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09章 发酵!出击!塞入李承乾怀中的烫手户籍,先拿关中开刀

“听说了吗,武元庆昨日拉着几辆大车的重礼进了朱紫巷,把重礼送进了吴王府。”

“这算什么,听说吴王已经纳了武元庆的妹妹,媚娘为小妾,就连王妃都失宠了,吴王独宠武氏媚娘。”

“可怜了那一家五口了,得罪权贵,就不过是想要去岭南分田分地,有自己的一份恒产,就这么被武元庆残忍的杀害了。”

“吴王变了,再也不是以前哪个吴王了。”

……

两日过后,武元庆残忍灭门一家五口之事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一辆马车缓缓靠近应国公府。

苏婵儿和武媚娘坐在车中。

苏婵儿看着这个长得已经亭亭玉立的丫头,气的绷着脸,莞尔一笑,说道:“王爷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议论。”

“那也不行,武元庆自己惹的祸,凭什么让咱家王爷给他背黑锅。”

“而且,苏姐姐你看看,这都两天过去了,这股谣言还没有下去,反而愈演愈烈,这本身就很反常。”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武元庆他必须自己站出来承认错误!”

苏婵儿笑着摇了摇头。

提醒道:“不过我觉得你来也不会有任何作用的,武元庆这个人是你兄长,你还不了解他的为人?”

噼里啪啦!

就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激烈的爆竹声。

“怎么回事?”苏婵儿皱了皱眉头,将窗帘的一角撩开,俏面瞬间不满寒霜。

只见的武元庆、武元爽兄弟脸上堆满了笑容站在府门外面。

武氏一家男女老少基本都出来了。

热闹惊动了百姓,许多人围观过来。

此刻马车已经靠近,想要转头离开都不成了。

“妹妹,欢迎你回家。”武元庆连忙小跑到马车旁边,大声说道:“王爷让妹妹回家省亲,武家蓬荜生辉。”

“武氏应国公死后,家道中落,现在好了,武家女榜上了吴王。”

“武家又要崛起了。”

“太嚣张了,武家女现在回来省亲,不就是光明正大的给自己娘家撑腰吗?”

……

围观的百姓面露义愤填膺之色,低声议论着。

武媚娘坐在车里,从车帘缝隙看着外面的境况,气的俏面发白。

“下去吧,现在掉头走了,反而给人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苏婵儿无奈说道。

武媚娘点了点头,跟在李恪身边,她也学了好多东西的。

自家王爷的做事手段,为人处事的方法。

随后武媚娘面色平静,在苏婵儿的陪同下,在众目睽睽注视下走了下来。

“愣着干什么,废物,滚过来给我妹妹和苏秘书官垫脚!”武元庆踹了一脚跟在他身边的家丁,怒骂道。

武媚娘本来准备下车,可看到这一幕,把脚收回,站在车前,冷冷说道:“武元庆,你,以及你们收敛点,我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我已经被你们赶出武家了。”

“今天来,就是通知你,马上去刑部自己自首认罪,以后少打着王爷的旗号为非作歹!”

话罢,武媚娘转身进了车里。

车马转向缓缓离开。

车内,苏婵儿无奈的拍了拍额头,伸出手指戳了戳媚娘的额头:“一天天的学王爷的为人处事,可真当你遇到情况的时候,就喜欢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看着吧,你这番话,不会有任何作用,还会其反作用的。”

武媚娘揉了揉光洁的额头,委屈道:“早知道不来了。”

苏婵儿通过马车后边的车帘,看着武元庆驱赶周围的百姓,面露忧虑之色。

他们没有乘坐吴王府的马车,就是怕被人盯上。

可武元庆还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这恰恰证明了,有人一直盯着吴王府。

在偷偷的通风报信。

所以就有了武家府门外放爆竹迎接的一幕。

不知道的还以为媚娘这丫头是吴王王妃呢。

武家发生的一幕,很快在长安城内传开。

“吴王的侍妾回武家了,当众训斥了武元庆。”

“你们这些傻子被骗了,这不过是吴王自救的手段罢了,装出来的。”

“你们这些百姓目光短浅,吴王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也是做样子邀买人心,只有你们才会上当!”

“不错,吴王通过赚你们的钱,才有了那么多的产业,才可以富可敌国的!”

……

太极宫。

李世民将王德从街面上收集回来,记载谣言的纸张放下,脸色有些难堪。

“看到了吧,秘密立储制度刚刚开始,针对哪个混球的手段已经开始了。”李世民扭头对长孙无垢说道。

长孙无垢微微点头,沉吟道:“这件事情最开始是并州商队引起的,应该有王珪等人的插手,紧接着刑部的崔仁师参与了,是关陇系。”

“双方已经联合了?”

“没有。”李世民冷笑道:“王珪这个老狐狸很聪明,他选中了武元庆,把事情闹起来之后,就冷眼旁观。”

“而辅机他们虽然知道这是王珪做的,但是这个机会他们需要。”

“承乾刚刚因为那混球提议的秘密立储制度而被改封秦王,辅机他们需要借助一件事情来打击混球的声望,同时提振承乾的声望。”

“王珪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知道,只要他创造了机会,辅机他们就不会放过,所以做完灭门案之后,他们就选择了冷眼旁观。”

哎!

长孙无垢叹了口气,言语有些清冷道:“最可怜的是那一家五口!”

“他们何错之有!”

“可最惨的却是他们,恪儿一心要肢解士族人的特权,无疑是正确的。”

“这种事情,最终损失的是朝廷的声望和威信。”

“长此以往下去,朝廷的任何政令,失去了百姓的信任,百姓都会有一种质疑的态度去看待。”

略作停顿,长孙无垢微微拧眉:“恪儿这一次,是不是真的是借机在自污?”

“鬼才知道那个混球在想些什么东西!狗德行,不思上进!”李世民想及此,便不由气的骂道。

“他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

中书省官房外。

长孙无忌、温彦博几人在散步。

温彦博手中拿着一张宫外传来的消息,笑着说道:“武家丫头真的回武家了,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她做什么都会越抹越黑的。”

“是时候把李恪赶出吏部了。”戴胄冷哼道:“吏部现在正在不断的反过来侵蚀本来属于我们中书省的权利!”

“晋阳制度完善的改革中,吏部有抓住了底层胥吏的考核、任用权利,胥吏虽然不起眼,可却是最接触底层的,一个朝廷运转中,做不可缺少的。”

“这一次,我们算是给王珪那个老狐狸当了一次枪。”温彦博瞥了眼不远处的王珪和唐俭,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老大人,这几日温彦博等人看您的眼神,恨不得把您给吃了。”唐俭落后王珪半步,戏谑笑着说道:“老大人这一招高明。”

“老大人您一针见血的看到了关陇系现在迫切希望出现的机会,给他们送上这样一个机会,他们纵使不甘心也得利用这个机会。”

“让关陇系打头阵,冲在最前面,把吴王赶出吏部,他们瓜分吏部,我们收回晋阳,高明!”

“这就是秘密立储之后的新常态,新规则了。”

王珪听着唐俭轻松笑谈,面色却十分沉凝,忽然开口询问:“吴王李恪这几天有什么反应,长安书局那边也没有动静吗?”

“你真的相信,他这是在自污,在主动配合我们,在退让?”

“我倒是更加担心,他这是在故意放纵,在酝酿某些事情,不要太松懈大意了。”

“让我们的人盯紧长安书局,按照以往李恪的行事风格,面对这种渔轮,他一贯会采取疏导渔轮的方式。”

唐俭点了点头:“老大人放心,我们有人在长安书局中。”

“吏部也注意点,魏王说过,他曾今在吴王的书桌上看到秘密二字,现在想来,那就是秘密立储!”

“这个人做事总是走一步看三步。”

唐俭面色郑重了几分。

吏部。

“王爷,武小姐回了武家,想给王爷你解决麻烦,可现在街面上反而什么样的谣言都起来了。”袁恕己站在李恪的面前,担忧说道。

“这次来势汹汹,崔仁师说是要弹劾你,可两天过去了都没有任何的动静,很明显他就是在等谣言发酵。”

李恪闻言放下笔,揉了揉手腕,手指放在桌子边沿,轻轻敲击着。

他询问道:“我给你们提供的关中户籍,你们整理的怎么样了?”

“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袁恕己尽管不清楚眼前这位他效命追随的王爷想做什么,可还是立刻回答道。

“继续整理,不但要整理出关中的,还要把其他地方的也整理清楚,当初我们记载的驳杂,你们现在要把这些户籍归属哪一个县府,哪一个郡府都要条理清晰的整理好。”

“让下面的人辛苦一点,做完后,我向陛下给大家申请点奖赏,别的不说,给咱们吏部争取一个集体三等勋章还是没问题的。”

“另外这几天就以我的名义,去醉仙楼订膳食,这部分的耗费就由我个人来出。”

袁恕己笑着说道:“那兄弟们可不客气了,谁不知道,王爷你是富可敌国的。”

李恪不由笑了笑,抬手指了指袁恕己。

然后吩咐道:“你以吏部的名义拟一个折子,送到晋阳,告诉裴炎,对于问卷征询,以及与地方商讨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以及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吏部同意他们开始改革。”

“告诉他,不要在观望了,持续深入的改革,把试点打造成样板。”

“是!”袁恕己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是夜。

长安书局。

秦怀玉、魏叔玉、程处默同时出现在此。

书局外面由换了便服的黑骑把手。

程处默瞧着里面忙碌的刊印,再看看黑骑的兄弟把守,整个长安书局只进不出,他不由笑了笑,对秦怀玉说道:“怀玉,你这长安书局里面藏着的内鬼,今天恐怕做事也十分不踏实吧?”

秦怀玉笑了笑。

魏叔玉开口说道:“这次结束后,就按照我们事先的约定,大张旗鼓的把一切暴露的奸细清理出去。”

“把那些还在我们掌握中,却自以为是的人留下,以后或许还会有用处。”

秦怀玉点了点头。

翌日早朝。

天还一片漆黑。

朝臣们或是骑马,或是驾车出现在十二街,在灯光照明之下,向着皇城方向而去。

四月中旬。

长安的树木已经绿了,天气也渐渐转暖,微风中,有阵阵郎朗诵读声从人行道树荫后面传出。

秦王李承乾在长孙无忌等人的陪同下,骑马而行。

众人听着或高或低的郎朗声,不由微微皱眉。

这种声音十分刺耳!

戴胄叹了口气低声说道:“现在的寒门士子,都将咱们的吏部尚书,吴王李恪当做恩施来看待。”

“贞观十五年的寒门届影响太坏了。”

“郭待举、孙处约等人,凭借着辽东叛乱表现出众,得到陛下的青睐,如今已经成为了辽东大都督府中的中坚力量,年纪轻轻就是四品地方大吏!”

“这些人的机遇,给了一些不自量力蝼蚁们太多鼓励和希望了。”

“今年受之前秦王和魏王的事情影响,春闱被推迟,这些人非但没有失落,反而十分高兴,其中原因,无外乎是因为三年一次的春闱,今年是吴王李恪亲自主导。”

“他们都以为可以效仿贞观十五年,郭待举等人高中的壮举。”

“吴王在吏部待一天,每一届高中的寒门,都会主动的将自己当作恪党党羽。”

“不能再任由这种事情发展下去了!”

温彦博自信笑着说道:“今天我们不就是要处理这个事情吗?经过几天的发酵,时机足够了。”

李承乾听着身边支持者的议论,沉默不语。

从太子变为秦王,有些不适的同时,李承乾感觉身上自从懂事以来,沉重的压力一扫而空。

是故,对李恪,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

“陛下,臣要弹劾吴王李恪!”

朝堂上,刚刚君臣礼毕之后,崔仁师就横跨出列,大声弹劾。

来了!

所有人心中暗道一声,同时下意识看向李恪。

崔仁师面露愤慨说道:“吴王包庇其宠幸之侍女,武氏媚娘之兄长武元庆,造成了长安近日来的流言蜚语尘嚣喧上。”

“严重抹黑了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吴王因美色而徇私,以吏部尚书之身份为阻挡刑部执法,请陛下圣裁!”

“请陛下圣裁!”

“吴王不能在担任吏部尚书了,请陛下圣裁!”

……

哗啦一下,站出一片人弹劾李恪。

李承乾唇角微微上扬看着李恪。

李世民看向李恪,这几日,李恪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也没有去询问。

他就是想知道,这个混球到底是不是真的要自污。

真是,那他十分失望!

杜如晦等人隐隐有些担忧,同时也十分不解。

岑文本站出来,丝毫不避讳的大声说道:“崔大人,吴王怎么庇护武元庆了,除爵、赔偿,不就是唐律中规定的惩处条款吗?”

“难不成一定要吴王严惩武元庆,枉顾唐律才是政治正确吗?”

“崔大人,在这种事情上,政治正确也没什么不对的。”温彦博阴阳怪气的说道:“吴王如果不愿意做政治正确的事情,他就不应该管武元庆的事情。”

“如果他没有徇私,他将此事交给刑部来处理,就没有现在这种事情了。”

“吴王以吏部尚书的身份,插手干预刑部已经是犯错,又明知自己与武元庆的关系解释不清楚,偏偏不肯严惩武元庆,致使朝廷声名因吴王而受损,这就大错特错!”

“好了。”李世民打断众争执,沉声询问道:“李恪,说说吧,你为什么这么做?”

“儿臣是故意的!”

李恪大声说道。

“故意的?”

“这也太嚣张了吧。”

“吴王他这是居功自傲!”

“骄纵自满!”

……

议论声旋即响起。

戴胄迫不及待站出来,大声弹劾:“陛下,你看看吴王何等居功自傲,何等骄纵自满……”

“戴大人,是否听本王把话说完?”李恪冷冷打断戴胄的话:“给本王扣帽子,也不必这么着急吧?”

“怎么,本王身为皇子,何时成了你戴大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李恪质问之余,一步跨到戴胄的面前。

戴胄眼中闪过一抹惊慌。

“臣没有给吴王扣帽子,臣只是实话实说!”戴胄梗着脖子,说完后闭上眼睛。

李恪轻微冷哼一声,转身对李世民作揖道:“父皇,儿臣的确是故意的。”

“武元庆灭门惨案既然已经发生,无可避免,我们就应该追溯这种惨案发生的根源?”

“朝廷严惩一个武元庆容易,可千千万万给武元庆该怎么办?”

“武元庆除爵、赔偿是依照唐律规定作出的判断,不能严惩的原因是被灭门的一家五口是黑户。”

“他们没有在朝廷的户籍登记造册。”

“不是唐律规定上的唐人!”

“事情的根源在户籍制度的问题。”

“民间的渔轮发酵,朝廷要借助这次机会,给百姓普及,他们为了些许的微薄好处,逃籍、依附,等于将自己的人生自由、性命全都交给了别人!”

“朝廷现在切实执行二十税一之后,百姓的负担其实已经不大了。”

“朝廷应该借助这件事情,给百姓上一堂普及唐律的课。”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同样的惨剧发生,如果只是为了政治正确,今天处理一个武元庆容易,可又有什么用?”

“他日还会有许多武元庆。”

“戴胄老大人,你确定,朝廷每次都有魄力,有能力,用政治正确的方式严惩?”

戴胄的脸色变得难堪。

当然不可能了。

武元庆家道中落,大家把他当棋子扔出来。

其他人背景深厚,发生这种事情,别说严惩了,恐怕就连武元庆的惩罚力度也不可能有。

甚至都不会惊动朝堂,就会被下面按下去。

哼!

李恪冷哼一声,转身对着朝臣大声说道:“唐律的确立是保证公正公平性,对百姓如此,对武元庆也是如此。”

“政治正确是对唐律最大的破坏!”

“法就是法,法就是要一丝不苟的去执行!”

法家?

许多人面面相觑,李恪的这番话,让大家有种李恪要提振弘扬法家的错觉。

但有些人已经敏锐意识到李恪想要做什么了。

长孙无忌、王珪等人的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借助这次的事件,推动百姓登记造册,鼓励百姓放弃黑户。”

“打击不法的隐瞒行为!”

“儿臣已经让吏部整理出关中的户籍。”

此言响起,袁恕己李恪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走出来,站在李恪身边。

李恪接过户籍,摇了摇。

哗啦作响。

“这本户籍是通过营商整理出来的,或许还有部分的隐瞒,但是关中朝廷登基有三十万户,一百七十万人口。”

“可根据我们的统计,紧紧关中一地,有五十万户,两百五十万人口!”

“八十万人口的差距,触目惊心!”

“这其中有多少百姓不能受到朝廷律令的庇护,因为依附之家的打杀悄无声息的消失呢?”

“朝廷管理这八十万人口付出的成本,要平摊在每一个登记造册的百姓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种种原因,都已经证明,朝廷迫切需要解决逃籍的问题!”

“朝廷现在财赋宽裕,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将粮赋降低至三十税一,鼓励更多逃籍的百姓造册登记呢?”

李恪已经走到李承乾的面前:“这个问题就需要户部来进行核算审计,进行验证。”

他说着,把手中的户籍塞到了李承乾的怀里。

“大哥,我已经整理出关中的户籍,就先从关中开始,你们户部可以把关中当做一个试点。”

“测验人口增加、粮赋降低多少,可以保证朝廷的财税收入保持和往年平衡。”

……

所有人看着李恪侃侃而谈,有乐的,也有恨得咬牙切齿的。

大家都意识到,今天的朝会,李恪已经抛砖引玉,并且首先那关中关陇系的大本营开刀了。

把烫手户籍塞到了户部尚书秦王李承乾的手中。

这场朝会还又得开!

有人已经跃跃欲试。

有人面露担忧,在思考,李恪口中说的借此机会宣传,要怎么宣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