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63章 下三滥手段,刺史入京之前树规矩!

“温彦博,滚出来!”

“温彦博,你个小人,你给我滚出来,再不出来,本王就冲进去了!”

……

下朝时间,众人从温彦博宰辅门前经过的时候,就看到一群皇亲国戚、长安勋贵骑马堵在温彦博家门外。

温府家丁更是如临大敌一般,站在门口戒备着。

程咬金揶揄道:“哎呀,瞧瞧温宰辅家多么的热闹,咱们也去凑个热闹吧。”

“应该的,温宰辅家的喜事,咱们理当捧一捧场的。”

……

一群军中老杀才在程咬金的撺掇下,停下来,扯着嗓子给李璟恒等人支招。

“韩王,打仗不是你这么打的,骑马射箭,一马当先,不可犹豫!”

“广宁郡王,韩王冲在前面,你在左边保护,任城郡王在右边保护,一口气就能冲入温大人府中了。”

……

“这群该死的老杀才!”温彦博坐着长孙无忌的马车回来,经过自家家门时,他都不敢下车,听到程咬金等人起哄架秧子,气的咬牙切齿大骂。

紧接着,沮丧担忧道:“辅机,你得救我呀。”

长孙无忌无奈的摇了摇头,温彦博等人在做的事情,他不是不知道,相反知道的很清楚。

他只是自己没有下场罢了。

他都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停!”长孙无忌的声音传出,外面驾车的车夫连忙停下。

“韩王!”长孙无忌的声音从车内响起,他撩开车窗帘一角。

李元景等人看到长孙无忌后,立即不敢嚣张了,李元景骑马来到车边,恭敬道:“长孙大人。”

“你们这是闹什么,成何体统,多少人看着呢?若是传到了陛下的耳中,你们想过后果吗?温宰辅毕竟是中书省的宰辅!”长孙无忌语气平缓,又不失严肃。

李元景往长孙无忌车里面偷偷看了眼,温彦博藏着不敢露面。

李元景略作沉吟,抱拳道:“长孙大人,这一次温宰辅可是把我们一群人给害惨了,我们大家在他的撺掇下,都快倾家荡产了,马上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事情就算眼下没有闹到陛下耳中,我们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得去找陛下帮我们解决问题。”

长孙无忌不由觉得牙疼。

李元景这些皇族对他倒是挺客气的,可这话也是柔中带刺!

“你岳父就在后面,先回去吧,这件事情温宰辅会给你们一个答复的。”长孙无忌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温怒。

李元景听出来了,他拱手道:“长孙大人的面子我们得给,今天就给长孙大人一个面子,我们走!”话中,李元景一挥手带着一群人离开。

温彦博暗暗擦了擦冷汗。

“辅机,温彦博在你车里藏着对吧?”程咬金这时驾马走过来,笑着打招呼。

老杀才!

温彦博刚刚松了口气,被程咬金一句话吓得顿时又提心吊胆,他忍不住在心中破口大骂。

前面李元景听闻,略作沉吟,没有停留离开,不管如何,长孙无忌的面子他们得给。

这位可是他们那位皇兄的妻兄,当朝第一红人。

又是个被称之为老狐狸的狠人。

他们堵在温府外面,也就是寻求解决办法,可不是真的想要结仇。

“知节,热闹、笑话看一看就够了。”长孙无忌瞧着程咬金,颇为无奈的说道:“推波助澜可不是你咬金的为人了。”

哈哈……

程咬金爽朗一笑,紧接着眯着眼睛嚷嚷道:“辅机,让你这个老狐狸奉承我一句,可是真的难,行了,我们还要回去喝酒,告辞!”

程咬金等人迅速离开,长孙无忌和温彦博才下马进了温府。

后面朱雀街拐角处停靠这一亮马车。

杜如晦和房玄龄坐在里面。

房玄龄笑着摇头道:“这次温彦博真的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接着又无奈苦笑道:“温彦博是害人不浅,我家长女这几日住在我府中,连日来哭闹,让我去跟吴王问问情况。”

“玄龄,恐怕是弟妹一哭二闹三上吊吧。”杜如晦笑着打趣道,大家同僚多年,谁不知道,房玄龄家有个醋坛子。

房玄龄也不尴尬,只是无奈苦笑。

杜如晦略作沉吟,建议道:“不妨再等等看看,温彦博这边闹得这么大,还是让温彦博自己去求吴王吧。”

……

就在长安这边温彦博被一群人闹得烦不胜烦,李恪在有序推进的同时。

各方封疆大吏也开始准备返京述职。

辽东。

“舅舅,给我准备辽东这边的特产,那两只一千年分的山参给我带上,父皇和皇后一支,另外一支我要送给皇嫂,听说皇嫂怀孕,快要临产了。”李佑也在积极准备回京的事宜。

“还有韦室送我的那几匹战马,也带上,送给皇兄。”

……

李佑不停的吩咐着,权万纪和阴弘智听着里面很多是给李恪准备的礼物,二人不由相视一眼。

权万纪提醒道:“齐王,你应该给太子准备些礼物的,太子对齐王你……”

“本王给他准备礼物做什么,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眼睛长得头顶,他什么时候把本王当兄弟了!”不等权万纪说完,李佑就冷哼打断:“权万纪,你是本王的长史,不是太子的长史,你也是我父皇的臣子,不是太子的臣子,等他什么时候当了皇帝你再向他效忠献媚也不迟!”

权万纪的脸色不由变得十分难堪。

来了辽东后,他与李佑相处的十分不融洽。

李佑的很多事情,他都觉得十分反感。

数日后。

阴弘智与权万纪从李佑返京队伍离开。

权万纪拧眉说道:“阴大人,对于齐王打算在辽东推行服务型官府你怎么看?”

阴弘智内心中当然是反对的。

这一次他网络父亲阴世师的门生故旧,大批来到辽东,大家过来支持李佑,发展辽东,还不是希望从辽东得到应有的回报?

服务型官府会束缚大家的手脚。

没有利益可图,又凭什么要这些人支持外甥李佑争储呢?

只是在权万纪这个隐约倾向太子的人面前,阴弘智是不会表露心思的,他笑着说道:“长史,你误会了,齐王并没有推行服务型官府的意思,陛下临走的时候交代过吴王,现阶段,辽东还是以稳定为主。”

“阴大人,一件件事情做成,服务型官府也就落地了,这是吴王亲口说过的话,我观齐王就是在按照吴王说的去做的。”

“这只是暂时的,是为了稳定辽东的无奈之举,长史误会了。”

……

岭南。

薛万彻的启程队伍正准备从五府经略使府离开。

岭南五十四州郡守,各地士族派来的代表都前来相送。

“经略使,今年咱们岭南的财税应该可以为吴王张脸了,吴王现在的封地还在咱们岭南呢!”

“是啊,经略使,回去之后一定要带我们向吴王问好。”

“经略使,还要更吴王说一说我们的开辟海上丝路的计划,让王爷给咱们指点指点迷津!”

……

薛万彻瞧着这些岭南本土派系们,心中不由感慨,当初李恪入岭南多么的冷清,现在人都走了,这些人反而念念不忘。

在岭南,可不止这些人对吴王恪感念。

更多的是岭南百姓。

薛万彻拱手说道:“诸位请放心,你们的代表也跟随我一同回长安,到时候让他们与吴王仔细谈,当然作为岭南五府经略使,我也会认认真真去向吴王取经的。”

“诸位告辞!”

“出发!”

薛万彻的队伍启程,他一路走出广州城后,沿途经过强宗骁帅的屯垦安置点,每每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直到进入益州。

薛万彻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岭南,感慨道:“完全不同了!”

“驾!驾!驾!”

就在此时,前面有催马声响起:“可是岭南五府经略使返京述职队伍?”

“正是?”

来人拿出一封信递给薛万彻:“小人益州长孙別驾派来的信使,长孙別驾在益州等着薛经略使一同返回长安。”

“有劳了。”

……

随着年关临近。

长安与往年发生了一点点不同,多少让长安上至达官显贵,下至百姓都有点点稍微的不习惯。

规矩!

走路多了规矩!

朱雀大街从中间被分开,相隔不远移栽树木,树与树之间有木质的栅栏。

两边分割出了人行道。

长安府的衙役走上街面。

“行人走两边的人行道,只要不骑马,不驾车,上至王公,下至普通百姓,所有人都要走人行道!”一队队衙役沿着十二街敲锣打鼓通传,有人不遵守规矩,闯入了车马道,会被及时纠正。

尽管衙役的态度较之以往的颐指气使,可以说是和颜悦色了,以往随意习惯了的人还是有牢骚。

百姓不敢冲撞衙役,提醒之后,匆匆进入标记出的人行道行走。

可总是有那么些人喜欢特立独行。

汉王李元昌带领着一群人,像只螃蟹似的,故意在车马道大摇大摆走来。

“汉王殿下,您不要让小人为难?”衙役看到李元昌,苦笑一下,迎上去弯腰作揖哀求道,从衙役们的表情不难看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两次了。

砰!

李元昌一脚踹到衙役,嚣张大骂道:“这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本王走个路都违法了不成!”

衙役疼的脸都白了,根本不敢有任何怒意,或者怀恨的神色表露出来,连忙起身,哀求道:“王爷,吴王下的规定,汉王要体谅小人们的难处。”

“吴王的规定又不是朝廷的规定,就算是朝廷的规定,那也约束不到我们!”

就在这时,出城的车马道上,又有逆行来的车马驶来。

“七弟,你又在闹什么?”温怒带着教训的声音从车马内传出,车帘揭开,露出李元景的面孔。

衙役们看到,心中暗骂一句倒霉,根本没觉得李元景的出现,会为他们说话。

李元昌一脸‘惊喜’道:“六哥呀,没什么,就是这帮孙子们不长眼睛,规矩竟然约束到了咱们皇族身上,简直可能!这天下还是不是咱们李家的天下了!”

李元景微微皱眉,扭头看向衙役,训斥道:“行了,去做你们的事情吧,这规矩对李氏皇族、长安达官显贵不适用!”

不远处,裴炎和崔知温远远看着。

裴炎说道:“崔兄,该出去了,这段归咱们管,要是不露面,吴王知道了,恐怕是不好。”

裴炎,闻喜裴氏洗马房出身。

裴寂是裴炎的叔叔,他到并没有因为裴寂、裴承先先后的死而怨恨李恪。

反而这段时间被中书省调来配合李恪做事,他对李恪还是十分佩服的。

从新规划后的长安城,会少很多的纠纷和无辜死伤。

不给勋贵犯错的机会,朝廷就少了许多的为难。

以往,每年都要发生上百起勋贵马车碾压百姓致残致死的时间。

可这种事情赔钱了事都是勋贵家有良心,大部分都是百姓自己忍着罢了。

朝廷即便真的处置,也很难严格的按照国法来执行,毕竟求情的一大堆人,即便是皇帝,也得折中权衡。

是故最后只是不痛不痒的申饬。

这种事情一件件发生,最后只能让百姓对朝廷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冷漠。

吴王李恪的这种方法,不需要严格的命令,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

只要不对李恪怀有敌意,公平公正的看待这件事情,就一定会认同的。

眼前的一幕,裴炎也知道为什么。

随着规矩执行后,这种事情每天都要发生。

找茬儿闹事的都是长安城内的皇亲国戚以及勋贵们。

说白了,就是前期那些大肆购买临街房舍店铺,想大赚一笔,却倾家荡产的人。

崔知温点了点头,他现在在李恪手下做事,纵容李元景等人,也是要有一个度的,大家都已经商量好了。

“走吧,我们出去和几位王爷打个招呼。”崔知温说着走了出去。

“下官崔知温拜见几位王爷,几位王爷,还是不要闹了,这规矩大家都得遵守的。”崔知温苦口婆心的劝说道:“而且朝廷的命令也很快就会下达了。”

“原来是崔知温呀,你看我这已经走到这里了,你总不能让我返回去,重走一边吧,本王还有急事要处理。”李元景和气了不少说道。

崔知温露出犹豫之色,咬牙说道:“那这次就算了,几位王爷,步行的去人行道,骑马的就去前面的路口,掉头进入入城的车马道。”

“你崔知温给我们面子,我们也得给你面子,就按照你说的办。”李元景只是略作沉吟就答应了。

裴炎无奈叹了口气。

这种配合无间的事情已经发生太多次了。

很明显,只要吴王不给这些人解决房舍、店铺的事情,还会一直这么闹下去的。

法度如果从一开始就不能立起了,越往后面,这法度就越荡然无存。

同样还会影响到吴王李恪的威信!

马上要到年关了,各地封疆大吏入京,影响可就不止长安一地。

而且他还知道,朝廷内部,就这件事情,有人正在酝酿着弹劾吴王李恪。

他都不由有些替李恪忧心,一件好事情,难不成就这样执行不下去?

此时李恪却在城外的发电工坊。

“怀玉,你们的进度怎么样,年节能不能确保供电的顺利?”李恪询问道。

李恪在秦怀玉等人的陪同下,行走在一组组锅炉中间。

秦怀玉答道:“大哥,保证能完成任务。”

“抓紧时间做最后的准备,小年之夜,我们要让长安亮起来!”

大家听了后,都面露激动,整个长安十二街亮起来,大家都想看一看,那时黑夜中长安的景象!

“王爷,树规矩的事情进展的还是不行,在各州府刺史入京之前,我觉得还是抓紧时间解决的好。”崔民干提醒道。

程处默气的骂了一句:“没想到,堂堂的宰辅,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能使出来,真的是无耻之尤!”

“虽说是些下三滥的手段,但是不得不说,真的很棘手。”魏叔玉无奈苦笑道,打头阵的都是些皇亲国戚。

其中还有高祖皇帝的儿子们,就是他们大哥见了,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皇叔。

辈分就能压死人。

“太子是明天从并州回来对吧?”李恪询问道。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