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51章 此处无声胜有声,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捅破天

虞府。

“宫里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吗?”李承乾急切的询问道。

他是秘密来到虞府的。

就是要一同等待着宫内好消息的传来。

虞世南激动的看向太子府管事。

“太子,陛下离开,吴王监国,伺候在太极宫、太极殿的宫娥太监都换了人,我们还没办法……”

李承乾摆了摆手,王德在李世民御驾亲征之前,就在皇帝的吩咐下,帮李恪将太极宫、太极殿的宫娥太监重新换了一茬。

宫内那些宫娥太监和外面有联系,李世民知道一部分,却也不全都知道。

不过即便是他身边能够接触到一些秘密的人,明知道不可信,他也一直留着。

某些时候,他还需要通过这些人向外界传递一些消息。

李恪监国可不行。

那些人即便发现了他的弱点一般情况也不会向他发起挑战,可李恪就不同了。

虞世南脸上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

窦威自信笑着安慰道:“放心吧太子,这一次他自己露出了破绽,吴王他是无法翻盘的。”

李承乾闷闷的点了点头。

……

啪啪……

太极殿内,除了杜如晦这类人外,绝大部分都有种无地自处感觉。

枉做小人!

他们只要想一想适才高调想要逼李恪废止推进服务型官府的举动,就感觉脸上火辣辣。

当鼓掌声从上面响起的时候,所有人心中都不约而同有一个念头:来了!

“岑大人、长孙大人、薛经略使三人这番谈话,听的我十分激动,接下来的述职朝议,大家也就按照这样来做,相互间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这种氛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接下来哪一位刺史来汇报呢?”李恪目光扫视众人询问道。

咦!

所有人轻咦一声,难道吴王忘记刚才答应唐俭,要在岑文本三人述职结束后给一个答案吗?

呼!

许多人不约而同轻轻的松了口气,忘记好,忘记的好。

这样大家面子上就不要太难堪了。

一时间,众人还十分感激李恪。

大家都很清楚,不是李恪忘记,是李恪不愿意计较!

高季辅看着不由暗暗点头,高!

好高明的手段!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这个时候,就算是穷追猛打又能如何?

无外乎只是说几句狠话,训斥几声罢了,又不能真的因为朝臣的一点反对意见就杀人或者罢官。

反而还会因为几句嘴上过瘾的言辞,让朝臣心怀恨意。

反倒不如现在,无声的一个耳光抽过去,这个耳光抽的让人舒服,还不会心生怨气,还得感念。

长孙无忌看着坐在上面的李恪,满嘴苦涩,心中苦笑。

这一招真的很高明!

站的角度不同,他与高季辅有不同的看法。

三地半天下!这基本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有说一句反驳的话,用长子等三人述职讨论,击碎了窦威的阴谋。

仿佛忘记刚才群臣激荡反对之事,让人松了口气的同时,继而心中对窦威和虞世南产生怀恨。

这是人之本性。

就好比一个人撺掇另外一人,去找第三个人的麻烦。

第三个人展示出了强大的力量,却只是不轻不重的教训找麻烦的人,并且大度的放过了。

这个被撺掇的人如果被打一顿,仇恨和怨气会首先对准第三个人。

可现在第三人放过他,也不计较,被撺掇的人一口气憋着发泄不出,那么矛头怨恨就会对准撺掇他的那个人。

‘窦老,虞老第一回合你们输惨了,众人怀恨你们,你们还想聚人成势?去做第二步第三步的事情?’

……

尽管李恪要求大家讨论、相互给出意见。

可接下来的述职,各州府刺史还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简单汇报后,恨不能马上退朝离开。

实在是有前面的珠玉在前。

他们越详细的说,越觉得丢人。

“总算是退朝了。”

“可不是吗,早知如此,我们何必当初!”

“还不都是因为……算了不说了,也怨我们自己无能!”

……

长孙无忌和王珪结伴从中走出来,听到各州府刺史的议论声,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道:“输惨了!”

然后摇了摇头离开。

“岑大人,我大哥为什么没有乘机教训?”长孙冲三人结伴走出,他不解的询问岑文本。

岑文本灿烂笑道:“这样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昨夜某些人的痴心妄想的阴谋,就这么付之东流了!”

薛万彻扭头看了眼殿内,那个皇位下的胡椅已经没人了。

他现在是越来越敬服了,手段、分寸、力道的拿捏,用岑文本的话说,恰到好处!

薛万彻忽然更加坚信,当今之后,那个位置李恪来坐更合适!

长孙冲很聪慧,他缺少的只是朝堂勾心斗角的经验罢了,经岑文本提醒,他转瞬就相通了,不由乐道:“那两位躲藏在暗中,暗戳戳的人,现在应该收到消息了吧,也不知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虞府。

虞世南坐在床榻上,听完太子府管事的汇报后,一脸的错愕。

继而脸色红了变青,青了变白,手紧紧的攥着,咬牙狰狞道:“好!好手段!无声无息就化解了我们给他出的难题,他还让其他人怨恨我们,好,好……”

不等话说完,虞世南眼睛反白,一头从床榻栽在地面。

“快!快请御医!”李承乾本沉浸在失败的愤怒中,虞世南栽倒他被惊醒,连忙大声命令道。

“老伙计!”

御医看过之后,虞世南才悠悠转醒。

“太子呢?”虞世南看了看询问道。

“走了。”

“走了也好,他在有些事情反而不方便说了,窦兄我感觉自己撑不下去了。”虞世南十分虚弱的说道:“可我不甘心就这么走,我费劲心力布的局,竟然被那竖子轻描淡写的破解。”

“他这是无声的嘲讽,你要帮我,发动我们能发动的一切力量,打击皇帝的政治声望!”

“我们还有机会图谋陇右,这是个机会!不能放过!我要在临死前,看着那竖子寄予厚望的丝路被我们士族瓜分!”

说到最后,虞世南紧紧握着窦威的手,一张满是褶子的苍白老脸,忽然变得一片潮红。

窦威看着老朋友,心中有说不尽的悲凉和落寞。

虞世南是个比他更倨傲自负的人,老了老了,连续在一个竖子手中狠狠栽了两次,这种打击成了催命符。

虞世南自我感觉没有错,御医已经诊断了,虞世南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日子了。

“如果皇帝在辽东失败最好!他就更要求着我们,不失败,我们就动用我们的力量,在民间形成一股汹涌的热议!”

“李恪他就算是在有能力,他也无法辩驳,打一个辽东,就消耗了一年多的国库财税!”

“好,老伙计,你别激动,我答应你。”窦威连忙安抚道:“我会帮你完成这件事情的,皇帝那边未必能翻盘,这段时间,高句丽人疯了,驱赶着自己的百姓,一批批的当炮灰攻城!”

……

虞世南再次病倒的消息传入宫中之际。

皇后寝宫。

给虞世南诊断的御医站在长孙无垢面前。

“虞老的病情怎么样了?”长孙无垢询问道。

“启禀娘娘,虞老本身就年迈,早些时候大病未愈,这一次突然再次急火攻心,就算是神仙也没办法了,现在只能用一些药材续命,即便如此,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御医不敢有隐瞒回答道。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吩咐:“尽一切可能去医治,需要什么药材,可以直接从宫中拿。”

“是!”

哎!

“多行不义必自毙,都一把年纪了,怎么就死抱着那么一点点私利不放手,相较李行之老先生,真的是差太远了。”长孙无垢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虞世南病危的消息传开后,众人不由侧目。

知晓内幕者,对坐镇太极宫,代皇帝执宰天下的李恪更加忌惮了。

一只两代三朝的老狐狸,竟然就这么被李恪给活生生的要气死了!

此番监国。

李恪展露出的锋芒,让人敬畏!

……

辽东行辕。

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垢的信,心中详细的介绍了这段时间朝堂的动向。

尤其是当他知道虞世南两次算计混球儿子,竟然反被气的病危,他就觉得解恨。

一边看着信,唇角也不由微微上扬。

当他看到近期长安城的谣言之际,脸色渐渐变冷。

“王德,我传唤玄龄等人。”李世民放下信后,当即吩咐。

“是!”

王德离开后,李世民看着默默站在身边的儿子李佑,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前段时间在积利城做的很不错,有长进了,看你的那些举措,有你皇兄李恪的影子,是跟他学的吗?见贤思齐,现在你个混账东西也懂事了。”

李佑不由热泪盈眶。

从小到大,这还是父皇第一次跟他这么亲近的说话,他心中更加感念长安的皇兄李恪,没有这段时间的表现,是不会有这段父亲严厉而不失亲切的教训。

“父皇,儿臣不敢也不想骗你。”李佑带着哭声说道:“在离开的时候,皇兄手把手教儿臣到辽东怎么做怎么做。”

“嗯,这倒是你那个狗德行皇兄能够做出来的事情。”李世民嘴上说着不好,脸上满意的笑容却是遮掩不住的。

他看着李佑,忽然觉得有些愧疚。

早些年要打天下,后来又要兄弟相争,再后来坐到皇位上,儿女也多,本身他又很忙,对待这些孩子,就难一碗水端平。

有些注定要重点培养,有些注定是要散养。

即便是李恪那混球儿子,在以前他关注的很少。

“哭什么哭,你们好运气,遇到了一个狗德行的好兄长,今后别忘了他对你们的好。”李世民感慨笑骂一句。

李佑连忙擦了擦眼泪,不敢抹眼泪了,重重点头。

“长兄如父,或许在这些孩子的心中,朕还不如那个混球吧?”李世民不由在心中酸溜溜暗想着。

“你母妃呢?你临走,她教了你什么话?”李世民很了解阴氏的自私自利性格,故而询问道。

李佑连忙回答道:“父皇,母妃让我按照皇兄说的做。”

“你母妃是个聪明人。”李世民不由哑然失笑,这倒是阴氏的性子:“再没有其他了?”

“没有了。”李佑不敢把母妃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事说出来,这是母妃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对外说的。

李佑很矛盾,但不敢说。

“陛下!”

门外响起房玄龄的声音后,李世民不得不打断难得的父子谈话,待房玄龄等人进来后,他询问道:“这段时间,高句丽的攻击力度怎么样?”

房玄龄看了眼李世民,知道皇帝心中着急想要尽快解决辽东之事了。

长安那边的消息,他也知道。

“陛下高句丽的进攻力度的确正在不断的虚弱,而且也细作也传来消息,靺鞨人在辽东四处劫掠,甚至储备人肉干为行军打仗的口粮。”

“但是臣不建议现在出城浪战,主动发起进攻,现在是敌人最后的疯狂,我们出城,反而会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最后的凶残,不如等他们彻底耗尽了力量,大军全面进攻,风卷残云般收拾残局!”

李绩也拱手说道:“陛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等一等,耗一耗敌军的凶残锐气,会事半功倍,反而更能快速结束战争,并且减少士兵的损伤。”

“相比粮草的消耗,士兵更重要!”

李绩即是出于一个合格将领发表意见,也是在配合窦威等人。

战事拖延越久,谣言酝酿越久,对皇帝的质疑,和对其政治声望的打击才越大。

“陛下,末将等一致认为应该再等一等!”诸将纷纷开口劝说。

李世民摆了摆手,众人退下之际,他说道:“玄龄你留下来。”

待房间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的时候,李世民苦笑道:“这一仗,恐怕打赢了,朕也输了,长安的情势你肯定知道了对吧?”

房玄龄点了点头:“臣亦知晓,不过陛下,不能因为百姓的议论而改变我们军事的战略,这是兵家大忌。”

“我知道。”李世民有些烦躁的起身。

他几次想要乾坤独断。

……

辽西城。

河北援军已经攻克辽西城。

李泰也从营州搬到了辽西。

府衙书房。

李泰看着魏叔玉,亲切道:“叔玉,你是塞北寒风吹得受不了,来我这里避一避吗?”

魏叔玉瞧着李泰颇有些看他笑话的样子,心中就十分无语。

他拿出一封信,交给李泰:“这是皇兄给你的,长安城内的局势你也应该清楚,对朝廷,对陛下都十分不利,一场胜仗,都快让某些人抹黑成败仗了。”

“这对在辽东苦战的兄弟们是不公平的,也是有人想要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逼迫朝廷让利给他们。”

在魏叔玉说话中间,李泰已经把信看完了。

李泰没有了开玩笑的神色,面色变得沉重。

“叔玉,你告诉我,皇兄这次要置身事外,想要我来做这件事情?”李泰郑重的看着魏叔玉。

“怎么,担心大哥把你卖了?”

李泰摇了摇头:“那倒没有,皇兄他不是那种人。”

“大哥现在还不能动手,要等陛下凯旋而归的时候动手,魏王你明白我大哥的顾虑吗?”

“明白了,我答应你!皇兄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捅破天呀!”李泰眼神闪烁着激动的神光。

“魏王,这件事情最好想办法避开你身后的并州系,这段时间,并州系和关陇系走的很近,这一年内,已经对大哥多次发起挑战了。”

李泰苦笑,然后说道:“放心吧,我会让李义府帮我去做,不会让并州系知道,只是现在审核处在母后那里,大哥确定母后会让我这样一篇文章通过?”

“不清楚。”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