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天目寒眸 第四章:礼成磬止 第四回:玉帝王母各行酒令,嫦娥四龙齐展仙姿

小说:天目寒眸  作者:宇意琦  回目录  举报

各路仙佛齐至,皆端坐于位。此时玉帝见众仙就座,他斜目瞧了眼王母,王母会意,又朝他回使了个眼色。随即玉帝起身,朗声道:“众位卿家、贵客,朕统领三界万数年,自知居此位上,应上承先贤古意,下顺苍生民心,不可肆意妄为,因此朕知身为仙人,更应懂‘制欲’二字,只有克制住个人私欲,方能不使其日日相积,以误天下苍生,所以朕早先便立下天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不过在前日里出了件惊天动地之事——沉香救母。”说到此时玉帝顿了顿,瞧了眼沉香,三圣母察觉到玉帝正看向这方,便提点儿子一下,沉香只不去瞧玉帝那处,他正襟危坐,目视案几。玉帝见众仙均是静默,复道:“凡人与神仙的孩子打破了朕之旧天条,劈出了新天条,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番风波后,朕明了一理,神仙也难以割舍七情六欲,而用无情无义的天规去管制众仙,适得其反啊。没有爱心,哪来的慈悲心,又拿什么去造福世人呢?话至此,杨戬心下暗笑,不料玉帝竟能说出了这种话。他正话时,三圣母一家,多少有些不自在,虽是傲人之事,但要拿在大典上讲,倒觉得人多,难为情了。尤其是刘彦昌,他可是十分不情愿玉帝多言,满坐仙人,独他一凡人,又没有儿子一般本领,而恰逢玉帝讲起三圣母私配与他之事,这书生如今倒觉不好意思了。

“如今,朕与娘娘已觉往日所想,实是与天意人心相悖,因此在新天条出世之际,娘娘入凡之时,宴请各位,以示天庭新颜之变,以明神灵顺民之心,以彰诸位助力之功,以颂古神恩泽之德。”玉帝顿了顿,端起酒杯,复道:“来,众仙同庆啊。”言毕即饮,众仙见陛下如此,皆拱手躬身,诸客各行各礼,均道:“陛下圣明。”

王母见玉帝讲完,待其坐下,便起身道:“诸位仙家,贵客,陛下所言即是天庭之意。前事不远,吾以为师。本宫深觉居此位多年,未能体察民意,不明神仙之忧,世人之愁,长此以往,,日久年深,我还有何言居于此位?我已明了神之责,便应为神之事。陛下是三界之主,三界大事自不可离了陛下,因而会陛下上承古意、重整三界之秩,至于下顺民心之事,则由本宫先待陛下巡查,如此,三界之主既可传古贤之德,又能察今时世人之意,终可造福三界、惠泽千秋啊。今日典礼,便是承前启后之时,天庭新貌之始。众仙共庆啊。”王母说罢,诸仙依旧起身言道:“娘娘圣明。”

二人话完,典礼即行。舞乐已起。首舞——逍遥仙舞。轻歌缓起,慢乐徐发,仙姝行行,动如拨丝。首舞乐升,渐强而走,首礼随行,氛徐而盛……

此典首舞既完,随后又是凌波妙舞,长颂个、钟铃赏、祈天吟、琛宝鉴、福临、行阵列舞……等等观赏雅事以供众仙品析谋乐。因为此典三日之久,一天饔哺,众仙传饭不可误,原是这三日之内,诸仙每早在所住之地先做准备,到时入殿,赴典观礼,等至饔时,即可用朝食,过后再观礼至晌午,众仙可散,各回各所。待至哺时,诸神再赴晚宴。

晚宴传饭,众仙饮酒。此宴上位次与观礼时却有不同,众仙无论是朝臣还是外客,倒可混坐,虽讲个尊卑前后,却也不太严谨,杨戬与三圣母一家共坐一方,若按上午那般依官位排序,三圣母一家纵使与杨戬沾亲,也是断不可共坐一起的。

“姐姐,我不想坐这桌。”平心低语道。四公主皱着眉头,凑至其耳边道:“谁叫你不早来,磨磨蹭蹭,还连累我迟到,再晚些,你前面都坐齐了,你就到墙角去吧,坐下了,还能换不成?”“可是,旁边那桌就是哪吒啊,上次我把话扔过去了,就是不想见他了,偏偏冤家路窄。”平心恼着道。“我说吧,山水有相逢,你怎么就不懂个人情世故,就你嘴快,痛快了一时,逞一时之强,有什么用?冤家宜解不宜结,你我还有哪吒,几日来都在天上,低头不见抬头见,你招他干什么?现在嫌离的近了?嫌不自在了?早先怎那般脾气,知道日后为难,何苦给自己个设坎儿?人家上次看舞,就看了,能怎样?我走了,是我当时正好想起回住处拿些随身之物,又见哪吒想与你讲几句,许是夸你,客套几句罢了,我呢,也就笑着没说什么,结果回来就见你在哪儿挑事儿。这哪吒啊,你就是杀了他,咱兄弟也回不来了,我也不和他计较了,因为计较也没用!你呀——”四公主话至此处,平心忽道:“怎么是我挑事儿?他挑事的时候,怎么你不说啊?谁不知道他从小就是淘气包啊!”话音刚落,四公主便急扯平心衣襟,并小声道:“别说了,九妹,哪吒瞧着咱们呢!”平心这才觉得自己又讲多了,只好正襟危坐,不再言语玉。四公主也安坐下来。

不久,宫人便已传饭,一时之间,殿中热闹,虽是有序,但来来往往之人,实让人感觉瑶池一改往日肃静。待众仙饭食备齐,酒水俱全,晚宴即行,玉帝先讲了几句:“各位仙家宾客,不必多礼,可各行方便自在,洽谈诸事,莫要拘谨。”众仙闻之即道:“多谢陛下美意。”各路仙人搭讪、洽谈,其乐融融。

玉帝王母各吃了几杯酒,二人都寻思,怎么在宴席上做文章。“陛下,我有主意,每逢宴会少不了行酒令,我看就现在吧,您作令官。”王母低语道。玉帝闻之,笑道:“娘娘说的甚是,我看众仙洽谈,自己也光顾着与你讲话,竟忘了行酒令了。”说罢,玉帝起身道:“诸位仙家,不如咱们找些乐事,雅事来做?啊——,我看行酒令很好,一律雅令,朕来当令官,如何啊?”诸仙静默下来,均听玉帝言语,纷纷道:“遵旨。”

玉帝作令官、行酒令,选得是即席赋诗,显时辰,定韵脚,作来不易啊。玉帝命人备好刻烛:一寸烛为记,烧完之时,必将诗作完,不然便要罚酒。王母又让人拿来写好的“韵”之牌。以供仙人挑选。玉帝选中“上平四支韵”正欲将“韵”分至众仙手里,此时,他四下望了望待其看到杨戬及三圣母一家之时,这玉帝露齿一笑,即道:“二郎神,三圣母,新天条出世,你们一家功不可没,这样,你们先选‘韵’,让沉香来作诗吧。”这兄妹闻之,相视一眼,随即杨戬望向玉帝,三圣母看了眼丈夫、儿子,四人均是不语,静默片刻后,杨戬道:“多谢陛下,就让小神待沉香选吧。”“好,你这个做舅舅的,自然可替得。”玉帝笑道。杨戬即选二字“知”、“师”。这二郎神当然不会难为沉香,教外甥出丑,因而挑了简单的二字,让沉香作绝句即可。

此时,沉香已有几分醉意,原是他方才贪杯,竟不料有这事儿等着自己,他接过韵牌,看到“知”、“师”二字。沉香即刻冥思起来,那刻烛亦燃着了。众仙动静很小,其中有人喝酒、食饭,不过皆是小心,也有停下的,与之共思,待那烛燃至一般,三圣母瞟了眼刘彦昌,随后瞧了眼二哥,自觉沉香仍是苦思,想必半点头绪也是没有,她便暗扯丈夫,欲让刘彦昌提点几句,此时三圣母心下也正思忖,刚想出一些,想要小声提点,又怕惹人眼,正不知该不该帮儿子一把。半烛时刻,一些苦思之仙或已想出——露得意形容,亦或是如沉香一般仍陷文思之中。三圣母终是未出口,她也想再等等,若半烛便言,没准倒搅了沉香好诗。只先闭口不言。沉香思时,杨戬一会儿工夫便要看外甥几眼,虽未至提点几点,心下却恐其出丑。

半烛将尽,三圣母、刘彦昌二人早已想出,这对夫妻皆欲小声言之,杨戬观二人举止,忙使了个眼色,将这对父母好意噎回。其实若要提点,这三人距沉香不愿,总归是可指点他的,只是众目睽睽,如此举止,不免叫人瞧见,哪怕是宫人看到,也是不好的。三圣母原也想到这些,本想暗中施法,将诗文现在沉香汤碗中,不料二哥竟先将自己拉下,想来兄长与自己心思一样,皆是恐人瞧见。众仙眼看刻烛即要燃尽,却不见沉香开口,心中便想:这小子的酒是罚定了。正当此时,沉香微醉着,缓缓道:“

当年少(shaò)少(shaǒ)识,

善恶未曾知。

此日方能晓,

熟人是我师。”

说罢,沉香扭过头,看向杨戬道:“舅舅,吾师也。”二郎神闻之,缓缓点头,随后便笑,沉香有对玉帝讲:“陛下,沉香才疏学浅,虽读过些书,却不善作诗,此篇实称不上佳作,仅是免了罚酒,还算说得过去。”玉帝笑道:“好,你的酒可免了,不过朕又有个主意,杨戬,你这外甥说你呢,这样,既说到你,接着你便作诗,方才你替沉香选得韵,我看今日仙客众多,只怕韵不够,所以杨戬你还用这两个字,再作诗,来人,给二郎神点上刻烛。”宫人复又点起一支刻烛,只是与沉香不同,杨戬略思片刻即成诗,他先说:“陛下,杨戬虽是想出来了,但不算什么佳作,只是逃了这杯酒,莫要笑话小神啊。”玉帝与众仙闻之皆笑,只觉这二郎神又在自谦,如此短时,如此神速,常人平仄尚不能想出,谁敢嘲笑他呢?

听二郎神道:“当年我少无学术,

善恶人情未可知。

几载求得他教日,

春秋辗转做人师。”

杨戬语出,众人皆赞,因是他思得短,又化用沉香旧句,可谓且听且用,五言便作七言,又恰好对应沉香前诗之意,上一首讲得外甥感念舅恩,下一首即是舅舅自述为师前后经历。诸仙更赞二郎神才思敏捷,应对得当。既免了罚酒,又以后诗接前诗,毋须多言,一切尽在诗中诉尽。玉帝听杨戬所作,即道:“好,这酒也免,你们舅甥二人作得都不错啊。”

行酒令,晚宴毕,众仙散,次日起,七十二羽裙转,四海灵龙玉鳞转。

大典至二日,众仙即可见此礼之重——七十二仙娥羽衣舞、四龙合舞。两舞排得近,先出仙娥舞,紧接着便是四龙舞。待至这两舞之时,众仙皆聚了精神,愈发用心观赏,毕竟如此盛大群舞,不易赏到,不可错过啊。

只观那仙娥舞、四龙舞,虽各有不同演绎之法,但若论其意境确是得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皆不出此百字令所言:

绝妙

细细瞧

凌波步摇

似虚无缥缈

唯见花容月貌

众星捧月皆知晓

若隐若现无处寻找

镜花水月何时现人俏

寻来又觅去此舞尚未了

雾起云涌好似吉祥兆

水中月散镜中花凋

闭月羞花仙容妙

天宫岁月静好

永存佳人笑

驻足远眺

转乐调

佼佼

又至晚宴,昨日玉帝行酒令要做些诗词歌赋,教人好费神思,而这第二日,王母便想出他令——击鼓传花,这倒简单,人人可得个乐子,全靠运气的事。王母为令官,又命一人击鼓,她欲将一朵牡丹拿下递给仙人们,因杨戬一桌离得近些,便先交予这桌。

与凡人不同,神仙传花不用手,讲究的是个施法快慢,传花拿花全凭交接二人法术,不可用手,杨戬待鼓起便将花传出,他自不必担心被罚,不一会儿,那花已出了三四桌。众仙只感鼓声时快时慢,倒叫人脑袋发紧。

哪吒心思全不在传花上,他吃了几口,即望了一眼大公主,随后便盯着烟仆,眼珠不再移开。前日之事,烟仆如何戏耍他,哪吒怎会释然?不知这奴才有甚本事竟能迷人?哪吒走神许久,不觉花已传至,旁边李靖提点,哪吒才回过神来,便用手接,不料又被父亲嗔视,李靖低声道:“用法力!”这三太子忙施法接过,急传给平心,这东海龙九刚一接,尚未传出,那鼓声即停。这下可好,平心怔在那儿,实在是不知所措。这丫头年纪尚小,不会饮酒,她即刻慌乱起来,怒目而视——直瞪着哪吒。平心双眸似在道:“全怪你磨蹭,成心让我难堪。”哪吒心下冤枉,却又不知作何解释,只好急中生智向玉帝、王母道:“陛下、娘娘平心公主尚幼,不善饮酒,因是我手慢脑缓,误了她,应罚我才是。”玉帝笑着还未出言,王母先讲道:“嗯——哪吒,你该罚!代她饮了吧!怎么着?作诗有意思,传花没意思,便不用心了?你哪里是手慢脑缓,是走神!就该罚你!说罢,王母说完即笑,转眼又瞧了平心一下,她倒不是真与三太子计较,反正只是众仙图乐而已。哪吒自知不善饮,但得了娘娘之许却是欢喜,随即大口饮下。帮平心解围他是极愿意的,因不愿在得罪那刁蛮丫头,徒生是非,所以才是这般举动。哪吒知自己比平心年纪大不少,多活了千数岁,哪里是当年淘气之孩童——遇事定要争个高下,今时全让这个丫头,绝不与其计较,莫要自己失了男子风度。

第三日,亦是此典最后一日。众仙又等那“四龙抢月”——四海龙女与嫦娥合舞。

将至礼毕,压轴便出“四龙抢月”。薄纱舞袖,锦细罗裙,抖如有神,旋若有肢。灵羽飘飘冯虚,明瓣悬悬御风,熄乐而落。花羽共人行,人随花羽舞。仙气袅袅,雾霭饶饶。映长裙青绦,或隐或现;衬韶光朱颜,文文莫莫。这舞变幻莫测,若话随舞即讲,恐众人嘴快不及她们腿快,只作诗一首,以记其舞之精妙,舞之深意。

诗曰:

紫气东来携玉露,青云北去送甘霖。

绝尘南水归洋清,柱笏西山赴海心。

静冷灵姝君子望,清高傲月众人寻。

八方清明民如意,四境升平事若今。

这舞跳时,众人皆是目不转睛,只一人竟离了席,悄声从后门走。他向周围之人道:“去透透气、醒醒酒。”

此人即是巨灵神,自他得擒孙悟空之差事,便作了先锋官,因而可入殿就席,只不过居不得高位,坐后面罢了。他倒不贪什么舞,一人独出,转至瑶池宫后鱼池雕栏旁停。此时,忽然现出一人,是个男子:青面血唇,褐眼刀眉。两侧乌鬓之中,各杂白丝一缕。身材魁梧,九尺长短。巨灵神一见他便道:“好哥哥,许久不见,兄弟想你啊!”那人闻之,低语道:“唉——,你长居天宫,我见你不易啊,你若来找我倒是轻松,竟也不来寻我。”“哈哈,哥哥莫怪,我终日务忙,未得抽身,这样,小弟方才赴大宴,自然少不得给哥哥带些美酒、仙丹、仙桃,小弟位卑职低,实在碰不了顶好的,全是受这位子限住了,哥哥莫要嫌弃啊!”那青面厮道:“哪儿的话?你这天上就是给个废物也是镶金的啊,不比我那儿强上百倍?”二人话不久便散了,巨灵神复座,那人则不知所踪。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天目寒眸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