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61章 俯身做事,海纳百川,足够大的舞台!

夜晚太子府。

长孙无忌和温彦博下朝之后带着几人来到东宫。

“李泰那个臭不要脸的,又到了吴王府了,给孤打听清楚,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孤都要知道!”

刚来到书房门口,长孙无忌就听到里面传来的焦躁愤怒声。

他不由的叹了口气,带着几人进去。

“舅舅,温宰辅你们来了。”李承乾看到长孙无忌后,摆了摆手,让管事下去。

见礼后,长孙无忌介绍道:“承乾,这是权万纪等几位大人,权大人为陛下钦点、中书省同意,吏部任命,前往辽东担任齐王府长史协助齐王治理辽东。”

李承乾听了舅舅的介绍,就瞬间明白舅舅的用意了。

控制辽东!

这是早已经定下来的计策,安插人到辽东去,能够在辽东有巨大的影响力。

“权大人请坐,诸位请坐。”李承乾瞬间亲切道。

“谢太子。”权万纪感谢之后,又紧接着说道:“臣适才听闻了太子之言,有一言臣相对太子说。”

“吴王所行种种虽有不妥,不过吴王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圣贤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根据朝堂两王的谈话,魏王去吴王府必定是请教吴王如何推行服务型官府,在这一点上,太子应当向魏王学习,而不是人为魏王是臭不要脸。”

李承乾脸上的笑意有些僵持。

“承乾,权大人的话你记住了吧。”长孙无忌看李承乾尴尬,提醒了一句,拉着权万纪的手:“万级,你跟我做这边。”

众人落座后,温彦博询问道:“万纪,你对吴王推行的服务型官府怎么看?”

李承乾看向权万纪。

权万纪郑重说道:“没有必要,吴王对我们士族多有误会,认为士族人就是爬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的存在,我们承认,士族中的确有些贪鄙之人,但绝大部分的士族人读圣贤书,遵循圣贤礼仪,心怀天下,天下乱,士族开仓放粮,帮百姓渡过时艰,天下兴,我们士族则铺桥修路,劝导乡梓百姓勤劳向善……”

温彦博和长孙无忌听闻后不由暗暗点头。

这就是权万纪和高季辅的不同。

同为御史,都敢于直谏,可高季辅明显有着倾向李恪理念的表现。

权万纪耿直感言,是士族中有抱负有能力的一个人,却也是坚决抵触李恪那一套的。

“权大人,这一次父皇派你去幽州给孤的弟弟李佑当长史,你去了之后,一定要严加看管李佑,孤这个弟弟,从小性子就桀骜不驯,更是受李恪的影响很大,他身边还聚集了阴弘智等阴世师隋朝的门生故吏一帮人。”

“辽东更屯扎着大唐精锐十数万,你去了之后,一定要规劝李佑,防范李佑在辽东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

……

于此同时,吴王府。

李恪正在耐心的与李泰谈话:“你这一次准备悄悄的下去,是准备抓几个阳奉阴违的家伙,严惩杀鸡儆猴是吗?”

“什么事情都瞒不住皇兄。”李泰谄笑着说道。

他眼珠子却滴溜溜的盯着挂在房屋上的灯泡,这东西,小小一个玻璃球,照的整个房间都一片通亮。

晚上读书,这不要太美了!

本是来问计的,现在也心不在焉了。

李恪注意到了,没好气道:“别看了,到了年底让你的王府也用上,先跟你说正事。”

在李泰收回眼神,正襟危坐后,李恪说道:“你这么干,九成是不可能真正在关中地区把服务型官府推进落实下去的。”

“你杀鸡儆猴,郡守这种关陇系中等家族,你杀的了吗?就一个阳奉阴违,最多不过是罢官,以朝堂中关陇系的人脉,或许只要一两年就可以重新被启用,杀几个小县令,能起到效果吗?”

闻言,李泰的眉头皱成一团,无奈又愤怒道:“皇兄那你说我怎么办,大哥臭不要脸,借着他太子的身份,在并州肆意妄为,我那边的人很不满,而且我也只能用这种方式逼着关陇系去做。”

李恪摇了摇头,面色严肃,语气却平和的说道:“你要记住,只要是做事情,就不要先入为主带着派别的想法。”

“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不能有并州系支持你,他们受到了太子的打压,你就打压支持大哥的关陇系。”

“你不能把关中各州府他们的官员打上太子系的标签。”

“一旦你有了这种派系心思,你就会在做事中不自觉的带入情绪,继而受到关中各级主官的抵制。”

“其实愿意做事的人并不少,只是大家都把被动的、主动地、情愿、不情愿的把自己束缚在了一个小圈圈里面。”

“这就要求有人先走个榜样,带个头,走出固有的小圈圈,对于这个事情,带头的只能是你。”

李泰渐渐坐的更加笔直,听的更加认真了。

“你暗戳戳的行事,就会给关中各州府百官一种你想要针对他们的感觉,这种戒备心有了,你就很难做成事情。”

“要我说,不是马上要开始秋收了吗,朝廷也要收缴粮赋,关中普遍存在着官府把征缴粮赋的事情承包给地方豪族的习惯,关中也不例外。”

“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你这幅身体也吃了十几年,你光明正大的下去,先从废除粮赋征缴外包这个事情开始。”

“俯下身,你带头先去做这件事情,其中有不执行抵触、违抗者,按照唐律国法来惩处,记住,要严格按照律法来办,保证公平公正大家都服气,这样关中那些想要做事情的,真正为百姓做事意愿的人,自然而然会聚拢在你的身边,跟着你一起去做。”

“一个口子打开了,会有更多犹豫的人加入进来,顽固中的不坚定者,看到大势所趋,也会慢慢加入。”

“粮赋这件事情做成了,再做其他的事情,随着一件件的事情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服务型官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想要别人做事情,首先要自己打破小圈圈的束缚,自己去做,带动更多的人跟你一起去做……”

……

秘书处。

崔莺莺听着隔壁房间中丈夫谆谆而平缓的声音,抄录丈夫说的话之际,唇角露着会心笑容。

“媚娘,你帮我抄一会。”某刻,崔莺莺低声说道。

已经十四岁,长得水灵的武媚娘接过笔,低声抱怨道:“王爷也真是的,这种做人的道理魏王来请教教也就算了,干嘛还要让崔姐姐你传给太子呢。”

苏婵儿和崔莺莺听了相视一笑。

苏婵儿说道:“丫头,道理人人都可以知道,可真正愿意去做的人可就不多,何况太子如果真的愿意去做,推进并州系和关陇系落实服务型官府,对天下对朝廷对百姓都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于王爷,也是一件好事情,就怕太子听了,也不愿意去做。”

东宫。

“……一件件事情做成,一个个想做事的人加入,服务型官府自然而然的就做成了。”

长孙无忌读完刚刚从来的纸条,书房内陷入沉默。

哎!

权万纪叹了口气,说道:“这位吴王好胸襟好气魄,可为什么就如此见不得我们士族?士族掌权,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百姓种好地,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先贤所追寻的天下大同!”

权万纪所说的,的确是春秋战国百家许多巨子提出的理念。

君主与贵族治理天下,没有战乱,百姓只要负责种地过日子,三者之间,各自遵循各自的轨迹,约束自己。

权万纪就是这种理念的维护者。

他认为不损害士族、不损皇权、不损百姓,三者依照这种轨迹生活存在,是最理想的。

“当初在辽东,齐王李佑做的桩桩件件我还有些纳闷,这种做事手段绝对不是李佑能琢磨出来的,原来是这位吴王教的!”温彦博恍然大悟,说道:“齐王李佑去了辽东就是这么做的……”

“他一件事一件事亲自带人做,慢慢的,就有许多人跟着他一起做,就连陛下和房玄龄当时都多有夸赞。”

温彦博将他在辽东对李佑的见闻讲述出来。

可这只能让他们更加沉重。

长孙无忌面色郑重的说道:“承乾,如何做,你应该知道了吧?明天你去并州吧,从收缴粮赋开始,就按照李恪这种方法一步步去办。”

这一回,连他长孙无忌也真的受教了。

李承乾攥紧了拳头,默默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舅舅,那长安这边?”

“太子放心,长安这边我们会盯着的。”温彦博连忙保证道:“吴王他能做成就不错了,想要从中谋利?绝无可能,历朝历代的修缮扩建都城,做的都是赔本的买卖,他又怎么可能盈利。”

……

翌日。

在早朝结束后,李恪施施然出现在宫中。

“皇兄。”下朝要回宫的李泰看到李恪后,谄笑着跑过来。

无耻!

李承乾看着这一幕,心中愤怒暗骂一声,径直离开,甚至连招呼都没有打。

“皇兄,你踩着这个时间点入宫,可最好别让父皇发现,要不然没好果子吃。”李泰提醒道。

“你以为我傻啊?”李恪没好气翻了翻白眼说道:“要是没事,跟我去中书省,找几位宰辅讨要些人,帮我协助我修缮改建。”

“你不是还有叔玉他们吗?”

“这么一个工程,叔玉他们累死也管不过所有的事情。”

“而且他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

两人说着来到中书省。

“拜见吴王,拜见魏王。”

“各位宰辅不用多礼。”李恪随意摆了摆手,然后说道:“各位宰辅,修缮扩建长安泄水体系,我却些人,想向朝廷借些人才,对于朝廷的百官,主要是五品一下官员的能力不了解,所以想要调阅他们的履历。”

“殿下是吏部左侍郎,可以直接去吏部调阅,难道有人给殿下设置关卡?”杜如晦拧眉说道。

长孙无忌明白,一定是吏部尚书戴胄弄出来的事情。

这不是自找没趣嘛!

“殿下,中书省也有百官的履历,你就在中书省看吧。”长孙无忌和煦说道。

“多谢舅舅。”

随后,李恪就在中书省一角堂而皇之的查看起了履历。

李泰成了他的书童,按照他的要求,记下一个个名单。

中书省的六位宰辅、十几位秘书郎不动声色看着。

大约午间十分,李恪伸了一个懒腰起身。

“走了!”闻言李泰连忙起身跟上。

“多谢各位宰辅帮忙。”李恪离开时,作揖感谢。

长孙无忌犹豫一下询问道:“殿下,你选中的人,能不能给我们看一看?”

“自无不可。”李恪毫不犹豫答应,示意一下李泰,李泰不情愿的把手中的纸张递给舅舅长孙无忌。

“崔知温,擅长与人沟通。”

“裴炎,擅长组织调度。”

“苏塊,擅长记账统筹。”

……

李泰站在旁边,暗暗看着皇兄李恪,心中暗道一句学到了,从皇兄这份用人名单的选择中,就充分证明了昨夜的一番话。

皇兄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放下了小圈圈的束缚,用人不问这些人的出处。

长孙无忌念完这一个个名字后,抬头眼神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杜如晦、房玄龄、褚亮三人暗暗点头。

王珪的心情十分复杂,无疑李泰跟着李恪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有些就是他们都教不了的,可李泰被李恪影响甚大,也让王珪十分着急。

长孙无忌把手中的纸张交还给李恪,重重的看了眼李恪,说道:“殿下尽管调动这些人,中书省会和各部打招呼的,任何人敢于阻拦,中书省会直接问责!”

“谢谢舅舅,以及各位宰辅。”李恪笑着感谢。

待李恪离开,温彦博和长孙无忌先后从官房出来。

温彦博生气道:“辅机,你怎么能帮他!你怎么想的!”

“不帮他,让他自己征服这些朝中年轻俊杰的人心?”长孙无忌摇了摇头:“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主动,而且还要警告崔知温等人,必须配合好,不许使绊子,别忘了他是吏部左侍郎,崔知温等人做的不好,他就可以按照国法唐律来处置他们!”

“最终损失的是我们关陇系!”

……

太极宫。

“俯下身一件件事情做成,一个个想做事的人就会主动加入进来。”长孙无垢自言自语说着,同时看着李恪从中书省带走的这份名单,欣慰笑着说道:“海纳百川,不外乎如此,兄长他们这次为了掏空恪儿掌握的财富,恐怕会十分积极的配合。”

说着,长孙无垢就摇了摇头。

别说他们这个目的有没有可能达到,就算是达到,赢了财富的目的,却输了更大的东西。

他们亲自搭了一个平台,让朝中百官近距离看到当初李恪在陇右做过的事情。

陇右的成就,的确让所有人震惊于李恪的能力。

可这能力背后,海纳百川的胸襟,因为距离太远,朝臣们感受的并不清楚。

而这一次,就是一个最好的舞台!

“舞台给他来,他能不能唱好这出戏,就看他自己的了,百姓怎么说来着,长安城,扔块石头砸死一条狗,或许都是那个皇亲国戚家的,这其中的复杂,想唱好这出戏不容易,唱好了,他真的能像他夸海口说的,将长安打造成一座繁华的不夜城,那么他就能够折服入高季辅这样的人心。”

长孙无垢笑着说道:“高季辅在观察恪儿,恪儿监国期间,我就察觉到他了。”

“可不止高季辅,咱们那些皇叔、知节他们这些老兄弟,总之长安这舞台足够大,也足够复杂,足够他施展手脚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