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顺和 微服见闻

小说:顺和  作者:Ghons小凡  回目录  举报

大运河邗沟渠段的水面上空空荡荡,一片萧条。寒风呼啸,河岸四周寂廖无声。远远的,一艘孤零零的扁舟顺水而下,船头和船尾的甲板上站着几个人,不停地指指点点。

小船很快便驶到了近前,站在船头的正是张承钰、洛平心和叶秋阳。

只见船头的叶秋阳对张承钰道:“小钰,这里就是邗沟段了。”

张承钰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望着这周围苍凉风景,道:“邗沟乃运河咽喉,北接淮水,南连扬苏,往昔千舟屏水,帆樯竞渡;而今却因为那劫盐案爆发,百姓生活困顿,人心惶惶,漕运不兴,一派凄怆萧索之色。”

洛平心淡淡道:“少爷所说属实。因邗沟劫盐案发,官府查察案件甚不明朗,导致各方百姓不敢走此水路,进行漕运,南北水运就这样停滞不前,官府于南方各盐场产出的官盐无法运抵北方各州县,长久之后,恐生民变,需尽快查明处理。”

承钰深吸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所以,一定要尽快查清邗沟劫盐案的真相,疏浚河渠,使此段漕运尽快恢复。此次,我们南下便与大队分开,微服到此,主要目的就是要向邗沟两岸的纤户们了解最近两年频繁劫盐案,听听百姓他们怎么说。”

忽然,身旁的叶秋阳道:“小钰,你们看,那边有一座村镇,我们何不前往一探究竟呢?”

张承钰转过头,只见不远处的河岸旁,出现了一座破落的村庄。

张承钰对着使船的梢公道:“将船靠到岸边!我们就去那座村镇看看。”

刺史府二堂的门“砰”的一声打开了,卢清、孙大起和卫随之快步走了进来。

孙大起回手关闭了堂门道:“大人,那梁王殿下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难道他真的是偶染风寒?”

卢清缓缓摇了摇头道:“我看不像,这里面定有文章。早就听闻梁王虽为天子亲弟,然最喜微服寻访民间,难道这一次他这是假托染病,实则暗察?而且洛平心,陈文选皆没有出现,这就很奇怪了。”

孙大起吃了一惊道:“大人,如果真让他查到了什么,那咱们可就被动了!”

一旁的卫随之道:“嗨,二位大人也太草木皆兵了。什么微服私访,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而今,案子已发,且成了无头案,扬州左右那些穷纤户跑的跑散的散,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大浪?大不了那梁王千岁说我漕衙贪领纤户的护漕款,到时候我就把所有责任,找几个替死鬼,然后往其身上一推,给他来个死无对证。无凭无据,他岂奈我何呀!”

卢清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道:“虽然梁王声名不显,喜好经商,游戏江湖,但是可别忘了,陈文选,他可是老奸巨猾,深谋远虑。你以为是浪得虚名?实在陈文选是一个厉害角色。卫兄,你最好把身上的轻狂浮躁收敛起来,否则,大祸及身,悔之晚矣!”

孙大起连连点头道:“刺史大人言之有理。卫转运使,你切不可轻忽怠慢,定要小心为是。”

卫随之无所谓地咧了咧嘴道:“放心吧,二位大人,我会小心的。”

卢清道:“孙子云:‘未战则谬算败也。’意思就是,为大将者决战之前,一定不要只想着如何取胜,也要假设失败,要想清楚,如果己方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就可以在战前防患于未然,拾遗补缺,以策万全。”

孙大起试探着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

卢清缓缓地说道:“意思就是,我们现在必须都要静下心来,全部好好冷静下来,想一想,整件事情当中还有没有漏洞。”

此时距离扬州百里外的一座村庄,村口斜着一块石碑,上书“上沟村”三个大字,上沟村中房倒屋塌,几乎已是一片废墟。时值正午,村子里只有几户人家的烟囱稀稀落落地冒着炊烟。村路上,两条老黄狗趴在墙旁,无精打采地晒着太阳。

几人行至村口,却见一个壮汉,手搂着一些草料,欲往村里走去,似是村中百姓。叶秋阳出口叫住这人:“前面的大兄弟,且等一下,我等是来自帝都洛阳府的客商,只因赶路,错过宿头,想要在贵村歇下。不知可否方便?”

那汉子一见承钰等华服,就以为是普通客商,倒也没觉得诡异,放下草料,双手抱拳道:“在下,方成,乃上沟村百姓,经营一家酒肆。只是村中已无客栈。三位先生若不嫌弃,我可带几位先去村长家中,只是我等郊外山村,已无招待之食,请诸位体谅!”说着便重新搂起草料在前面带路。

一行人在方成的带领下缓缓走进村中,看着眼前的萧条景象,承钰不禁微叹向方成问道:“这,这就是你们村子?”

方成点了点头,痛惜道:“是呀。原本敝村生活来源皆是漕运和护漕,乡亲父老也有经营货栈补给,提供往来南北的货商和游人歇脚之用。就因为漕运衙门停发了护漕饷,弄得乡亲们吃穿无着。大伙本身还可以忍忍,可是自从漕运停止,南北不通,使百姓生活愈加困顿,大伙受不了到衙门去讨要说法,期望能早日恢复漕运,结果却被官府说成是造反,杀的杀,抓的抓,眼见着好好的一个村子,就,就这么荒芜了。哎……”

就在此时,不远处穿来一阵尖叫声。众人吃了一惊,循声望去。

只见几个孩童从拐角处边打边跑,前面跑的是个年岁较小的孩子,手中死死攥着一把青草。后面几个大孩子猛扑上来,将前面跑的小孩按倒在地,拳打脚踢,那小孩被打的头破血流,可手里兀自死死地抓着青草不肯放手。

承钰等人赶忙过去,方成急忙将孩子们拉开,只见那小孩将手中的青草搂在怀里,缩到叶秋阳身后。

只见叶秋阳急声道:“什么事情,就不能好好聊聊。非要打架解决!?”

大孩子指着受伤的小孩儿道:“俺们在挖芨芨草,他,他从后面跑上来,拿起我们挖好的芨芨草撒腿就跑。我们让他放下,可他不听!”

叶秋阳愣住了,问那小孩道:“你怎么拿人家挖好的草啊?”

小孩瑟缩着道:“俺娘得了病,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此时洛平心惊呆了,从他手里拿过青草道:“怎么?你,你就拿这个给你娘吃?”

小孩子点了点头。

那大孩子骂道:“你偷俺们的芨芨草去给你娘吃,那俺奶奶怎么办?她也饿了好几天了!”说着,大孩子踏上一步又要开打,被叶秋阳拉在一旁。

一滴泪水从承钰眼中落下,却见摇摇头,他蹲下身将两个孩子搂在身旁,温和轻声道:“好了,都不打了。今天晚间,大哥哥让人给你们买面吃,好不好?”

两个孩子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面?你说真的?”

承钰点了点头,转身对洛平心道:“烦请洛管家,去到附近镇甸上买些米面和肉食回来。”

洛平心点了点头道:“是。”快步离去。

一旁的方成长叹一声道:“这位少爷,你有所不知,这两年邗沟附近的家家户户都是用秫秸面混着芨芨草当饭吃,过的简直不是人的日子呀……”说着,泪水涌出了眼眶。

叶秋阳拍了拍他的肩膀站起身来道:“可怜纤户们,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只剩下些跑不动的在这里苦捱岁月,想来令人痛心。”而张承钰望着这破败村落,饥寒交迫的百姓,这几年长居京城,就以为这天下是清平盛世,可结果,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事例,现实告诉他,不管是哪朝哪代,哪个世界,贪官污吏都是少不了的。

方成心疼地看着几个孩子:“放心,听这位大哥哥的。你们先回家吧,晚上定会让你们都吃饱喽!”几个孩子听了这话,撒着花地往各自家里跑去。

方成转向承钰道:“这位少爷,前面是老河工,也是我们村的村长,郭老铁的家,按辈份我该叫他叔叔。他是个老纤户,对河道、渠段、走水行舟没有再熟悉过他的了,咱们去看看他在不在。”

张承钰笑笑,点了点头道:“好,好啊。”说着,几人向前面的一户人家走去。这是一间泥坯打垒拓成的房子,后山墙已经下沉,整个屋子都倾斜了。门上挂着一块油哧麻花的帘子。

门帘一掀,方成领着承钰、叶秋阳二人走了进来。霎时间屋内刺鼻的气味,令人有些许难受。

方成冲后面喊道:“郭大叔,您在不在啊?!”

后面房中传来一阵干咳,一个弯腰躬背的高个老汉从里面走了出来:“谁呀?”

方九迎上前去,拉住了老人的手地喊道:“叔,是我,是我呀!阿成,外面有几位客商想来我们村借宿,我就做主带来您这里了。”

老汉愣住了,随即笑呵呵道:“阿成,没事,有客临门,倒是好事。”

老汉拉着方成走到门口,迈出门,便见到院子里的张承钰,叶秋阳二人。

叶秋阳也笑道:“老人家,据说当今皇帝亲弟梁王千岁,已经到了扬州,若有冤屈,都可以向梁王殿下告状。不必害怕。这次下来的钦差大臣就是能为你们做主呀!”

老汉心存怀疑:“替我们做主?”

叶秋阳微微点了点头。

老汉长叹一声,摇了摇头道:“难呀!年前来个姓刘的,听说也是个大官,也说要替我们纤户做主,在这儿呆了几天,问东问西,可后来也没了音讯。后来也来了一个王县令,看着也是一名好官,结果听说死在了任上。”

承钰和秋阳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道:“是的,老人家,那位大人名叫刘子安,是兵部武备司郎中。另外一个是山阳县令王成文。”

老汉一愣:“郎中?嗨,我说呢,一个看病的郎中算是个啥官儿呀,难怪斗不过漕运衙门。”

叶秋阳不禁笑道:“老人家,李翰大人这个郎中不是看病的郎中。”

老汉疑惑地道:“不会看病那算啥郎中?”

承钰笑着与叶秋阳对望了一眼,知道给老汉解释也是多余。随即说道:“老人家,您继续说吧。”

老汉一拍大腿,长叹一声道:“嘿,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们这儿漕运衙门那些当官儿的可是厉害呀!说掐你的口粮,没得商量就给你掐了,你想找个地方说理吧,人家说你是造反,不但饭没得吃,连命都丢了!所以我劝你们几位,别和他们斗了,赶快回去吧。”

张承钰点了点头道:“老人家,这些我们都知道。您放心,朝廷的钦差是皇帝派来的,肯定能管得了漕运衙门。”

老汉惊呆了:“皇,皇帝?”

叶秋阳点了点头道:“是呀。是皇帝派钦差过来,帮助你们跟漕运衙门打官司的。”

老汉站起身来:“真的?”

张承钰随即笑道:“当然是真的。”

老汉望着几人道:“要照你们这么说,兴许还真能治得了他们。”

老汉四下看了看,不好意思地对二人道:“您瞧瞧我这破家,连个板凳都没有。哎,没钱买不起柴,自己又打不动,只能把板凳桌子全劈了当柴烧。”

张承钰微微摇头,他轻叹一声对着方成道:“真想不到,纤户们的生计竟然困苦到这般境地,连青草都要抢着吃,烧火的柴都买不起。”

方成道:“这位少爷,别难受了。但愿这次真得如你所言,梁王殿下能替我们做主。”

叶秋阳深吸一口气道:“这你放心,我不敢打包票,但是梁王在京城是民间有名侠王,所以一定会的,好了,我们还是到门口随便找个地方坐吧。”

方成随即点了点头,对老汉道:“郭叔,咱出去坐吧。”

老汉道:“好,好,门口有个石碾子,能坐俩人。”

张承钰等人来到屋外,大家围着石碾盘坐了下来。

老汉叹了口气对方九道:“自从你们逃走之后,官府的衙役天天来,说是抓造反的纤户,可实际上就是来抢东西的。这帮天杀的把各家各户只要值几文钱的东西全抢走了!他奶奶的,真是比强盗还狠呀!几十名百姓越来越活不下去,只能暗地里贩卖私盐,哎....”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顺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