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35章 影响产生,开始下注,交出令牌,低头服软

数日后。

窦威府中。

长孙无忌到了后,默默坐下,然后将袖中的纸条递给窦威。

“废物!”

窦威看后不由怒骂一句,最后将纸条交给虞世南。

哎!

虞世南叹了口气,说道:“裴承先毁就毁在了急功近利上面了,就算答应为吐蕃人提供药品,他也不应该以次充好,即便他晚交药品,以我们的能力,帮他运作,朝廷也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用了几日时间,长孙无忌终于在黑骑的监视下,利用狱卒送饭从裴承先处得知了假药的全过程。

当时蜀药工坊一面要为朝廷征辽大军提供药品。

一面吐蕃催的急,以曾经的合作为要挟,裴承先不敢不从,只能挪用供应大军的药品,然后在药材供应不足,又不想在制药工坊留下痕迹,他就用木粉掺和药材制作了大量的药材,提供给征辽大军。

“卑劣的小聪明!”窦威评价道:“即便他在账目上没有任何的问题,可制作过程中,有多少人知道掺入了木粉?”

“魏叔玉和崔民干只要彻查工坊的伙计,一定会查的清清楚楚,我们虽然后面紧急派人去了,恐怕相关人早落入魏叔玉手中了。”

“查出假药,势必会查到吐蕃,这个裴承先简直就是一个混账!”

“辅机,这件事情许敬宗也一定知晓实情,这个人油滑的很,很有可能为了保命把裴承先那些事情全都吐出去,连我们支持裴承先和吐蕃合作都可能吐露出去!”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又摇头:“许敬宗这个人我了解,他为了保命一定会吐出裴承先,不过这个人很聪明,他不敢把这件事情牵连到整个关陇集团。”

“他会把所有事情都推给裴承先的。”

曾今一起效力于秦王府,长孙无忌对这个人还是很了解的。

虞世南略微沉吟,提议道:“窦兄,高祖皇帝赐给我们的入宫令牌,今天就交给李恪吧。”

闻言窦威眼睛猛地瞪大:“你是要用这种方式向他服软!”

裴寂交了,表达了裴家认了。

所以这些天,裴府不但派人高价收回之前洒出去的单子。

裴寂还在恪报、并州报、关陇报同时亲口承认,一时糊涂,并且历数了裴承先在益州犯下的种种错误。

真的是做到了李恪要求的,怎么发出去的,怎么吞下去!

城中的风向还没有开始同情裴承先,百姓的呼声就变成了请求朝廷杀裴承先,明正典刑!

百姓的议论,让他们这些人愤怒之余,感到心惊肉跳。

今天百姓讨论以为士族的身死,请求杀之。

李恪已经逐渐开了士族不可杀的先河!

明正典刑这个词,有一天竟然也落在了士族身上!

“他掌握不了我们关陇系的证据,就算他有裴承先又如何!”因为心中忽然的恐惧,因为窦诞的离经叛道,窦威对李恪充满了反感和恨意。

“世叔,他掌握着裴承先。”长孙无忌看了口气:“裴承先在他的手中,他就可以利用裴承先达到他的目的。”

“且不说接下来裴承先知道自己死定了,在漫长的等死过程中会不会崩溃,为了活命像疯狗一样乱咬人。”

“就是李恪巧立名目让裴承先认罪,牵扯到我们,这又有什么难的。”

窦威不是不清楚,只是不愿意承认,被长孙无忌点明后,双肩垮了下去,一脸的颓废:“交吧!希望他别太得寸进尺,否则即便老了,我也要他和我同归于尽!”

虞世南笑着摇头道:“不会,交是表明我们的一种态度,接下来在他监国期间,我们不会在针对他了,会配合他监国。”

“这段时间的观察,不难看出,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稳,他知道了我们交令牌背后的意思后,他就不会继续深挖下去。”

“这个年轻人对分寸的拿捏,十分的老道!”尽管是敌人、对手,可虞世南还是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句。

当天下午。

太极宫。

一个巨大的沙盘摆放在入门的大殿内。

李恪、大将军李靖、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人悉数在场。

李靖拿着一根指挥棒为大家严肃的介绍着当前辽东的局势:“太子所部的先锋已经在渡过辽水,除去降雨影响大军攻城,接连已经对安市城进攻了七日。”

“安市城至今未被攻克,最新递交中枢的信报显示,先锋各位将军经过商议决定分兵。”

“太子侯君集围住安市,程咬金、裴行俭率军北上,集中精力攻取辽东城。”

“先锋给出行辕陛下处的理由是杨万春已经开始动摇,只是条件太高,要朝廷封其为辽东王,封地为其现在掌控的安市、辽东、新城、延津、金山、南苏州、以及安市东南边的建安等地。”

“他愿意放开安市城,退兵北上,将安市东南借给大军深入高句丽腹地。”

“先锋诸位将军认为不妥,担心在大军进攻最关键的时候,杨万春从侧面出击。”

“所以决定割裂杨万春的掌控的地盘,迫使杨万春接受我们开出的更低条件。”

长孙无忌注意到李恪拧眉不语。

“殿下对前方的战况有想法?”长孙无忌询问道。

李恪点了点头,他知道长孙无忌是想问他,是不是嫉妒大哥李承乾现在取得功劳,他懒得计较,询问道:“大将军,先锋所谓的更低条件标准是什么?”

李靖摇头。

“以中枢的名义,建议行辕,最好迫使杨万春亲自率领其大军跟随进攻高句丽,可容许其留下部分兵马来守住一些他所看重的城池。”

“即便达成协议,先锋也不应太过激进深入高句丽腹心之地,一定要等到行辕抵达,留下略少于杨万春滞留的兵力,或者旗鼓相当的兵力,确保能够弹压留守的高句丽兵马。”

长孙无忌现在才明白,李恪并不是嫉妒外甥现在的进展,而是担心冒进。

他拧眉询问道:“杨万春会答应这么苛刻的条件吗?要知道,杨万春在高句丽,完全就是割据一方,与掌控高句丽中枢的渊盖苏文针锋相对。”

“不答应,那就一点点啃他的根基,直到他答应,舅舅不要忘记高原,小国寡民最喜欢出尔反尔,当年文皇帝时期,汉王杨凉领兵伐辽,时高句丽王高元上表文皇帝,自称‘辽东粪土臣元’,表示服从,可一旦隋军撤兵,高原立刻翻脸不尊藩礼。”

“小国之人,为了生存,习惯了出尔反尔,丝毫不以此为耻,反以为荣。”

“高元能如此,杨万春也可以。”

“这场仗,我们有的是钱,朝廷国库有现在还有两百万贯,今年各地至目前为止风调雨顺,年底的赋税想来不会低于去岁。”

“明年我们咬一咬牙,朝廷艰苦些,大军稳扎稳打,用钱砸也能砸死高句丽,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借助此战打出百年的和平,应该是在此战之后,花费五十年,乃至一百年,彻底的让半岛变成我们大唐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众人不由为李恪的野心惊讶。

大家想着是打出百年的和平,可李恪却想要花五十年,乃至百年,彻底的同化高句丽。

不过众人转而想到李恪在岭南说的唐人、华夏族裔理论,也就不感到震惊了。

那个理论虽然让大家看到了李恪对外的野心,可其实这一次征辽,朝廷上下谁都没有去想这个问题。

朝廷大臣们为征辽的各种利益争夺,眼睛都会红了。

而李世民也没有去深思,他只想着打下高句丽,平定半岛,给李恪创造一个将来改革的轻松外部环境。

这番话是李恪一直想说的,可惜当初征辽开始的时候,他不准回京,后来又忙于益州的事情。

想法始终没能够和皇帝老子好好的谈一谈。

这个监国的位置,都是皇帝老子大军开拔三天后他才回来接任的。

在辽水之畔始终打不开局面,让李恪忧心之余,也给了他重提这个想法的机会。

大军受阻,正好借着这个时间用来调整战略目标。

顺便也能用同化半岛,让半岛彻底变成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巨大诱惑,吸引朝廷和征辽行辕能够稳扎稳打,不要冒进。

他对激进冒进始终存在着担忧。

“殿下有没有想过,同化一个半岛七八百万人口的地区,朝廷需要投入多么大的资源,现在的朝廷能够承担的起吗?”魏征郑重询问道。

大家都心动了,能够彻底同化辽东半岛千里江山,参与其中,即便不能青史留名,也足够自豪一辈子了。

这可不是羁縻统治,随时有可能随着中枢权威的下降脱离中枢。

这是为后世奠定基业的大事。

一旦同化,就算是朝代更替,这份基业也会传给后世子孙的。

魏征是个慎重之人,他很快从巨大的诱惑中恢复过来。

咯噔!

长孙无忌的心脏剧烈跳了一下,他眼神余光扫了眼李恪,连忙笑着说道:“监国的建议可以转交行辕,大家还是继续讨论军务吧,这个决定是能由陛下来决断。”

李恪不由微微皱眉,十分不解的看了眼长孙无忌。

刚才长孙无忌分明对这个计划似乎很意动,他看得清晰,眼睛都发亮了。

怎么突然就打断大家的讨论呢?

不过长孙无忌并没有阻止这个计划呈报行辕,他也就没有多想。

李靖看李恪以及绝大多数人神色微微有些愣怔,很明显对长孙无忌突兀的反应都十分不解,他心中叹了口气。

他看的十分明白。

魏征出于担忧国力无法支撑同化,提出疑问,让长孙无忌猛然意识到,历数朝廷所有人,也只有李恪拥有这种生财的手段,支撑起同化一个七八百万人口的地区。

将来李恪注定又要出风头,长孙无忌当然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份计划即便呈报皇帝行辕,没有中枢各大臣们同时的签名,在陛下心中就会大打折扣。

无法坚定陛下的决心,毕竟这种战略的改变,是需要征求许多人同意才行。

箭在弦上,没有中枢的支持,皇帝是不敢冒太大风险执行的。

何况皇帝身边还有其他人,如温彦博。

总之这份计划送到皇帝的面前,被同意的可能性也很小。

他没有提醒李恪,看不懂长孙无忌这一举动背后真实目的的人大有人在。

李恪做的已经够好了。

他身为大将军,可不能被按上恪党的帽子。

“殿下。”

正值众人思绪重新回到沙盘之际,殿外有小太监快步走进来:“殿下,虞世南老宰相、窦威老宰相托人把出入宫中的令牌送入宫中,转交殿下,他们把令牌的事情忘记了,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敢占此贵重之物。”

李靖不由震惊,其他人除了长孙无忌故作震惊之外,也是如此。

这极快令牌大家都知道。

高祖在位时,只给特别亲近信任之人颁发这种随意出入皇宫的令牌。

高祖退位坐太上皇,窦威等人隔三差五凭此令牌入宫拜谒高祖,高祖也通过这些人,在当太上皇期间保持着一定影响力。

现在窦虞同时交上令牌,再结合裴寂交上令牌。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以三人为首的关陇系的一地服软低头!

而且是当着许多朝中显贵重臣的一种服软低头!

李恪明白这种举动隐藏的意思。

关陇系这是告诉他:我们认输,接下来会配合你监国,你也必须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果你还是咄咄逼人的话,别怪我们不客气。

这个不客气,就是李靖这些人。

如果他在接下来继续咄咄逼人的话,会给人一种赶尽杀绝的影响。

会让大家集体害怕的。

李恪将令牌收回,然后笑着说道:“几位老大人对国家鞠躬尽瘁,又能视权利为粪土,在其位时能为国兢兢业业,退下后,也能如此毫不留念,这种品德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李靖等人忍着笑,长孙无忌听的怎么都觉得刺耳。

这褒奖的话语,简直就是讽刺。

不过大家都松了口气。

关陇系的人明白,李恪接受了这份善意,当然彼此的善意仅限于这次国战,国战之后双方依旧是敌人。

而杜如晦、李靖等为社稷担忧的人,则是高兴于国内稳了。

杜如晦与李靖相视一眼,然后暗暗看着李恪点了点头。

能够眼下这份一团和气的平稳,全赖李恪的手段足够厉害,如果李恪暗弱,或者太强势,都不可能有现在朝廷的大好局面。

能力、气量、克制等等都让若杜如晦这类为社稷者而心中满意,评价很高。

……

后宫。

长孙无垢正在陪着兕子他们观赏李恪从益州带来的大熊猫,一群皇子皇女们砍了皇宫御花园中的竹子来喂几只被李恪称之为熊猫的东西。

玩的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长孙无垢在一旁看着,侍女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关于窦威二人交上令牌之事。

她不由轻轻抚掌,摆了摆手,侍女离开后,自言自语道:“这份能力,应该让朝中的正值大臣们折服了吧?”

即便是她对李恪掣肘关陇系,让其低头认输的手段,都十分惊叹。

有这次监国,已经为未来奠定了基础!

半月后。

魏叔玉和崔民干从益州回来。

二人入宫。

“大哥已经查清楚了,许敬宗说了,是裴承先和吐蕃合作,裴承先给了吐蕃五万贯价值的药品,吐蕃以施浪诏威胁,裴承先不敢不从,又担心朝廷从账目查到,也为了赶着交付军方药品,所以就在药中大量的掺杂木粉。”

“许敬宗再什么也不肯说,除非大哥你亲口承诺,保他性命无虞。”

魏叔玉将卷宗交给李恪的同时,简练叙述道。

李恪看着卷宗中许敬宗的询问记录,拧了拧眉。

崔民干看出李恪的心思,说道:“殿下,许敬宗最后那些话,我和叔玉都认为就不要记录了,我们现在太弱小了,就算抓住了关陇系的这条尾巴,也不是对手,甚至会被对方鱼死网破,我们反过来会成为那条鱼。”

李恪笑着合上卷宗,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的对,这份卷宗先放在我这里,一路辛苦了,休息几天还有件事情要你们去做。”

“大哥说的事情,是陪岭南的士族去丝路参观对吧?”魏叔玉笑着说道。

李恪点头:“对,就是这件事情,岭南士族前些时候写信给我,希望我跟雍州大声招呼,这个招呼我就不打了,由你们带他们去,丝路你们最熟悉,他们想看什么,想问什么,总之想知道什么都可以告诉他们。”

崔民干暗暗叹了口气,这位监国在朝中掌控着局势,附带的影响力已经表现出来了。

岭南士族为什么会突然在这个时候要去丝路长参观。

其实就是因为眼前这位监国表现出的能力,让他们觉得今后这位问鼎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有了意愿,试着跟随陇右士族,做出改变!

岭南士族已经开始下注了!

陇右士族何尝不是!

魏叔玉拍着胸脯说道:“大哥放心,你只管监国即可,这点小事情,我们肯定帮你做好。”

……

半月后。

安市城下。

哼!

李承乾在帅帐中将行辕转至他这里,李恪的计划折子扔在地上。

帅帐内只有侯君集。

李承乾没什么好隐藏的,愤怒道:“李恪是见不得我立功,我偏偏不会让他如愿!按照他的条件,杨万春这辈子都不会接受,他倒是好谋算!”

“太子不必生气,辽东城已经被攻克,后军也在徐徐压上来,杨万春已经没有选择了。”

“告诉杨万春,辽东王可以给他,朝廷现在要控制辽东和安市两城,他亲自带领一万兵马我的先锋行动,如果他不同意,孤攻克辽东城后,他九族皆灭!”

侯君集看了眼李承乾微微点头,虽然生气于李恪的计划,可很明显,李承乾从这份计划中吸取了一些经验。

比如杨万春随先锋一起进攻高句丽腹地。

控制住杨万春,想来辽东杨万春的军队虽然还留下七八万,杨万春也不敢出尔反尔了吧?

能不被情绪所影响,因恶李恪而恶李恪提出来的计划,做到吸收其长处,很不错!

“臣马上去通知杨万春!”侯君集也迫切的希望在这次先锋中立下巨大功勋。

将来好进入中书省当一当位极人臣的宰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