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后宫,御花园。
朱由崧手持一杆马槊,正在练武。
自从上次被刺客刺杀,他终于发现自己如今的这个号有多废柴。自己前世正是仗着武艺高强,才多次突入敌阵,生擒敌酋。可上次被区区百来个杀手包围,自己就险些丧命,这让他充分的意识到,拥有足以保护自己的武艺,是多么重要的事。
不过好在,他前世也是一个武力高达90的猛人,马上步下十八般兵刃也几乎是样样精通,如今重新操练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更让他惊喜的是,这具身体的底子相当不错,只是以前耽于享乐,才逐渐变得废了下来。如今他重新练武,不但身体上的肥肉逐渐变成了肌肉,而且武力值也是飞速的提高。
“陛下,陛下……”远处传来了韩赞周公公的声音。
朱由崧练武的时候,一向不喜欢别人打扰,韩赞周也深知这一点。如今他偏偏挑这个时候来找自己,一定是有什么大事。
朱由崧将马槊丢到一旁,自然有侍卫为他收好,他又接过一旁侍女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汗,向系统问道:“系统,我现在的武力值达到多少了?”
“宿主现在的武力值达到了70点。”
朱由崧对此很是满意,之前不过才区区35点,这才半个多月的功夫,就翻了一倍,70点,已经能达到一个三流武将的水准了。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只是因为自己以前实在是太废柴了,前期的数值当然好升,从70点升到80点,90点,甚至是100点,估计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这时候,韩公公也已经赶了过来,施礼道:“奴才见过皇上。”
“好了,起来吧。韩公公,你这个时候来打扰朕,是有什么要事吗?”
“陛下英明,奴才正是有要事要向陛下禀报。”
“什么事啊,说吧。”
“陛下,太史慈将军在宫外求见。”
朱由崧这才想起来,那天自己一时兴起,收太史慈入了自己的天策府,归自己直接管辖。他挥了挥手,对韩公公说道:“好,那就宣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身戎装的太史慈就大步走了进来,对朱由崧施礼道:“末将太史慈,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子义也无须多礼。你深夜来见朕,可有什么事吗?”
太史慈道:“陛下,这些日臣操练金陵的士兵,发现他们都是一些不中用的废柴,就凭这样的兵,若清兵南下,我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末将恳请陛下,准许臣招募新兵。”
韩公公听了他这番话,急忙跳了出来,叫道:“太史慈,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我看你今天是喝多了吧,还不快快退下!”
太史慈却无动于衷,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朱由崧。
“哈哈哈,韩公公你不必为子义打圆场了,金陵城的士兵素质如何,朕心里一清二楚。是啊,江南之地承平已久,除了偶尔闹闹倭寇,这里的卫所士兵根本就没打过仗。子义他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子义,你怎么能够向朕保证,你训练出来的新兵,就一定能够超越卫所的士兵呢?”
太史慈一听皇帝话里的意思是有门,连忙施礼道:“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如若不成,请陛下斩末将人头!”
朱由崧笑道:“斩头就不必了,朕前些天还褒奖你,说你是我大明的秦叔宝,怎么,你听说过唐太宗什么时候处斩过秦叔宝吗?不过你年纪太小,也确实难以服众。这样吧,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朕命你整顿卫所老兵,将老兵中那些年纪太小和年纪太大的全都剔除,只留下年轻力壮之人,并且在民间招募有志之士,组建一万新军,军名‘义从’,由你来担任这支新军的副元帅。”
“末将领命!”太史慈一听皇上让他组建新军,高兴坏了,不过等他听到“副元帅”三个字,好奇的问道,“陛下,那新军的主帅是谁啊?”
朱由崧指着自己的鼻子:“当然是朕了。”
“陛下您要当新军的主帅?”太史慈和韩赞周同时惊叫道。只不过太史慈是惊喜,韩赞周是惊吓。
“陛下,万万不可啊!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贵为大明天子,怎么可以自降身份,去当那些丘八的主帅啊?”韩公公惨叫道。
“好了,别说了。”朱由崧不豫道,“我大明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无不是马上皇帝,靠着征战才打下了我大明如今的天下。若是照你这么说,皇帝就不能上战场,那我大明的江山社稷,难道要靠蒙古人自己拱手送来吗?祖宗遗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先帝死难殉国,朕自当遵从教诲,亲率王师,守我大明江山!”
韩公公没读过多少书,平时的那些大道理也是听读书人们讲的,他以前以为读书人说的一定是对的,可如今听了陛下的这番话,他却觉得陛下说的更对。以他低劣的智商,有点想不通到底这是怎么回事,不过他也闭上了嘴,不再劝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为陛下招募新军!陛下,臣这就去了!”太史慈却不管那个。能够给陛下当副手,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他美的鼻涕泡都快乐出来了,连跑带颠的跑出了皇宫。
皇宫的侍卫也认识他这位总兵大人,倒是没有阻拦,不过也有些摸不清头脑。
“嘿嘿嘿,那不是陛下新提拔的太史总兵吗?”
“可不是吗,这是怎么了,怎么还一跑三窜的,吃错了药了?”
“嗐,人家是总兵爷,咱管得着吗,走走走,继续巡逻去吧。”
打发走了太史慈,朱由崧又开始继续练武,他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赶快把武力提上去,至少要提到80以上,这样他好歹也能够有自保之力。
记忆中,突骑这个技能,就是必须武力到达80以上才能解封的。
第二天,朱由崧起了个大早,正在练武,韩公公又像是窜了鸡一样跑过来了。
“陛下,陛下……!”
“韩公公,你这是又怎么了?”
“陛下,诚意伯大人求见。”
“哦?快快宣进来。”
“这个……”
韩公公听了朱由崧的话,不但没有动,反而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朱由崧忍不住问道:“这是怎么了?你不是说诚意伯要求见吗?怎么还不宣他进来?”
“这……是,奴才遵旨。”
韩公公下去宣诚意伯,朱由崧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也纳闷,不知道他今天吃错了什么药。
说起这个诚意伯,此人叫刘孔昭,字复晹。和马士英一样,也是当初主张拥立朱由崧的一员,属于功勋党。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名气,不过他的祖先却大大有名,正是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刘基刘伯温。
朱由崧当了大半个月的皇帝,除了登基大典,还真没私下里见过这位诚意伯,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他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出门,今天他突然求见,倒是有意思了。
“宣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穿鹤氅,手持拂尘,披头散发的怪异男子就走了进来,向朱由崧施礼道:“微臣刘孔昭,参加陛下。”
朱由崧看他这一身,差点没气乐了。他这身打扮您各位看我之前描述可能看不太出来,和评书里面那些装神弄鬼的老道一模一样。举个例子吧,就好比三国演义里借东风的诸葛亮,还有瓦岗山上的牛鼻子徐茂公,就和他们一样。
朱由崧看他这副模样,是越看越想乐,忍不住问道:“爱卿你穿成这样,是打算来宫里抓鬼啊,还是打算给朕跳大神啊?”
刘孔昭下拜也不是好好下拜,正常人拜见皇上,像韩公公这种内侍,或者是平民百姓以及小官,是下跪磕头,像马士英这种朝廷大员呢,就是作揖,至于太史慈这种将军,就是叉手施礼。按照常理来讲,刘孔昭有国家的爵位,是为伯爷,那就应该说作揖。可这位刘伯爷却不是作揖,而是左手里的拂尘一挥,在右胳膊上一搭,右手捏了个道诀,说是老道吧,可口中却不念道号,要多可乐有多可乐了。
其实这种人朱由崧也明白,他前世在地府待了那么多年,什么没遇见过,这位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一个COSPLAY爱好者。可当时的人们哪懂这个啊,朱由崧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韩公公要犹豫了,估计是他以为刘伯爷得了失心疯了呢。
“陛下误会了,微臣这次进宫来,是有事要询问陛下。”
“哦?什么事,你说吧。”
“微臣想问,陛下是不是命太史慈将军去招募新军了。”
“哦?”朱由崧本来看着刘伯爷这副二五眼的样子,还没当回事。听他这么说,精神倒是为之一振,“爱卿是怎么知道的?”他看了看刘伯爷的这副打扮,“莫非爱卿真的会占卜之术?”
只见刘伯爷上下嘴唇一碰,说出一番话来,差点没把朱由崧气死。欲知他说的是什么,请看下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