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18章 岭南邀请支走李恪,秦王出塞,不妨求一求吴王帮忙

“沈兄,周兄你们感觉考得怎么样?”

“应该快张榜了吧,这一次,我们不会考得太差吧。”

“……”

路边的茶摊,树荫下,一群年轻的寒门士子紧张的议论着。

高周智随性笑着安抚着焦虑的同窗,说道:“吏部没有将君子六艺加入科举成绩中,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了。”

“剩下就是各凭本事,今年考不中,回家耕读继续考便是了,总是有希望,有奔头了。”

“周兄说的不错,考不中也不要气馁……”

“喜报,喜报!”

就在沈君谅刚要说话之际,一骑锦衣从车马道驾马疾驰而过,口中大声呼喊:“士族大获全胜!大获全胜!”

“三甲夺二!”

“宫内最新消息,三甲夺其二!”

……

“三甲夺二,那一定是韦思谦和裴居道了,这两个人是最被看好夺得前三甲的。”

“也就是说,我们寒门只有一人高中前三甲!”

“哎,怪不得刚才过去的锦衣士族人喊出大获全胜的口号。”

“算了,能有一名寒门夺的前三甲,至少也算是保住了我们寒门的颜面。”

……

寒门士子们无奈苦涩的议论着,不过倒不是特别的失落,至少还有一位寒门士子高中前三甲。

醉仙楼。

“韦兄,裴兄恭喜恭喜,宫内中书省有人悄悄递出消息,你二人一定前三甲。”

“哈哈,这是我们士族的荣耀时刻!”

“这恰好证明了,即便是科举取士,朝廷将来能够依靠的,也是我们士族众人。”

……

一群士族年轻人包下了整个醉仙楼,裴居道与韦思谦被人众星拱月围在其中。

忽然有人大声吆喝:“这么一个值得高兴的时刻,应该当小品家给咱们演上一段才是!”

“对,听说小品家将吴王当做祖师爷,是应该让他们给咱们演上一段助兴。”

……

韦思谦与裴居道相互对视一眼,唇角微微上扬。

让以吴王李恪为祖师爷的小品人来给他们士族的荣耀庆贺。

其中的嘲讽寓意,大家都很清楚。

相较于外面的气氛,宫内的气氛可就没有这么欢快轻松了。

从中书省传到外面的消息,还是前三甲确立之时流出去的。

太极宫,暖阁。

温彦博等人暗暗看着皇帝在观看名单,尽管努力的保持平静,可面色的难堪还是十分明显。

某刻,李世民抬头,轻轻抖了抖手中的高中名单,笑着随和询问:“这份名单已经确认无误了对吧?”

“是陛下。”长孙无忌有些苦涩说道:“已经详细确认过了。”

唔……

李世民略作沉吟,继而爽朗说道:“外面的士子恐怕已经等急了,辅机,派出御林军骑兵,沿十二街通传张榜,就今日张榜!”

“臣遵旨!”

“遵旨!”

众人领旨要离开之际,李世民说道:“李恪,你留下来。”

温彦博等人微不可察皱了皱眉头走了出去。

“辅机,你说陛下留下吴王做什么?”温彦博询问道,不过不等长孙无忌回答,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太极宫,隔着玻璃窗户,能够看到,李恪正很随意的就做到了皇帝侧面的软塌上。

其不由感慨道:“这位吴王还真是越来越受陛下的重用了,能做事就是好啊。”

长孙无忌听得明白,问‘做什么’不过是个由头。

温彦博真正想要提醒他的还是后面这句话。

长孙无忌往后面看了眼,然后说道:“一点儿都不奇怪,陛下想做出远迈秦皇汉武的功绩来,来证明自己坐天下是对的,谁能帮他实现这一点,他就会重用谁。”

“吏部有消息传出来,裴炎要在晋阳做一做整理逃籍的事情。”

哼!

温彦博听了后不由微微冷哼,说道:“他这是要跟秦王作对。”

“你想岔了,他这是刺激秦王,逼着秦王在咸阳做好整理逃籍之事,秦王在咸阳受到咸阳本地士族的阻挠,你稍后亲自去一趟,给咸阳做一做工作,也给他们施加点压力。”

“不要年终咸阳的试点,还真的比不过晋阳随意做一做的成绩,那才是最大的丢人!”

“晋阳试点、科举改制以及顺利的完成,吏部今年这一块勋章是跑不掉了。”

“青雀的工部也卯着劲要在年终营建完关中至陇右的官道。”

“承乾那边不能太落后了,我们自己人不能给他拖了后腿。”

温彦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寒芒:“我明白,咸阳不知好歹,错了就要认罚,无论如何,户部也不能比吏部差。”

暖阁内。

李世民同样也在看着外面。

他看着长孙无忌和温彦博二人。

片刻后,收回眼神,看向坐着都不老实,左拧右拧的李恪,笑骂道:“不想坐着就下去站着。”

李恪讪讪一笑,询问道:“爹留下我有什么交代?”

李世民把一张折子扔给李恪:“看看吧,这是岭南来的折子,请你回岭南去看看。”

“今年的年终你去岭南看看,现在岭南还是你的封地呢。”

李恪拿起折子,这份折子是岭南地方士族写成,经由五府经略使直接递交到皇帝老子这里的。

请他回岭南封地看看。

看看现在的岭南。

李恪瞧着不由露出笑容,从字里行间,他能够看出岭南各阶层的自信和自豪。

李世民瞧着眼前混球儿子的笑容,也不由笑了。

看了这份折子,他这个做皇帝的,做父亲的何尝不也是与有荣焉呢?

“行,等年终儿臣去晋阳,彻底完成晋阳试点的总结之后,儿臣就去岭南看看。”片刻后,李恪合上折子笑着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笑骂道:“顺便去一趟塞北。”

李恪不由满脑子雾水,狐疑道:“去塞北,爹你有任务给我?”

李世民拿起案牍上的折子扔在李恪怀里,笑骂道:“阿史那家的掌上明珠,你真以为你爹我什么都不知道吗?”

闻言,李恪不由讪讪一笑。

“去看看,顺便看一看塞北的养殖情况,你当初提议由朝廷来引导塞北改变传统的养殖,阉割他们战马的养殖,刚开始爹还有些不相信。”

“这段时间,王德在草原的密报收到了大量的消息,关陇士族正在不断增加对塞北驴骡的购入量。”

“就连并州士族也在做这件事情。”

“我要知道,朝廷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彻底阉割塞北的战马繁殖能力?”

提及正事李恪也变得郑重起来,他点头说道:“儿臣当初估计至少需要十年,十年之内,用商业的利益,其实说白了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办法。”

“大量养殖驴骡后,塞北百姓对种马的培育就会逐渐放弃,用十年时间,让塞北失去大量种马,以及优质的母马。”

“一旦这种趋势形成以后,在想要扭转,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做不到。”

“而朝廷在这几十年内,就要着手恩威并施的逼迫塞北与我们进行同化……”

李世民听着,就知道混球儿子心中有一套成熟的想法,他点了点头,说道:“就按照你的丝路去做吧。”

待李恪离开不久后,长孙无垢走入太极宫。

“你支走恪儿,他没有怀疑吧?”长孙无垢笑着询问道。

“没有。”

“玄奘法师要回来了,侯君集没少在西域搬弄是非,说他写的那本西游记,他去岭南也好。”

……

“张榜,张榜了!”

“今日午时张榜!”

……

城外,当李恪回到吏部衙门的时候,已经格外的热闹。

不但士子们涌向皇城外的广场,就连百姓也去看热闹。

“沈兄,你是榜眼!”

“恭喜沈兄!”

“我数了,前一百五十名,就有我认识的八十名寒门,不会我们寒门中举人数超过士族吗?”

……

很快就有人注意到,隐藏在科举榜单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百九十名寒门!”

“确切消息,总计一百九十名寒门中举,士族只有一百一十名!”

“士族这一次让大量的人杰出世科举,中举的总人数还没超过寒门?”

“这说明什么!说明未来我们寒门在中举的份额一定会越来越大的!”

……

“恪报,恪报,最新一期恪报,恪报转载科举前三甲文章!”

“吴王亲自点评前三甲文章!”

“吴王高度赞扬状元郎韦思谦的论革新论述全面入微,予以朝廷很大启发,前三甲文章,朝廷会以邸报的形式,让天下各州府衙门主官深入去了解学习!”

……

当天,恪报就紧急刊印了前三甲的文章。

天色见黑,十二街灯光亮起之际,报童沿街叫卖。

“韦思谦的这片文章,立意高度很高,而且阐述详细,论证合理,的确比我那篇文章要更精彩,韦思谦这个状元当之无愧。”灯光下,沈君谅拿着恪报,看完韦思谦的文章点了点头。

高周智也点头道:“输我们也输的心服口服了,我们寒门人不怕不如人,就怕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周兄,我觉得裴居道的文章跟你不相伯仲,恐怕这里面还是有些其他因素。”

“无妨,这是难免的,只要大环境的公平即可了,历朝历代,对我们寒门来说,还有比现在更公平的时候?”高周智笑着不在乎说道。

他话罢,继而扭头对沈君谅说道:“沈兄,我不准备入仕,我想去跟着吴王在其身边先做几年事情,你呢?”

“我也有相同的想法。”沈君谅笑着说道。

同样还是在醉仙楼。

白天的热闹不见了。

包间中。

韦思谦、裴居道等几个人坐于其中。

韦思谦脸色格外的难堪,把恪报放下,苦笑道:“好算计,从一开始,无论怎么样,他都不会输!”

“我们认真考,就要仔细的写这篇文章,我这个状元郎,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这个人的算计之深令人感到害怕!”

哼!

裴居道冷哼一声,面色沉凝道:“我们给他当枪使了,现在恐怕天下人都认为,士族杰出的年轻一辈,都是拥抱朝廷所谓的革新。”

“最可恨的是,我们士族精华尽出,竟然没能够制霸科举榜单,寒门竟然拿下了接近三分之二的份额!”有人忧心忡忡说道。

“诸位,有没有想过,这还是开始,将来呢?”

“如果天下像陇右一样,建立大量的学塾,十年后,这科举榜单,我们士族人能够拿到多少份额?”

“百年后,天下官员,我们士族人还有多少?我们会被大量的寒门入仕稀释掉,再也无妨左右天下局势!”

“我准备去咸阳帮秦王做事。”某刻,韦思谦放下手中的报纸,冷不丁说道:“只有秦王上位,我们才有遏制这种颓势的可能。”

裴居道点了点头:“也算我一个,秦王整理逃籍,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一场公平公正,士族倾尽一切与寒门的较量中。

科举榜单寒门、士族数字对比的背后,让士族人隐隐感觉到一股彻骨的寒意袭来。

数日后。

李恪带着李治、李愔启程前往晋阳。

于此同时。

温彦博也带着韦思谦、裴居道抵达晋阳。

“宰辅,听说你们又输了?”李承乾见到温彦博后的第一句话,就笑着如是询问。

温彦博的唇角不由狠狠抽搐几下。

韦思谦笑着说道:“秦王,如今吴王已经拱起了大势,未来有能力拨乱反正的,遍观天下,唯有秦王!”

李承乾看了眼韦思谦,这话他听的十分受用。

来到咸阳,站在局外观长安纷扰,李承乾忽然意识到,如今不是他求着关陇系。

而是关陇系,乃至士族求着他!

他李承乾的处境固然不好,可士族人的处境更不好。

咸阳的整理逃籍,晋阳的完善制度。

无论那一方面,都是在不断挤压士族的权利空间。

“秦王这次我们来,就是帮助秦王尽快在年关完成咸阳的逃籍整理。”温彦博很敏锐的察觉到了李承乾的态度变化,他提醒道:“辅机说了,吏部已经取得头筹,勋章是少不了,魏王主导的工部在陇右地方的配合下,进展也十分迅速。”

“户部这边不能太慢了,否则就算是我们积极运作,怕年终也无可避免的户部垫底。”

闻言,李承乾的眼角不由抖了抖。

“宰辅说的及时,咸阳地方在极力的对抗,宰辅来了,做通咸阳地方思想这个事情就由宰辅来办。”

“孤亲自去一趟塞北,催促塞北蓄力的交付,先满足咸阳的士族同仁,宰辅以为如何?”

温彦博控制不住微微眯起了眼睛。

他有种错觉,仿佛坐在这里的是李恪,而不是李承乾。

这种柔力,温和解决事情的手段,分明就是李恪最拿手擅长的。

李承乾在逐渐学李恪的做事手段!

温彦博心中有些反感,他厌恶与李恪有任何关系的人事物。

“我愿意陪太子一同去,顺道也去看看晋阳的试点改制。”温彦博还没有表态,韦思谦就表示赞同。

裴矩也点了点头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是应该好好地去看看。”

李承乾愈发感觉他与韦思谦等年轻人有共同语言了,高兴道:“那好,温宰辅这里就留给你来处理,我们马上动身。”

“秦王去也好。”温彦博笑着说道:“不过臣建议秦王不妨去见一见吴王,求吴王帮忙,吴王与塞北的关系很好,而且塞北蓄力繁殖还是吴王点金之手给指出的一条路,秦王或许无法从塞北收购足够的蓄力,但吴王肯定能帮到秦王的。”

“自从秘密立储制度建立之后,塞北对关陇系的态度也开始更加明显的发生了变化,这是我们和辅机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温彦博叹了口气。

李承乾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

韦思谦与裴居道默默相视一眼,他们作为旁观者,敏锐察觉到,温彦博看似是在提建议,实则似乎是在故意刺激李承乾。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