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26章 迫切危机感,关陇系失势在即,拉拢五姓七望十家互为盟友?

“岭南这么不留余力的支持吴王,做的太明显了吧。”

“可不是吗,难不成这岭南已经成为吴王的岭南了吗。”

“如此下去,岭南岂不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

……

薛万彻还没有答话之际,朝堂的议论声就响起,声音不高也不低,但足可以让大家都听到议论的内容。

高季辅皱了皱眉头,看了眼周边的同僚。

这话可是有些诛心了。

李世民本心情不错,听到这些议论声也不由心中暗生怒气。

李愔听着这些混蛋如此诋毁非议嫡亲兄长,不由攥紧了拳头,可他又没忘记当初父皇让他出来做事时候母亲对他的叮嘱。

李愔对那日的情景记得清清楚楚。

母妃寝宫。

母妃一边细心的给他整理亲王尨服,面露浓浓担忧之色,叮嘱他:‘其实母后一直都希望你和你哥平平安安富富贵贵就好了。’

“你哥在外面做的事情,有人支持,也有更多的人反对,对他恨之入骨。”

“现在你也要到外面做事了,母妃只希望你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帮你哥做成他想做的事情,不要给自己争什么,也不要给你哥争什么……”

李愔记住当日母妃的叮嘱,虽然他是吏部左侍郎,李治只是吏部的郎中令,朝中很多人将吏部的许多功劳给了李治。

他也因为牢记着母妃的叮嘱,没有说什么。

大哥对他关不关照,李愔心里十分清楚。

他虽然没有直接给自己好东西,可他把钱、一些珍贵的小玩意儿送到母妃哪里,母妃常年四季深居宫中,一切用度都有俸禄,何况父皇还时不时的赏赐,哪里用得着那些东西。

说白了,大哥就是通过母妃的手转交给他。

李愔曾今想过,大哥为什么这么做,不把东西直接给他。

其中一种可能是大哥希望他多陪陪母妃。

不过他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只是他现在还没有想清楚罢了。

此刻他很想指着鼻子骂朝中那些混蛋,可母妃的叮咛,又让他忍耐着,假装没有听到。

温彦博、王珪等人眼神暗含冷笑看着薛万彻。

薛万彻这一次显得特别狂傲。

这就是狂傲的代价!

皇帝的脸色明显不好看,很显然,大殿内的声音让皇帝心中产生了猜忌。

其实李世民生气愤怒,根本不是因为猜忌李恪。

而是因为朝堂这些人的诛心言论。

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实则在挑拨天家父子关系。

可耻!可恨!

可纵使身为皇帝面对这种情况又能如何?

难不成还责罚这些‘忧国忧民的国之干臣不成?’。

自古以来,这种臣子离间天家父子的戏码就从未断绝过,作为帝王,可以听到太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杂音了。

有的皇帝可以保持清醒,有的皇帝就难免中计。

始皇帝之于扶苏,汉武帝之余刘据。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诸位大人的话言重了!”薛万彻转身目光如炬的扫视同僚,大声说道:“岭南不否认对吴王充满感激。”

“是吴王去了岭南,化解了朝廷与强宗骁帅宗部山民长期以来对峙,不是的骚乱,达成了双方的和解,是岭南彻底和平。”

“也是吴王提出了发展振兴岭南的战略,在吴王没有去岭南之前,岭南穷成什么样,诸位大人可能不知道。”

“百姓之家,辛劳一年,勉强果腹,孩子多了,连衣服都没有得穿,不干活的孩子,只能光着屁股蛋子。”

“现在大家可以去岭南看一看,岭南用丰衣足食来形容不为过,岭南地方士族也正在效仿陇右办学塾。”

“岭南的学塾,学习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罗马语、波斯语,左传、四书五经,在海上丝路的驱动下,岭南士族主动的以围绕航海培养各种人才。”

“岭南五府经略使府,随着府库的宽裕,我们也开始建设各式的学塾。”

“除了为朝廷培养人才之外,也有依托岭南茶文化开设的炒茶、种茶学塾。”

“有以孙神医为首的医学书院。”

……

“这些都是吴王给岭南带来的变化,岭南上下怎么能不感谢吴王?人若无感恩之情,岂非与猪狗无异!”

“但岭南始终记得吴王入岭南,在达成双方和解之际说过的话,朝廷有足够的意愿为百姓谋福祉,带领百姓砥砺前行去追寻盛世。”

“正式由于有朝廷的正确国策,才有吴王岭南之行,开拓岭南。”

“先与后,岭南上下分的清楚,拎的明白!”

啪啪啪……

鼓掌声响起,众人向李治看去,只见李治鼓掌后,作揖大声道:“父皇,儿臣以为薛经略使说得好,人若忘恩负义,岂非与猪狗无异!”

“如果说皇兄做事,让地方繁荣了,都是错误的话,那么儿臣请辞现在的职务,儿臣不敢做了。”

“父皇,儿臣也不敢做了。”李泰也大声说道。

李愔瞥了眼李治,心中松了口气。

“陛下,臣君前失仪猛浪了,请陛下降罪!”薛万彻面态的峥嵘消失,作揖请罪。

李世民大手一挥,笑着说道:“爱卿何罪之有?你给我们详细的描绘了一幅岭南盛景。”

“你还没有回答杜宰辅的问题,这个问题朕也十分好奇,是什么让岭南愿意如此积极的改变呢?”

“是。”薛万彻应道,继而露出沉思,片刻后才开口:“臣觉这个问题,用臣手中这份请愿折子中,一位岭南名宿老人的话来回答最恰当。”

说着,薛万彻打开折子。

“陛下圣恭安……”

“……穷则思变,岭南的繁荣得益于变,变化让岭南各阶层都有了更多的机会,岭南人踏上了大海,在波涛汹涌,凶险无比的海绵航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贫穷落后的岭南,看到了大海另一边说着罗马语、波斯语,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人事物。”

“……”

“开拓眼界的岭南人,不应该故步自封,要勇于求变,要真正做到吴王所说的,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

片刻后,薛万彻停了下来,静静地合上折子,双手将折子高高举起。

王德连忙小跑着将折子去过之后,返回皇帝身边,交给李世民。

啪啪啪……

杜如晦用力鼓掌,也难掩心中高兴和激动,连连点头道:“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这句话完美的道尽了一个变字,主动求变的态度。”

“薛经略使,我明白岭南为什么会主动请求朝廷准许你们进行制度性的完善了。”

“你们岭南得益于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这句话,你们也深知变的重要性,岭南的士族、官府有担当,敢为人先!”

房玄龄点头也说道:“这份请愿折子中,反复提到了航海,海上丝路,恐怕这种海上贸易,也赋予了岭南更大的勇气和担当。”

“岭南依托各种产业,提出的各式学塾这个想法不错,陇右学塾设立数术、齐民要术的科目,与岭南异曲同工,不过岭南走到了我们陇右前面。”郝瑷也开口说道。

话落,作揖大声道:“陛下,岭南的变化让臣心中火急火燎的,臣实话实说,臣坐不住了,臣请陛下准许,陇右派遣官员去岭南看一看,让陇右的各级官员看一看岭南新风。”

“感受岭南新风,督促陇右官员动起来,要不然,臣担心再过些年,岭南就要超过陇右了。”

“哈哈……”

“陇右都坐不住了。”

“……”

因郝瑷圆滑又显得十分火急火燎的话以及表现,让殿内高季辅等人纷纷露出和煦的笑容,开起了郝瑷的玩笑。

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十分融洽。

可这一幕,落在温彦博等人眼中,就觉得十分刺眼。

李世民指着郝瑷,爽朗笑道:“郝爱卿,你的提议朕准了!”

“谢陛下!”

王珪眼看着朝堂就要成为讨论主动求变的场所了,心中不由有些着急,跨步而出,大声说道:“陛下,还有很多刺史等着述职,我们是不是加快一些进度呢?”

温彦博瞥了眼王珪,王珪做了他们想做的事情。

在某些事情上,他们还是有一致性的。

今天的效果已经很好了,李世民相信,岭南的变化,会给许多人一种全新认知和感受的。

过犹不及的道理他也明白。

于是顺着王珪的话,说道:“王爱卿提醒的不错,继续述职吧。”

……

大约临近午间。

述职才结束。

李世民打开御案上的折子,面上的踌躇满志之色是遮掩不住的:“户部统计,今年的财税总额达六百万之巨,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有这些钱粮,朝廷来年就能过做更多的事情了。”

“你们大家都好好的琢磨琢磨,来年朝廷该如何施政,制度完善、整理逃籍先做哪一个,年后就要提上议程,朕以为,有着六百万钱粮,先做制度完善这个事情,似乎也并不是很困难。”

“是,臣等遵旨!”群臣领命。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王德得到李世民的提醒,大声喊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要结束之际,温彦博大声奏道。

李世民心情不错,点头道:“爱卿但说无妨。”

“因为陛下的圣明,天下才能有如今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朝廷开疆拓土更是不输秦皇汉武。”

“对,六百万官贯财税,历朝历代,那个地方能做到。”

“半岛征服、塞北低头、安西都户建立,文治武功,陛下已经不输任何一位帝王!”

……

温彦博的话音刚落,许多朝臣站出来大声恭贺。

“然陛下后宫空虚,臣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充实后宫,天下千百年的大变当前,陛下应满足五姓七望十家的请求,稳天下人心,以利更好的推动今后的变革。”

杜如晦等人明白了。

以五姓七望十家为代表的天下士族,希望以与皇室联姻来保全富贵。

可难道仅此而已。

如果仅此而已,倒也未尝不可。

毕竟皇帝纳妃子,如果能够稳定士族人心,让他们对革新不那么抵触,是一件好事。

总是要给一些好处的。

吴王在陇右和岭南收士族之权,也是一边收权,一边释放善意和好处安抚士族的。

如今可以看到,成效很好。

杜如晦等人还保持谨慎没有说话。

可许多朝中的有识之士,觉得此法可行,开始赞同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此乃后宫之事,中书省与皇后商议吧。”

闻言,温彦博眼中不由露出喜色,皇帝的话就是默许了。

杜如晦等人也没有反对。

至少现在这个事情利大于弊。

至于纳士族之女,会不会给皇帝吹枕边风,他们根本不担心。

遍观现在的后宫,有几个不是士族女子。

“吴王不在京,可今年的述职,谁能遮盖他的光芒。”

“可不是吗,三地半天下在朝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尤其是岭南,更加让人惊讶!”

……

散朝后,百官议论纷纷的从太极殿离开。

长孙无忌刻意落后,他眯着眼睛审视着身边跟随的温彦博,拧眉询问道:“彦博,你到底想做什么?”

朝堂最后发生的事情,长孙无忌很明显察觉,这是温彦博背着他在做某些事情。

而这件事情不但得到了戴胄、杨宏礼的附议。

就连王珪,唐俭也表示赞同。

更甚至于连朝中那些中立之人要么默许,要么开口赞同。

他总觉隐隐有些不安。

温彦博抓住了陛下的高兴,一个劲儿的盛赞,什么文治武功不输秦皇汉武,可算是戳中了陛下心中最渴望的东西了。

温彦博苦笑:“辅机,难不成你连我都要怀疑?”

“这件事情是五姓七望十家自己提出来的,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枕边风能够起点作用。”

“而且他们也答应,支持秦王,可以预见,一旦完成关中的逃籍整理,陛下再也容不下关陇系充斥朝堂了。”

“辅机你以为戴胄、杨宏礼还能待多久呢?”

“接下来这场真正的天下变局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盟友。”

“五姓七望松动,我们给他们搭个梯子,做个台阶,将来他们得感谢我们。”

……

长孙无忌听闻后,紧皱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如此就好。”

温彦博仔细观察着长孙无忌的面色,看到其松动,不由暗暗松了口气,他同样再做两手准备,只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让长孙无忌知晓的。

太极宫。

李世民回去后,爱不释手的把薛万彻的那道请愿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连连感叹几声好。

继而冷笑说道:“温彦博啊,聪明才智俱佳,可惜是用错了地方,他这是想要我沉醉于现在的大好局面。”

“最好变得好大喜功,变得骄傲自满,昏聩,出昏招。”

“他也看到了你迫切想要清理朝堂关陇系的目的,正在积极的拉拢五姓七望十家之人。”长孙无垢提醒道。

继而笑着打趣道:“这一次,你准备纳几人,臣妾好帮陛下你亲自挑选。”

闻言,李世民不由面红耳赤,紧接着笑着揶揄道:“朕的观音婢吃醋了?”

帝后夫妻之间简单的几句玩笑话后。

李世民感慨道:“也不知道那混球现在在岭南做什么?”

……

ps:前天写大纲写了两更,三更不会变,我努力每天中午两点前写好一张,晚上八点前一张,十二点前一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