的车站月台上。

李恪等人目视机车渐行渐远。

秦怀玉这时匆匆走来,开口说道:“大哥,剩下的一列机车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左武卫得到命令,可以马上蹬车。”

李恪点了点头,他们现在也只有两列机车。

而且第二列机车,其实是一列货列。

“皇兄……”就在李恪刚要说话的时候,有急促喘气的声音响起,只见李泰驾马冲来,远远勒马停下,翻身下马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看着空荡荡的月台:“父皇和母后走了?”

“走了!”

李泰审视着李恪,凑近了鬼鬼祟祟,压低声音询问道:“皇兄,有阴谋对吧,我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皇帝老子这次去潼关绝对不简单是不是?”

“嗯。”李恪没有隐瞒,点头直接说道:“父皇和母后去了潼关后,就会在滞留陇右的一万府兵保护之下,直接去洛阳。”

嘶!

李泰倒吸一口凉气,脖子一缩,身子猛地往后撤,眼睛瞪大,嘴巴张大。

“皇兄你害我!”下一秒,李恪带着哭声大声呜嗷。

这么大的事情,之前是皇兄李恪一个人担着。

现在好了,他也成了知情人了。

李恪唇角泛起一丝笑意:“不是你问我吗?我们是兄弟,我不忍心不告诉你,满足你的愿望。”

“记住了,这回你也知道了,接下来你要跟我担负起压力。”

李泰满嘴苦涩的吧砸着嘴,瞧着魏叔玉等人抿着嘴,忍着笑的模样,他就恨不得在自己嘴上抽几下。

“任性,太任性了!”李泰右手手背拍打着左手掌心,在李恪身边转来转去:“他们太任性了,这都多大的年龄了,怎么还这么任性!”

“正是越来越任性!”

“等我去了洛阳,我一定要好好的说说他们,怎么能这么任性呢!”

哈哈……

李恪等人瞧着李泰的行为,忍不住大笑起来。

“行了,别卖弄了,回城吧,晚上你岳父他们就靠你来稳住了,我还有很多人要应付。”李恪踢了李泰一脚,丢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李泰连忙追上去,讪笑着询问道:“皇兄,这剩下一个刺史名额,李义府这人虽说不咋滴,不过你放心,我会好好盯着他的,你看……”

“这个人我看不上。”李恪直接打断李泰的话,说道:“刺史是一地最大的官,某种程度,刺史就是一地的小朝廷。”

“以他李义府不敢得罪权贵,曲意逢迎,只敢得罪百姓的性格,他再高位,为了他的权势,为了他的前途,百姓就惨了!”

“他李义府有功名利禄之心不可怕,许敬宗这个人你知道吧,同样有功名利禄之心。”

“可许敬宗即便不敢得罪权贵,但也可以用他的手腕,让朝廷的政令推行下去。”

……

中书省。

所有宰辅手中都捧着一张恪报,仔细认真的品鉴。

在他们下朝回来之后,新刊发的恪报已经由秘书郎给他们每人桌案上放了一份。

岑文本看完后,放下恪报,笑着说道:“吴王这篇文章做得好啊,我是看的醍醐灌顶。”

“想要让天下百姓实现富裕,实现天下大同的繁盛,就应该不断的去细分行业。”

“三百六十行不够,我们就要三千六百行,每一个新兴的行业的产生,都会带动大量的百姓增加收入。”

“这才是革新的真正核心。”

“朝廷要做的,就是予以革新支持,予以民间自发革新一个较为宽裕的环境,诸位以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杜如晦等人笑着点了点头。

无论是温彦博还是王珪等人,面色都十分的难堪。

尤其是李恪在恪报中隐晦的表达出,有目的的驱赶、逼迫、引导士族人去开拓更多的路子。

还有什么朝廷绝不容许以入仕为官为途径,形成纽带,巩固既得利益。

这分明就是他李恪打击士族,踩着士族,逐步剥离削弱士族既得利益的一种理念。

可恨!

可恨!

哼!

温彦博微微冷哼一声,起身邀请道:“王宰辅,有没有空闲,一同去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所有人都看向王珪。

大家很明白,温彦博是想要与王珪这位并州系的领袖谈一谈。

不出所料,应该是涉及最后一个刺史名额。

王珪伸手捶了捶腿,歉意笑着说道:“老胳膊老腿了,坐下就懒得再动了。”

温彦博的脸色微微变冷,王珪的婉拒,就是在告诉他们,现在并州系还并不打算支持杜正伦。

岑文本看着温彦博黑着脸往外走去,笑着提醒道:“彦博兄,外面的新鲜空气你恐怕更是闻不惯,现在里面充满了革新的风气。”

温彦博脸色更黑了几分,甩袖迈出官房。

长孙无忌笑着点了点岑文本:“文本兄,你这张嘴啊。”

……

当天上午,中书省除了恪报引起的小插曲之外,保持着某种诡异的平和,几乎没有人提及有关最后一个刺史名额。

午间。

帝后的专列还没有回来,许多人开始犯嘀咕。

“辅机,按照时间算,现在陛下和皇后应该回来了吧?”温彦博等人跟在长孙无忌身边,温彦博拧眉嘀咕道。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笑着说道:“应该是陛下和皇后很高兴这轨道机车,再潼关多停留,所以耽搁了回来的时间。”

“三千御林军护卫,关中经过历次剿匪,加上这些年的繁荣,不会有问题。”

“潼关还有一万陇右府兵没有返……”

说到这里的时候,长孙无忌的声音戛然而止,笑容瞬间消失,脸色变得极为难堪。

“辅机怎么了?”李行密不解询问。

“洛阳!”温彦博面色难堪,跺脚急切,替长孙无忌回答道:“一定是洛阳,三千御林军本来就很多,陛下一般出行,只带一千御林军的。”

“现在足足三千!”

“还有陇右滞留在潼关的一万府兵!我们怎么就相信了段玄志的鬼话,说什么一万陇右府兵要配合齐王赶修铁道!”

“这分明就是留下来,护送陛下前往洛阳,并且要驻扎洛阳的!”

长孙无忌已经顾不得其他人,转身面色寒冷的往不远处的杜如晦等人方向走去。

“如晦兄!”不待靠近,长孙无忌声音冷冷的便响起。

杜如晦为长孙无忌的举止神色感到惊讶。

“辅机,你这是?”杜如晦皱了皱眉头,询问道。

长孙无忌倒也知晓事情的深浅,靠近了之后,才压着声音怒道:“陛下和皇后前往洛阳,你们是不是知道!”

“是不是只有我们以及王老大人等人被蒙在鼓里!”

王珪也察觉不对劲儿,与唐俭、卢赤松走了过来。

当他们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脸色也全都变了。

帝后二人前往洛阳,这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明白!

杜如晦四人也一脸惊愕。

“辅机这是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杜如晦连忙询问道。

长孙无忌等人一直观察这杜如晦几人的神色变化,就连岑文本的面色也瞬间大变。

很明显,他们也被蒙在鼓里。

“是我们分析之后的怀疑。”长孙无忌现在唯有苦笑了,谁又能想到,堂堂帝后二人,年纪半百之数,竟然能够为了两都制,做出如此任性的事情!

“按照时间推算,现在陛下和皇后应该回来了,可是没有。”

“段玄志以帮助齐王营建铁道,滞留在潼关的一万陇右府兵精锐就是最大的可疑点,我们怀疑陛下去了洛阳。”

“至于目的,我们大家心里都明白!”

杜如晦不由苦笑,嘀咕道:“这也太任性了。”

任性!

是的,宰辅们一致觉得,这要是真的,帝后真的是太任性了!

“吴王,这一定是吴王的注意,吴王行为乖张,他唆使陛下这样做的嫌疑很大!”卢赤松冷声说道:“这就是我们放纵吴王不守规矩的后果!”

“如此发展,今后他还会闯出惊天大祸!”

“卢宰辅证据呢?”岑文本扭头冷冷说着,把手摊开伸出去:“拿出证据来?现在就是陛下和皇后是不是真的去了洛阳,都是我们猜测,就判断是吴王唆使,是不是太武断了。”

“这是在污蔑抹黑一位皇子。”

“卢宰辅,你太不稳重了。”

卢宰辅你太不稳重了……

这话岑文本说的意味深长,音调拖得长长的,差点没把卢赤松给气死。

李行密声音冷冷道:“就算吴王他不知道,吴王去送行陛下和皇后,他也一定会知晓一些情况!”

“陛下和皇后如果真的离开长安去洛阳,一定会有其他安排的。”

杜如晦郑重看着长孙无忌,沉凝道:“先找吴王,问清楚再说。”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谁都可以乱,谁都可以做些其他事情,但是我们中书省绝对不能乱。”

杜如晦这话中带有警告提醒的意味。

他直接表明态度,不要想趁着帝后任性,搞一些小动作。

长孙无忌点头吩咐道:“马上去大理寺把吴王请来!”

请来二字,长孙无忌的声音略微加重。

秘书郎匆匆离开。

片刻后,就在一群人焦急的等待中,秘书郎匆匆返回:“诸位宰辅,殿下不在大理寺。”

“会不会吴王跟着陛下去了洛阳!”温彦博猜测道。

“去!去吴王府询问!”杜如晦有催促秘书郎,不忘叮嘱道:“记住,消息只有你能知道,不要大张旗鼓的宣扬出去!”

“中书省任何人敢对外宣扬,杀!”长孙无忌肃杀补充一句。

杜如晦看了眼长孙无忌,这才放心。

他最担心帝后任性去了洛阳,秦王系受刺激,在长安拥立秦王李承乾。

虽然可能性很小,可却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

长孙无忌适才的话,就是对他们表态。

待秘书郎离开后,长孙无忌说道:“不管能不能找到吴王,如果天黑之前陛下和皇后还没有返回,那么就一定是去了洛阳。”

杜如晦苦笑点头表示赞同。

房玄龄提醒道:“一旦帝后去了洛阳,我们就要控制长安城内的流言,任何人敢于在这个时候散布两都制的谣言,都要深挖深究,追查到底!”

长孙无忌和王珪等人看了眼房玄龄。

大家都明白,这是说给他们听的。

众人沉默不语,没有表态。

两都制关乎太多的利益了,尤其是关陇系。

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妥协的问题!

房杜等人相视一眼,眼中露出了担忧神色。

……

潼关。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当专列驶入潼关停下加煤加水之际,李佑登上了皇帝的专属车厢。

李世民看着差点父子相残的混账儿子,如今也是满脸的意气风发。

“看看这份恪报吧,你那个混球皇兄在这片文章中,可没少以你为荣。”李世民笑骂着把恪报扔给李佑。

李佑心中激动,父皇难得对他有这样的态度。

他接住恪报看了起来。

李世民夫妻二人看着李佑看着,露出傻笑,不由笑了笑。

一炷香后,李佑看完了,连忙又说道:“父皇,洛阳前朝的行宫已经准备好了,等陇右府兵兄弟蹬车之后,用不了天黑就能抵达洛阳。”

“你做出的这轨道机车速度的确很快。”李世民夸赞道:“既然你想在格物方面进行钻研,那就好好用心做。”

“你那个狗德行的混球皇兄说的没错,皇帝会被人忘记,你现在做的这些东西,会影响后来的百姓,只要你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存在,人们就始终会记住你。”

“儿臣一定不会辜负皇兄对我的期许!”李佑大声保证道。

李世民气的唇角抽搐几下,拿起桌子上一份圣旨,气的扔给李佑,命令道:“让潼关守将把这份圣旨在明天送到长安。”

“是!”

等李佑下去布置之后,李世民得意笑着说道:“这份任命崔民干去河朔三道担任一道刺史,任命窦诞去襄阳道担任一道刺史的圣旨回去,他们有人应该坐不住了吧?”

后面一节车厢内。

崔民干、窦诞、狄仁杰、杜正伦与御林军的将领们坐在一起。

他们透过车窗看着不断有陇右府兵蹬车,均都拧眉。

杜正伦终于沉不住气了,焦急询问身边的御林军校尉:“校尉,陇右的府兵怎么会不断蹬车,我们不是要返回关中吗?”

“陛下到了潼关,为什么没有下潼关视察?”

“杜郡守在打听陛下的行程?”陪戎校尉冷冷反问道。

杜正伦面色不由变了,连忙道:“不敢,下官绝不敢打听陛下行程!”

呜呜呜……

就在这时,汽笛声响起。

嗒嗒嗒……

机车开始启动,当狄仁杰等人看到行使的方向,彼此相视一眼。

果然!

杜正伦的脸色完全变白了。

皇帝这个时候去洛阳,两都制他不关心。

他关心,他的刺史任命会不会因此出现变动。

他现在的优势或许就没有了。

他的优势来源于长孙无忌等人对他的力挺支持。

两都制如果让长孙无忌等人分心,必然影响对他的支持。

……

关中,天色渐黑之际。

崔莺莺站在书房门口向外张望。

苏婵儿来到她身后,苦笑道:“宰辅们已经几次派人来找王爷了,恐怕王爷再不出现,宰辅们下朝之后就会来王府要人了。”

“陛下和皇后这次可真任性,太有趣了。”媚娘娇笑着低声说道。

苏婵儿和崔莺莺也不由笑了。

“不是陛下和皇后任性,是咱们家王爷任性乖张。”崔莺莺浅笑说道。

……

左武卫大营。

“吴王,这事情真的是陛下和皇后的注意,不是你鼓动的?”尉迟敬德说话的时候,唇角都不由的抽搐着。

他是天黑才受左武卫活土匪程咬金的邀请过来的。

来了之后,就从眼前这位殿下的口中得知帝后去了洛阳。

程咬金故作冷笑看着李恪。

李恪双手一推,推得干干净净,抱屈道:“另外将军,叔伯,我真是最冤枉的,去送父皇、母后,谁知道摊上了这么一件事情。”

“我现在都发愁,该怎么去跟宰辅们解释呢。”

“不过还希望两位将军能够按照父皇留下来的旨意行事。”

“尉迟将军约束好右武卫将领,在这段期间内,右武卫将领一定要在尉迟将军的掌控之中。”

“至于程将军,你的左武卫开始准备,第一批一万五千人,今晚就去老卒县蹬车,明日上午便可抵达洛阳,拱卫洛阳行宫。”

“陛下真是偏心,凭什么是左武卫先行!”尉迟敬德不让抱怨一句,当然其中缘由他也知道。

右武卫侯君集掌控的时间太久了,即便换了许多人,可还是有侯君集的心腹。

嘿嘿……

程咬金得意冷笑一声,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大家都知道原因。

紧接着二人起身,郑重拱手道:“遵旨!”

各自接过圣旨之后,转身离开。

李恪瞧着二人走的那叫一个干净利落的背影,唇角抽搐几下。

很明显,这两位老杀才心中鬼精的很,知道这个时候和他在一起就要承受压力。

一直没有开口的魏叔玉笑着说道:“大哥,你得回去了,再不回去,王府恐怕都要被宰辅们掀翻了。”

“叔玉,你笑的可是有些幸灾乐祸了。”李恪没好气笑道。

“走吧,左武卫一动,很快宰辅们就会知道,藏是藏不住了,不过现在宰辅们想追,就只能去洛阳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