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45章 逼宫,杀鸡儆猴,全盘掌握之中!

鸭绿江入海口的海面上。

来济站在一艘五牙战舰的甲板上,目光凝视着鸭绿江。

来济,隋朝水军名将来护儿之子,子承父业,在大唐开国后,来济效忠大唐,成为了大唐水军的统帅。

五牙战舰,制作技术来自于隋朝,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舰船。

宽十丈,而鸭绿江的江面,尤其是他们要发动袭击的太行城江面宽度只有五十几丈宽度。

五牙战舰进入其中,再加上大批的其他舰船进入,会使战舰的转向能力变得十分脆弱。

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都来不及从鸭绿江退出。

正是有此担心,所以来济在抵达江面入海口处,始终下不定决心。

上一次是奇袭,吃一堑长一智,高句丽人刚刚吃亏,会没有准备吗?

嗖嗖嗖!

就在此时,海边有爆竹信号声响起。

“将军,太子又在催促我们马上进攻了,这已经是第三次催促信号了,怎么办?”来济身边的副将着急、担忧的询问道。

来济很想忤逆李承乾的命令。

又不敢,李承乾是太子,先锋主帅,背靠着一个偌大的关陇系!

得罪李承乾,将来恐怕就难以善终了,人在官场,便如江湖,身不由己。

对于李承乾,来济心中也是多有埋怨。

若非这位太子瞎折腾,局势不会变的这么糟糕。

哎!

来济忽然叹了口气,缓缓举起手,冷肃道:“传令,水军进入鸭绿江,普通战舰先行,五牙战舰紧随其后!”

“是!”

嘟嘟嘟……

随着命令下达,号角声响起,其他战舰听到号角声,看到指挥舰上的令旗命令,紧接着一艘艘响起号角声回应。

上百艘各式的战舰落下风帆,由人力滑动开始缓缓进入鸭绿江中。

岸上。

侯君集暗暗松了口气,来济若是不执行命令,还真的有些棘手。

温彦博冷哼怒道:“来济好大的胆子,对先锋主帅的命令迟疑犹豫,推三阻四,哼!”

“算了,让大军在水军阻挡敌军的时候,抓紧时间建造浮现,做好攻城准备!”李承乾命令道。

水军进入鸭绿江后一字排开,开始向太行城岸边的守军发起进攻,同时水军抽调五千人马,划着舰船放下的栅板向太行城攻击过去。

喊杀声旋即响彻整个江面和岸边。

对岸,李承乾正在命令大军抓紧时间督建浮桥。

“将军,快看!”就当战斗进行在最激烈的时刻,来济身边的副将惊恐指着入海口方向。

只见江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

都是水战老将,尽快距离还远,黑点不大,可大家都认得出,十分肯定,那一定是战舰!

“将军高句丽的水军战舰,我们上当了!”

来济的眼底闪过浓浓的担忧神色,不过他并没有慌乱,立刻下达命令:“调三艘五牙战舰,调其他战舰三十艘迎上去!”

“派人划船到对岸,催促太子尽快搭建浮桥!”

“抽调十艘战舰,一字排开,逆水往上游搜寻!”

一道道命令下达,接到命令的战舰上,水手拼命的划桨,分出两拨,一拨迎战高句丽水军,一拨向上游搜寻。

不用来济催促,当李承乾看到高句丽水军的时候,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快!抓紧时间建造浮桥!”

他的手紧紧攥着马缰,一百五十步宽的江面,此刻仿佛一道天堑一般。

一个时辰后。

江面已经乱战成一团。

李承乾不时的向入海口方向的江面战场看去。

温彦博本身也十分不安,不过还是安慰道:“太子放心吧,高句丽的战舰,在我们的战舰面前,就是小孩子面对成年人!”

“快,快看,火,上游火!”

就在此时,搭建浮桥的士兵惊恐的指着上游大喊道。

李承乾等人转头,就看到数十个火团,准确些说是燃烧着熊熊大火的船只,顺流速度越来越快,火势在风的助力下,越烧越旺的向下游冲来。

“快!分出战舰,一字排开,迎上去,挡住!挡住!”来济的脸色终于完全大变。

笼罩整个江面的火船冲下来,他的这支大唐唯一的水军就全完了!

这个责任他担不起!

他已经不再想派出去向上游警戒的舰船命运了。

不出意外,恐怕被凿沉在鸭绿江了。

一切都是敌人设计的一个圈套,对方就是要毁掉朝廷这支强大的水军!

还有着三万名水军将士!

砰!砰……

撞击声响起,只见火船撞击在阻挡的舰船上,火光四溅,暂时算是勉强挡住了火船的冲势。

只是后面一艘艘火船不断的撞上来,来济看着己方舰船不停后退,并且也燃起熊熊大火。

“传令,登岸接战的水军将士马上上船!”

“再分出战舰,迎上去,挡住!”

“剩下的战舰,除去等候水军将士的,马上转向,击溃江面上的高句丽战舰冲出去,给大唐水军留点种子!”

来济说完这句话,狠狠地闭上眼睛,眼角流出泪水。

李承乾看着水军舰船一批批的分列出去,逆流而上挡主顺流而下的火船,他的脸色变得十分灰白。

如果他按照行辕命令进军,水军就不会落入埋伏之中!

温彦博和侯君集的脸色也好不到那里去。

水军全军覆没,这个责任且不说了,可以推给来济,可没有了水军的支援,他们就是一支孤军了!

江面上的战斗一直从下午持续到天色渐黑才结束。

高句丽水军最终承受不住退走了。

江面上一片狼藉。

救命的呼喊声,哭泣声在江风中呜鸣,说不尽的悲凉。

两艘五牙战舰停靠在海面上。

来济看着江面上只剩下的二十几艘战舰,还浑身是伤,正在忙着救援落水的将士,他就一脸自责悲恸。

“将军,救援基本结束了,三万水军将士,死伤失踪一万一千人,战舰总计损失一百零三艘,其中包括三艘五牙战舰,将军我们有太多受伤的兄弟需要马上医治,而且战舰损伤很大,已经无力再战了。”

来济听完副手的汇报,看向岸边的眼神充满了愤怒,这是对李承乾的。

他深呼一口气,命令道:“通知岸上先锋,水军无力再战,敌军水军逃走二十几艘,让岸上的先锋小心……算了,留下一艘五牙战舰,三艘其他舰船,盯着入海口。”来济终究是不敢直接率领水军返回。

大唐水军一役几乎尽数折没。

这个消息随着水军返回,迅速传开。

而此时,李世民正在距鸭绿水五十里外。

“报!报!水军折没,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打探消息的斥候急匆匆从前方奔跑而来。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身体晃动,差点从马背上摔下去,水军!这可是关系着他能不能在辽东立足的关键!

是他能否像钉子一样,插在高句丽心脏的关键。

而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就在赶往太行城的途中,他已经收到了安市和辽东失守的战报。

房玄龄等随军谋臣将领顿时面色变得极为难堪。

“说!水军是怎么折损的!让你打探太行城的消息,怎么会传来水军的消息!水军现在不应该正在随太子向南进攻吗?”李世民努力保持镇定,怒叱询问。

斥候吓得战战兢兢,连忙答道:“启禀陛下,太子在鸭绿江对岸,先锋大军都在,水军在太行城外的鸭绿水攻城被埋伏,折损上百艘战舰,其中有三艘五牙战舰!”

房玄龄注意到皇帝唇角露出一丝血迹。

他连忙说道:“秦将军,你领兵一万五千兵马继续前进,一定要打通太行城,接应到先锋大军!”

秦琼很清楚现在情况的危机,李承乾毁了大家的所有生路!

水军是这十数万大军能否在漫长冬季立足辽东的关键,没有了水军,十数万大军真的成瓮中之鳖了!

“是!请陛下放心!”秦琼也想不出还能说什么安慰皇帝了。

也亏得这些领兵将领大多数是开国一路打过来,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骁勇悍将,虽然情况十分危险,可并没有乱,也没有恐慌。

将领没有恐慌,很好的控制了将士们的情绪。

大军扎营。

帅帐中。

“大好的局面!大好的局面,一步步被他给毁了!吐谷浑之后,朕就不应该再让他掌军的!”李世民一脸的懊悔,咬牙愤怒道。

房玄龄叹了口气,他也没有预料到发生这种事情。

这件事情并非皇帝一个人的错,而是所有人的错。

先锋大军的错,也绝不是李承乾一个人的错,先锋所有人都有错!

骄纵轻敌,充斥在军中的派别、利益小团体。

就是这些根源,让这支平定隋末乱世,从诸侯中脱颖而出的强军战斗力迅速减弱!

“陛下现在生气已经没有必要了,平定天下的时候,我们遇到比这个更危险的事情,西征薛举那一次,陛下还记不记得了?”房玄龄忽然轻松笑着说道。

李世民微微愣怔,脸上露出缅怀之色,说道:“怎么不记得,那个时候,我病了,文静背着我擅自主动出城应战,一战之下,全军溃败,我差点都成了薛举的俘虏。”

说着李世民笑了。

作为皇帝的老兄弟,房玄龄知道如何让李世民从愤怒中冷静下来。

李世民脸上渐渐露出自信的神色。

“隋末的乱世我们都闯过来了,这一次,同样能闯过去!”李世民郑重说道,面色渐变严肃:“打完突厥,近十年没有在大这么大的仗了,其实从打吐谷浑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出军中很多的弊病了,可惜最后我们胜利了,很多问题在胜利之下被隐藏起来。”

“看来今后,有些人是真的不能在领兵了!”

“承乾不懂,他一个尸山血海走过来的骁将,难道也不懂?他这些年是完全被私欲蒙蔽了眼睛!”

房玄龄知道说的是侯君集。

吐谷浑、这一次,侯君集的表现太有失水准了,完全就是被私欲蒙蔽了双眼。

君臣沉默片刻,李世民询问道:“玄龄,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大军的粮草问题,一个月无虞,可一个月后,恐怕就难以为继了。”

“臣有两计,其一,眼下已经开始秋收,派出军队抢收辽东粮食,其二把消息尽快送回朝中,让吴王想办法把,增派兵力,一个月内,重新打通幽州和辽东的通道,一个月后,辽东就有可能落雪了。”

“好,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

“另,抢收粮食之后,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战略点,继续收缩兵力,靺鞨人的骑兵进入辽东了,我们顾不了太多的地盘了。”

“臣这就去传令。”

……

十月初,消息陆陆续续传回中原。

河北。

“魏王,该回去了,现在已经到了最坏的结果了。”王敬直跟在李泰的身边,喋喋不休,苦口婆心的劝说道:“难道王爷真的要眼睁睁的将那个位置让给吴王不成吗?”

“闭嘴!”

李泰心烦意乱怒叱一声:“我父皇还没死呢!王敬直你是大逆不道!别以为你是本王妻兄,你就什么话都可以说!你不配!”

话罢,李泰烦躁的走开。

王敬直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的变幻着。

下一秒,忽然飒然一笑,自言自语冷笑道:“你动心想回去了,否则你不会这么烦躁!”

……

长安。

朝廷已经乱做一团。

太极宫中。

“水军全军覆没,若不是吴王你的建议,陛下现在不会深陷包围之中!”户部侍郎卢承庆一脸愤怒指摘道。

“吴王这是你的失误,就是因为你的建议,所以才会致使陛下深陷险境!”

“长孙大人,请皇后出来主持朝政吧,吴王犯的错误太大了,已经不适合再主持朝政了!”

……

李恪坐在软塌上,看着折子,不时圈圈点点,仿佛根本没有听见周遭的指摘声一般。

王珪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然后站出来,郑重作揖道:“吴王,你的错误太大了,已经不适合继续监国了,请吴王带领吾等,一起去请皇后出来主持朝政。”

话罢,王珪深深鞠躬。

纷乱的声音停顿,大家都紧盯着李恪。

一位宰辅逼着请辞,不给一个说法,可不行。

“大将军,你说呢?”李恪笑着询问站在一边,双手拢在袖子中闭目养神的李靖。

李靖闻声缓缓睁开眼睛:“陛下来的命令中没有夺吴王监国之位,而且吴王的建议和水军损失并无关系,水军损失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在军事方面,吴王并无过错。”

“杜宰辅你呢?”李恪询问道。

“吴王监国是陛下下旨任命的,陛下没有收回旨意之前,无人可动摇监国之位!”杜如晦说的十分干脆。

魏征站出来,看着王珪说道:“王大人,现在理应是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想办法,共渡难关,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如此作为,只会让高句丽的渊盖苏文拍手称快。”

“舅舅,你也反对我继续监国吗?”李恪继续又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不由微微皱眉,他原以为李靖会保持沉默的,不过水军之事姑且不说,他也不是没有其他李恪的把柄。

“监国,你必须解释清楚,突厥聚集三万骑兵去了哪里?还有从岭南传来消息,岭南薛万彻的军营突然间少了至少一万兵马,这些人都去了哪里?”

“据臣所知,这部分兵马并没有进入六诏!”

“监国不要告诉我们,这总计四万兵马是去援救陛下了?这点兵力杯水车薪有什么用?倒是如果出现在长安城夏,恐怕会有很大的作用!”卢承庆冷声说道。

“卢侍郎是想说我欲意谋权篡位对吗?”李恪笑着平和说道。

“这是殿下你自己承认的,非臣所言,臣……”

啪!

李恪猛地一巴掌拍在案牍声,脸色倏然变冷:“本王现在代皇权执宰天下,不是君王胜似君王,你一个侍郎,臣子,如此攻讦一个代表皇权之人,在你范阳卢氏的眼中,恐怕就没有皇权一说对吧!”

“来人,给本王将这个不知敬畏皇权的东西拉出去,杖责三十,丢出皇城!从即日起,不敬皇权的卢承庆永世不得作我大唐朝官!”

“通知程处默,率领一千黑骑赶往河北范阳,询问卢氏,是卢承庆一人不敬皇权,藐视皇家,还是整个范阳卢氏皆是如此!”

“答否,黑骑给就地灭范阳卢氏全族!”

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大变。

“你敢……”

哗啦!

卢承庆愤怒大叫,只是他的声音还没有说出,站在太极宫门外的千牛卫已经冲进来,捂住卢承庆的嘴,托着卢承庆就往外走。

啊!啊!啊……

太极宫外传来的凄厉惨叫声越来越弱,站在李恪面前的许多人即愤怒,又有些惊惧的看着李恪。

李恪眼底闪过一抹不屑之色。

士族的软弱性。

与后世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出一辙。

他们固然掌控着大量的资源,有着颠覆一个朝代的能力,可只要控制好力道,慢慢的一点点的踩,踩掉他们的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尊严,一点点的收拾他们,控制好力度,他们会一点点的退缩的。

就好比处置卢承庆,他只是禁止卢承庆入仕。

他相信,范阳卢氏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卢承庆,而在一千黑骑面前说不!

李恪看着长孙无忌愤怒要开口,他直接光着脚跳下地,排开众人,走道挂在一旁墙壁上的地图,说道:“你们不是想知道突厥骑兵,和一万岭南兵的去向吗?”

“现在我告诉你们。”

“三万突厥骑兵向东北方向挺近,进入靺鞨人的地盘,打击靺鞨人,逼迫靺鞨骑兵退兵。”

“一万岭南兵,在一个月前,已经接管岭南士族掌控的所有出海大船,大概有八十艘左右,已经沿海岸线向北方航行,现在应该差不多到了江都。”

“舅舅,非我不愿告诉你,而是你们从一开始就会反对我,我也是被逼无奈的。”李恪摊手说道:“原本这八十艘岭南士族出海打渔的船只,是要承担将来向辽东运输粮草的任务,可现在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要恶劣。”

“所以接下来这八十艘能够出海的大船暂时要当做战舰来使用,还要承担运输粮草的任务,远远不够,需要征集大量的船只,我需要有人代表朝廷前往江南地区,征集船只。”

“监国,臣愿意去!”魏征当即站出来的大声说道。

“好,就由魏大人前往江南征集足够多,能够在辽东湾海域航行的船只。”

“是!”

“另,命令魏王为监军,前往幽州,督战河北方面援军,尽快打通通道辽东的通道。”李恪紧接着命令道。

李靖拱手道:“臣马上去传令。”话罢,李靖径直离开。

长孙无忌和王珪有心要阻止,李恪分明就是故意把李泰派出去,远离长安。

可同时又让李泰名正言顺的可以掌握河北前往幽州的十万援兵。

如果真的发生什么事情,李泰手中就捏着一股十分强大的战力了。

回长安和去幽州,着实让他们两难。

杜如晦暗暗点头,这个安排很精妙!

李泰不回来,王珪、长孙无忌始终无法正面去激烈的攻讦李恪。

否则就是卢承庆的罪名,挑衅不敬皇权!

卢承庆只能说是王珪等人扔出去的一颗探路石罢了。

“诸位,本朝优待士族,从高祖皇帝开始就是如此,即便本王做了一些改革,或许碰触到了诸位的一些利益,但是对待士族,卢承庆是第一个,因为他不尊礼法,他在挑衅皇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没有分别,是不是明天本王可以拉着舅舅与我一同坐在监国的位置呢?”

长孙无忌胡子气的抖了抖,这话可有些诛心了。

他连忙一拜:“臣不敢!卢承庆罪有应得,殿下留他性命已经是大恩了!”

说这番话的时候,长孙无忌气的在心中画圈圈诅咒李恪。

太无耻了,逼着他表态!

他要是不说这样一句狠话,传出去,似乎他真的就有坐一坐监国位置的想法了。

好一招移花接木!

“臣等不敢!卢承庆罪有应得!”所有人跟着连忙说道。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水军之事让本王有些害怕了,如此诸位事后应该不会反悔,再为难我了对吧?”李恪笑着走过去,把面前的朝臣一一搀扶起来。

然后说道:“按照刚才的布置,大家都去忙吧,在辽东落雪之前,必须将险情遏制住,你们担心的最坏结果,本王不会让他出现的。”

长孙无忌临走时深深的看了眼李恪。

岭南的八十艘出海大船的确让他心中安定了不少,尤其这批大船竟然悄悄的抵达江都附近。

而突厥的三万骑兵偷袭靺鞨,也可以让靺鞨不敢全力配合高句丽人进攻辽东行辕。

至少,危局目前似乎被控制住了。

不过想到李恪的事先的布置,他就十分忌惮。

窦府。

宫内发生的消息很快传到窦府。

呼!

窦威不由轻轻松了口气,冷冷说道:“这竖子好厉害,不过也好,危局控制住,总比皇帝真的在辽东遇险了强,要是皇帝真的在辽东遇险,这竖子临朝称制的可能性最大!”

虞世南点了点头,他们绝对不希望李恪临朝称制,他说道:“现在该想一想,如何从这次事情中,谋取我们的利益了。”

“皇帝兵败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我们要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皇帝回来,政治颓势之下,他需要借助我们士族来稳定天下。”

“我们借此机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利益,整个丝路拿不下来,至少我们的人要进入丝路,我们要占据丝路过半的份额!”

“是不是在等等。”窦威谨慎道:“我担心宫中那竖子可能翻盘!”

“翻盘?在这种情况下,将大军接应会幽州,他就已经是厉害了,还想翻盘?老伙计不要忘记,再过一个月,辽东就要下雪了!”虞世南自信说道。

窦威略作沉吟,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办了,这一次,至少要拿到陇右一半的份额!还有中书省的宰辅数量也应该扩充一下了!高祖皇帝的时候,中书省可不只六个宰辅!”

扩充宰辅,势必士族占优。

而皇帝依靠左膀右臂房杜控制中书省,随着扩充,仿佛就决定权就被稀释,作用自然而然的减小。

“呵呵,无论是输,还是赢,我们都是赢家,输,皇帝要靠我们,赢为太子李承乾铺路,呵呵……”窦威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皇宫内,当只剩下李恪一个人的时候,他站在地图前面,拧眉琢磨,如何才能体面的收场。

这一战已经败了,但不能败的这么惨。

朝廷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政治颓势。

他还没有预料到,老狐狸已经惦记上了他打造的丝路。

某刻,李恪的眼睛不由渐渐亮起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