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残明风云皇帝 第九章、刘伯爷的策论

小说:残明风云皇帝  作者:文天  回目录  举报

且说刘伯爷进得皇宫,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出一番话来,吓得朱由崧一惊,暗道:“我叫子义去扩建新军,这不过是昨天的事情,刘孔昭又是怎么知道的?”

刘伯爷轻摇拂尘,笑道:“陛下还不知道吧,这件事城内已经传开了。太史将军昨日就已经叫手下将士,在城内贴满布告,声称陛下要亲自组建新军,由陛下担任新军的主帅,现在城中的有志青年,全都踊跃报名,争着要当天子亲兵呢!”

朱由崧气的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这个太史慈,真是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自己就是忘了提醒他一句,不要过于张扬,没想到他居然闹得满城风雨。

刘伯爷看了朱由崧的反应,呵呵笑道:“陛下又何必怪罪太史将军,依臣看来,太史将军张扬的满城皆知,倒是件好事。”

“哦?爱卿此言何意?”

“陛下登基伊始,就组建新军,这正说明了陛下打算励精图治,绝不与满清和闯逆媾和的决心。这样一来,大利于军心民心,陛下又何必藏藏掖掖,不让外人知道?”

“呃……”朱由崧这才听明白,“爱卿你……不是来劝朕的?”

“哈哈哈,”刘伯爷大笑道,“陛下此举正是大善之举,臣既为大明臣子,岂应劝诫?”说着话,他一揖到底,“臣听说陛下打算建立天策府,恳请陛下收臣入天策府,臣愿为陛下出谋划策。”

哦?朱由崧听了他这话,在脑海里对系统说道:“给朕检测一下这个刘孔昭的属性。”

“刘孔昭,字复晹。刘伯温之后,受封诚意伯。崇祯时出督金陵操江。弘光立,乃投马士英。弘光败,转投隆武。永历七年出海,后不知所踪。属性:统率67,武力61,智力83,政治72。”

“特技一:伪道:扮作道装打扮时,智力随机提高5到10点。”

朱由崧又看了看刘伯爷,难怪他喜欢穿着一身道装,原来是受到了伪道技能的影响。

“特技二:泛海:熟知所到之处的水域,担任水军统帅时,麾下的船只不会受到风浪损毁。在海上作战时,自身统率提高10点。”

听了系统的回报,朱由崧眼前一亮,没想到这位刘伯爷还是这么一个特殊的人才,要知道,在大江大海上航行,如果遇到风浪或者触礁,船只很容易就会损毁。不过有了泛海这个技能,大明的水师可以说就无往不利了。

“好,刘孔昭听旨,即日起,朕就收你入天策府,并封你为新军军师,随军出战,不得有误!”

刘伯爷当下大喜,下拜道:“臣遵旨!多谢陛下,臣一定不会辱没先祖的名声,为我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了,孔昭不必多礼了。你这身道袍,还是稽首看起来舒服一点,朕准许你,以后见到朕只需要稽首,不需要下拜。”

“多谢陛下。”刘伯爷获得了特许,也是十分感动,感觉当今陛下真是圣明天子。

“孔昭,朕来问你,对我大明现在的局势,你可有什么看法吗?”

朱由崧拉来了刘伯爷,让他坐在自己身边,问道。

刘伯爷见陛下礼贤下士,大为感动,当下侃侃而谈道:“陛下,如今鞑子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已击退闯逆,占据了京师。不过闯逆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两家贼子在京兆之地一定还会有一场大仗。依臣看来,这一仗至少还要打个一年半载的,而我军正可以趁这个机会,发展巩固我们的地盘。”

“哦?孔昭可否说的再详细些?”

“是。我大明如今北有江北四镇,西有左良玉割据,南面则是福州郑家。江北四镇之中,二刘贪鄙无用,胆小怕死,兼之兵力薄弱,不能依仗。高杰盗匪出身,虽骁勇善战,却无节操,不可深信。唯有黄得功可以委以重任,陛下先前联络黄得功的使者,确是一招妙棋。然而黄得功的根基在庐州、寿州等地,我军若是想要北上大河,还需要通过刘良佐或高杰的地盘。可陛下若率大军北上,此二人必定以为陛下欲行假道灭虢之计。假借抗清的借口,吞并他们的地盘。如此一来,君臣离心事小,他们若是反戈一击,投靠清廷,届时我大军孤悬于大河之北,进退无路,必败无疑。”

朱由崧听到这里,凛然一惊,刘孔昭说的没错,自己毕竟是穿越者,对于当下的形式,不如刘孔昭这个土生土长的土著更加了解。虽然在战略上,抗清才是首要的,但他之前忽略了人心,若是自己贸然北上,难保刘良佐等人不会提前投靠清廷。

“那依先生之策,又该如何是好?”

“高杰、刘良佐等人,不可信,但可用。有他们镇守大河以南,虽然不能听我军调遣,却可以为我军出力,抵挡清军南下。这些人虽然首鼠两端,但毕竟是陛下的从龙之臣,他们可以死,但绝不可以死在陛下的手中。”

“先生的意思是……坐观他们被清廷剿灭?”

“不错。依臣之见,陛下可与黄得功互通有无,在江淮一带建立防线,清军虽勇,却不识水战。我军有水军之利,以长搏短。更何况清军连战高、刘,师老力疲,我军以逸待劳,焉能不胜?更何况如今闯逆正在牵制满清,我军大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朱由崧从座位上站起,向着刘孔昭深深一揖:“由崧愚钝,请先生教我。”

“陛下不必多礼,这可折煞微臣了。”刘孔昭连忙扶起了朱由崧,“先前臣说,大明西有左良玉作乱,南有郑芝龙割据,不光如此,在大明的内部,也有一些问题。”

“哦?先生所说,是什么问题?”

“倭寇。”刘孔昭缓缓吐出二字。

朱由崧一愣,根据他所熟知的历史里,这个时候的扶桑,应该已经是德川幕府时期了,扶桑内部已经稳定,大明的境内怎么还会闹倭寇呢?

只听刘孔昭继续说道:“嘉靖年间,江南曾倭寇横行,后来多亏梅林先生总督江南,剿灭匪患,倭寇受到了教训,这几十年来,倒是安宁了许多。可自从崇祯年间,战乱四起,那些倭寇也知道我大明无暇理会他们,又跑到江南来作乱,不过他们都是一些小股贼子,马大人他们倒也无暇去管。如今陛下既然组建新军,臣建议不如就拿这些倭寇来练兵。等到练得兵强马壮,我军自可西征左良玉,据臣所知,荆襄一带虽然被闯逆割据大半,可荆南之地尚有我大明的忠臣。陛下剿灭左良玉,打通与荆襄的联系之后,这些人自会前来附庸。接下来,陛下就可以挥师南下,收复八闽之地。郑家水军,可称天下无敌,届时陛下可命水陆两军一同北上,命郑家水军自大河入海口倒灌而入,直取京师,只需攻破京师,光复大明,届时天下传檄可定也。”

“好,好,好!”朱由崧听了之后,击节叫好,“爱卿这一番策论,听得朕醍醐灌顶。爱卿真乃汉初张子房,唐初房玄龄也。朕得爱卿,有如成祖得姚广孝,从此天下可定!”他本来想说朱元璋得刘伯温来着,不过转念一想人家祖宗最后也被朱老八清算了,未免不太吉利,索性就改成了黑衣宰相姚广孝。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其实臣说这么多,都是虚言,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招募新兵,才是正道理。”

“正是,正是。你看朕欢喜得都糊涂了。没错,现在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练好新兵。复晹,这新兵的教习,你可知道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倒不是朱由崧自己不会练兵,只不过他前世在太原起兵,战马资源丰富,带惯了骑兵。如今他建制江南,哪里有那么多的骑兵能带。大家也知道,李世民这一辈子就没怎么正经打过水战,所以只能玩问策于刘孔昭。

“这个……陛下恕罪,臣也没有太好的人选。”

“嗯,那好吧。孔昭,你先回府去吧。韩公公,给孔昭拿一面腰牌,以后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是,陛下。”

“多谢陛下。”

刘孔昭自然是千恩万谢的下去了,这样的殊荣,别说是本朝,就是整个大明也没有人能够获得,这让他更是坚定了跟随陛下的决心。

朱由崧却是发愁,别说他现在没有战马,练不出骑兵,就算练出骑兵,按照刘孔昭的策论,新军暂时也要在江南打仗,根本没有骑兵发挥的空间。

“水军,水军……唉,要是孝恭在这里就好了,当年平定江南,不就是他和药师两个人做的主帅吗……”

朱由崧看了一眼日历,发现现在已经是六月初八了,还有七天就可以再次抽奖了。

“看来只能指望抽奖了。这次抽奖,老天爷保佑,一定要给朕抽来一看擅长训练水军的大将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残明风云皇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