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朝 第九章 偷猎者

小说:大朝  作者:佾镛  回目录  举报

离开小船上了湖岸的杨一露,找了一处干爽阴凉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四周依然还是树林,没有小姑娘所说的大路。这树林的大树,密度变得小了很多,可以看到一些空旷的地方出现。地上残留有一些动物的糞便和脚印,看样子,这一带林子有很多动物在活动。不知是高兴还是担心,杨一露放眼四周,在他视线范围内看不到一个动物。从糞便的大小和类型上看,这些动物都是一些大体型的动物,比如水牛,斑马,大象,食草动物居多。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糞便是有差别,只要你细心去分辩,食肉动物的糞便带有很重的肉腥味。杨一露所担心的就是这些动物的体型,若是食肉动物,那么,狮子,老虎,猎豹等等,这些可都是要命的家伙。

这路应该怎么走呢?这是杨一露所思考的首要问题。因为湖面大雾过浓,导致他的小船航线发生偏差,也就是说他没有真正按照那个小姑娘所指的地方上岸。沿着湖岸走还是往林子里走,杨一露再次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这是关系到他能否顺利走出这个地带的决定。身上所带的东西已经没有了,手机、匕首、火机全都被土著拿去。最简单的防御工具只有在树上扳下一根小树枝。已经一天一夜没有进过食物,在逃离的过程中他完全没有感觉到腹中的饥饿,现在停下来了,这种感觉油然而生。饥饿是最大的威胁,搏斗,甚至走路都没有力气。寻找食物又变成了他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当他满脑浆糊的时候,远处传来动力跑动的声音。是一群动物,正向湖边跑来。杨一露看得很清楚,有五六只大象,结成一队,跑到湖边喝水。对呀,这里有水源,那些动物来这里找水喝,这是很自然的事。杨一露明白了地上那些脚印和糞便是这样来的。他靠在一棵大树傍看着那群喝水的大象,要是能骑到大象的背上,走出这遍林子就不是难事。这不是痴心妄想吗?大象喝完水,又跑回林子里去了。

忽然,林子里传出来一声枪响,不是,两声,三声------。有人!而且那些人手上有枪。杨一露的心嘭嘭地跳,他扒在大树后面往林子瞭望,什么也看不见。可能是太远了,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几声枪响过后,再没有什么动静发生。他蹑手蹑脚向着枪响的那遍林子走去,沿着大象的脚印一路寻找。是什么人在开枪呢?走了一段路程,发现前面有人影晃动,两头大象倒在地上。偷猎者,杨一露脑海中闪出这样一个名词。危险!被他们发现自己也难逃一劫。他躲在一棵树后面观察。一共三个人,他们在拨象牙。这是一个有组织的偷猎团伙,他们想把非洲的象牙全部拨回去,高价卖给全世界的人,获取丰厚的利润。杨一露看到那三个人当中有一人拿起电锯,把象牙一个一个地锯下来。距离还是有些远,可杨一露的耳朵清晰地听到电锯发出的‘嗞嗞’响声。三个人正背对着杨一露,所以没有发现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个人在盯着。目睹这些贪婪的家伙将大象的四只坚牙锯下,杨一露既心痛又失望。他们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干这种事,也就说明他们对周边的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没有护林员在,没有国际组织的动物保护者在。所以,他们敢开枪,敢从容不迫地将象牙拿下,然后坐上他们的车扬长而去。

杨一露瘫软地坐在地上,背靠树干,脸朝蓝天,两条腿软到走不动。躺了一会,又看看远处那两头倒在地上的巨大兽体,他的眼睛有些模糊,晶莹的液体沿着脸边往下流。若是自己有一支追击步枪,准能狠狠地扣动板机,将那些贪婪的家伙一个一个地放倒,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天空清一色的蓝,太阳缓缓西沉,微微晚风把杨一露送进了梦乡。

“举起手来!”一声猛喝将沉睡中的杨一露惊醒。接着一个粽色长发,健硕有力的女子拿出一付明晃晃的手铐将他的双手铐住。惊魂未定的杨一露睁开两眼,只见四周漆黑一遍,两道闪亮的手电光照着他。凭直觉,发现有几个人正拿枪对着他,不知是些什么人,难道被偷猎者发现了自己?他心里在揣测,该不会那些人又回来吧,或者是另外的偷猎组织,被他们发现可就完了!“什么人?快说!”拿手电筒照着他脸蛋的人用英语发问。杨一露马上用英语回应:“我是一个迷路者,是个天朝人,你们不要杀我。”看到杨一露身上没有任何攻击性的武器,这些人似乎相信他说的话。他们告诉他,他们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夜间出来巡视,以防止那些偷猎者在这一地区进行偷猎活动。杨一露一脸苦笑,应该来的时候没见他们来,现在三更半夜的,他们却四处巡查。有用吗?人都不知跑到哪去啰。这些人虽然相信杨一露说的话,但是他们还是决定把他带回去进行调查,因为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正躺着两头刚被枪杀的大象。虽然在他身上找不到猎杀大象的相关证据,但是在这一刻他仍然无法洗脱嫌疑。因什么他们现在才来?杨一露的心存了无比的恨意,白天他们去了哪里?难道他们不知道白天也会有人来偷猎的吗?事件已经过去,即使自己惹了一身骚,这些人却是能够安全带自己离开这里的最好人选。杨一露自己安慰自己。跟着这邦人,他走路都踏实多了。跟随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们来到他们的临时住处,一个用木板和铁皮搭成的小屋,这里是他们临时休息的场所。屋外停有两辆越野车,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也是杨一露来到非洲看到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当然,飞机不在这个话题之列。按照这些成员讨论的结果,杨一露要被带到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去,在那里进行详细的审查。在这个小屋里,饿得发慌的杨一露得到一顿满足,这里存有很多的干粮和饮用水。基于要做笔录的缘故,这些队员说话都非常简短,省得到时候再重复话题。

两辆越野车载着他们在树林间穿梭前行,在他们出发之前,有另一组队员前来接替他们。杨一露是他们获取偷猎者信息的重要人物,他们要确保安全到达利伯维尔,这是整支队员出动护送的理由。在树林间足足颠簸一整天,随后,车辆才开上一条公路。沿着公路大道一路飞奔,一座海滨城市映入了杨一露的眼中。

这是加篷首都利伯维尔,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坐落在非洲中部的西岸,背靠非洲中部大遍的原始森林,面向波涛凶涌的大西洋。笔直宽阔的大街,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眼前的光景,杨一露仿如隔世,从生死交替的迅间回到这美丽动人的大千世界。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无比感慨,那些苦,那些累,此刻不知向谁倾诉。也许,那些经历都将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秘密。

车辆缓缓驶进一座六层楼高的现代建筑,这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在加篷的活动中心。所有与这个组织有关的信息都汇集到这个中心。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简称WCS)也派成员来到该中心,与他们共同开展对野生生物的保护和研究的工作。他们把杨一露当成了偷猎者,很想了解被偷猎生物的情况,请求组织中心的人让他们一起参与审问杨一露的全过程。

三楼的办公室里,杨一露被铐着手按坐在中间,左边一排座椅坐着保护组织的人员,右边桌椅坐着学会成员。杨一露感到很悲催,自己本来是一位逃亡者,迷了路,几经生死,如今却被他们当成了偷猎者,一个罪人!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他认真细致地将那天他所遇到的一切告诉在座的每一位,英语虽然不是他的强项,清析明确地表达那些意思也是能做得到的。当他们听到他是一位来自天朝的家具设计师,是来非洲寻找设计灵感的。这些人的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他告诉他们,在布拉柴维尔还有一位同伴等着他回去,告诉他们,他到过一位叫德拉凡尼的酋长家中作客,酋长热情有礼地在家中接待了他和他的同伴。为了证实他所说的情况,保护组织的人员派了一个专人去到那位德拉凡尼酋长的家,核实杨所说的事情。不出所料,在酋长家调查的结果与杨所说的一致。同时,他们翻看了大象被杀的那个林子周边安装的所有监控设备,杨一露所描述的三个偷猎者与监控所获得的信息一致。他们终于相信杨一露是无罪的。为了帮助他回到同伴的身边,他们将他送到大使馆,请大使馆的人与布拉柴维尔警方联系。布拉柴维尔警察处的人接到大使馆的消息,很是高兴,他们四处寻找的人就是这位杨一露工程师。

在与杨一露失去联系的这段日子,侨一凡夜不能眠,日不能吃,四处打听他的下落。与沙提一起跑警察局,跑大使馆,希望他们能帮助找到杨一露。几乎跑遍了整个布拉柴维尔,楚红梅更是焦急万分,公司同事都为她担心,也帮助她四处打听消息。要知道,刚果布大部分地区都是森林地带,包括邻国加篷也是一个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国家。一旦走进了那遍森林,想要安全地走出来,没有当地土著人的带领,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楚红梅心里很清楚这里的环境,早一天找到人就多一分安全。她每天都跟着警察出去寻找,开车或者是徒步,在杨一露失踪的那一带林子里反复查找,除了找到他的一只鞋子,什么东西都没有发现。生活在森林里的居民,他们生活的圈子比较闭塞,没有通信设备,交通工具也非常落后。族群与族群之间往往也不相通,这样就造成信息传递的不便甚至间断。

经过数天的寻找,毫无结果。侨一凡和楚红梅并没有灰心,他们向邻国的领事馆发出请求,希望通过一些国际组织帮助寻找失踪的杨一露。在非洲,经常有一些国际组织在野外活动,或是科研,或是考察,或是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活跃在森林、大漠之中。他们身上所带工具都是比较先进的设备,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自然是一件大好之事。当然,一旦他们接到这样的请求,他们也会乐意去做,毕竟人命关天嘛。虽然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影响,但是能救回一条人命,那真是胜过七级浮屠。

这一天,警察处传来大好消息。加篷大使馆发来的信息,杨一露找到了。楚红梅激动得两眼充满泪水,站在一旁的侨一凡不停地给她递纸巾。两人确信杨一露是在加篷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们立刻随警察开车到布拉柴维尔大使馆去接杨一露。

从利伯维尔到布拉柴维尔,每天都有几个航班。布拉柴维尔大使馆派专人开车到机场接杨一露,这是履行一种手续,双方完成一个交接仪式。等在大使馆里的楚红梅已是万分期待,当杨一露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时候,她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冲上去一把抱住杨一露,失声痛哭,泪水湿透了杨一露的衣衫。虽说只隔了数天,还不到十天吧,两人就象久别重逢的一对夫妻,紧紧抱在一起,双双泪流满面。这场面把所有人都感染了,他们的眼睛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迷雾。

警察把他们送回到原先下榻的旅馆。百感交集的侨一凡看着这对还未结婚的小夫妻,他既激动,又有些苦涩。当初为什么要同意他来非洲呢?要是找不回来,他岂不是变成了对不起楚红梅的罪人!即使出现这样的一段插曲,这不是他所预料得到的,但是,他的心却留下深深的内疚感。他很想知道在这失去联系的数天时间里,杨一露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事情。确信两人的情绪都回复如初,侨一凡开口问道:“杨工,这几天你都遇上些什么事情?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呀!”说到这些天的遭遇,杨一露不知怎么表达才合适。他回想起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有些事情实在难于启齿,可以说是心灵上的磨难,灵魂上的洗涤。在女儿国的遭遇能说出来吗?在食人族那里的痛苦感受能说出来吗?恐怕这些都只能永远埋藏在他的心灵深处。他的目光与侨一凡那热切的期待相遇,他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头转向一边,喃喃地说道:“没什么的,只是走丢了路,当时有一只野狗向我冲来,我一时候慌张,也没想好方向就跑,后来才知道迷了路,在林子里四处乱串,没能找到走出林子的路。到了第二天,我背向太阳一路向西走,当时我认为你们是在林子的西边,我就使劲地往西边走,没想到却走到了加篷,在森林里遇到偷猎大象的人,幸亏没被他们发现,不然,今天可能就回不来了。”“你的手机呢?你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呀。”侨一凡一脸疑惑地问。可能他当时也没拿手机,不然,他怎么会这么问,在那天,他和沙提在马车上足足等了一整夜。这么久都不见人出来,正如他所说,他也可以用手机打给杨一露。事实就是,非洲的电信设备还没有跟上步伐,他们所处的那遍区域没有手机信号。那天出门,侨一凡也没带手机。这件事看似偶然,但认真地想,也不是偶然,即便是在我们国内,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有可能走失路的。不信?你可以到东北或者是西北那些老林子里去试试,在那些地方,手机能不能打得通!他们可是在非洲啊,那个时候还未进入二十一世纪。

杨一露无奈地摇摇头,“手机没用的,第二天就没电了,气得我差点把它给摔掉。”他也只有这样说,在未婚妻面前也有个交待,不能让他们认为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连手机都不会用。这个时候,楚红梅关切地问:“这些天你都吃些什么呀?没把你饿倒!”说到吃,杨一露喜上眉稍,脸上露出喜人之色。他将自己在河里抓鱼,用火烤鱼这些事情说得活灵活现,津津乐道。那个烤鱼的味呀真是人间极品,令他回味无穷。他这么一说,把那些不愉快的东西统统抺掉。三个人的气氛明显平和了许多,楚红梅听得有些神往,原来森林里还有这样的美味。

侨一凡看着满脸喜气的杨一露说得眉飞色舞,心中的忧虑也少了许多。他作了一个决定,第二天启程回国,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杨一露。楚红梅听到这个决定,她首先表态支持,她很担心,如果在这里继续下去,杨一露不知又会发生什么事。侨一凡很理解楚红梅的感受,说实话,他和她一样担心杨工的安全,这也是他决定马上回国的原因。杨一露听到侨一凡提出要回国的想法,他迟疑了片刻,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看着楚红梅,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不是回国的时候,在森林的那些日子里,我想了很多,非洲原来是有那么多木材的,而且这些木材都很有特质,我发现了一种很特殊的材料,黑木!这是一种质地非常坚硬的木料,用来做家具,一定是别具一格,大放异彩。所以,我就想,如果能把这样的木料带回国,我们就真的不枉此行。”他一口气说下来,怕他们还不理解他的用意,接着又说道:“这里有如此多的优质木料,应该不难找到用它们做出来的家具,这是我不想现在就回国的主要原因。”听到杨一露这番充满感情的表述,侨一凡可以理解一个设计师此刻的心情,来到这样一个极具创意的新环境,他一定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充实自己,填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可是,楚红梅却不是那样的想,眼前的人,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失踪,她的心理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她希望杨工能尽快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安全的地方,她说:“我很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也要顾及我的感受,只要你在这里一天,我都会时刻为你担心的,你说的那种黑木,那是非洲特有的树种,这种木材,是不允许出口的,只有做成艺术品的,才可以买回去,你就别再去打那个主意了。”这个时候杨一露很清楚自己这位恋人的心情,他递了一个眼色给侨一凡,希望他能帮解解围。侨一凡心领神会,对楚红梅说道:“红梅,你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前车之鉴嘛,有了这次的经历,往后我们的一切都会将安全放在首位,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我和杨工万里之遥来到这里,目的你是很清楚的,这样的机会放弃了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经过几番讨论,楚红梅勉强答应他们继续留下,把自己工作用的手机留给杨一露,叮嘱在后面的行程中,半步都不能离开沙提,有这个翻译在身边,什么事情都好办。后来的事实证明,楚红梅的担心是多余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他们当然处处都会留多一个心眼。

侨一凡和杨工坐下来作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对后面的行程作了周详的计划按排。河对面是刚果金的首都金沙萨。刚果布的首都布拉柴维尔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只有一河之隔,但两个国家却截然不同。

侨一凡和杨工决定,接下来的行程从金沙萨开始,因为语言交流的问题,还是请沙提给他们作向道。来到金沙萨,他们看到金沙萨的街道比布拉柴维尔的漂亮多了,街上的行人也不一样,有西方人,有印度人,也有天朝人。这里才真正象一个国家的首都,接纳四方的来宾,汇聚八方朋友。看样子,这些人大多都是来这里做贸易的。侨一凡他们在一条大街上找到一处家具展览场所。里面有很多展品,包括家具之类的东西,但更多的是展示艺术品类以及一些民间工艺品。一些雕刻品和一些很有本土特色的画作给杨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为他后来的家具设计创作带来新思路。他们参观完这个展览后继续在金沙萨大街上游览,也未能观赏到更多的木制家具,虽然如此,但比刚来时的感觉好了很多,杨工的心情也大不一样。相信在非洲这片大地上一定能找到他想要的美学灵感。随后,他们到了附近的一些国家去作进一步的考察,比如安哥拉、布隆迪、赞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埃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吸收和体会非洲文化的精粹。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劳累,让他们在这个默生的世界里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未知领域。也让他们深信风雨过后总会有阳光和彩虹的出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朝书评: