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175章 蒙尘的正大光明,关陇系的首次朝堂败北

“大哥,问清楚了。”

在李恪等待的途中,魏叔玉返回,低声耳语道:“从百姓口中确认,他们是被赶出城外的,刚开始他们可以用钱来向城内购买粮食,后来连城内的房子都抵押了,实在没办法才攻城的。”

郡守坐在一边,瞧着魏叔玉在李恪耳边嘀嘀咕咕,也不知说些什么,听不清楚,可心中发虚,如坐针毡。

李泰却很了解李恪。

他发现皇兄冲郡守的笑容更加和煦亲近,虽不知魏叔玉说了些什么,可也默默怜悯这位蜀地吴氏士族出身的胖胖郡守。

大家都是胖子,彼此还是有些亲切感的。

可惜了……

很快,陆陆续续的,李恪要见得人都到了。

“拜见殿下。”

李恪摆了摆手,说道:“危难关头,就不要讲这些没用的礼数,不能当饭吃。”

“本王这次找来了军中校尉以上的将领、府衙各级主官、还有城中掌握着粮食的商贾,本王只想问你们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李恪停下。

郡守小心翼翼试探道:“殿下请讲,只要我等知道,知无不言。”

“对,知无不言。”

“知无不言。”

……

李恪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巡视而过,声音同时响起:“听说绵阳城的百姓是官府赶出去的,百姓把值钱的东西全都向你们城内粮商,以高于朝廷严令要求上浮的价格区间数十倍购买粮食。”

“很快,这座绵阳城内的所有的值钱东西,都成为了你们粮商的了。”

“百姓走投无路开始攻城,绵阳的守军竟然下令射杀。”

此时,堂内的上百人,面色尽皆变得一片惨白。

城门处时,李恪十分的和善的。

万万没有想到,李恪还是开始秋后算账,不,这连秋后都等不及了。

“站住!”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冷冷的肃杀呵叱,众人转身,只见一名校尉偷偷想要离开,被守在外面的黑骑将士给堵回来了。

“不用去找城内的将士们了,在你们各级校尉离开后,我的人,已经拿着龙泉剑去向将士们说明情况了。”

在场的人脸色再次变得更白,有人甚至站不稳,瘫倒在地上。

李恪说道:“我知道,你们这些人手中一定掌握着大批的粮食。”

他摆了摆手。

魏叔玉拍了拍手。

李恪有黑骑将士端着一壶壶酒走进来。

李恪亲自到了一杯,他把玩着手中的酒说道:“这是一杯毒酒,只要你们交出粮食和所有财产,你们喝下这杯酒,本王会对外宣称,绵阳上下官员,因愧对朝廷所托,集体畏罪自杀。”

“本王可以保证,你们的家人不会受到你们的牵连,他们可以活下去。”

“这是本王释放的善意,如果你们不愿意选择这条路,本王就要不顾体面,亲自动手了,抄家灭族,九族皆夷,无论男女老幼,无一人可以幸免!”

话中,他已经踱步来到郡守面前,他把手中的毒酒放在郡守面前:“吴郡守,你来带个头吧。”

胖胖的郡守,近距离听着李恪轻飘飘的话,身子一个哆嗦,差点滑到地上。

其豁然抬头,怒视着李恪:“吴王!下官知道你手段凶残,对我们士族的打击更是不留余力,可是吴王你有没有为自己的将来想过!”

“做人不能太绝!”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士族是吴王你杀不绝的!而吴王你只有一条性命!”

啪啪!

李恪拍手笑着点头称赞:“好勇气!好勇气!”

“可是你们对绵阳百姓做的事情,可曾想过,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话锋一转,李恪愤怒的声音几乎吼着喊出来。

“每当灾年,你们就用同样卑劣的手段,一茬一茬的把百姓割草,你们可曾留过一线!”

“千万不要逼本王抄家灭族!本王的耐心是有限的!”

锵!

哗啦!

盔甲碰撞声,刀剑出鞘声传出,门外的黑骑冲进来。

“吴王饶命,吴王饶命啊!”

“我知错了,我愿意拿出全部的家产,只求吴王饶过我,饶过我……”

……

李恪转身背对着堂内众人,他抬头看着大堂后面悬挂这的牌匾。

光明正大!

清洁的不够勤快,烫金的字体已经蒙尘了。

“是该擦一擦物资,打扫打扫了。”李恪淡淡的说道。

李泰四人抬头看着光明正大四个字,很明白皇兄李恪口中擦一擦,扫一扫指着什么。

“诸位,如果不愿意喝毒酒,我就让黑骑的兄弟送你们一程,然后再去抄家灭族。”魏叔玉冷笑着说道。

吴郡守一脸绝望,眼神充满仇恨盯着李恪的背影,肥胖的手颤抖着端起酒杯,酒水不停的往外洒。

“吴王你会后悔的!你会后悔的!”疯狂大叫中,吴郡守鼓足勇气,仰头把杯中酒喝下去。

然后便倒地抽搐,没一会就没有了反应。

魏叔玉一挥手,黑骑走到每一个人面前,硬将一杯杯酒塞到这些人手中。

“吴王希望你能言而有信!”

“吴王你若是食言而肥,我就是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

……

各种各样的声音响起,没多久,屋内安静了。

不过却多了上百具尸体。

李恪没有转身,吩咐道:“属于,通知处默,带兵入城罚没财产以及粮秣!”

“是!”

等黑骑把大堂内的尸体整理抬走,李泰四人才感觉舒服了很多。

不过脸色还是有些发白。

这种杀人,比用刀子杀人,更让他们感到害怕。

李泰声音有些颤抖询问道:“皇兄为什么这样做,抄家灭族不是更好吗?”

哎!

李恪叹了口气,说道:“朝廷的脸面,朝廷的正当性还是需要维护的,一路都是抄家灭族,都以官吏发灾难钱来处理,传出去,百姓会对朝廷的向心会动摇的。”

“你写一封信回去,让恪报和你的关陇报同时宣扬此事,绵阳官员,因能力不足,赈灾适当,内心自责,集体饮毒酒以谢天下,向朝廷请罪!”

李泰完全明白了,这一路,发国难财的人太多了,全都是这种事情,影响太坏了。

所以这些人必须要死,不过名声比之前被抄家灭族的那些人好多了。

因为他们对朝廷有用!

他们的死对朝廷有用。

“我明白,我这就去写,然后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

等李泰离开,剩下三个更小的弟弟,眼神交流,撺掇李愔打头来到李恪身边,询问道:“大哥,手段是不是太残酷了,一个绵阳死了这么多人……”

李恪伸手揉了揉李愔的头,扭头看了眼李治和李佑:“没办法,我需要粮食,他们死,震慑益州其他各处割百姓草的人,同时我也需要他们掌握的粮食,绵阳是成都门户,一座大城,还是一个中转地,这里有大量的粮食。”

……

长安。

新一天开始。

早朝君臣礼毕,温彦博直接站出来,大声道:“陛下,臣弹劾吴王!”

“接连收到从益州传来的消息,吴王一路南下成都的途中,已经先后斩首上百人,吴王这不是去赈灾,而是去益州杀人。”

“如今益州士族战战兢兢,畏惧吴王如虎,益州有不稳迹象!”

消息李世民也知道。

他只觉杀得好!

他没想到,益州那些猪狗,竟然扣下朝廷的赈灾粮,只为百姓虚弱,无法攻击州府城池?

这得多么丧尽天良,才能想出这种残忍冷血的办法。

他也没有想到,他这个做事一向都喜欢讲道理,说服人的儿子,一旦狠起来,手段竟然会这么狠。

没有一丝的犹豫。

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

在土门关那种状况下,他都硬扛着守住了。

他那颗心其实早在那个时候,就被生死磨炼的足够坚硬了。

也正是因为儿子杀的太狠了,狠到温彦博直接跳出来弹劾。

一般情况,都是低品级的官员弹劾,形成声势后,他们这些真正掌握权力的人才会发表意见。

这是一种君臣之间的试探。

即便皇帝震怒了,也只不过惩罚几个棋子,君臣可以试探清楚彼此的底线。

现在温彦博的这种方式,其实也是向他施加压力。

李世民这次没有生气,反而十分舒坦。

能让宰辅狗急跳墙,可想而知他们的损失有多大。

这完全可以视为他当朝以来,压制士族的一次伟大胜利!

当然他现在需要考虑,如何来保全李恪了。

“陛下,俺老程不知道其他的,但是俺就知道一句话,乱世当用重典,老程记得开国打天下那会儿,辅机经常在咱们军营中念叨这句话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这么念叨的,老程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所以咱读书不多,却也记住这句话,根据这段时间穿回来的消息,似乎俺家儿子陪着吴王和其他几位殿下杀的人都是该死的人。”

长孙无忌和温彦博恨死这根搅屎棍了。

只要陛下有需要,这根搅屎棍肯定能找到最恰当的时间半路杀出。

“老房,老杜,你们两个别装缩头乌龟呀,你们评评理,俺家那个混账东西杀的那些人是不是该杀的人,你们不会是因为讨厌老程,所以想要眼睁睁看着你们大侄子蒙受不白之冤吧。”程咬金冲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声嚷嚷。

房杜相视一眼,心中暗骂一句这个该死的老丘八!

程咬金的聪明,体现的淋漓尽致。

人家根本不说李恪,人家胡搅蛮缠,都是为了自己儿子程处默!

“老程,自从开国打下天下,老房和老杜就跟那些酸儒子们穿一条裤子了。”

“是啊,现在你想要求他们两个人为处默侄子说句公道话,你带作揖求着来。”

……

一群武将吆喝起来。

朝堂顿时乱做一团。

“放肆,诸位将军太放肆了,这里是朝堂!不是你们私底下喝酒骂娘的场所!”一名关陇出身的朝官眼看着这群老丘八们又要搅浑朝局的水,愤怒指责道。

“这不是元家小子嘛,老子们虽然是粗人,但是从来不骂娘,没想到你元氏出身,礼仪之家,竟然还打骂自己的亲娘,你个不孝子!”

“不孝子元慎,还不快去给你娘道歉!”

……

论对骂,武将们自诩就从来没有输过。

“陛下!”就在此时,杜如晦忽然大声开口,所有的胡乱声瞬间消失:“臣以为目前为止,吴王所做的一切,都是治乱赈灾,被惩处的人,也都是罪有应得,证据凿凿。”

杜如晦终于表明态度了。

房玄龄紧跟上说道:“当初朝廷让吴王赈灾,陛下与中书省同时授予吴王先斩后奏的权利,目前为止,吴王并未有任何出格之事。”

已经有两个人直接赞同李恪了。

“褚爱卿你呢?”李世民心中轻松了不少,询问道。

褚亮不偏不倚说道:“朝廷应该言而有信,目前来看,益州的局势正在缓和,吴王快刀斩乱麻,纵使做事有些激烈,考虑实际情况,并无太大出格之处,陛下可以发一道口谕,提醒吴王即可。”

三名宰辅赞同了。

李世民看向王珪之际,王珪开口:“诸位皇子虽然做事有些欠缺,申斥之余,陛下也应当嘉奖鼓励,不能让诸位皇子因为申斥而接下来做事畏首畏尾。”

王珪更有意思,明明这一切都是李恪主导,功劳也应该是李恪的,硬是说成所有皇子的。

很明显是想要给他的学生兼女婿分润一点功劳。

李世民也不拆穿,分润功劳就得分担压力,对李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四位宰辅赞同。

长孙无忌和温彦博的脸色十分难看。

满朝关陇系士族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这还是关陇系第一次在李唐朝堂上败了!

什么时候开始,关陇系竟然不能控制朝堂走向了!

而他们还不知道,李恪一杯毒酒,温柔的解决了绵阳数百贪婪之徒的性命!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